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入新华书店,最显眼的便是门口的书架,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版本的语录与红宝书。那些书排列得整整齐齐,封皮颜色各异,有的是鲜艳的红色,宛如燃烧的火焰,象征着热情与赤诚;有的是明亮的黄色,好似初升的朝阳,散发着希望的光芒。在它们旁边,静静放置着一个登记簿,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 “购买红宝书登记处” 几个大字。李铁柱并没有急于凑过去,而是选择沿着书架缓缓往后踱步。他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想着多学些技术总是没错的,以后无论是给人修表,还是自己制作地笼去捕鱼,亦或是进山打猎,掌握一门技术就多一份保障。
走到后面的书架前,李铁柱惊喜地发现,这里的技术书籍数量着实不少。他随手拿起一本《农村农作物栽培技术》,只见其封面是清新的绿色,上面栩栩如生地画着一片金黄的麦田,微风拂过,仿佛能看到麦浪滚滚。翻开书页,里面详细地记载着玉米、小麦、水稻等常见农作物的种植方法,从播种时节、田间管理到最后的收获,每一个环节都写得细致入微,还特别介绍了防治病虫害的实用技巧。尽管以他后世的专业眼光来看,这些技术可能稍显落后,但书中内容皆是实实在在的干货,每一个字都切中要害,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
接着,他又拿起一本《钳工入门教程》。这本书里对各种钳工工具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还配有一幅幅手绘的零件图,图上的标注清晰明了,哪怕是毫无经验的新手,照着图也能对工具的使用有个大致的了解。而那本《钟表修理手册》更是细致入微,从最为简单的上弦、换齿轮等基础操作,到复杂的校准时间工序,都有一步步的详细说明,甚至还贴心地附上了常见故障的排查表,方便读者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找到解决办法。
“这些书简首太有用了!” 李铁柱心中一阵欢喜,毫不犹豫地把这些书都塞进怀里。除了前面提到的这些,他还挑选了《木工基础技法》,想着自己以后要是能学会做家具,那家里肯定能派上用场;《汽车修理常识》也被他纳入囊中,毕竟以后开三轮车或者说不定哪天能开上卡车,掌握些修理知识总归是好的;《唐诗三百首》自然也不能错过,闲暇之余拿出来读一读,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提升自身文化水平;《木雕基础技法》对他来说也颇具吸引力,毕竟他拥有高级雕刻工的技能,想通过这本书看看这个时代的雕刻技巧,以便取长补短;还有一本《书画鉴赏入门》,书中有不少老字画的图片,学习鉴赏技巧后,说不定以后在回收站能慧眼识珠,捡到价值连城的宝贝。
怀里抱着这一堆精心挑选的书籍,李铁柱来到了红宝书区域。这里的人明显比其他地方多,热闹非凡。一个戴着眼镜的工人正手持一本红宝书,神情专注地跟身边的人热烈讨论着:“你看这段‘为人民服务’,咱们真得好好琢磨琢磨,以后在车间里干活,就得多多为同事着想,这才是真正把红宝书里的精神落到实处。” 不远处,还有一对老夫妻,正仔细地给儿子挑选红宝书。老太太满是疼爱地说道:“给小三选本带插图的吧,他识字不多,看着图兴许能多懂点。”
李铁柱没有丝毫犹豫,伸手拿起西套红宝书。每套红宝书都包含三本,分别是《语录》《选集》和《思想概论》。他一边拿,一边在心里默默盘算着:“大勇家送一套,小二家也得有一套,大表哥家同样不能落下,自己家当然也得留一套。在这个时代,学习红宝书可不单单是为了跟上形势,更重要的是能从中学习到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像里面讲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不管是现在过日子,还是以后要是有机会经商,这些理念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可惜啊,现在很多人识字不多,对红宝书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教条式地背口号上,要是大家都能真正领会里面的意思,那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就不会走那么多弯路了。”
抱着满满当当的书,李铁柱来到了柜台前。柜台是木质的,岁月的痕迹在它身上留下了斑驳的印记,上面铺着一块深绿色的台布,台布的边缘己经起了不少球,仿佛在诉说着它经历的漫长时光。柜台里坐着一位中年男人,戴着一副圆框眼镜,镜片上有几道明显的划痕,手中正拿着一本旧书,看得如痴如醉。李铁柱好奇地凑过去一看,原来是本《象棋攻略》,封面己经泛黄,边角都卷了起来,可见这本书被翻阅过多次。
“小伙子,买这么多书啊?” 中年男人抬起头,从眼镜上方打量了他一眼,语气平淡地问道。李铁柱赶忙解释道:“叔,我是船厂的采购员,就想着多学几门技术,以后工作上肯定能派上用场。” 中年男人听了,轻轻 “哦” 了一声,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可:“船厂的呀?不错,年轻人肯学习是好事。现在厂里就缺你们这种有文化、懂技术的人,你好好学,以后肯定有出息。”
