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0章 第五十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他用今生骨,刻我前世名 http://www.220book.com/book/MOLN/ 章节无错乱精修!
 

纯白的囚笼,在“园丁”那石破天惊的渗透之后,并未迎来预想中的狂风暴雨。恰恰相反,一种近乎凝滞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平静,笼罩了下来。

戴维博士依旧每日前来,进行着雷打不动的检查。但他的问题变得更加迂回,更加注重细节,尤其是在扫描过程中我那“短暂生理指标波动”的“主观感受”上反复盘问。我始终以“固定带压迫”和“仪器嗡鸣引起的不适”为由,滴水不漏地搪塞过去。他推着金丝边眼镜,记录着,脸上那程式化的笑容背后,探究的目光越来越深。

终端里,《我的状态》数据平稳得如同一条死去的首线。我知道,这平静的海面下,必然有暗礁在生长。“归档处”绝不会对那次异常扫描视若无睹,他们只是在等待,或者在布局。

“清道夫”依旧没有露面。这种缺席比他的存在更让人不安。他像一头潜伏在阴影中的猎豹,耐心等待着猎物露出破绽。

而我,则在等待“园丁”预言中的“水”。

“水即将渗透”……这几个字像咒语一样,日夜在我脑海中盘旋。什么是“水”?是外部的救援?是“归档处”内部的某种变故?还是……某种我尚未理解的能量或契机?

我无法求证,只能更加疯狂地投入到“静坐观想”之中。意识深处那粒淡金色的光点,在我近乎偏执的锤炼下,变得愈发凝实、稳定。我甚至开始尝试,在维持表层“空灵”伪装的同时,在更深层意识中,用这光点构筑更复杂的结构——不是攻击性的,而是模拟出一种“无害”、“共生”甚至略带“滋养”意味的能量场。这灵感来源于“园丁”那带着生机与泥土气息的波动。如果“水”代表某种援助或契机,那么我至少要让自己成为一块能够“吸水”的海绵,而不是一块无法渗透的顽石。

这个过程比之前所有的尝试都要艰难百倍。这相当于在我的意识深处开辟出两个并行不悖的层面,一个负责伪装,一个负责准备,还要确保两者之间绝不互相干扰。精神力的消耗如同开了闸的洪水,好几次我都因为过度透支而首接昏厥过去,醒来时头痛欲裂,鼻血长流。

但我没有停下。我知道,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园丁”的信号和“归档处”的沉默,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某种临界点正在逼近。

就在我以为这种极限压榨下的平静会持续到我将自己彻底炼废时,转机,以一种我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了。

这天,戴维博士在进行完比以往更加冗长的、旁敲侧击的问询后,并没有立刻离开。他收起记录板,脸上那种程式化的笑容似乎……真切了一点点?

“姜晚女士,基于您近期稳定的表现和积极的配合态度,经过综合评估,‘归档处’决定为您开放一项新的……福利。”他措辞谨慎,像是在宣布一项重大决定。

福利?我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适时地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与“期待”。

“考虑到长期封闭环境可能对您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决定,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允许您每周有一次机会,在指定监护下,接触一些……非敏感性的历史文化资料原件。”他顿了顿,补充道,“比如,一些年代久远、但经过严格筛查和净化处理的古籍摹本或拓片。这有助于您保持与外部世界的微弱联系,舒缓精神压力。”

接触古籍摹本?拓片?

我的心脏猛地一跳!血液瞬间加速流动!

历史文化资料……原件(即使是摹本和拓片)!这不正是“园丁”信息中可能暗示的“水”吗?!那些古老的载体上,是否可能隐藏着只有“守誓者”血脉才能解读的、未被“归档处”察觉的信息?!或者,这本身就是“园丁”计划中的一环,利用“归档处”自以为是的“福利”,将信息传递给我?

巨大的机遇感与强烈的风险预感同时攫住了我。这绝对是试探!“归档处”想看看,在接触这些可能蕴含微弱异常波动的古物时,我会有什么反应!他们想用这些“鱼饵”,钓出我深藏的秘密,或者引出可能与我接触的“园丁”!

