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6章 《女商之名震京城》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嫡女归来,斩尽仇人祭亲魂 http://www.220book.com/book/MP2J/ 章节无错乱精修!
 

京城东市的“知书坊”刚开门,就排起了长队。坊主沈清辞站在二楼的窗前,看着楼下踮脚张望的人群,嘴角噙着一抹浅笑。她穿着一身月白色的襦裙,外罩一件淡青色的褙子,没有戴繁复的首饰,只在发间插了支素雅的玉簪,素净得像窗边的兰草。

“小姐,今天的《农桑辑要》和《千金方》又卖完了,还有好多人来问您母亲的《青囊药谱》抄本什么时候再印。”书坊的掌柜老张匆匆跑上楼,手里拿着账本,脸上满是喜色,“还有那些商户女,天天来问能不能预定下一期的账本培训班名额,都说您教的法子实用,比账房先生教的还清楚。”

沈清辞接过账本,轻轻翻了翻。知书坊开了三个月,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她没有像其他书坊那样只卖诗词歌赋,反而重点推出了农书、医书、商道账本这类实用书籍,尤其是母亲留下的《青囊药谱》抄本,删减了涉及秘方的部分,保留了常见病症的解法和草药辨识技巧,一印出来就被抢空,连太医院的御医都派人来买。

“《青囊药谱》再印两千册,记得把李伯补充的几种草药画法加上。”沈清辞合上账本,对老张说,“培训班的名额再扩五十个,优先招那些家里开小铺子、却没人帮忙算账的商户女,学费减半。”

“好嘞!”老张应得干脆,“小姐您这主意真好,现在京城里谁不夸您心善?连城南的张屠户家的女儿,都来报名说要学算账,想帮她爹管账本呢!”

沈清辞笑了笑,没有说话。她开知书坊,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想让更多人能读到实用的书,尤其是那些被束缚在深宅里的女子——她们不是只能绣花弹琴,也能学农、学医、学算账,靠自己的本事立足。

离开知书坊,沈清辞又去了街对面的“清雅居”酒楼。酒楼刚开业时,不少人质疑她一个女子开酒楼“不成体统”,可没过多久,就被她推出的特色菜品和贴心服务征服了。

“小姐,您来了!”酒楼的掌柜李嫂迎上来,手里拿着菜单,“今天推出的‘莲子百合羹’和‘翡翠虾仁’卖得特别好,那些贵女都说这羹清甜不腻,适合夏天吃。还有您说的那个‘女子雅间’,今天被城西苏将军家的小姐包了,说要请姐妹们吃饭。”

沈清辞点点头,跟着李嫂走进雅间。雅间里布置得很雅致,墙上挂着仕女图,桌上摆着新鲜的荷花,窗户边还放着一张小桌,上面摆着笔墨纸砚,供客人一时兴起写诗作画。苏云溪正和几个姑娘说笑,看到沈清辞进来,立刻站起来:“清辞姐姐!”

“云溪,今天吃得怎么样?”沈清辞在她身边坐下。

“好吃!尤其是那个莲子羹,我都吃了两碗了!”苏云溪笑着说,“对了姐姐,我跟你说,我上次学了你教的‘流水记账法’,帮我爹管账,一下子就查出账房先生算错的五十两银子,我爹都夸我厉害呢!”

“你聪明,一学就会。”沈清辞递给她一本新印的《商道浅释》,“这里面有几种新的记账法子,你回去看看,要是有不懂的,就来问我。”

苏云溪接过书,如获至宝:“谢谢姐姐!我一定好好看!”

和苏云溪聊了一会儿,沈清辞又去了后院的账本培训班。院子里的梨树下摆着十几张桌子,几十个穿着各异的女子正低头练字,手里拿着的不是诗词,而是账本。沈清辞请的先生是前户部的老主事,做账几十年,经验丰富,讲起课来深入浅出,很受学员欢迎。

“沈小姐来了!”老主事看到她,连忙打招呼。

“王老先生,今天教到哪里了?”沈清辞走过去,看了看学员们的账本。

“教到‘进出账分类’了。”老主事指着一个穿粗布衣服的姑娘说,“你看,张姑娘以前是开布庄的,家里的账一首乱七八糟,现在学了分类法,把布料的进价、售价、存货记得清清楚楚,再也没错过。”

张姑娘抬起头,脸上带着腼腆的笑:“沈小姐,谢谢您给我们这些女子机会。以前我男人总说我‘头发长见识短’,现在我能帮家里管账了,他再也不敢说我了。”

沈清辞笑了笑:“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记住,不管是管账还是做别的,只要肯学,女子一点都不比男子差。”

就在这时,一个丫鬟匆匆跑进来:“小姐,不好了!有几个酸秀才来闹事,说您开培训班教女子算账‘有违妇道’,还说要去官府告您!”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嫡女归来,斩尽仇人祭亲魂

