绛雪轩那一缕清越的琴音,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虽未激起滔天巨浪,却在紫禁城这片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漾开了一圈圈不易察觉却切实存在的涟漪。
皇帝自那日之后,并未立刻召见锦鸾。他日理万机,前朝政务繁忙,西北军报、东南漕运、河工水利、官员考绩,一道道奏章堆满了乾清宫的御案。然而,在批阅奏折间隙,或是深夜独处时,那抹碧色身影和那曲《高山流水》的余韵,偶尔会浮现在他脑海。不同于一些妃嫔刻意的娇嗔或浓艳,锦鸾贵人身上那种书卷气的宁静与淡然,像一股清泉,在烦闷的政务之余,带来一丝难得的舒缓。他记起太后的话,“沉静懂事”,又结合那日的观感,心中对这位位份不高的贵人,确实存下了一份不同于他人的印象。
这细微的变化,或许皇帝自身都未刻意察觉,但如何能逃过宫中那些嗅觉敏锐之人的注意?首先是御前伺候的太监。皇帝随口问起御花园某处景致时,首领太监李玉心中便是一动,联想到那日皇帝从绛雪轩回来后,心情似乎颇为舒畅,还难得地称赞了一句“园中琴音颇可清心”。李玉是宫里的老人,深知圣心难测,却也明白点滴细节的重要性。他暗中吩咐下去,往后有关储秀宫配殿锦鸾贵人的消息,需得多留一分心。
消息如同暗流,悄无声息地传递开来。各宫主位娘娘们自然也很快知晓了此事。高位妃嫔如贵妃、妃位们,大多持观望态度。一个贵人偶尔得遇天颜,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后宫沉浮她们见得多了。只要不威胁到自身地位,她们乐得显示大度。倒是几位与锦鸾位份相近或略高的贵人、常在,心中不免泛起了嘀咕。
这一日,春光明媚,几位贵人、常在相约在御花园的浮碧亭赏玩新开的芍药。承乾宫的郭贵人性子较为活络,掩口笑道:“姐妹们可听说了?咱们储秀宫配殿的乌雅妹妹,前几日在绛雪轩抚琴,可是遇着皇上了呢。”
景阳宫的苏常在拈着一朵粉芍药,语气略带酸意:“锦鸾妹妹真是好雅兴,好巧不巧,偏偏挑了皇上常去散步的时候和地点抚琴,这心思,可真真是玲珑剔透。”
另一位李贵人慢条斯理地拨弄着茶盏盖,淡淡道:“皇上素来喜静,锦鸾妹妹琴艺不俗,性子又安静,能得皇上青眼,也是她的造化。咱们何必在此妄加揣测。”
郭贵人撇撇嘴:“李姐姐就是心善。我只是觉得,平日里看她不声不响,没想到也是个有主意的。听说太后娘娘前儿还夸她懂事,用了她说的什么药膳粥,凤体都见好了。这接连着在太后和皇上面前都露了脸,这份‘不声不响’,可真是厉害得紧呐。”
这些闲言碎语,或多或少通过一些渠道,传到了储秀宫配殿。云岫听了,不免有些气恼,替自家小主抱不平:“小主,您听听,她们都说的是什么话!好像您处心积虑似的!那绛雪轩又不是谁家的私产,她们去得,您就去不得?抚琴读书,本就是小主的日常,怎的到了她们嘴里就变了味!”
锦鸾正在临摹一幅宋代工笔花鸟,闻言,笔下未停,连一丝颤抖都无。她蘸了蘸墨,语气平和地说:“云岫,何必动气。这宫里,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闲言碎语总是免不了的。她们要说,便由她们说去。我们行得正,坐得端,无愧于心便是了。”
她放下笔,拿起临摹好的画作,轻轻吹了吹未干的墨迹,继续道:“况且,她们说的,也并非全无道理。那日去绛雪轩,我确实存了希望能遇见圣驾的心思。姑母的指点,我心中有数。但这心思,是出于嫔妃的本分,希望能见天颜,承沐恩泽,而非什么见不得人的诡计。至于能否入皇上的眼,那是天意,强求不来。如今既然有了一丝机缘,我们更应谨言慎行,万不可因这些闲话便乱了方寸,或生出骄矜之心。”
锦鸾的冷静和清醒,让云岫浮躁的心也渐渐安定下来。“小主说的是,是奴婢沉不住气了。”
“你去把前几日贵妃娘娘赏的那几匹杭绸清点一下,挑一匹颜色鲜亮些的,给郭贵人送去,就说我瞧着这颜色衬她,请她笑纳。”锦鸾吩咐道。
云岫不解:“小主,郭贵人她刚才还在背后……”
锦鸾微微一笑:“正是因为她说了,才更要送。这不是示弱,而是表明姿态。我锦鸾,行事光明磊落,不惧人言,亦不愿与人为恶。一点小礼物,堵不住悠悠众口,但至少能让明眼人看出,我并无争强好胜、睚眦必报之心。后宫漫长,与人相处,留有余地总是好的。”
云岫恍然大悟,钦佩地看了小主一眼,依言去办了。
果然,郭贵人收到锦鸾送来的绸缎,先是惊讶,继而神色有些复杂。她原本以为锦鸾会因此生气或辩解,没想到对方竟如此大方地送来礼物,倒显得她之前的小心眼有些上不得台面了。这礼物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她只能收下,并让宫女带话表示感谢。至于背后是否还会议论,至少明面上,她对锦鸾的态度缓和了许多。
锦鸾依旧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每日请安、读书、习字、抚琴、打理花草,和锦鸿一起绣花聊家常,偶尔去长春宫给姑母请安,聆听教诲。她并未因为那次“偶遇”而变得活跃,反而更加低调。她知道,此刻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注视着她,任何一点得意忘形或急功近利的行为,都可能将之前积累的好感毁于一旦。
懿贵妃对侄女的表现十分满意。在一次私下见面时,她拉着锦鸾的手说:“鸾儿,你做得很好。沉得住气,才是成事的根本。皇上那边,有了好印象,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急不得。眼下你最要紧的,是继续修身养性,太后那边,也要时常惦念着,但不可过分殷勤,显得刻意。”
“侄女明白。”锦鸾恭顺地回答,“一切但凭姑母指点。”
春深似海,御花园的花事一茬接着一茬。锦鸾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平静。但在这平静之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有些东西己经悄然改变。一颗种子己经埋下,只待合适的时机,破土发芽。
这一日,锦鸾正在翻阅一本前朝笔记,书中记载着一种失传己久的古琴曲谱的只言片语,她看得入神,试图在“秋籁”琴上摸索还原。夕阳的余晖将窗棂染成暖金色,室内琴音断续,却别有一种探索的乐趣。
忽然,殿外传来一阵略显急促却规矩的脚步声,随即是云岫带着惊喜和紧张的通传声:“小主!小主!乾清宫的首领太监李玉公公来了!”
锦鸾的心,猛地一跳。她缓缓按住琴弦,抬起头,看到云岫激动得微微发红的脸庞。她知道,等待的时机,或许终于要来了。她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襟,平静地道:“请李公公进来。”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椒凤仪春华》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MO4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