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县的春日总带着点腻人的湿暖,叶吾把腰间的铁尺敲得哐啷响,没精打采地走在青石板路上。谁能想到穿越成捕快,照样逃不过“上班打卡”的命?他当年要是有查案追凶的劲头,也不至于高考三次都栽在数学上。
“叶哥,前面断桥边好像有人吵嘴!”跟班的小捕快扯了扯他袖子。叶吾打了个哈欠,瞥见桥边柳树下站着个穿青衫的白面书生,正对着个穿素色衣裙的姑娘拱手作揖,姑娘身边还跟着个挎篮子的小丫鬟。“瞎嚷嚷什么,”他懒洋洋拨开人群,“人家小两口拌嘴,你当是捉江洋大盗呢?”
走近了才发现那姑娘生得真叫一个好看,眉眼弯弯像画里走出来的,连带旁边的小丫鬟都透着机灵。叶吾暗叹可惜,这等姿色竟配个弱不禁风的书生。他摸了摸腰间的捕快腰牌,忽然想起今早县太爷叮嘱要查访“近日城中蛇患”,据说有农户家丢了鸡鸭,现场只留下蛇鳞。
“蛇患?”叶吾踢了踢路边的石子,“怕不是哪个泼皮无赖偷了东西,故意造谣赖给蛇妖。”他才懒得管什么蛇妖鬼怪,只想赶紧巡完街去喝碗热汤。至于刚才那对男女,早被他抛到脑后——毕竟这杭州城里,好看的姑娘和酸腐的书生,实在太多了。叶吾打了个哈欠,将腰间生锈的铁尺往腰间又勒了勒。钱塘县的午后总是这般难熬,知了在柳树上声嘶力竭地叫着,把空气都搅得粘稠起来。他百无聊赖地踢着路边的小石子,石子骨碌碌滚到湖边,惊起几只蜻蜓。
"叶捕快,又在巡街啊?"茶摊老板笑着打招呼。
叶吾含糊地应了一声,目光却被湖对岸那抹白色身影吸引。那女子撑着油纸伞,身姿窈窕,正与一旁的青衫女子说着什么,笑声如银铃般清脆,连带着闷热的空气似乎都清爽了几分。
"啧,又是哪家的大家闺秀出来游湖。"叶吾撇撇嘴,心里却忍不住嘀咕,这女子看着倒是面生得很,比县太爷家的千金好看多了。他甩甩头,把这些不着边际的想法抛开,摸了摸怀里揣着的半块干硬的麦饼,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还是先琢磨琢磨晚饭在哪儿解决吧,叶吾想。至于那些什么水怪作祟的传闻,管他呢,反正自有那些饱读诗书的夫子们去操心。他叶吾,不过是个混口饭吃的小捕快罢了。
他转身,朝着巷子深处走去,那里有家馄饨摊,老板的女儿总是会多给他舀一勺汤。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在青石板路上晃晃悠悠。雨后的钱塘县衙外,青石板路泛着水光。叶吾踩着湿漉漉的皂靴转过街角,腰间铁尺碰撞发出沉闷声响。他刚从城外巡查回来,蓑衣还在滴水,斗笠檐角悬着的水珠砸在地上,晕开一小圈涟漪。
江风裹着水汽扑面而来,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腥甜。叶吾忽然顿住脚步,目光扫过路边水洼。浑浊的泥水里,除了败叶与断草,竟漂着几片青灰色的鳞甲,边缘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冷光,绝非寻常鱼虾所有。
他蹲下身,指尖刚触到鳞甲,那东西便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雨雾里。叶吾眉头微蹙,抬头望向断桥方向。那里水汽氤氲,隐约能看见雷峰塔的剪影。三天前那场莫名的大水退去后,城中便开始流传各种怪谈,有人说在水底看见过巨大的蛇影,还有人说夜里听到过女子的哭声。
腰间的铁尺突然发烫,叶吾握紧了刀柄。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在空荡的街巷里格外清晰。他知道,这场雨没那么简单,那些关于蛇妖的传闻,或许并不全是空穴来风。脚下的青石板似乎还残留着水漫金山时的震颤,而他这个捕快,注定要在这场人妖纠葛里,寻出些真相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MOP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