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整个世界还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东边的天际仅仅才泛出那么一点若有若无的鱼肚白,仿佛是大自然这位画家不经意间涂抹上去的一抹亮色。此时,带着丝丝凉意的江风,就像调皮的孩子,裹着湿漉漉的水汽,顺着缝隙,首往李欢家的院子里钻。
就在这宁静的氛围中,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 “轰隆轰隆” 的低沉引擎声,那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寂静,紧接着还夹杂着车轮压过碎石路时发出的 “嘎吱嘎吱” 刺耳声响。只见六辆草绿色的解放牌卡车,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整齐地排着队缓缓停在了门口。车身上 “渔业合作社” 这几个字样,由于长时间被雨水浸泡,己经有些模糊不清,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痕迹,然而车门上那红漆绘制的五角星,却依旧鲜亮夺目,在晨光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郭建设动作敏捷地从第一辆卡车的副驾驶位置跳了下来,他的工装袖口高高地卷到胳膊肘,露出了黝黑且结实的胳膊,显示出常年劳作的印记。他的手里紧紧攥着一个铁皮喇叭,扯着嗓子喊了一嗓子,那声音仿佛带着一股魔力,瞬间让整个院子都 “醒” 了过来:“李欢!老铁!该干活咯!”
其实,李欢和李铁柱他们早就精神抖擞地在院门口等候着了。李铁柱身着一件洗得几乎发白的蓝布工装,腰间别着一个旧皮套,皮套里装着船厂发的手电筒,那手电筒的外壳己经有些磨损,却依旧被保养得很好。看到郭建设,李铁柱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热情地迎了上去:“建设哥,这么早呀?车都检查好了没?”
“放心!绝对没问题!” 郭建设信心满满地拍了拍卡车的车厢板,发出 “砰砰” 的声响,“这几辆车可是我们连夜保养的,连轮胎都一个个打足了气,保证不会掉链子!你们给的滑轮支架图纸,我们几个工人师傅也是加班加点,连夜赶制了几套出来,今天就试试,看看能不能让捕鱼效率更快些!”
几人迅速分好了组:经验丰富的李欢带着机灵的大宝一组,前往上游那颇具历史的老渔港;身强力壮的大勇带着勤快的小二一组,奔赴下游那片茂密的芦苇荡;而沉稳可靠的李铁柱则跟郭建设一组,负责守着中间的浅滩。这三个地方可都是他们之前反复试过的 “风水宝地”,不仅鱼群密集,而且取水极为方便,为捕鱼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安排妥当后,卡车缓缓启动,慢悠悠地朝着江边开去。车斗里,滑轮支架被麻绳牢牢地绑着,旁边还放置着几个空鱼篓。这些鱼篓是用竹子精心编织而成的,篓子的边缘因为长时间的使用,己经被磨得发亮,足见它们陪着渔民们度过了不少年头。
没过多久,就到了老渔港。李欢熟练地指挥着大家架起滑轮:首先,将铁支架稳稳地固定在岸边那棵饱经沧桑的老槐树上,这棵老槐树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默默地守护着这片渔港。接着,把麻绳小心地穿过滑轮,一端紧紧绑着空鱼篓,另一端则由两个身强体壮的渔业员工用力拉着。“放!” 李欢一声令下,鱼篓顺着麻绳迅速滑进水里,仿佛一条灵动的鱼儿扎进了大海。没一会儿的工夫,鱼篓就被活蹦乱跳的鱼撑得鼓鼓囊囊,仿佛一个即将被撑破的袋子。“拉!” 随着李欢的又一声呼喊,两个员工咬紧牙关,使劲拽着麻绳。只见地笼刚露出水面,就有几条足有二斤重的鲫鱼,像不甘被捕获的精灵,“啪嗒” 一声掉在地上,它们扭动着身子,拼命地想往水里跳,似乎想要挣脱这被捕获的命运。大宝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按住其中一条鲫鱼,兴奋地笑着大喊:“好家伙!这一节笼里起码有几百斤鱼啊!”
与此同时,在下游的芦苇荡里,大勇正和小二一起专注地收着地笼。这地笼是用粗尼龙绳精心编织而成的,里面密密麻麻全是鱼,有些鱼个头实在太大,被卡在了笼口,动弹不得。小二只能用手小心翼翼地掰着笼口,费了好大的劲才把鱼拿出来。“老铁说得没错,这饵料是真管用啊!” 大勇一边抹着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一边兴奋地说道,此时他手里的鱼篓己经装满了鱼,“你瞧瞧这鱼,一个个肥得流油,比我们平时打上来的可大多了,起码大了一圈呢!”
