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机修车间还飘着煤油味,沈红旗蹲在地上,对着通风装置的草图皱着眉 —— 赵永贵说的转速控制问题还是没头绪,可变电阻的功率参数怎么算都觉得不对劲,手里的铅笔在纸上戳出好几个小洞。
“沈师傅,有人找你!” 门口传来张伟的喊声。沈红旗抬头一看,愣住了 —— 邱银河站在车间门口,怀里抱着本厚厚的旧书,手里还拎着个布包,头发上沾着点未化的雪星。
“邱老师?你怎么来了?” 他赶紧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油污,有点不好意思 —— 昨天刚跟人家说调速器的难题,今天人家就跑来了。
“我爸说你可能需要这个。” 邱银河把书递过来,封皮上写着《电机调速实用手册》,边角都磨得起毛了,“里面有可变电阻的选型表,还有具体的接线图,应该能帮你解决转速问题。”
沈红旗接过书,手指碰到书页的温度,心里暖烘烘的。翻开第一页,就看见邱工程师用红笔写的批注:“小沈同志,根据你说的 1.5 千瓦电机,选 500 欧的可变电阻即可,接线时注意区分相线和零线。” 下面还画了个简易的接线示意图,比车间里的技术图纸清楚多了。
“太谢谢您了,还有邱工程师!” 他翻着手册,眼睛亮得像有光,“我昨天琢磨了一晚上都没弄明白,您这手册一给,全清楚了!”
“不用谢,都是搞技术的,互相帮忙应该的。” 邱银河笑了笑,把布包递过去,“这里面有两个煮鸡蛋,还有我妈做的红糖糕,你早上肯定没吃早饭,垫垫肚子。”
沈红旗接过布包,摸起来温温热热的,鼻子突然有点发酸 —— 自从父亲工伤后,家里很少能吃上鸡蛋,更别说红糖糕了。他攥着布包,不知道说什么好,憋了半天就挤出一句:“我…… 我下次请您吃冰棍!”
“又说这个。” 邱银河噗嗤笑了,脸颊有点红,“对了,我爸还说,换气扇的叶片角度最好控制在 30 度左右,风力够大还省电,你画图的时候可以参考这个角度。”
“记下了!” 沈红旗赶紧掏出笔记本,认真记下来,“等我画好定稿图,再请邱工程师帮忙看看。”
“不用特意跑一趟,我下班帮你带过去就行。” 邱银河看了看车间里的机床,“你先忙吧,我还得回学校上课,有不懂的地方随时找我。”
“好!” 沈红旗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手里的手册仿佛有了重量。张伟凑过来看了看,挤眉弄眼地说:“沈师傅,邱老师对你可真上心,又是送书又是送吃的,比亲妹妹还体贴!”
“别瞎说!” 沈红旗脸一红,把布包塞进工具箱,“人家就是热心,想帮我解决技术问题。”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像揣了块热红薯,暖得不行。
中午休息时,沈红旗抱着手册躲在休息室里,翻到可变电阻选型表那页,对照着自己的草图,很快就确定了参数。他拿出铅笔,在草图上修改接线方式,笔尖在纸上 “沙沙” 响,旁边放着的红糖糕还冒着热气 —— 他舍不得吃,想带回家给弟妹尝尝。
“琢磨啥呢?这么入神。” 赵永贵端着搪瓷缸走进来,看见手册,笑着说,“老邱给的吧?他这手册可是宝贝,当年我想借都没借到。”
“是啊,邱工程师还特意给我写了批注。” 沈红旗指着草图,“师傅您看,这样接线是不是就行?”
