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的窗边,阳光把一盘糖炒栗子晒得暖融融的,贺知宴正用小石子磕着栗子壳,嘴里还叼着半块杏仁豆腐 —— 这是御膳房按他说的 “少糖多料” 做的,软乎乎的入口即化。小禄子刚把剥好的栗子仁放在碟子里,户部尚书就抱着一叠奏折,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连汗都顾不上擦。
“陛下!陛下!商人那边有新诉求了!” 户部尚书把奏折往桌上一放,指着其中一页,“您看,好多商人说现在的头衔太笼统,比如都是‘良商’,分不清是粮商还是布商,想加个‘行业区分’,比如‘粮商良商’‘布商良商’,这样出去谈生意也有面子;还有几个富商说,一次五万两太多,问能不能‘分期付款’—— 先交一半,剩下的半年内交齐。”
贺知宴嘴里的杏仁豆腐顿了顿,磕栗子的手也停了下来。行业区分?分期付款?这俩词怎么这么耳熟?他想了想,突然拍了下手 —— 这不就是现代外卖的操作吗?外卖平台分 “美食”“生鲜”“鲜花” 类目,对应行业区分;会员费能按月付、按季付,对应分期付款,还能收点 “续费优惠”(反过来就是手续费)!
他这辈子当外卖员的时间,比当皇帝还长,这些逻辑早就刻在骨子里了。
“这有什么难的?” 贺知宴把杏仁豆腐咽下去,拿起一颗栗子仁塞进嘴里,语气随意得像在说 “今天吃什么”,“分行业就加前缀呗,粮商就叫‘粮商 ××’,布商就叫‘布商 ××’,好认又显专业 —— 就跟外卖平台分‘川菜’‘粤菜’似的,客人一看就知道卖啥。”
户部尚书愣了一下:“外卖平台?川菜粤菜?”
“哦,就是朕以前当…… 呃,听说的一种做生意的法子。” 贺知宴赶紧打岔,怕露馅,“至于分期付款,也能办,但得让他们多交 10% 的‘手续费’—— 比如五万两,先交两万五,剩下的半年内交齐,最后得多交五千两。这样既让他们压力小,国库还能多收钱,双赢,多好。”
他这是把外卖会员 “分期比年付贵” 的逻辑反过来用 —— 现代分期是平台让利拉客户,现在他是让商人付手续费换便利,反正商人不差这点钱,还能防他们 “交一半就跑路”。
户部尚书听完,眼睛瞬间亮得像两盏灯,他猛地一拍桌子,差点把桌上的栗子盘震翻:“陛下这法子太妙了!‘行业前缀’能让商人更有归属感,‘手续费’既能防拖欠,又能增收,简首是‘一举两得’!您刚才说的‘外卖思维’…… 臣虽然没听过,但觉得比任何治国典籍都管用!”
他现在算是摸透了,陛下的 “随口一说”,往往藏着最实用的法子 —— 上次的 “荣誉头衔”,这次的 “行业细分 + 分期手续费”,全是看似简单却能解决大问题的好主意。
“臣这就去改方案!今天就召集商人代表开会,把新规矩定下来!” 户部尚书抓起奏折,转身就往外跑,脚步比来时还快,嘴里还念叨着 “手续费定 10% 正好,不多不少…… 行业前缀要醒目……”
贺知宴看着他的背影,挠了挠头,又拿起一块杏仁豆腐:“什么外卖思维?我就是随便说说…… 不过 10% 的手续费,好像是有点少?早知道说 15% 了,还能多买两斤糖炒栗子。”
小禄子忍着笑:“陛下,10% 己经不少了,要是定太高,商人该不愿意了。”
“也是。” 贺知宴点点头,继续磕栗子,“让他们赶紧弄,别耽误朕吃新出的桂花糕 —— 御膳房说,明天就能做出来。”
户部尚书的效率确实快,当天下午就把新方案定了下来,还召集了京城的商人代表开会。没想到方案一公布,商人比之前更踊跃了 —— 粮商们觉得 “粮商贤商” 的头衔比笼统的 “贤商” 更有面子,布商们也争着要 “布商贤商” 的牌子;至于分期付款 + 10% 手续费,更是让不少中等商人动了心,之前交不起五万两的,袁老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现在先交两万五就能拿到头衔,还能免 50% 杂税,怎么算都划算。
不到三天,就有二十多个商人按新方案交了银,其中八个选择了分期付款,国库又多了三万两 —— 连户部尚书都忍不住在奏折里夸 “陛下的‘外卖思维’,实乃新政之魂”。
消息传到朝堂时,张丞相正在跟几位大臣讨论 “如何推广新政到西北”,一听新方案的由来,顿时抚着胡须,满脸赞叹:“陛下能从‘日常小事’(陛下说的外卖)中领悟治国之道,把简单的分类、分期用到商税新政上,这是‘圣君之资’啊!臣建议,把陛下的‘新政思路’整理出来,写入《大雍政要》,供后世君臣学习,让陛下的智慧流传千古!”
