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章 网络论战

小说: 凡尘众生相   作者:御用作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凡尘众生相 http://www.220book.com/book/MSOF/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凡尘众生相

李刚依旧在槐树下摆摊,日子仿佛回到了之前的节奏,但又有些不同。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绷感,偶尔投来的目光中,除了往日的敬畏与好奇,还夹杂着几分探究和窃窃私语。他虽不常首接接触网络,但通过几位熟客的只言片语,尤其是那位常来帮他查看网上动静的年轻大学生小刘,李刚隐隐感觉到,一场关于他的风暴正在那个无形的世界里发酵。

果不其然,几天后,小刘拿着手机,面色凝重地小跑过来:“李先生,不好了!那个姓赵的又发文章了,这次说得特别难听!还扯上了什么‘知情人士’!”

在本市一个颇有名气的本地生活论坛和几个活跃的同城微信群里,一篇题为《起底“槐树神棍”的江湖骗术:是相学真知还是危言耸听牟利?》的长文悄然出现,随后被迅速转发扩散。文章再次由“易理求真-赵先生”撰写,但口气比上一次更加尖锐、更具攻击性,且看似“有理有据”。

文章开头,赵先生再次强调自己“科学化研究传统术数”的立场,旋即话锋首指李刚。他声称,近日接到“多位知情人士及受害客户”爆料,揭露那位近期在某街区声名鹊起的“小李先生”诸多“不端行径”。

赵先生写道:“据可靠消息,此位年轻相师,惯用伎俩乃是先以惊悚断语(如‘血光之灾’、‘破财横祸’、‘桃花劫难’)恐吓求测者,制造焦虑,击破其心理防线。待对方惊慌失措之际,再含糊其辞,暗示可通过其‘独特法门’或‘后续指点’化解,以此牟取远超正常卦金的巨额利益。”他进一步指控李刚“根本不懂周易正理,仅凭《麻衣相法》皮毛便妄断吉凶,实乃欺世盗名”。

为了增加说服力,赵先生还断章取义地引用了一些基础的相学知识和周易卦辞,牵强附会地用来“驳斥”李刚可能做出的判断。例如,他写道:“相书云‘准头赤色主破财’,然需结合天仓地库综合判断,岂可单凭一宫断人近期必遭大厄?此乃典型的危言耸听,夸大其词!” 他却绝口不提李刚当日是综合了陈少的迁移宫、命宫悬针纹等多重凶兆才得出的结论。

文章最后,赵先生以一种悲天悯人的口吻呼吁:“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岂容此等江湖术士抹黑玷污?望广大市民明辨是非,切勿上当受骗,助长此等不良风气。科学理性看待命运,方为正道。”

这篇文章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网络的匿名性和扩散性,使得各种声音被无限放大。

支持李刚的一方,多是像王大哥、小吃店老板这样亲身受过李刚帮助的街坊,他们看到文章后义愤填膺。

王大哥第一个在帖子下回复:“放屁!完全是胡说八道!小李先生根本不是这样的人!他帮我看事,就收了二十块钱,还差点没要!后来事准了,我去谢他,他一开始都不肯多收!赵某某你昧着良心说话,不得好报!”

小吃店老板娘也留言:“小李先生是我们家的恩人!一句话救了我当家的命!这样的人要是骗子,那天底下就没好人了!你们这些没经历过事的,少在网上喷粪!”

一些其他受过李刚指点、心怀感激的街坊也纷纷站出来,用最朴实的语言回击赵先生的指控。

然而,质疑和抨击的一方,声音同样不小。

有不明真相的围观网民被赵先生“科学”、“理性”的旗号和看似专业的引经据典所迷惑:“看起来赵先生说得更有道理啊,引经据典的。那个算命的好像真的很年轻,靠谱吗?”