赵永贵凑过来看了看,点头说:“没问题,老邱的经验准没错。不过你得注意,接线时一定要拧紧螺丝,不然容易接触不良,烧了电阻事小,要是引发短路就麻烦了。”
“我记下了!” 沈红旗赶紧在笔记本上画了个重点符号,“等参数确定了,我就找材料动手做样机。”
“别急,先把图纸画仔细了。” 赵永贵拍了拍他的肩膀,“老邱家的姑娘不错,细心又热心,你要是有机会,多跟人家交流,不光能学技术,还能……”
“师傅!” 沈红旗赶紧打断他,脸都红到了耳根,“您别乱点鸳鸯谱,我跟邱老师就是技术交流。”
赵永贵笑了笑,没再多说,心里却明白 —— 这小子嘴上不承认,心里肯定有数。
下午下班,沈红旗刚走出车间,就看见邱银河站在门口的老槐树下,手里拿着个暖手炉。“沈师傅,等你半天了。” 她把暖手炉递过去,“我爸看了你的草图,说接线没问题,但叶片最好用 1.2 毫米的铁皮,太薄了容易变形,太厚了电机带不动。”
“谢谢邱工程师!也谢谢你特意跑一趟。” 沈红旗接过暖手炉,暖意从手心传到心里,“对了,这红糖糕很好吃,我弟妹特别喜欢,让我谢谢您和阿姨。”
“喜欢就好,我妈说下次再做,让我给你带点。” 邱银河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张纸条,“这是 1.2 毫米铁皮的采购渠道,我爸说废品站老王那儿有,你去说是他介绍的,能便宜点。”
沈红旗接过纸条,上面写着废品站的地址和老王的联系方式,字迹娟秀,还画了个小小的箭头指示方向。“太麻烦您了,总是让您跑腿。”
“不麻烦,我顺路。” 邱银河低头踢了踢脚下的雪,小声说,“其实…… 我也想多学点技术,以后说不定能用得上。”
“那太好了!” 沈红旗眼睛一亮,“以后我搞发明,都跟你商量,咱们一起琢磨。”
看着他兴奋的样子,邱银河心里暖暖的 —— 以前总觉得搞技术的都是粗枝大叶的糙汉子,没想到沈红旗这么细心,还愿意跟她分享技术。她点了点头:“好,那我们一言为定。”
两人并肩往家属区走,雪越下越大,踩在地上 “咯吱咯吱” 响。沈红旗把暖手炉往邱银河那边递了递:“你也暖暖手,别冻着了。”
邱银河没推辞,双手拢在暖手炉上,脸颊被炉火映得通红。“对了,刘大山最近没找你麻烦吧?” 她问,“我听说他昨天又在车间里发脾气,好像是因为有人说你比他懂技术。”
“没事,他就那样,过几天就好了。” 沈红旗笑了笑,“只要我把通风装置做好,做出成绩来,他就没话说了。”
“嗯,我相信你肯定能做好。” 邱银河看着他,眼里满是信任,“要是他再找你麻烦,你别忍着,告诉我爸,他认识厂长,能帮你说话。”
“谢谢你们。” 沈红旗心里一热,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 有赵师傅的指导,有工友的支持,还有邱家父女的帮助,就算刘大山再怎么找茬,他也不怕。
到了家属区路口,两人停下脚步。“那我先回去了,明天我去废品站找老王买铁皮。” 沈红旗说。
“好,有不懂的随时问我。” 邱银河点了点头,转身走进楼道,走了两步又回头,“沈师傅,路上小心,雪滑。”
“你也是!” 沈红旗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楼道口,才转身回家。手里的暖手炉还热着,纸条上的字迹在雪光下格外清晰,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手册,心里满是希望。
回到家,沈红旗把铁皮的事告诉了父亲。沈建国说:“老王我认识,以前在厂里当钣金工,手艺好,你去跟他好好说,他肯定能给你找好料。”
“嗯,邱工程师都跟他打过招呼了。” 沈红旗拿出草图,“爸,您看这叶片角度,30 度是不是合适?”
沈建国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看:“合适,我以前做过风扇叶片,30 度风力最大,还不费电。不过你得注意,叶片安装时要对称,不然转起来会晃。”
“知道了!” 沈红旗赶紧记下来,心里更有底了 —— 有这么多懂技术的人帮忙,通风装置肯定能做好。
晚上,沈红旗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雪景,心里暖暖的。他想起邱银河送他的手册、纸条,还有那个暖手炉,觉得这个冬天好像没那么冷了。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通风装置做好,不仅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还要不辜负大家的支持,尤其是邱银河的这份心意。
他摸了摸枕头下的手册,仿佛能感受到邱工程师的认真和邱银河的细心。他知道,自己的科技树虽然长得 “歪”,却因为这些人的帮助,慢慢长出了健康的枝芽,而那些不经意间流露的温暖,就像冬日里的阳光,照亮了他的奋斗之路,也悄悄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名为 “喜欢” 的种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MSH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