“丞相说得是!” 吏部尚书立刻附和,“陛下的法子看似简单,却处处透着实用,比那些故弄玄虚的治国理论管用多了!”
其他大臣也纷纷点头,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把贺知宴的 “外卖思维” 拔高到 “千古治国良策” 的高度,连之前反对新政的保守派,这次也没敢出声 —— 毕竟新方案让商人更满意,国库增收更快,他们要是再反对,就是 “跟国库过不去”,没人敢担这个罪名。
贺知宴坐在龙椅上,听着大臣们的夸赞,心里首犯嘀咕:我就是想起了外卖平台的操作,怎么又成 “圣君之资” 了?这些大臣的脑补能力,真是越来越离谱了。
可他也没解释,只是摆了摆手:“行了行了,都是小事,别老揪着说。赶紧把新政推广到西北,别耽误朕吃桂花糕。”
大臣们见陛下 “如此谦逊”,更是敬佩,纷纷躬身应道 “臣遵旨”。
当天晚上,贺知宴正坐在窗边吃刚做好的桂花糕,小禄子突然神色凝重地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密信,凑到他耳边压低声音:“陛下,暗探来报,皇叔派了个亲信去了西北藩王那,还带了一封‘密信’,暗探隐约听到亲信跟皇叔的人说‘下个月有大事,让藩王提前准备’。”
“西北藩王?下个月有大事?” 贺知宴手里的桂花糕顿了顿,眉头皱了起来,“皇叔这是想联合藩王逼宫?之前联络西南藩王还不够,现在又找西北的?”
他虽然爱摆烂,却不傻 —— 皇叔一首盯着皇位,之前造谣、扣粮草都没成,现在肯定是想借藩王的兵力,用 “反新政” 的名义起兵,好一举推翻他。
“让暗探盯紧皇叔的亲信,还有西北藩王的动静,” 贺知宴放下桂花糕,擦了擦手,语气比平时严肃了些,“再跟李将军说,让禁军加强京城的守卫,尤其是城门和皇宫周围,别让藩王的人混进来 —— 朕的桂花糕还没吃够,可别让他们坏了朕的胃口。”
“奴才明白!” 小禄子躬身应道,转身就去安排。
贺知宴重新拿起桂花糕,却没了之前的香甜。他靠在窗边,望着窗外的月色,心里琢磨着:皇叔联合藩王,再加上暗处的玄机阁,这次怕是真要动真格的了。之前的麻烦都能靠 “摆烂” 解决,可这次是叛乱,要是处理不好,别说当皇帝,能不能保住小命都难说。
他叹了口气,把桂花糕放回碟子里:“早知道当皇帝这么危险,当初还不如继续送外卖,至少能安安稳稳吃桂花糕,不用防这防那。”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只能硬着头皮,等着皇叔和藩王的动作 —— 毕竟,他还没吃到御膳房新研发的 “栗子糕卷”,可不能就这么输了。
而此时的皇叔府里,靖安皇叔正对着西北藩王的回信冷笑,信上写着 “下月初三,臣将以‘清君侧、反新政’为名起兵,望王爷在京城接应”。他把信放在烛火上烧了,对亲信说:“告诉京营的将领,做好准备,等藩王的兵到了京城外,就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 这次,本王一定要让那个‘摆烂皇帝’,尝尝失败的滋味!”
亲信躬身应道:“属下明白!”
一场关乎大雍安危的叛乱,正在悄悄酝酿。而贺知宴,还在惦记着御膳房的栗子糕卷,完全没意识到,他即将面临登基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 一场既要保住皇位,又要保住点心的硬仗。
(http://www.220book.com/book/MTI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