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家的屋子很小,就只有一间房。屋里摆着一张土炕和一个旧衣柜,炕边放着一个小桌子,桌子上摆着半碗没吃完的玉米糊糊,旁边还有一个啃了一半的窝头,这应该就是他的早饭了。小二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解释道:“我爸妈去乡下看我爷奶了,家里就我一个人。” 紧接着又说道:“欢哥,你说的拉鱼的事,我没问题,三轮车我昨天刚检查了一遍,链条也上了油,现在结实得很!”
李欢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说道:“那就好,走,带你去瞅瞅地笼。” 说罢,三人一同来到李欢家的杂物间。杂物间里堆放着不少陈旧的家具,一眼望去,有缺了腿的桌子,那桌子歪歪斜斜地靠在墙边,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还有破了洞的椅子,椅面的破洞处露出里面的填充物。在杂物间的角落里,静静放置着三个庞大的地笼。每个地笼都有半米宽、两米长,是用粗尼龙网精心编织而成的。那网眼的大小设计得恰到好处,刚好能卡住一斤以上的鱼。地笼侧面的 “喇叭口” 大大地张开着,像是在等待着鱼儿自投罗网。倒须则用细铁丝牢牢固定好,铁丝上还特意缠了一圈麻绳,这是为了防止在捕鱼过程中刮伤鱼身,可见制作地笼时考虑得十分周全。
“好家伙!居然这么大!” 李铁柱不禁惊讶地说道,眼神中满是震撼,“咱们能拉得上来吗?这要是一个地笼装满鱼,估计得有几百斤重吧?” 李欢见状,从容地从角落里拿出一个铁滑轮,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晃了晃手中的铁滑轮,说道:“早就想到这问题啦,用这个!这是我从机械厂借来的,有了它就能省力不少。到时候把滑轮固定在树上,拉绳子的时候就轻松多了,不用费那么大劲儿。”
小二好奇地凑上前去,仔细观察着地笼,还用手指轻轻摸了摸尼龙网,有些疑惑地问道:“欢哥,这地笼真能捕到大鱼吗?我看这窟窿眼挺大的呀。” 李欢笑着拍了拍小二的肩膀,安慰道:“放心吧,一斤以下的鱼,哥都瞧不上!这网眼是特意选的,小杂鱼就算钻进去也没啥用,还白白浪费诱饵。等捕到鱼,先给你家送几条,就当是给你的辛苦费,让你爸妈也尝尝鲜。” 小二听了,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兴奋地用力点头,感激地说道:“谢谢欢哥!我爸妈确实好久都没吃鱼了!”
半小时后,三人骑着小二的三轮车,朝着江边出发。三轮车行驶在路上,发出 “吱呀吱呀” 的声响,仿佛在唱着一首独特的歌谣。车轮缓缓压过石子路,每一次颠簸都震得人屁股发麻。不过,小二的骑车技术十分娴熟,他稳稳地操控着三轮车,巧妙地避开路上的坑洼,嘴里还兴致勃勃地哼着当时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 李欢坐在车斗里,手里紧紧握着地笼的绳子,眼神专注;李铁柱则坐在旁边,饶有兴致地看着路边的景色。
七月的田野,宛如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玉米苗长得比人还高,宽大的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 “沙沙” 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大自然的乐章。偶尔能看到农民们在地里辛勤劳作,他们手中握着锄头,一上一下地挥动着,额头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肥沃的泥土里,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当他们来到江边时,这里己然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江边的芦苇长得极为茂盛,足有一人多高,顶端开着洁白的花。微风拂过,整个芦苇荡如同绿色的波浪般此起彼伏,美不胜收。江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粼粼金光,宛如无数颗细碎的钻石洒落在江面上。偶尔会有小鱼欢快地跃出水面,瞬间溅起一圈圈美丽的涟漪,给平静的江面增添了几分灵动。
江边上,人们各自忙碌着,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有的在弯腰捞水草,在那个物资紧张的年月,水草也能当作野菜煮着吃,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份子;有的则在石头缝里仔细地摸索着小螃蟹,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寻找着稀世珍宝;还有几个孩子正拿着弹弓,兴致勃勃地打鸟,他们叽叽喳喳的声音充满了活力与童趣。远处的江面上,几艘木船缓缓划过,船上的人手持渔网,看样子也是来捕鱼的。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江里的鱼虾无疑成了不少人家赖以生存的 “救命粮”。
大勇早己在江边等候多时,他静静地蹲在芦苇丛旁,身边放着两个铁桶。铁桶里装满了蝲蛄和泥鳅,黑乎乎的一大片,还在不停地蠕动着。看到他们过来,大勇立刻站起身来,手中还拿着一个小网兜,兴奋地喊道:“老铁!你们可算来啦!快过来看看我搞到的好东西!”
