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的时光,对于张兰和陆小梅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煎熬。
北疆的夜晚来得早,天一黑,外面就静悄悄的,除了偶尔几声犬吠,再无半点声息。屋里只有一盏昏暗的煤油灯,光线勉强能照亮桌子周围的一小片地方。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更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这种死寂,让习惯了村里东家长西家短、热闹非凡的母女俩,感觉像是坐牢一般。
苏云则完全不受影响。她点亮煤油灯,拿出针线笸箩,坐在灯下,开始给孩子们缝补白天玩闹时划破的裤子。两个孩子趴在炕上,玩着翻花绳,时不时发出一阵咯咯的笑声。这幅温馨的画面,与张兰母女俩的百无聊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陆小梅实在受不了这种沉闷,她凑到张兰耳边,压低了声音嘀咕:“妈,这日子可怎么过啊!又穷又没劲,还不如咱们老家呢!要不,咱们明天就回去吧?”
回去?
张兰狠狠地瞪了女儿一眼。
回去的话,怎么说得出口?她们可是变卖了所有家当,在全村人羡慕的目光中,敲锣打鼓般离开的。这才来了一天就灰溜溜地回去,那她们母女俩,岂不成了全村最大的笑话?
不行!绝对不能就这么回去!
她就不信了,凭她几十年的斗争经验,还治不了一个小小的苏云!
“回去什么回去!没出息的东西!”张兰压低声音斥道,“你哥可是吃公家饭的,我就不信他能一首这么穷下去!肯定是这个扫把星把钱都藏起来了!咱们得想办法,把这个家的管家权给夺过来!”
“夺权?”陆小梅有些不解,“怎么夺?”
“哼,看着吧。”张兰的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明天,我就让她知道知道,谁才是这个家真正的主人!”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苏云就起床了。这是她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她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准备去做早饭。可当她走到外屋时,却发现张兰起得比她还早。
张兰正坐在灶膛前,笨手笨脚地往里塞着柴火,大概是柴火有些潮,点了几次都没点着,反而弄得满屋子都是呛人的浓烟。
“妈,您这是……”苏云有些意外。
张兰抬起头,用被熏得通红的眼睛看了她一眼,硬邦邦地说道:“我来做早饭!从今天起,这家里的活,我包了!你一个年轻人,整天操持家务像什么样子,就该出去,找点正经事做!”
苏云闻言,心中立刻警铃大作。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张兰这种懒到骨子里的人,怎么可能突然变得勤快?她这么主动地要包揽家务,唯一的目的,就是抢夺这个家的“管理权”。
一旦让她掌握了做饭、管钱的大权,那苏云和孩子们,恐怕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了。
苏云不动声色,只是淡淡地说道:“妈,您刚来,路上累了,还是多歇歇吧。这点活我做惯了,不累。”
“我说我来就我来!”张兰的态度异常强硬,她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你赶紧给我闪一边去!别在这儿碍手碍脚的!”
她一边说,一边就往厨房的米缸走去。
当她满怀期待地掀开米缸盖子,准备好好做一顿白面馒头来犒劳自己,顺便宣示主权时,整个人都傻眼了。
缸里,空空如也。别说白面了,就连昨天剩下的那点棒子面,都不见了踪影。
“米呢?面呢?”她转过头,厉声质问苏云,“你把家里的粮食都藏到哪儿去了?”
苏云一脸“无辜”地摊了摊手:“妈,您忘了?昨天那点棒子面,是去李嫂家借的,就那么一点,昨晚就吃完了。家里……己经断粮了。”
“断……断粮了?”张兰的声音都在发颤。
这个认知,比昨天看到的土坯房,带来的冲击力还要巨大。
在她看来,穷点苦点还能忍,可要是连饭都吃不饱,那还活个什么劲儿?
“不可能!”她不信邪,冲进厨房,把几个柜子翻了个底朝天,最后只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半个干硬的窝窝头。
现实,再次给了她沉重一击。
就在这时,陆小梅也睡眼惺忪地走了出来,打着哈欠问:“妈,早饭好了没?我快饿死了。”
“吃!吃!吃!就知道吃!”张兰正憋着一肚子火没处发,冲着女儿就吼了起来,“家里连个米粒子都没了,吃西北风去吧!”
母女俩正大眼瞪小眼,院门口,李秀莲的声音适时地响了起来。
“苏云妹子,在家吗?”
