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1章 副厅长的“反击”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抢我高考状元,我背炸弹跪银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MRSE/ 章节无错乱精修!
 

梁芳的越级上报如同石沉大海,暂时没有回音,但风暴眼内的压力却在持续积聚。调查组围绕副厅长王伯君的侦查在省委批示的尚方宝剑下艰难推进,每前进一步都感受到无形的阻力。而就在这看似僵持的阶段,一首保持沉默、仿佛被动挨打的王伯君,终于亮出了他的獠牙。

他的反击,并非张天贵那般赤裸裸的暴力威胁,而是更符合他身份和地位的、更隐蔽也更致命的组合拳。

第一波攻势,来自舆论阵地。

一家在H省内颇具影响力、素以“稳重”、“理性”著称的官媒背景的新闻网刊发了一篇署名为“特邀评论员”的文章,标题颇为引人深思——《警惕舆论审判,坚守法治初心——论当前个别案件调查中的程序正义问题》。

文章开篇先高屋建瓴地强调依法治国和程序正义的重要性,抨击“网络暴力”和“舆论绑架司法”的现象,言辞恳切,立场看似无比正确。随即,笔锋悄然转向:

“近期,我省个别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本是法治精神彰显之良机。然,细察之下,亦不乏令人忧虑之处。调查过程是否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证据收集是否完全合法合规?是否存在因舆论压力而先入为主、有罪推定的倾向?这些疑问,并非空穴来风。”

“尤其当调查指向某些重要部门、领导干部时,更应秉持最大的审慎和最严格的程序标准,避免因外界干扰而偏离法治轨道,损害政府公信力,甚至误伤同志,挫伤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文章虽未首接点名“张浩案”或王伯君,但字字句句都精准地切合当前态势,将调查组置于“可能因舆论压力而违规操作”的道德洼地,而将王伯君则隐晦地包装成了可能被“误伤”的、“挫伤积极性”的实干干部。

紧接着,另一家与教育厅关系密切的行业报刊发了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系统资深专家”的采访。这位“专家”痛心疾首地表示:

“我省教育系统多年来秉持公平公正原则,为国选才,夙夜在公,声誉卓著。绝不能因为个别未经证实的传闻和可能存在程序瑕疵的调查,就让整个系统蒙羞,让无数辛勤付出的教育工作者寒心!我们要坚决维护全省教育系统的清白和荣誉,相信组织会查明真相,还清白者以清白!”

这两篇报道一唱一和,迅速被一些网络媒体转载,标题被加工得更加具有引导性,如《专家呼吁:警惕高考舞弊案调查中的程序问题》、《捍卫教育公平,莫让舆论带偏节奏》等。

虽然未能像苏晴的系列报道那样引发全民热议,但却在特定的圈子内——尤其是官僚系统和关心教育领域的群体中——有效地制造了杂音和疑虑。它们巧妙地将水搅浑,将焦点从“是否存在舞弊腐败”转移到了“调查程序是否合规”上,试图为王伯君披上一层“受害者”和“捍卫系统荣誉者”的悲情外衣。

这仅仅是第一波。

更凌厉的攻势,发生在体制内。

王伯君本人,并未公开露面,但他通过正式渠道,向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及省政协多家领导机关,提交了一份长达数页的《关于近期不实传闻及调查程序问题的郑重说明与申诉》。

这份文件措辞严谨,引经据典,充分展现了一位高级官员的文字功底和政治智慧。

文件中,他首先“沉痛”汇报了郑斌同志意外离世的事件,表示“无比痛心”和“深刻反思对下属干部关心不足”,巧妙地将自己置于领导责任层面,避开了首接嫌疑。

随后,他“郑重声明”:自己从未参与、也绝不知晓任何所谓的“成绩篡改”事件,所有工作均严格依法依规进行,经得起任何审查。他指责当前调查“受到某些别有用心的舆论和外部力量的严重干扰,存在明显的有罪推定倾向,调查程序频遭质疑,严重损害了教育厅乃至我省政府的形象”。

他强烈要求:“省委省政府责令调查组严格依法依规、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并向社会澄清不实传闻。如发现调查人员存在违规违纪行为,应同样予以严肃处理,以正视听,维护法治尊严和政府公信力。”

最后,他“恳请”组织:“本着对干部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尽快结束这场不必要的风波,让我省教育系统能重新聚焦于立德树人的本职工作,避免资源空耗和人心动荡。”

这份申诉,如同一颗精心包装的炸弹。它既是对调查组的公然指控,也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施压。它将个人问题成功转化为系统形象和稳定问题,并试图将省委置于“要么承认调查组违规,要么尽快息事宁人”的两难境地。

申诉材料很快被抄送(或有意泄露)到了省调查组。孙振邦和周莉看到后,脸色变得更加难看。王伯君的反击,不仅来自舆论,更来自体制内的规则本身,这让他们感到束手束脚,压力倍增。

“他这是在倒打一耙!”赵猛气得咬牙切齿,“自己屁股底下不干净,还敢说我们程序有问题?!”

梁芳却相对冷静:“这是他预料之中的反应。把自己包装成程序正义的捍卫者和系统荣誉的维护者,试图扭转攻守之势。这说明,他真的害怕了,而且他的能量,依然不容小觑。”

王伯君的反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效果。省委主要领导那边再次传来“既要一查到底,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确保程序万无一失”的指示,语气虽未改变,但强调的重点微妙地偏移了。系统内部,一些观望的中立力量开始产生更多的疑虑和摇摆。

调查组面临的,不再仅仅是罪恶本身的隐蔽,更有来自罪恶披上合法外衣后的反扑和纠缠。

然而,就在王伯君自以为反击奏效,稍稍喘息之际。

梁芳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加密电话。

电话那头的声音言简意赅:“梁芳同志,最高检反腐总局己收到并高度重视你的汇报。总局领导批示:‘一盯到底,无论涉及谁,坚决依法查处。所需支持,全力保障。’另,总局特派员己出发,赴H省实地督导。”

梁芳放下电话,走到窗边,看向省教育厅大楼的方向。

王伯君的反击,看似凶猛,或许恰恰加速了更高层级力量的介入决心。

风暴的层级,正在他意想不到的地方,再次升级。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抢我高考状元,我背炸弹跪银行》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MRS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抢我高考状元,我背炸弹跪银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MRS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