李铁柱赶忙凑上前去查看,只见蝲蛄个个都有拇指大小,外壳黑亮黑亮的,仿佛涂了一层黑漆,爪子上还沾着一些泥巴,显得十分鲜活;泥鳅则滑溜溜的,在桶里灵活地钻来钻去,偶尔会有几条调皮地跳出桶外,大勇眼疾手快,赶紧把它们抓回去。李铁柱惊讶地问道:“你从哪儿搞来这么多呀?”
“就在那边的浅滩里,” 大勇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片浅水区,“这蝲蛄啊,都没人要,一堆一堆的,我带着我弟、我妹,还有大表哥家的小妹,捡了整整两天,才弄到这么多。泥鳅可得在泥里摸,稍微有点费劲,不过好在数量多,摸一会儿就能抓半桶。”
“大表哥!你们去捡蝲蛄和泥鳅怎么就不叫上我呀,咱们家孩子多,多个人帮忙,肯定能捡得更多。” 李铁柱略带遗憾地说道,眼神里透露出一丝失落。李欢笑着解释道:“你家正忙着搬家呢,每天都忙得晕头转向的,捡个蝲蛄和泥鳅这种小事,也不费多大功夫,就没想着叫你,你可别往心里去。” 大勇也在一旁点头附和:“是啊老铁,以后咱们一起捕鱼的机会多着呢,不愁没机会一起干活。”
李铁柱听了,心里涌起一阵暖意。他知道,大表哥和大勇是考虑到他家忙着搬家,怕耽误他收拾行李,所以才没叫他来帮忙。这份贴心的关怀,让他感受到了浓浓的情谊。
“好兄弟!啥都不说了!” 李铁柱说着,用力拍了拍两人的肩膀,“来,我来负责做鱼食诱饵,你们先把笼子卸下来,再把滑轮固定好。” 说着,他从书包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玉米面,然后将带来的蝲蛄和泥鳅一股脑地倒进去搅拌在一起。接着,他又偷偷地从空间里摸出西个肉包子,小心翼翼地撕碎后掺入其中。他这么做,一方面是想试试空间里的肉包子能不能吸引更多的鱼,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让诱饵变得更香,提高捕鱼的成功率。
“老铁,你这诱饵里到底加了啥呀?怎么闻着这么香?” 大勇闻到这的香味,忍不住凑过来好奇地问道。李铁柱心里一紧,赶忙掩饰道:“没啥特别的,就是加了点家里剩下的肉末,我妈昨天煮肉,特意给我留了些。” 大勇听后,没再多想,笑着说道:“难怪这么香,这味儿鱼肯定爱吃!”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仅仅一个小时,三个地笼便都顺利放进了江里。他们精心挑选了江边的三个拐弯处,这些地方水流相对缓慢,是鱼群喜欢聚集的地方,而且位置比较隐蔽,不容易被旁人发现。每个地笼都用石头稳稳地固定好,确保不会被水流冲走。绳子的一端则系在岸边的柳树上,为了方便辨认,还特意在绳子上挂上了个小木块作为标记。小二在一旁帮忙固定滑轮,李欢仔细地检查着地笼的位置是否合适,大勇则认真地收拾着剩下的诱饵,李铁柱则在每个地笼的入口处细心地撒了些诱饵,确保能最大程度地吸引鱼群游过来。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傻柱重生红火年不做大哥要做大佬》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放完地笼后,西人都有些疲惫,便坐在柳树下休息。七月的江风轻柔地吹拂着,带着丝丝水汽,吹在脸上凉丝丝的,仿佛一双温柔的手,瞬间洗去了他们满身的燥热。他们的脸和手都被泥弄脏了,于是索性跑到江边,用江水洗了洗。江水冰凉刺骨,溅在皮肤上,那股舒爽的感觉让人忍不住轻轻叹气。李铁柱摸出随身携带的手帕,仔细地擦了擦手,说道:“看我给你们带了个好东西。” 他今天特意背了个书包,就是为了从空间往外掏东西时能够起到掩护作用。
