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呀,您可千万别再瞎问啦!”大勇满脸无奈,那神情真是哭笑不得,赶忙就插起话来,“我大表哥实打实今年才17岁呢,这还是按虚岁算的呀!现在可是全新的社会,大力倡导晚婚,您这想法,实在是透着股子封建味儿啦!”
老太太听闻,心里那股子不满劲儿一下子就上来了,狠狠地瞪了大勇一眼,语气里满是不服气:“俺封建?俺14岁就跟你爷爷成了亲,你爷爷当时也不过16岁,可咱不也顺顺当当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就算现在提倡晚婚,可也不能连找对象这件事儿都不让人干了吧!”边说着,她就热情洋溢地往屋里招呼着众人,“快都进屋坐着,屋里可比外头凉快多啦,我给你们倒些水——这可是你二叔刚送来的井水,喝上一口,凉丝丝的,舒坦得很呐!”
众人走进屋内,地面是夯实的黄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靠墙处摆放着一个旧木柜,那上面的划痕、磨损,无一不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柜面上放着一个搪瓷缸,缸身上“劳动最光荣”这几个字格外醒目,淋漓尽致地彰显着那个时代独特的精神风貌。老太太刚要转身去倒水,大勇眼疾手快,急忙从大宝手中接过一个布包。他满心好奇地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十几条风干的腌鱼。这些鱼是大宝妈精心晾晒的成果,事先还用盐仔仔细细地腌制过,此刻正散发着淡淡的鱼香,那香味首往人鼻子里钻,任谁闻了都忍不住要咽咽口水。“奶,这是大宝特意给您带的鱼,中午您就别杀鸡啦,咱们就炖这鱼吃!”
“哎!好嘞!这鱼看着就招人喜欢,晒得干干爽爽的,一会儿炖起来,保准香得很!”老太太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满心欢喜地接过布包。紧接着,她又热情似火地给众人塞煮鸡蛋。这些鸡蛋是她用热水慢慢焐熟的,还带着微微的温热呢。“快吃,刚焐好的,吃了能补补身子。”几人实在是推辞不过,只好接了过来。轻轻剥开蛋壳,蛋白瞬间露了出来,又嫩又滑的,还带着一股恰到好处的咸香。原来啊,这是老太太特意用盐水精心煮制而成的。
吃完鸡蛋,大勇兴致高昂,拉着众人就往大队部走去,嘴里还不停地说着:“我二叔是村长,他家肯定有鱼竿,咱们去河湾钓鱼,给我奶加个好菜!”大队部坐落在村子的正中间位置,是一间比普通民房大了足足两倍的砖房。房子的墙壁上刷着“农业学大寨”的红漆标语,那红色鲜艳夺目,充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朝气与活力。门口挂着一块写有“李家村生产大队”的木牌子,十分显眼,老远就能瞧见。
“二叔!二叔!”大勇刚到门口,就扯着嗓子,使出全身力气大声喊了起来。没过多久,屋里很快走出一个中年男人。他身着一件军绿色的干部服,领口别着一个像章,整个人显得格外精神抖擞。男人脸上的线条刚硬而坚毅,不过眼角还是爬上了些许细纹,这些细纹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岁月的痕迹。此人正是大勇的二叔李华强,同时也是李家村的村长。他一眼瞅见李欢,脸上顿时绽放出笑容:“这不是小欢吗?咋跟大勇一块儿过来啦?”随后,他又将目光投向李铁柱,微微一愣,忍不住感叹道:“这是铁柱?好家伙,才几个月没见,个头都蹿这么高了,还变白了不少,差点都没把你认出来!”
“二叔,我们来借鱼竿,想去河湾钓鱼呢。”李欢满脸笑容地说道,“您现在忙不忙呀?”李华强轻轻摇了摇头,朝着屋里指了指,说道:“忙倒是不忙,就是队部里有个伤员,是早上出车祸的军人,刚送到这儿没多久。你们要是借鱼竿,就让大勇去家里找你婶子拿,她知道鱼竿放在啥地方。”
“伤员?是不是个年轻战士,叫小刘?”李铁柱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儿,赶忙问道。之前夏主任提过小刘昏倒在大队部,说不定就是眼前这位。李华强听了,愣了一下,满脸疑惑地问:“是啊,你咋知道的?”“我们先前在路上碰到他们了,还帮忙处理了伤口呢。”李欢赶忙解释道,“那战士情况严重不?”
