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训练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营地东侧那片空地每天都充斥着口令声、斥骂声、肉体撞击声和偶尔的啜泣声。龙文章像一头不知疲倦的饿狼,逡巡在各个训练场,眼神锐利地捕捉着每一个细节。
迷龙负责的一排,进展最快。这家伙练兵的方式和他打仗一样,粗暴首接。他让新兵两人一组,拿着裹了布头的木枪对捅,要求只有一個——把对方干趴下。起初新兵们还畏手畏脚,被迷龙骂得狗血淋头,甚至亲自下场,用一只手就把两个新兵揍得鼻青脸肿。几天下来,一排的新兵眼神里都多了股狠劲,拼起刺刀来嗷嗷叫,带着一股子亡命徒的气息。
“对!就这么干!捅他腰眼!别犹豫!战场上你慢一步,死的就是你!”迷龙吊着胳膊,唾沫横飞地吼叫着,脸上带着满意的狞笑。
不辣的二排,则整天跟手榴弹较劲。他从最基本的握持、投掷姿势教起,然后是不拉弦的空投,练习准头和力道。不辣自己就是个投弹高手,他能把手榴弹精准地扔进几十米外的箩筐里。他要求每个兵都必须达到一定的准头,否则就别想吃饭。
“手臂甩开!腰用力!对头!就像甩石头打鸟一样!格老子的,你那是扔手榴弹还是扔绣球?”不辣一边示范,一边用他那带着浓重湖南口音的话骂着,不时踹一脚动作走形的士兵。新兵们被他折腾得胳膊肿得老高,但投弹的准头和距离确实在稳步提升。
阿译的三排,画风则截然不同。阿译本身军事技能平平,只能硬着头皮抓内务和队列。他要求被子叠成豆腐块,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军容风纪一丝不苟。这引来了迷龙和不辣的嗤之以鼻。
“叠他妈啥被子?小鬼子来了能用被子砸死他们?”迷龙私下里嘟囔。
“就是,有那功夫多练练投弹多好。”不辣也附和。
但龙文章却支持阿译。他知道,严格的纪律和内务,对于凝聚一支队伍的士气、培养服从意识至关重要,尤其是对这群来源复杂、纪律涣散的新兵而言。而且,阿译还在尝试教新兵们认字,讲一些简单的战术条例,虽然他自己也讲得磕磕巴巴,但这无疑是在给这些大多目不识丁的士兵灌输一种不同于浑噩度日的观念。
龙文章自己,则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战术协同和实战演练上。他将现代步兵班组战术简化、本土化,强调火力与运动的结合,强调小组内的分工与配合。他设置了简单的障碍场地,让士兵们练习在火力掩护下交替前进、利用地形地物跃进。
“注意掩护!机枪手,压制那个土包!步枪组,从左翼迂回!动作快!”龙文章趴在土坎后面,大声指挥着由老兵和新兵混合编成的演练小组。
起初,新兵们动作僵硬,配合生疏,经常闹出笑话。但在龙文章不厌其烦的讲解、示范,甚至是粗暴的呵斥下,他们开始慢慢理解战术的意图,懂得了如何依靠身边的战友。
训练是艰苦的,伙食也仅仅能果腹。新兵们每天累得像死狗一样,晚上躺在通铺上,浑身酸痛,很多人想家,偷偷抹眼泪。但奇怪的是,抱怨归抱怨,却没有人真正退缩。龙文章、迷龙这些老兵身上那种百战余生的强悍和偶尔流露出的、对“回家”的执念,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他们。
这天下午,龙文章正在指导士兵们演练侧翼包抄战术,赵有德走了过来。
“龙团长,师部命令。”赵有德递过一份文件。
龙文章接过一看,是虞师下发的一份敌情通报和近期作战概要。通报中提到,日军因祭旗坡被毁,物资转运受阻,前线攻势有所减缓,但小规模的侦察和渗透活动频繁。虞师各部正抓紧时间加固工事,补充弹药。通报最后,还特意提到了川军团,要求其加快整训,尽快形成战斗力。
“看来,留给我们的安静日子不多了。”龙文章将通报递给身边的迷龙和阿译。
迷龙扫了一眼,满不在乎:“怕个球!兵练了,枪也有了,正好拉出去见见血!”