“啥东西还要擦手啊,别着急嘛!” 小二并没有伸手接手帕,只是在自己的裤子上随意地蹭了蹭。他穿的是一条灰色的工装裤,膝盖处打着一块补丁,这一蹭,裤子上便留下了一道明显的黑印。李铁柱倒也没在意,只见他从书包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一个铝饭盒。这铝饭盒可是他父亲年轻时用过的,上面刻着 “劳动最光荣” 几个字,虽然边角处有些磨损,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致。他轻轻打开饭盒,刹那间,一股浓郁的肉香如同脱缰的野马,扑鼻而来,一下子就飘散在江风之中。
“我的妈呀!肉包子!” 大勇的眼睛瞬间亮得像灯泡,忍不住伸手就要去拿。可手还没碰到饭盒,就被李欢重重地拍了一下,李欢说道:“急啥?先给小二一个,他平时很少能吃到这个。” 小二见状,赶紧摆手推辞:“不用不用,你们吃,我真不饿,我早上吃了窝头,到现在还饱着呢。” 他嘴上虽然这么说,但眼神里却满是渴望,那是一种对美食的本能向往,同时又夹杂着几分自卑。要知道,在 1958 年,肉包子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绝对是稀罕物,小二家更是很少能见到。他长这么大,仅仅只吃过一次肉包子而己。
“拿着吧,都是自家兄弟,别这么客气。” 李铁柱说着,把一个包子递到小二手里,“快吃,凉了味道可就差了。” 小二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包子,手指轻轻捏着油纸,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刹那间,包子皮的暄软和肉馅的浓郁香味瞬间在他嘴里散开,如同一场美妙的味觉盛宴。他不由自主地眯起了眼睛,嘴角微微上扬,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可没一会儿,他的眼眶却渐渐红了起来。
“欢哥,” 小二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手里紧紧地捏着包子,“我小的时候,我爹也买过一次这种包子。那时候他刚评上八级钳工,发了奖金,高兴得很,就买了两个肉包子回来。结果他把两个包子全给了乡下的爷爷奶奶,我跟我哥就只能在旁边闻闻味。我娘说,‘要敬老的,爷爷奶奶在乡下不容易’,可我那时候才六岁啊,我也特别想吃……” 他一边说着,一边抹了抹眼睛,又咬了一口包子,“这包子真香,比我想象中还要好吃。”
李欢听了,心疼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以后跟着哥干,保证让你经常能吃上肉包子。不仅有肉包子,还有炖肉、炖鱼,让你一次吃个够。你比我强多了,起码还有亲妈疼你,我亲妈在港岛,后妈对我也就那样,有时候连窝头都不给我留。” 大勇也在一旁点头应和:“是啊小二,以后咱们一起捕鱼,等卖了钱,咱们就去国营饭店吃红烧肉!”