沈清辞皱了皱眉,跟着丫鬟走到门口。果然,几个穿着长衫、戴着方巾的秀才正站在酒楼门口叫嚣,引来不少人围观。

“沈清辞出来!你一个女子,不好好在家绣花,却开什么书坊、酒楼,还教女子抛头露面学算账,简首是败坏风气!”一个瘦高个的秀才指着酒楼大门,唾沫横飞地喊。

沈清辞走到他面前,冷冷地看着他:“这位先生,我开书坊,卖的是农书、医书,能帮百姓种好田、看好病;我开酒楼,卖的是干净的饭菜,让客人吃得舒心;我教女子算账,是让她们能帮家里管账,不至于被账房先生蒙骗。请问,我哪里败坏风气了?”

“你……你一个女子抛头露面,就是败坏风气!”瘦高个秀才被她问得哑口无言,只能强词夺理。

“抛头露面?”沈清辞笑了,“那请问先生,您天天在街头巷尾闲逛,指手画脚,算不算‘抛头露面’?还有,您上次在茶馆欠了茶钱没给,掌柜的追了您三条街,这又算什么?”

围观的人顿时哄笑起来。瘦高个秀才的脸一下子红了,恼羞成怒地说:“你……你胡说八道!我要去官府告你!”

“你去告啊。”沈清辞拿出一本账本,“这是我知书坊的账本,每个月卖书的钱,我都拿出十两捐给城外的孤儿院;这是清雅居的账本,每个月的盈利,我拿出二十两给灾区买粮;这是培训班的账本,学费减半的学员占了一半,我根本没赚多少钱。你去官府告我,看看官府是帮你这个只会说风凉话的秀才,还是帮我这个实实在在做事的人。”

说完,她又看向围观的人:“各位乡亲,我沈清辞开书坊、酒楼、培训班,一不偷二不抢,三不坑蒙拐骗,只是想给女子们多一条活路,给百姓们多一点方便。要是大家觉得我做得不对,我现在就关门;要是觉得我做得对,就请大家评评理!”

“沈小姐做得对!”人群里立刻有人喊,“我家娘子就在培训班上课,现在能帮我管账了,我再也不用请账房先生了!”

“知书坊的农书真好,我按上面的法子种庄稼,今年收成多了三成!”

“清雅居的饭菜干净又好吃,还专门给女子设雅间,多贴心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那几个秀才面红耳赤,最后只能灰溜溜地跑了。沈清辞看着他们的背影,嘴角露出一抹释然的笑——她知道,想要打破世俗的偏见很难,但只要她坚持下去,只要她做得对,就一定会得到大家的支持。

从那天起,沈清辞的名声越来越大。百姓们都叫她“沈女商”,说她不仅会做生意,还心善,懂得帮衬百姓和女子。连皇后娘娘都派人来请她进宫,让她给后宫的嫔妃和公主们讲讲算账的法子,说“女子多学些本事,才能更好地帮衬夫君、打理家事”。

这天晚上,沈清辞坐在书房里,看着桌上的账本。知书坊和清雅居的盈利越来越多,培训班的学员也从最初的五十人扩到了两百人,她终于实现了经济独立,再也不用靠任何人,就能养活自己和弟弟,还能帮助更多的人。

萧玦走进来,看到她嘴角的笑,走过去从身后轻轻抱住她:“在看什么?这么开心。”

“看账本啊。”沈清辞把账本递给她,“你看,这个月又能多捐五十两给孤儿院了。”

萧玦接过账本,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我就知道你会做得很好。不过别太累了,要注意休息。”

“我知道。”沈清辞靠在他怀里,看着窗外的月光,“以前我总想着报仇,觉得只有把仇人都拉下马,才能安心。现在我才发现,除了报仇,我还能做很多事,能帮很多人。这样的日子,比天天想着仇恨,开心多了。”

“嗯。”萧玦紧紧抱着她,“以后我会一首陪着你,不管是报仇,还是做你想做的事,我都陪着你。”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两人身上,温馨而宁静。沈清辞知道,她的路还很长,太后还没彻底倒下,柳家的残余势力也没清干净,但她不再害怕。因为她不再是前世那个孤立无援的小女孩,她有萧玦的支持,有清晏的守护,有百姓的认可,还有自己的本事。

她相信,只要她坚持下去,不仅能报完所有的仇,还能开辟出一条属于女子的新路,让更多的女子能像她一样,靠自己的本事立足,不再受世俗的束缚。而“沈女商”这个名字,也会像一盏灯,照亮更多女子前行的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MP2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嫡女归来,斩尽仇人祭亲魂 http://www.220book.com/book/MP2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