“不清楚啊,”李华强皱起了眉头,一脸的担忧之色,“他来队部打完电话就昏过去了,身上也没看到啥明显的大伤口,就是脸色白得像纸一样,看着吓人。村里的王郎中来看过,说是体内好像有淤血,给了包金疮药,吃了之后也没见有啥好转。这不,部队的医生刚过来,喂了片西药,到现在还没醒呢。”
李铁柱心里一动,他心里清楚,自己的金疮药里加了灵泉液,对于对付体内淤血那效果可是杠杠的。“二叔,我去看看吧,”说着,他就从书包里拿出一包金疮药,“我这有包老猎人给的金疮药,能活血化瘀,说不定对他有用。”李欢听了,不禁有些担心地说:“老铁,这能行吗?可别出啥岔子呀。”“放心吧,之前小高和妞妞都用过,傻柱重生红火年不做大哥要做大佬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傻柱重生红火年不做大哥要做大佬最新章节随便看!一点事儿都没有。”李铁柱语气十分笃定。
李华强犹豫了片刻,救人如救火,人命关天,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行,救人要紧,你们跟我来。”几人跟着他走进大队部里屋。屋里摆放着一张旧木床,床上静静地躺着一个年轻战士。他脸色苍白得毫无血色,嘴唇干裂起皮,身上盖着一件军大衣。床边站着一个年轻军医,正拿着听诊器,全神贯注地听着他的心跳。
“夏主任,您看我给您带谁来啦!”李华强笑着跟床边的老人打招呼。这位老人正是之前的夏主任,他刚从村里急匆匆地赶过来。夏主任回头一看,瞧见李铁柱,脸上立刻浮现出笑容:“是你啊,小同志!你怎么来了?”“夏主任,我这儿有包药,能活血化瘀,给这位同志试试?”李铁柱边说边递上了金疮药。
夏主任接过药包,轻轻地打开,一股淡淡的草药香气扑鼻而来,味道并不刺鼻。他用指尖小心翼翼地蘸了点药粉,放在嘴里尝了尝,先是有点微微的苦味,但很快又带着一丝回甘,不像普通金疮药那般味道浓烈刺鼻。“这药你是从哪儿弄来的?”他好奇地问道。“是一个山里的老猎人给的一个方子,说是能治体内淤血以及各种创伤。”李铁柱随机编了个理由。
夏主任点了点头,转头对身边的军医说:“给小刘喂下去,用温水冲。”军医赶忙倒了一杯温水,将药粉缓缓地冲开,然后小心翼翼地给小刘喂了下去。没过五分钟,原本昏迷着的小刘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脸涨得通红。李华强瞧见这情形,赶紧跑去拿了个脸盆过来。就在这时,小刘对着脸盆“哇”地吐出一口黑血,血里还夹杂着一些血块,颜色暗沉,一看就是在体内积攒了很久的淤血。
吐完血,小刘的脸色明显红润了不少,他喘着粗气,缓缓地睁开眼睛,看到夏主任,挣扎着想坐起来:“夏主任,小虎和妞妞……”“他们都没事儿,己经送回医院了。”夏主任赶忙按住他,笑着说道,“多亏了这位小同志的药,你才醒过来的。”小刘听了,微微转头看向李铁柱,虚弱地说了声:“谢谢……”
夏主任拿着空药包,一脸诚恳地对李铁柱说:“小同志,你这药确实不错,能不能把药方给我?部队里战士们经常受伤,正需要这种药呢。”李铁柱毫不犹豫,十分爽快地点头:“行!我现在就给您写,您这儿有笔和纸吗?”夏主任赶忙从随身的军用书包里拿出一支“英雄”牌钢笔和一叠药方纸。这纸洁白如雪,还带着淡淡的药味,一看就是医院专用的。
李铁柱接过笔和纸,在桌前稳稳当当地坐下。笔尖在纸上划过,写下的字遒劲有力,隐隐约约还带着点柳体的风骨。夏主任凑过来看,眼睛越睁越大,忍不住赞叹道:“好字!这字写得真有大师的风范啊!比我见过的好多老中医写得都好看!”李铁柱笑了笑,手下的动作不停,很快就把药方写完了。
夏主任接过药方,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那模样就像是在珍藏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接着,他又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军绿色的挎包和一支崭新的“英雄”钢笔,递给李铁柱:“小同志,这包和笔是我给你的谢礼——这包是部队发的,质量可结实了,能装不少东西;这支笔是我儿子送我的,你用着正好。”
李铁柱接过军队专业挎包,只见包上印着一颗鲜艳的红五星,布料是厚实的帆布,摸起来质感十足,比他之前那个破旧的书包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他把旧书包里的东西一件一件地拿出来,仔仔细细地放进新包里,有画火柴盒的画纸、半块己经用得有些磨损的橡皮、几包金疮药。“谢谢夏主任!”他真心实意地说道。要知道,在1958年,这挎包可是稀罕物件,背着这带着红星的军挎包走在路上,那可是能让人高看一眼的。
跟夏主任道别之后,大勇手里拿着鱼竿,兴高采烈地带着众人往河湾走去。河湾在村东头,是一条小河绕着山蜿蜒曲折形成的。河水清澈得如同明镜一般,能清楚地看到水底圆润光滑的鹅卵石。河岸边长满了茂密的芦苇,微风轻轻拂过,芦苇穗子便轻轻摇曳起来,仿佛一群舞者在随风翩翩起舞。大勇把鱼竿分给众人,这些鱼竿都是用竹竿精心制作而成的,竿梢十分纤细,鱼线是棉线,鱼钩则是他自己用细铁丝一点点耐心磨出来的。“咱们来比赛,谁钓的鱼最大,晚上谁就多吃一块!”他笑着大声喊道,说完便率先把鱼钩甩进了水里。
李铁柱坐在岸边的石头上,静静地看着鱼钩在水面上轻轻晃动。此时此刻,他的心里满是踏实与满足。在这1958年的夏天,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陪伴在身边,感受着温暖的人情关怀,还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收获那份快乐。这样的日子,简单纯粹却又无比美好,实在是令人陶醉其中,难以自拔。
(http://www.220book.com/book/MP1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