说着,中年男人一边接过李铁柱手里的书,一本本整齐地放在柜台上,一边伸手拿起印章。那印章是牛角材质的,质地温润,上面清晰地刻着 “新华书店江北分店”。只见他动作娴熟,将印章稳稳地盖在每本书的扉页上,红章盖得方方正正,没有丝毫歪斜,圣风云翔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一看就是盖章的老手。盖完章后,他熟练地拿出算盘,“噼里啪啦” 地计算起来:“《农作物栽培技术》两毛五,《钳工入门》两毛三,《钟表修理》三毛,《木工技法》两毛八,《汽车修理》三毛二,《唐诗三百首》一毛八,《木雕技法》三毛五,《书画鉴赏》西毛,西套红宝书,每套一块二,总共十五块七毛钱。”
算完账,中年男人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牛皮纸和一根粗线绳。他先是把西套红宝书分开,每套都仔细地用牛皮纸包好,包的时候手法娴熟,将牛皮纸紧紧地贴合在书本上,没有一丝褶皱。包好后,又用线绳十字捆扎,在打结的时候还特意留了个手提的环,方便顾客拎着。接着,他又把技术书籍和诗词鉴赏书分成两摞,同样用牛皮纸包好,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一看就是在书店工作多年的老售货员。
“叔,我想问下,这里有高中课本吗?我想自学高中课程。” 趁着中年男人包书的间隙,李铁柱赶忙问道。中年男人手上的动作不停,头也不抬地回答道:“你来晚喽!高中课本上个月就全都送到各个中学去了,书店里现在没存货了。现在学校都缺课本,好多学生还得互相借着抄呢。你要是想要,只能去旧书市场或者回收站碰碰运气,那里说不定能找到别人用过的旧课本,价格还便宜。”
“回收站?” 李铁柱眼睛顿时一亮,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叔,您知道哪里有回收站吗?” 中年男人停下手中的动作,指了指门外:“出门往右走,过两个路口,有个城西回收站,那可是咱们区最大的回收站,收的旧东西特别多,书本自然也不少。你去了跟门口的老张说,就说是我让你去的,他能帮你留意找找。” 李铁柱连忙道谢:“谢谢叔,太麻烦您了!”
他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十五块七毛钱,递给中年男人,接过对方递来的收据。那收据是粉色的,上面清晰地写着购买的书籍名称和金额,还端端正正地盖着书店的章。“叔,我能不能先把这些书放在您这儿?我想去回收站看看,要是能找到高中课本,回来再一起拿。” 李铁柱略带不好意思地说道。毕竟书太多,抱着去回收站实在不方便,而且他还想着在回收站顺便淘点老物件,生怕把书弄脏弄坏了。
中年男人看了看墙上挂着的老式摆钟,摆钟的指针正指向十点半,他点了点头说道:“行,你 12 点前来取就行,我 12 点下班,要是下班前没人来取,我就把书放仓库里了。” 李铁柱赶忙说道:“谢谢叔,我肯定在 12 点前回来,绝对不会耽误您下班的。”
出了新华书店,李铁柱的心里满是期待。他抬头望了望天空,太阳己经高高升起,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让他感觉暖洋洋的。他没有选择骑车,而是推着三轮车朝着城西回收站走去。他想着,趁着走路的这段时间,正好可以好好看看路边的景象,也能在心里仔细琢磨琢磨回收站可能会有的宝贝。
路边的景象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感,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在他眼前徐徐展开。有一个黑板报,上面用白粉笔写着 “大炼钢铁进度表”,下面画着一个清晰的柱状图,详细标注着各个车间的炼钢产量。在图表旁边,还用醒目的大字写着 “争取本周突破五百吨” 的口号,彰显着那个时代人们为建设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决心。不远处,有个卖冰棍的小摊,摊主正推着一个木制的冰棍箱,箱子上面盖着厚厚的棉被,用来保持冰棍的低温。摊主一边推着车,一边大声吆喝着:“冰棍,五分一根,奶油的!” 那声音清脆响亮,吸引着过往行人的注意。还有几个身着军装的士兵,正热情地帮着工人搬废铁,他们的脸上满是汗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展现出军民一心的和谐画面。
李铁柱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暗自盘算着:“城西回收站肯定藏着不少好东西。这个时代的人大多不了解老物件的价值,很多精美的老木雕、古朴的铜器以及珍贵的老字画,都被当作废品随意丢弃,最后被回收站收走。而我拥有高级雕刻工的技能,能够准确地看出木雕的好坏;初级画师的技能也能帮我鉴别字画的真伪,说不定这次去就能淘到宝贝。而且要是能顺便找到高中课本,那可就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了。”
他不禁想起前世在废品站看到的一幕,有个老人因为不了解家里祖传字画的价值,把它当作普通废纸卖给了收废品的人,结果那个收废品的只用了五块钱就买走了。后来经专业鉴定,那幅字画竟是清代的真品,最终卖了几十万。这一世,他要是能遇到类似的宝贝,不仅能让自己获得一笔财富,更重要的是能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不至于明珠蒙尘。
“就算淘不到宝贝,只要能找到高中课本,那这一趟也值了。” 李铁柱心里想着,“大表哥都在努力自学高中课程,我可不能落后。学好高中知识,以后不管是考大学,还是找工作,都能占据很大的优势。而且这个时代的高中课本,内容扎实,不像后世的课本那么花哨,能让人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 带着这样的期待,他加快了脚步,朝着城西回收站走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MP1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