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1章农机站学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零辣妻驯夫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MPAR/ 章节无错乱精修!
 

去县农技站学习的通知很快就下来了,连同苏婉晴在内,一共选了五个人,都是连队里干活好、脑子活的年轻人,由副连长带队。

出发那天一大早,苏婉晴把早就准备好的简单行李打了个包,主要是几件换洗衣服、笔记本和笔,还有一小包她晒制的草药样品。

吴晓霞依依不舍地把她送到连部门口。

苏姐,你去县里好好学习,早点回来啊。

放心吧,就几天。苏婉晴拍拍她的肩膀,我不在,你自己多注意,干活别太拼,量力而行。

嗯!吴晓霞用力点头。

副连长和其他几个选上的知青也陆续到了,大家脸上都带着兴奋和期待。

能去农技站学习,这可是难得的荣誉和机会。

只有赵卫国远远站在一边,看着被众人围着的苏婉晴,眼神复杂,最终只是低下头,默默走开了。

一行人坐上连队那辆破旧的卡车,颠簸着朝县城方向驶去。

路上,同去的几个知青都很兴奋,叽叽喳喳讨论着农技站会教些什么,县里是什么样子。

苏婉晴靠着车厢,看着路边飞速后退的、刚刚冒出些许新绿的田野,心里却很平静。

她更多的在思考,如何利用这次机会,获取真正有用的知识,甚至……建立一些人脉。

农技站位于县城边上,几排红砖平房,院子很大,里面划分着试验田,种着各种作物。

条件比苏婉晴想象的要简陋些,但看起来还算正规。

负责接待他们的是一个姓李的技术员,西十多岁年纪,戴着眼镜,皮肤黝黑,一看就是常年在田间地头跑的人。

欢迎欢迎,前进大队的同志们!李技术员很热情,招呼他们先去宿舍放行李。

宿舍是大通铺,男女分开,条件比较艰苦,但大家都不是娇气的人,很快安顿下来。

下午,学习就正式开始了。

第一堂课就是李技术员主讲,讲的是土壤改良和科学施肥。

他讲得很实在,没有太多空泛的理论,都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怎么识别不同类型的土壤,怎么根据土壤特性施肥,怎么堆肥沤肥效率更高。

这些知识,有一部分苏婉晴通过实践己经摸索出来了,但听到系统的讲解,还是觉得很有收获。

她听得非常认真,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

李技术员在台上讲,目光扫过台下,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个格外专注的女知青。

别的年轻人多少有点坐不住,或者眼神游离,只有她,眼神一首跟着他,手里的笔不停,偶尔还会微微点头,似乎听懂了,或者在思考。

课间休息时,李技术员走到苏婉晴身边,看了看她的笔记。

字迹工整,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甚至还在旁边画了些简易的示意图。

你叫苏婉晴?李技术员问道。

是的,李老师。苏婉晴站起身,态度恭敬。

听得挺认真啊,以前接触过这些?李技术员指了指她的笔记。

苏婉晴谦虚地说:在连队里跟着老农学过一点,自己瞎琢磨,很多地方还不明白,正好听老师您讲解。

不简单。李技术员赞赏地点点头,能琢磨,肯学习,好啊!我们搞农业的,就需要这样的年轻人!

接下来的几天,学习内容更加深入,涉及作物育种、病虫害防治、新式农具使用等等。

苏婉晴就像一个干燥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一切知识。

她不仅认真听讲,还积极提问,问的问题往往能切中要害,显示出她确实有过实践和思考。

比如在讲到一种新的玉米螟防治方法时,她会问这种方法在北大荒这种昼夜温差大的地方效果会不会打折扣,需要注意什么。

在介绍一种新引进的土豆品种时,她会关心这种品种的抗旱抗寒能力如何,是否适合在坡地种植。

她的表现,让李技术员和其他农技站的工作人员都对她刮目相看。

同来的几个知青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婉晴,你咋懂这么多?我们听得云里雾里的,你都能跟老师讨论了!

苏婉晴只是笑笑:多听,多看,多问,慢慢就懂了。

她深知,在这个年代,知识和技能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改变命运的阶梯。

她必须抓住一切机会提升自己。

学习之余,她也没忘记观察农技站的试验田。

她发现,这里种植的作物品种确实比连队丰富一些,但大多还是常见的粮食作物。

她心里那个引进经济价值更高作物的想法,更加清晰了。

在一次关于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的讨论课上,苏婉晴鼓起勇气,举手发言。

李老师,各位同志,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你说。李技术员鼓励地看着她。

苏婉晴清了清嗓子,说道:咱们北大荒,地广人稀,气候寒冷,种植普通粮食作物产量受限。我观察咱们农技站的试验田,也在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我在想,是不是可以适当引进或者培育一些更适合本地气候,经济价值也更高的作物?

哦?比如呢?李技术员很感兴趣。

比如,一些耐寒耐旱的药材。苏婉晴拿出自己带来的那包草药样品,这是我在我们连队后山采的黄芩和柴胡,都是比较常见的药材,我看它们在我们那边长得不错。如果能人工种植成功,是不是既能增加社员收入,也能为国家提供药材?

她又补充道:还有像土豆、红薯这类高产稳产的作物,如果能找到更适合咱们这地方的品种,对解决粮食问题应该也有帮助。

她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一阵小声议论。

种药材?这想法挺新鲜啊!

土豆红薯倒是可以,就是好品种难找。

李技术员看着苏婉晴手里的草药,又看了看她那张充满朝气和求知欲的脸,沉思了片刻,缓缓点头:苏婉晴同志,你这个想法很好!很有前瞻性!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这正是我们农业发展的方向!药材种植,确实是个值得探索的路子。不过,这涉及到品种选择、种植技术、销路等等很多问题,需要慎重。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带来的这个黄芩和柴胡,品相很好,说明你们那边的环境确实适合生长。这样,你回去后,可以选一小块地,先做个试验,摸索一下人工种植的经验。有什么困难,或者需要什么技术支持,可以写信到站里来,我们尽量提供帮助!

谢谢李老师!苏婉晴心里一喜,她等的就是这句话!

有了农技站的支持,她进行一些小范围的试验就名正言顺了,就算拿出空间优化过的种子,也有了合理的解释渠道。

这次农技站学习,收获远超她的预期。

不仅学到了系统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为她后续的计划打开了一扇窗。

学习结束的前一天,李技术员特意找到苏婉晴,塞给她几本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和资料。

婉晴同志,这些都是站里整理的材料,你拿回去好好看看。你是个好苗子,肯钻研,以后在农业上肯定能有一番作为。别忘了咱们的约定,试验田搞起来,有什么进展随时联系!

苏婉晴郑重地接过资料,心里暖洋洋的:谢谢李老师,我一定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回去的路上,同行的知青们还在兴奋地讨论着学习心得,对未来的农业生产充满憧憬。

苏婉晴抱着那摞珍贵的资料,靠在车厢上,望着窗外己然泛起点点新绿的广袤原野,嘴角微微上扬。

这次县城之行,只是一个开始。

她的舞台,绝不仅仅局限于那几亩田地。

带着新的知识和明确的目标,她踏上了归途。

连队的春天,正等着她大展拳脚。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七零辣妻驯夫记》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MPA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零辣妻驯夫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MPA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