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停在红星大队村口老槐树下时,正午的阳光正好,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在土路上,织出斑驳的光影。苏晴刚推开车门,就听到熟悉的呼喊声 —— 王婶穿着蓝布衫,手里拎着竹篮,踩着布鞋快步跑过来,身后跟着李大爷和几个乡亲,连刘翠花也站在人群里,手里抱着个布包,脸上带着局促又期待的笑。
“晴丫头!可算把你们盼来了!” 王婶一把拉住苏晴的手,掌心粗糙却温暖,“念安呢?让姥姥看看,是不是又长高了?” 顾衍琛赶紧把怀里的念安递过去,小家伙刚睡醒,揉着眼睛看了看王婶,突然咧嘴笑了,伸出小手搂住她的脖子:“姥姥!饼!”
这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王婶更是笑得眼角起了皱纹:“记着呢!姥姥给你留着红薯饼,刚从灶膛里扒出来的,还热乎着!” 她掀开竹篮盖,里面果然放着两个金黄的红薯饼,散发着甜香,念安伸手就要抓,苏晴赶紧拦住:“先洗手,不然肚子会疼。”
李大爷走过来,接过顾衍琛手里的行李,笑着说:“一路累了吧?快回家歇着,炕早就烧暖和了,还炖了鸡汤,给你们补补身子。” 顾衍琛客气道:“麻烦大爷了,我们这次回来,也带了点东西,给乡亲们分分。”
一行人往王婶家走,路上遇到不少扛着锄头、背着竹篮的乡亲,看到苏晴一家,都热情地打招呼:“晴丫头回来啦!”“顾同志,这次多住几天啊!”“念安真乖,来,给你糖吃!” 有个大婶从口袋里掏出块水果糖,剥了糖纸递给念安,小家伙接过糖,小声说了句 “谢谢”,惹得大婶笑得合不拢嘴。
王婶家的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东厢房的炕上铺着新换的粗布褥子,墙角堆着刚收割的稻草,散发着淡淡的草木香。顾大娘(顾衍琛的母亲)也从顾家村赶来了,正坐在灶房里烧火,看到他们进来,赶紧站起来:“晴丫头,衍琛,可算到了!我炖了鸡汤,还炒了你们爱吃的鸡蛋。”
念安被王婶抱着去洗手,苏晴则跟着顾大娘进了灶房。土灶上的铁锅冒着热气,鸡汤的香味飘满了屋子,顾大娘掀开锅盖,里面的鸡肉炖得软烂,还加了红枣和枸杞 —— 是苏晴上次寄来的,顾大娘一首没舍得吃,特意留着等他们回来。“快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顾大娘盛了碗鸡汤递给苏晴,汤色清亮,香气扑鼻,苏晴喝了一口,暖意在胃里散开,心里满是感动。
中午的饭很丰盛:炖鸡汤、炒鸡蛋、凉拌菠菜、红薯饼,还有一碟腌黄瓜 —— 是苏晴之前教王婶做的,脆爽可口。念安坐在小凳子上,自己拿着小勺子吃鸡汤泡饭,偶尔还会给王婶、顾大娘夹一口,小嘴里念叨着 “姥姥吃”“奶奶吃”,惹得两位老人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下午,顾衍琛跟着李大爷去检修干燥通风仓。粮仓建在晒谷场旁边,十个木质粮仓整齐排列,只是经过一个冬天,有些通风口被灰尘堵住了,底部的草木灰也需要更换。“你看,这玉米放了一冬天,一点没发霉,还跟刚收的时候一样干燥。” 李大爷打开一个粮仓,里面的玉米穗金黄,顾衍琛伸手摸了摸,果然干燥蓬松。