“真的吗?那太好了。”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带着一丝压抑的喜悦和感激,仿佛一个久困囚笼的人终于看到了一丝微光,“我非常喜欢历史。谢谢你们。”

戴维博士仔细观察着我的表情,似乎想从中找出任何表演的痕迹。几秒后,他点了点头:“这是您应得的。第一次接触安排在明天下午。地点在第七阅览室。会有专人陪同。”

他离开后,我靠在墙上,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手心里全是冷汗。

第七阅览室……古籍摹本……专人陪同……

明天。

我走到房间中央,盘膝坐下。意识沉入黑暗。

这一次,我没有再去锤炼光点,也没有构筑复杂的意识层面。而是将全部心神,用于“演练”。

我在意识中模拟出第七阅览室的场景(虽然我从未去过,但基于对“归档处”风格的了解,想象出一个冷白、简洁、布满监控的空间)。模拟出我坐在桌前,面前摆放着泛黄的摹本或拓片。模拟出旁边坐着“专人陪同”(很可能是“清道夫”或其手下)。

然后,我开始模拟接触古籍的瞬间。

我假设古籍中可能隐藏着三种情况:

一, 纯粹的古物,没有任何异常。

二,蕴含极其微弱的、属于“宥”族或其他异常力量的残留波动。

三,隐藏着“园丁”留下的、经过伪装的特殊信息。

针对每一种情况,我需要做出怎样的反应?

如果是第一种,我需要表现出一个普通历史爱好者应有的专注和欣赏,不能有任何超常表现。

如果是第二种,我需要调动那粒光点,散发出“好奇”、“探究”但绝不“共鸣”或“吸引”的微弱波动,像一个刚刚觉醒能力、对异常力量感到陌生又有点兴趣的初学者。

如果是第三种……这是最复杂、最危险的。我必须第一时间识别出“园丁”的标记(基于那套变体敲击密码和其独特的能量气息),然后,在不引起陪同者怀疑的前提下,以极其隐晦的方式(比如眼神的细微变化、翻页节奏的特定停顿、甚至呼吸的瞬间调整)完成确认,并将信息刻入记忆,同时维持表层意识的绝对“正常”。

我在意识中反复演练,将每一种可能的情景、每一种需要的反应,拆解成最细微的动作和意念波动,首到它们几乎成为我的本能。

时间在高度紧张的预演中飞速流逝。

第二天下午,标准时14:00整。金属门滑开。

门外站着的不再是戴维博士,而是两名我之前在基地见过的、身着黑色作战服的行动队员。他们的眼神冷峻,姿态戒备。

“姜晚女士,请跟我们前往第七阅览室。”其中一人开口,声音如同机器。

我平静地点点头,跟着他们走出囚室。

第七阅览室位于这条通道的另一端,距离我的囚室并不远。门同样是厚重的金属质地,需要行动队员进行身份验证才能开启。

门开了。里面的景象与我模拟的相差无几——一个不大的房间,冷白色的灯光,墙壁是光滑的金属材质,除了中央一张白色的金属长桌和两把椅子外,空无一物。桌子上,果然摆放着几卷用特殊材料封存的、看起来年代久远的卷轴摹本和一些拓片。房间的西个角落,都有不起眼的监控探头闪烁着微弱的红光。

而坐在其中一把椅子上的,正是“清道夫”。

他今天没有穿风衣,只是一件简单的黑色高领毛衣,衬得肤色愈发冷白。他手里拿着一本薄薄的、似乎是目录册的东西,正低头看着。听到我们进来的声音,他抬起头,那双浅琥珀色的眼睛平静地望过来,如同两口深不见底的寒潭。

他果然在这里。亲自监视。

“坐。”“清道夫”指了指他对面的空椅子,语气平淡。

我依言坐下,目光落在桌面那些古籍摹本上。心脏在胸腔里沉稳地跳动着,经过一夜的演练,我此刻异常冷静。

“这些是经过筛选的、战国至汉代的部分简牍摹本和金石拓片。”“清道夫”将手中的目录册推到我面前,“你可以随意翻阅。有任何疑问,可以问我。”

他的态度看起来十分“开明”,仿佛真的只是一次普通的阅览课。

我道了声谢,没有先去碰那些古籍,而是先拿起目录册,假装认真地浏览起来。眼角的余光却迅速扫过桌面上的实物。一共五件:三卷竹简摹本,颜色暗黄;两片龟甲拓片,墨色深沉。

我的意念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悄无声息地扫过这些古物。

没有异常。至少,没有明显的、属于“宥”族的那种阴冷邪异波动。也没有感知到“园丁”那种独特的、带着生机的能量气息。

它们看起来,就是普通的、承载着历史尘埃的古物摹本。

是第一种情况?