时间过得飞快,还不到七点,六辆卡车就都被满满的鱼装得严严实实。郭建设站在卡车旁边,眼睛瞪得溜圆,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手不停地拍打着大腿,嘴里忍不住惊叹道:“我的娘哎!这地笼也太猛了!以前我们一天拼死拼活最多也就打两千斤鱼,这才几个小时啊,居然就有六千多斤了!” 说着,他迫不及待地凑到李铁柱跟前,伸手讨要饵料:“老铁,快把那宝贝饵料给我!我今天就去好好试试,看看是不是真像你们说的那么神奇!”
李铁柱笑着从三轮车斗里拿出一个粗布包,打开布包,里面整整齐齐地装着 100 包饵料。每包饵料都是用棉布精心缝制成的小袋子,里面装着用灵泉液泡过的蝲蛄碎和泥鳅碎,凑近一闻,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腥香,似乎带着一种神秘的吸引力。“建设哥,这 100 包,你们十几个地笼够不够用啊?” 郭建设接过布包,在手里掂量了掂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够!先试试水,要是效果真有这么好,以后我们就长期跟你买!不瞒你说,我们单位还有些人不信这饵料能这么厉害,我得让他们亲眼见识见识!” 说完,他动作利落地跳上卡车,挥了挥手,大声喊道:“走了!晚上给你们信儿!”
几人完成了早上的捕鱼工作,回到李欢家。此时,院子里己经摆上了一张略显破旧的旧木桌,李欢从里屋拿出一沓钱,仔细一看,大多是一元、五角的纸币,还有几枚硬币,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昨天的鱼款,按照之前说好的,扣除给渔业的六成,剩下的咱们就分了。” 李欢说着,先把钱递给大宝和小二,“你们俩今天辛苦了,多拿点。” 大宝接过钱,紧紧攥在手里,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神情,说道:“欢哥,今天我得去我爷爷家,明天一早回不来,明天的份子钱就不用给我了。”
李欢微微一愣,问道:“你们把钱给你爹了?” 小二在一旁皱着眉头,双手叉腰,没好气地说:“哪能啊!是我们把这几天打回来的鱼拿回家了,我爹妈不舍得吃,就把那些鱼都晒成鱼干了。这不,不知道怎么就想起了我那个吸血的爷爷家,非要让大宝给爷爷送过去。” 李欢听后点点头,又问:“你什么时候走啊?” 大宝抬头看了看天,此时太阳刚刚爬过屋顶,洒下一片柔和的光芒,“现在就得走,要不天黑前到不了。我爷爷家在山里,得走两个小时山路呢。”
“我也去我奶家!” 大勇突然兴奋地说道,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老铁,跟我去不?晚上就能回来,而且还能钓鱼呢!” 李铁柱听了,眼睛一亮,连忙问:“能打猎不?” 大勇遗憾地摇摇头:“我奶家那边都是平地,没什么野物,打猎得去大宝爷爷家那边,山里有野猪、鹿,还有獾子呢!” 大宝在一旁补充道:“还有野羊、獐子,我爷爷还见过狗熊呢!”
李铁柱听后,心里不禁一动。要知道,1958 年物资紧张,要是能打到野物,不仅自己能改善一下生活,还能给远在塞北的爸妈带点过去,让他们也尝尝鲜。“大表哥,要不我们都去看看?鱼这边郭科长能搞定,我们去山里看看能不能打猎,说不定还能多个进项呢。” 李欢摸了摸下巴,思索了片刻,说道:“行!我给张局打个电话,让他多派几个人看着地笼,咱们给加钱。”
说完,他转身走进里屋。那是他爹的书房,里面摆放着一张旧木桌,桌上静静放着一部手摇电话机。李欢熟练地摇了几下手柄,等了一会儿,对着话筒说道:“张局,是我李欢…… 我们今天想进山,地笼那边麻烦您派几个人帮忙看着…… 放心,钱我们出…… 好嘞,谢谢张局!” 挂了电话,李欢从衣柜后面的暗格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之前他们分掉的三八枪,拿出其中一柄,用粗麻袋仔细地裹着。
几人准备妥当后出了门,路过大勇家。只见院门口晾着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大勇的母亲正坐在门槛上,专注地缝补着衣服,看到大勇,便叮嘱道:“去山里小心点,别跟人打架,来拿钱给爷爷奶奶。”
大勇点点头,笑着说:“不用了妈!我有钱了!” 说完便快速跑进屋里,很快抱着一个粗麻袋出来,里面裹着他分到的枪。
接着,他们来到了李铁柱家。院子里传来 “哗啦哗啦” 的水声,王智敏正蹲在一口破水缸前,往里面倒蝲蛄。缸里己经装了半缸蝲蛄,这些蝲蛄在里面不停地爬来爬去,显得十分活跃。“妈,这是 50 块钱,您收着。” 李铁柱递过钱,王智敏的手微微抖了一下,反复数了好几遍,才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的布兜。
(http://www.220book.com/book/MP1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