阿译则有些担忧:“团长,新兵们虽然进步不小,但真上了战场……”
“不上战场,永远都是新兵蛋子。”龙文章打断他,“仗,总是要打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在第一次上战场时,能多一分活下来的机会。”
他沉吟片刻,对赵有德说道:“赵中尉,能不能跟师部申请一下,给我们划一小块靠近前沿的、相对安全的区域?不需要太大,能让新兵们感受一下战场气氛,进行一些实战条件下的适应性训练就行。”
赵有德想了想,点头道:“这个应该可以,我去请示一下。”
龙文章的这个请求很快得到了批准。虞师给他们划了一块位于主阵地侧翼、靠近怒江边的一片丘陵地带。这里地势复杂,有树林、有沟壑,偶尔会有日军的小股侦察兵活动,但并非主要防御方向,相对安全。
拿到许可的第二天,龙文章就带着整训了近半个月的川军团,开进了这片训练场。
真实的战场环境,与营地里的训练场截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着若有若无的硝烟味,远处偶尔传来零星的枪炮声。新兵们明显紧张起来,握枪的手心全是汗,东张西望,如惊弓之鸟。
“都他妈给老子精神点!把平时练的拿出来!”迷龙压着嗓子吼道,“眼睛放亮,耳朵竖起来!这地方可不是闹着玩的!”
龙文章将队伍分散成几个战斗小组,以老兵为骨干,交替掩护,搜索前进。他刻意模仿日军小股部队的战术,设置了一些简易的陷阱和假目标,锻炼新兵们的观察和反应能力。
一开始,新兵们状况百出。有人被突然窜出的野兔吓得差点开枪,有人踩到了模拟的绊索惊慌失措,更有人在遭遇龙文章设置的“假想敌”(由老兵扮演)时,忘了战术动作,呆立原地。
龙文章没有过多斥责,而是抓住每一次失误,现场讲解,反复演练。他让新兵们亲身体验在复杂地形下行军的困难,感受在未知威胁下的心理压力。
几天下来,新兵们虽然依旧紧张,但动作明显熟练了许多,懂得利用地形隐蔽,懂得保持警戒队形,懂得听从老兵的指挥。
这天傍晚,队伍在一片树林边缘休息。夕阳的余晖透过枝叶洒下,在林间空地投下斑驳的光影。士兵们默默地吃着干粮,气氛有些沉闷。连续几天的野外适应性训练,让这些新兵身心俱疲。
一个年纪看起来最小的新兵,靠在树干上,望着远处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的怒江水,突然低声抽泣起来。他想家了。
哭声像是会传染,很快,又有几个新兵红了眼眶。
迷龙眉头一皱,刚要开口骂人,被龙文章用眼神制止了。
龙文章走到那个哭泣的新兵身边,坐下,递过去一个水壶。
“想家了?”龙文章的声音出乎意料的平和。
新兵抬起泪眼,看着团长,怯生生地点了点头。
“正常,谁不想家呢。”龙文章看着远处的江水,目光有些悠远,“我也想。想我西川老家的麻辣火锅,想那滚烫的油辣子……”
他的话让新兵们愣住了,连哭泣都忘了。团长也会想家?还想得这么……具体?
“但是啊,”龙文章话锋一转,声音低沉下来,“我们现在回不去。为什么?因为有小鬼子占着我们的地方,杀着我们的乡亲。如果我们不打跑他们,就算回去了,家也不是那个家了。”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所有新兵:“你们记住,我们在这里吃苦、受累、流血,不是为了当官发财,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堂堂正正地回家!是为了让我们的爹娘、我们的姐妹,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今天你们流的每一滴汗,掉的每一滴泪,将来在战场上,都可能换成你们活命的机会,换成你们回家的路费!”
他没有喊口号,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新兵们默默地听着,眼神逐渐变得坚定。那个哭泣的小新兵,用力抹了把脸,挺首了腰板。
就在这时,负责侧翼警戒的一名老兵突然低呼:“有情况!”
所有人瞬间紧张起来,迅速抓起武器,隐蔽到树后或土坎下。
龙文章举起望远镜,顺着老兵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对面山坡的树林边缘,几个人影一闪而过,动作鬼祟,穿着土黄色的军装!
是日军!一支小股侦察分队!
机会来了!龙文章眼中精光一闪。这正是检验训练成果的绝佳时机!
“全体注意!发现敌军侦察兵!一排从左翼迂回包抄!二排正面火力吸引!三排负责掩护和阻击!动作要快!要狠!一个都不准放跑!”龙文章迅速下达命令,声音冷静而果断。
磨刀多日,终见锋芒!川军团的新血与旧魂,将在这怒江之畔,迎来他们的第一次实战淬火!
我的团长我的团:从炼狱归来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的团长我的团:从炼狱归来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MSK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