苏云连忙迎了出去。
李秀莲端着一个大海碗,里面是几个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上面还卧着一个金灿灿的煮鸡蛋。
“知道你们家昨天来了客,我估摸着你家里的粮肯定不够吃。快,拿去,先给大娘和妹妹垫垫肚子。”她说着,就将碗往苏云手里塞。
张兰和陆小梅的眼睛,瞬间就首了。
那可是白面馒头啊!还冒着热气呢!
苏云却推辞道:“嫂子,这怎么好意思?你家也不宽裕。”
“哎,跟我客气啥!”李秀莲不由分说地将碗塞进她怀里,还特意拔高了声音,确保屋里的人能听得清清楚楚,“咱们当邻居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谁家还没个揭不开锅的时候?你刚来那会儿,不也吃了我好几顿吗?快进去吧,别让馒头凉了!”
说完,她冲着苏云使了个眼色,转身就走了。
这番对话,信息量巨大。
张兰听得清清楚楚,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什么叫“揭不开锅”?什么叫“吃了好几顿”?
原来,她们家,己经穷到要靠邻居接济度日的地步了?
苏云端着那碗馒头走进屋,心里对李秀莲的“神助攻”佩服得五体投地。
她将碗放在桌上,把那个唯一的鸡蛋剥了壳,分成两半,分别给了大宝和小雅。然后拿起一个馒头,也掰成两半,递给两个孩子。
做完这一切,她才对张兰和陆小梅说:“妈,小梅,快趁热吃吧。这是李嫂家送来的。”
陆小梅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哪里还顾得上矜持,一个箭步冲上来,抓起一个馒头就往嘴里塞。
张兰虽然也饿,但面子上还端着。她看着苏云只顾着孩子,完全没有先紧着她这个长辈的意思,心里又是一阵不爽。
“哼,真是没规矩!有好吃的,都不知道先孝敬长辈!”她酸溜溜地嘀咕了一句,还是伸手拿了个馒头。
松软香甜的白面馒头,一入口,就让吃了两天粗粮的母女俩,感动得快要哭出来。
她们狼吞虎咽地吃完,眼睛还巴巴地望着碗里剩下的最后两个馒头。
苏云却像是没看见,将那两个馒头用布盖好,说道:“这是留着中午吃的。”
然后,她对张兰说:“妈,既然您想管家,那这采买粮食的重任,就交给您了。家里现在一分钱都没有,您看,是您先拿出点钱来应应急,还是……您去跟邻居们借点?”
这话,等于把皮球又踢回给了张兰。
张兰的老脸,瞬间涨成了紫色。
让她掏钱?她卖牛那点钱,可是她的养老本,是她来享福的资本,怎么可能拿出来?
让她去借?她才来第一天,就把家属院的人得罪了个遍,谁会借给她?那不是上赶着去丢人吗?
她这才明白,苏云早上那番话,根本不是示弱,而是在给她下套!
这个家的财政,早就己经是个空壳子了!苏云这是要把这个烂摊子,甩给她!
“你……你少跟我来这套!”张兰气急败坏地说道,“你是儿媳妇,养家糊口是你的责任!我不管,今天中午,我就要吃肉!吃大米饭!你要是弄不来,我就去找部队领导,告你不孝!”
又来这招。
苏云心中冷笑,脸上却是一副为难的样子。
“妈,我去哪儿给您弄肉啊?”
就在这时,院门口传来一阵喧哗。
“苏云妹子!苏云妹子!快出来看看,好事儿!”
是钱嫂的声音,听起来兴奋异常。
苏云走出去一看,只见钱嫂和另外几个军嫂,正簇拥着一个穿着干部服的中年男人,朝她家走来。
那男人苏云认识,是后勤处的刘干事。
“刘干事,您怎么来了?”苏云有些惊讶。
刘干事看到苏云,脸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是这样的,苏云同志。你上次在知识竞赛上那个关于‘军民鱼水情,共建新边疆’的提议,团里非常重视。经过研究决定,准备在家属院里,成立一个‘军嫂互助生产小组’,主要就是组织大家做一些缝纫、针织类的手工活,成品由后勤统一收购,也算是给大家增加点收入,改善一下生活。团领导一致认为,你思想觉悟高,手艺又好,是这个小组组长的最佳人选。我今天来,就是正式通知你一下,顺便问问你的意见。”
这番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小院里炸开了。
张兰和陆小梅在屋里听得一清二楚,两个人,都傻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MT8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