两人拿出扫帚、铲子,开始清理通风口、更换草木灰。顾衍琛力气大,负责爬上梯子清理顶部的通风口,李大爷则在下面更换草木灰,配合得十分默契。路过的乡亲看到了,也过来帮忙,没一会儿就把十个粮仓都检修好了。“有你在就是不一样,” 李大爷擦了擦汗,“这些粮仓啊,有你帮忙修,咱们以后再也不愁粮食储存了。”
苏晴则带着念安去田里看春播。玉米地己经翻好了土,乡亲们正忙着移栽幼苗 —— 就是苏晴之前寄来的灵泉培育的幼苗,长得比普通幼苗壮实,叶片翠绿。刘翠花也在田里忙碌,她穿着旧布衫,裤脚挽到膝盖,手里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把幼苗栽进土里,动作熟练,完全没了以前的懒散模样。
“苏晴妹子,你来得正好!” 刘翠花看到苏晴,赶紧放下手里的铲子,“这幼苗长得真好,就是不知道怎么浇水才好,怕浇多了烂根,浇少了又怕旱着。” 苏晴蹲下身,假装查看土壤湿度,悄悄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玻璃瓶(里面装着稀释的灵泉水),往幼苗根部滴了几滴,然后对众人说:“这幼苗喜湿但怕涝,每天早上浇一次水,别浇太多,让土壤就行,要是遇到晴天,中午可以再喷点水在叶片上,能防晒。”
她还特意叮嘱刘翠花:“嫂子,你负责这片地,要是有幼苗蔫了,就按我说的方法浇点水,肯定能缓过来。” 刘翠花认真地点点头:“你放心,我肯定好好照看,不辜负你寄种子的心意。”
念安在田埂上追着蝴蝶跑,不小心摔进了旁边的小菜地,沾了一身泥土,却没哭,自己爬起来,手里还抓着棵小青菜,举到苏晴面前:“娘,菜!煮!” 苏晴赶紧帮他拍掉身上的泥土,笑着说:“好,晚上给你煮青菜吃。” 周围的乡亲们看到这一幕,都笑着说:“这孩子真可爱,跟晴丫头一样,跟庄稼有缘。”
傍晚,苏晴带着念安去村头看张奶奶。张奶奶家的小菜园里,菠菜和白菜长得有些蔫,显然是缺水了。张奶奶坐在小凳上,看着菜地叹气:“年纪大了,挑不动水了,这菜再浇不上水,就要枯死了。” 苏晴赶紧说:“奶奶,我帮您浇水,您歇着就行。”
她从张奶奶家找了个水桶,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七零年代生活录》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去河边打水,悄悄在水里加了点灵泉水,然后给蔬菜浇水。念安也过来帮忙,拿着个小瓢,虽然每次只能舀一点点水,却做得格外认真。张奶奶看着他们娘俩,眼眶有些:“晴丫头,真是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这菜就全毁了。” 苏晴笑着说:“奶奶,您别客气,以后有什么事,您就跟我说,我帮您做。”
回到王婶家时,顾衍琛己经回来了,正坐在院子里给念安做小木马 —— 用的是从部队带回来的木板,顾衍琛的手艺很好,木马的轮廓己经出来了,还刻了个小小的 “安” 字。“回来啦?” 顾衍琛抬起头,笑着说,“明天咱们去河里摸鱼,给念安做鱼汤喝。” 念安听到 “鱼” 字,立刻跑过去,趴在顾衍琛身边,小嘴里喊着 “鱼!吃!”。
晚饭时,王婶做了念安爱吃的红薯饼,还炒了青菜 —— 就是念安下午从菜地里抓的那棵,虽然小,却格外鲜嫩。顾衍琛跟大家说起部队的事,说春训考核得了第一,还说以后有机会,想带战士们来红星大队,帮乡亲们干活。王婶笑着说:“好啊!战士们来了,咱们杀只鸡,好好招待他们!”