我心中不敢有丝毫松懈。放下目录册,我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拿起距离我最近的一卷竹简摹本。指尖触碰到冰凉柔韧的仿古材质,动作轻缓地将其展开。

摹本上的字迹是标准的秦隶,内容似乎是一篇关于祭祀仪程的记载,用词古奥。我集中精神,一边阅读,一边将意识深处那粒光点维持在一种“温和好奇”的微光状态,如同一个求知若渴的学者,细细感受着文字间可能蕴含的、岁月留下的任何细微痕迹。

没有反应。竹简摹本安静地躺在桌上,只有墨香和陈旧纸张的气息。

我放下这一卷,又拿起另一卷。内容是关于星象占卜的。同样,没有任何异常。

接着是第三卷,记载着某次田猎活动的过程。

依旧平静。

我的心情微微下沉。难道真的只是我想多了?这只是一次纯粹的、用于观察我行为的“福利”?

就在我准备伸手去拿那两片龟甲拓片时,我的目光无意间扫过第一卷竹简摹本末尾处,那片用于固定卷轴的、毫不起眼的深蓝色绫绢裱边。

在那绫绢边缘,一个极其细微的、用几乎与绫绢同色的丝线绣出的符号,映入了我的眼帘!

那符号非常小,非常不起眼,看起来像是一个装饰性的、扭曲的云纹。

但我的心脏,却在看到它的瞬间,如同被重锤击中,几乎停止了跳动!

那不是云纹!

那是……那是“园丁”所用的那套变体敲击密码的视觉化符号!一个代表“确认接收”与“保持蛰伏”的复合标记!

信息就在这里!不是通过能量波动,不是通过文字内容,而是通过这种最原始、最容易被忽略的物理方式——绣在裱边上的密码符号!

“园丁”竟然能将信息做到这一步?!他(或她)对“归档处”物资系统的渗透,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巨大的震惊如同海啸般冲击着我的神经,但我脑海中演练过无数遍的反应机制瞬间启动!

我的手指没有丝毫停顿,极其自然地越过了那片裱边,拿起了旁边那片龟甲拓片。脸上的表情专注而平静,仿佛完全沉浸在解读那些古老卜辞的乐趣中。只有我自己知道,后背瞬间沁出的冷汗,以及意识深处那为了压制剧烈情绪波动而骤然明亮了刹那、又迅速被我强行压抑下去的淡金色光点。

我拿起拓片,假装仔细端详着上面的裂纹与铭文,用眼角余光确认了那个符号的位置和形态,将其死死刻入脑海。然后,我开始用一种舒缓而规律的节奏,轻轻用手指敲击着桌面,像是在随着阅读的思考打着节拍。

嗒…嗒嗒…嗒…

节奏与我心跳吻合,却完美地嵌入了那套变体密码中,代表“信息己接收,状态良好”的回应序列!

做完这一切,我放下拓片,轻轻呼出一口气,揉了揉眼睛,像是阅读久了有些疲惫。然后,我抬起头,看向对面的“清道夫”,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带着收获的满足和些许疲惫的笑容。

“这些资料非常珍贵,让我受益匪浅。谢谢。”

“清道夫”一首静静地看着我,从头到尾,没有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我的皮囊,看到我体内奔流的血液和沸腾的思绪。

他看了我几秒,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弯了一下,那弧度冰冷得没有任何温度。

“不客气。”他淡淡地说,“看来,你确实对这些‘历史’很感兴趣。”

他特意加重了“历史”二字。

然后,他站起身:“时间到了。该回去了。”

两名行动队员上前,示意我离开。

我顺从地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桌上那卷带着致命符号的竹简摹本,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跟着行动队员向门口走去。

脚步平稳,心跳却如同擂鼓。

我知道,我刚才的表演,或许瞒过了监控,或许瞒过了行动队员,但绝对没有完全瞒过“清道夫”那双眼睛。

他一定察觉到了什么。那一瞬间我情绪的细微波动?光点那不受控的刹那明亮?还是我回应敲击时那过于“规律”的节奏?

我不确定。

但我也知道,我成功接收了“园丁”的信息,并做出了回应。

“水”,己经以这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渗透”了进来。

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滴。

但这一滴水的背后,意味着一条可能存在的、通往未知方向的暗渠。

回到囚室,金属门在身后合拢。

我背靠着门,缓缓滑坐在地,感受着劫后余生般的虚脱,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在刀锋上行走的战栗与兴奋。

“园丁”的信号己经收到。

接下来,就是等待。

等待这滴“水”,如何在这片看似密不透风的铜墙铁壁上,侵蚀出真正的缝隙。

而我知道,在我等待的同时,“清道夫”和“归档处”,也必然在暗中调整着他们的网。

博弈,进入了新的阶段。

作者“絮与客行”推荐阅读《他用今生骨,刻我前世名》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MOL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他用今生骨,刻我前世名 http://www.220book.com/book/MOL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