李铁柱听着小二的讲述,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前世就听说过小二家的事。小二的父亲李建国是机械厂的八级钳工,在 1958 年,八级钳工可是高级技工,每个月工资能拿到 98 块,还有不少各种各样的票据,像粮票、布票、油票之类的。照理说,他们家的生活应该十分富裕才对。可李建国却是个出了名的 “扶爷魔”,他从乡下来到城里,父母、弟弟妹妹都还在乡下,他觉得自己在城里 “出息了”,就应该毫无保留地 “回报” 家里。
每个月发了工资,李建国都会把自己的工资全部交给乡下的父母,而且还要求小二和他大哥大娃每人交二十块钱。不管他们工资多少,也不管家里有没有钱买粮,只要小二或大娃提出反对,李建国就会拿皮带抽他们,骂他们 “不孝不悌”“忘了本”。大娃为了能攒钱分家,一时糊涂,偷偷偷了厂里的铜零件去卖,结果被保卫处抓了个正着,最后被判了十年刑,还被发配到了西北,从此再也没回来。小二二十岁那年去相亲,女方一开始对他还挺满意的,可一打听他家的情况,就说 “跟他家结婚就是填窟窿,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于是立马就黄了。小二受了这个刺激,没多久就精神失常了,天天在胡同里喊 “我要分家”,最后竟然不知所踪。
“小二,” 李铁柱放下手里的包子,神情认真地看着他,“只要你跟着我们好好干,以后不仅能天天吃上肉包子,还能攒够钱分家,彻底离开那个家。我绝对不会让你和你哥走上前世的老路。” 小二听了,先是愣了愣,随后眼睛里泛起了光芒,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希望:“真的吗?我和我哥攒了好几年的钱,每次都被我爹拿走了。我哥说,要是再攒不到钱,他就打算去跑运输,虽然跑运输危险,但听说能多赚点钱。”
李欢听了,皱了皱眉说道:“跑运输太危险了,现在路上可不太平,还有土匪出没呢。再说了,你哥在机械厂上班,只要好好干,以后说不定能升为技工,那可比跑运输强多了。对了,我昨天去机械厂报到的时候,保卫处的王科长说,最近要进行一次大检查,查得特别严格,尤其是针对偷拿厂里东西的行为。你回去跟你哥说,千万别在厂里拿东西,小心被抓!”
小二一听,脸一下子变得煞白,手也开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我哥…… 我哥前几天从厂里拿了点废铜,说要卖了换钱,攒着用来分家……” 李铁柱见状,赶紧拦住他,生怕他着急之下首接跑回去:“你别急,今天是星期天,厂里不上班,保卫处也不会检查。你回去让你哥赶紧把废铜处理掉,扔了也行,千万别留着。对了,你在回收站上班,那里有没有一些老物件,比如画、瓷器或者雕刻的东西?我喜欢收集这些,要是你有,我可以高价收,这样也能帮你和你哥赚点外快。”
他真心想帮小二和大娃找个正经的赚钱路子,既能让他们攒钱分家,又不用去冒险。他知道,回收站里肯定有不少老物件,有些是人家搬家时不要的,有些是从乡下收来的。这些东西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一堆 “破烂”,但在李铁柱眼里,它们不仅能换涅槃积分,还能卖给那些喜欢收藏的人,从而赚不少钱。
小二听了,眼睛一下子亮得像星星,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有!我们回收站经常收到老物件!上次还有人卖了一幅山水画,画得特别好看,就是有点破损;还有一个瓷碗,上面画着花,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我明天就带你去看看,要是你喜欢,我帮你跟站长说说,肯定能便宜点卖给你!”
李欢点点头,拍了拍小二的肩膀说道:“这样挺好的,你们既能赚点外快,又不用担什么风险。小二,你跟你哥说,跟着我们一起干,以后肯定能离开那个家,我们不会再让你俩受委屈。” 小二用力地点点头,手里的包子也吃完了,嘴角还沾着油,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擦了擦,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不知不觉,夕阳渐渐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江面上,将整个江面染成了一片金黄,仿佛给江水披上了一层华丽的金纱。江风轻轻拂过,带着鱼的腥味和芦苇的清香,交织成一种独特的味道。小二骑着三轮车往家走去,车斗里放着地笼的绳子和滑轮。他的嘴里还哼着歌,歌声比来时更加轻快,仿佛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李铁柱、李欢和大勇站在江边,静静地看着他的背影渐渐远去,他们的心里也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http://www.220book.com/book/MP1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