晚上,念安睡熟后,苏晴和顾衍琛坐在炕边聊天。顾衍琛握着苏晴的手,轻声说:“这次回来,看到乡亲们过得好,刘翠花也变好了,我真为你高兴。” 苏晴靠在他怀里,笑着说:“都是大家的功劳,要是没有乡亲们的帮助,我也走不到今天。以后咱们常回来看看,帮他们做点事。”
接下来的几天,苏晴一家在红星大队过得充实而温暖。顾衍琛每天跟着李大爷去田里帮忙,要么修农具,要么帮乡亲们移栽幼苗,有时还会教村里的年轻人练队列,孩子们都喜欢围着他,喊着 “顾叔叔,教我们打拳”;苏晴则帮着王婶、刘翠花打理菜地,还教乡亲们用灵泉水稀释后浇灌作物的方法(当然,对外只说是 “远房亲戚教的土方法”),菜地里的蔬菜长得越来越旺盛;念安每天跟着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玩,学会了滚铁环、捉蚂蚱,还跟着王婶去河边洗衣裳,小嘴里时不时冒出几句村里的方言,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一天下午,公社的张书记突然来了,还带来了两个技术员。张书记笑着说:“听说你们村的玉米幼苗长得好,是苏晴同志从外地引进的良种,我特意带技术员来看看,要是效果好,就在全公社推广。” 苏晴赶紧带着他们去田里,技术员看到绿油油的幼苗,惊讶地说:“这幼苗长势太好了,比普通幼苗壮实多了,抗病性也强,要是推广开来,今年的玉米产量肯定能提高不少!”
张书记高兴地说:“苏晴同志,真是谢谢你!你为咱们公社做了大贡献!以后有什么需要公社帮忙的,尽管说!” 苏晴客气道:“这都是乡亲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点小事。”
离开红星大队的前一天,乡亲们特意办了个小宴席,感谢苏晴和顾衍琛对村里的帮助。宴席设在晒谷场旁边的空地上,乡亲们各自从家里带来拿手菜 —— 王婶的炖鸡肉、李大爷的炒花生、刘翠花的番茄炒蛋,还有孩子们爱吃的红薯饼和糖糕。大家围坐在一起,喝着自家酿的米酒,聊着村里的变化,说着未来的打算,热闹非凡。
刘翠花端着一碗米酒,走到苏晴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苏晴妹子,以前是我不对,给你添麻烦了,这碗酒我敬你,谢谢你不计前嫌,还帮我。” 苏晴赶紧接过碗,和她碰了碰:“嫂子,过去的事就别提了,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念安坐在苏晴怀里,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玩灯笼 —— 是乡亲们用红纸做的,里面点着蜡烛,在夜色里格外明亮。顾衍琛和李大爷、张书记聊着春播的事,苏晴则和王婶、刘翠花一起缝着明年的蔬菜种子袋,偶尔抬头看看顾衍琛和念安,嘴角满是幸福的笑容。
离开那天,天刚蒙蒙亮,乡亲们就都来送行。王婶给苏晴塞了个布包,里面是她做的红薯干和新磨的小米:“晴丫头,路上吃,到了部队要好好照顾自己和念安,有空就回来看看。” 李大爷给顾衍琛递了把新做的竹椅:“这个给你,在部队里坐着歇脚,记得常给我们写信。” 刘翠花给念安送了个布老虎,比上次的更精致,上面还绣了个 “福” 字:“让它陪着你玩,想姥姥了就看看它。”
汽车开动时,念安趴在车窗边,对着乡亲们挥手,小嘴里喊着 “姥姥再见!姥爷再见!”。苏晴看着越来越远的村口老槐树,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 这里有她最珍贵的回忆,有她最亲的乡亲,无论她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这个温暖的村庄。
顾衍琛握住苏晴的手,轻声说:“以后我们常回来,这里永远是咱们的家。” 苏晴点点头,靠在他肩上,看着怀里熟睡的念安,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她的七零年代生活,因为有了顾衍琛、念安,有了红星大队的乡亲们,有了空间的守护,变得格外温暖而精彩。
未来的日子里,她会继续用自己的方式,帮助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她会看着念安慢慢长大,教他善良、勇敢、懂得感恩;她会和顾衍琛一起,守护着这个小家,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让这份温暖与善意,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永远延续下去。
汽车驶离红星大队,远处的田野里,乡亲们还在田里忙碌,绿油油的玉米幼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像一片希望的海洋。苏晴知道,等到秋天,这里一定会迎来丰收的喜悦,而她和顾衍琛、念安,也会再次回到这里,和乡亲们一起,分享丰收的幸福。
(http://www.220book.com/book/MSN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