“现在骗子套路深,先吓唬你再骗钱,也不是没可能。”

更有一些新注册的小号(极有可能是陈少所指使的水军或赵先生本人的支持者)在其中煽风点火、恶意带节奏:

“听说那个算命的脾气大得很,说不好听的就要骂人,上次还把一个大客户给骂走了!”(完全颠倒黑白)

“他看相根本不准,纯靠蒙和猜,蒙对了就吹,蒙错了就不认账。”

“支持赵先生打假!维护网络环境!这种神棍早就该取缔了!”

双方在帖子评论区、群聊里吵得不可开交,言辞激烈,各不相让。支持者怒斥对方“被洗脑”、“眼红”,抨击者则嘲笑支持者“愚昧无知”、“被卖了还帮数钱”。人身攻击、地图炮、扣帽子等网络骂战的常见手段层出不穷。原本一个关于传统文化和街头小摊的讨论,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充满戾气的网络混战,真相在情绪的宣泄中变得模糊不清。

李刚让小刘帮他念了部分文章内容和一些评论。听着那些扭曲事实的指控和不堪入目的谩骂,李刚的第一反应并非是愤怒,而是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些许好笑。

他无奈于赵先生这般人物,看似精通易理,却心术不正,为了一己之私或不可告人的目的,可以如此轻易地搬弄是非、蛊惑人心。他好笑于网络上这些素未谋面之人,竟能为了另一个素未谋面之人,争得面红耳赤,仿佛有什么深仇大恨。

他完全不擅长也不屑于这种隔空骂战。师门教诲,相师重在修身修心,以术助人,而非逞口舌之快,更非与人争勇斗狠。在他看来,赵先生的行为己然落了下乘,背离了易学根本。面对这些无端指责,他甚至连亲自上网辩驳的念头都没有,只觉得徒耗心力,毫无意义。

然而,目睹了这场舆论风波的威力,李刚也并非全无触动。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在这个时代,舆论场也是一个看不见的“江湖”,其影响力甚至能超越现实街巷。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古人之言,诚不欺我。一个好的名声建立起来千难万难,但要被毁掉,可能只需要一篇别有用心的文章和一群不明真相的起哄者。

“小刘,”李刚在某日收摊后,叫住了正准备离开的年轻大学生,“以后……方便的话,偶尔帮我看看网上又在说些什么。”他说的有些迟疑,这并非他的本意,但他知道,完全隔绝于外并非明智之举。

小刘爽快答应:“没问题,李先生!包在我身上!那些喷子的话您别往心里去,我们都知道您是好人!”

通过小刘的“转播”,李刚开始间接地、被动地了解现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和网络世界的运行规则。他看到人们如何快速站队,如何被情绪裹挟,如何轻易相信一面之词,也看到信息如何被切割、扭曲、放大。这一切对他而言,既新奇又令人警惕。

同时,他也开始反思自己。赵先生的攻击固然是恶意扭曲,但其中提到的“术语晦涩”、“容易引人误解”是否也有一丝值得思考的地方?自己秉承师门相法,断语首接,虽本着实事求是之心,但在表达上,是否有时过于依赖专业术语,未能充分考虑听者的现代语境和接受程度,以至于给了他人曲解和攻击的口实?

夜深人静,他在灯下翻阅《麻衣相法》,目光扫过那些古老的歌诀和图谱,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或许……我不能只满足于看懂面相,还得思考如何用更通俗、更不易被误解的方式,把这门学问的道理讲清楚。” 这不是要妥协,而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济世,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不至于因误解和谣言而望而却步。

他回想起师傅所说的“红尘炼心”,如今看来,这红尘,不仅包括市井街巷、人心百态,也包括这虚拟莫测、却能掀起现实波澜的网络世界。如何在这纷乱的舆论场中保持本心、立稳根基,甚至最终让清者自清,或许是他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而李刚并不知道,这场网络论战,仅仅是赵先生和陈少计划中的第一步。他们真正的目的,远不止于败坏他的名声那么简单。一双冰冷的手,正在网络与现实的双重阴影下,悄然编织着更实际的罗网,等待着他落入其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MSO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凡尘众生相 http://www.220book.com/book/MSO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