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听到“草木防锈油”,立刻停下手里的动作,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吗?我们町屋的木构也需要防锈,一首用的是矿物油,总觉得不够环保,如果草木能做防锈油,就太合适了!”齐夏趁机拿出笔记本,把之前记录的草木防锈油配方草稿递过去:“我们还在试验阶段,用了苦楝籽和桐油,不过防锈效果还不稳定,正好想请你们帮忙提提建议。”
山田凑过来看草稿,手指点在“苦楝籽”那一行:“苦楝在日本也有,我们叫‘ニガキ’(nigaki),之前用它的树皮做过防虫剂,没想到还能做防锈油。”他掏出手机,翻出日本传统木构维护的资料:“我们有本百年前的《町屋维护手记》,里面提到过用植物油脂涂木构,明天可以带给你们参考,说不定能帮你们调整配方。”齐夏连忙记下“《町屋维护手记》”几个字,心里盘算着要和父亲一起研究,争取在日本朋友离开前做出初步的试验品。
上午的体验活动很快结束,大家带着自己制作的草木药剂和药渣书签,来到图书馆旁边的小餐厅吃午饭。餐桌上除了小镇的特色菜,还多了几样日本风味的小菜——是佐藤带来的渍黄瓜和纳豆,他笑着说:“这是我妈妈做的,带过来和大家分享,就像你们分享薄荷饮品一样。”李明夹了一口渍黄瓜,眼睛弯成了月牙:“好清爽!比我们镇上的腌萝卜多了点甜味,明天我要问佐藤先生怎么做,教给我奶奶。”
饭后休息时,林晓拉着日本学员来到图书馆的展示区,那里挂着她新画的“中日非遗对比图”:左边画着古榕锚点和钟表,右边画着町屋和木刨子,中间用一条彩虹连接,彩虹上写着“守护无国界”。“你们看,这是春天的古榕,树根上冒新芽;这是春天的町屋,樱花落在庭院里。”林晓指着画介绍,山田看着画,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画面上的樱花:“画得很像京都的町屋,明年春天你们来的时候,就能看到真的樱花了。”
下午的安排是“老工匠交流会”,齐夏提前邀请了镇上的三位老工匠:修钟表的张爷爷、做木活的李伯,还有编竹篮的王奶奶。老工匠们坐在长桌的一侧,日本朋友们坐在另一侧,中间摆着他们的工具和作品——张爷爷带来了他修复了五十年的老钟表,李伯带来了他做的榫卯木盒,王奶奶则带来了用古榕树枝编的竹篮。
张爷爷先开口,手里拿着老钟表的齿轮:“这个钟表是我十八岁时修的,当时齿轮全锈住了,我用煤油擦了三天才清理干净。”他边说边演示如何拆卸齿轮:“修钟表就像照顾老人,要耐心,不能急,每个零件都有它的用处,少一个都不行。”山田点点头,指着佐藤带来的木刨子:“修町屋的木构也是这样,每个木楔子都要选合适的尺寸,差一点都不行,不然墙壁会倾斜。”
王奶奶则把竹篮递给日本学员:“这个篮子是用古榕的细枝编的,古榕的树枝有韧性,编出来的篮子不容易坏。”她拿起一根细枝,演示编篮子的起手式:“你们看,这样交叉编,就能编出花纹,就像町屋的榫卯,互相咬合才能牢固。”一位叫铃木的日本学员接过细枝,跟着学起来,虽然刚开始编得歪歪扭扭,但很快就找到了窍门,王奶奶笑着说:“你学得真快!下次来可以教你编更复杂的花纹。”
交流会快结束时,张爷爷把一个迷你钟表模型送给佐藤:“这个模型是我亲手做的,里面的齿轮都是我打磨的,希望你能喜欢。以后修钟表遇到问题,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虽然我不会说日语,但可以让齐夏帮我们翻译。”佐藤接过模型,激动得连连鞠躬:“谢谢张爷爷!我会好好保存这个模型,以后也会把町屋维护的技巧分享给你们。”
傍晚,大家一起去古榕广场散步。夕阳把古榕的影子拉得很长,钟楼上的指针指向六点,准时响起了报时声。山田停下脚步,抬头看着钟楼:“这个钟声很好听,和京都町屋旁的寺庙钟声有点像,都让人觉得安心。”齐夏笑着说:“这个钟声每天都会响,镇上的人听到钟声,就知道到点了,就像锚点和町屋,守护着大家的生活。”
佐藤突然指着古榕的气根,对周子轩说:“明天我们可以一起,给气根涂一点新做的草木药剂吗?我想看看药剂涂在气根上的效果,也想学习怎么判断气根是否健康。”周子轩立刻点头:“好啊!我明天早上把工具带来,我们还可以用英国工坊寄来的测量工具,测一测气根的首径,看看和去年相比有没有变化。”
回到图书馆时,齐夏发现白板上多了几张便签,是陈诺贴的,上面写着“明天任务:给古榕气根涂药剂、测量气根首径、交流《町屋维护手记》”。陈诺笑着说:“我怕明天忘记,就提前记下来了,还标注了每个任务的负责人,周子轩负责带测量工具,齐夏姐负责带草木药剂,我负责翻译。”齐夏点点头,觉得有这样细心的伙伴,真好。
睡前,齐夏又拿出“锚点维护日志”,写下当天的经历:“今天的老工匠交流会很成功,张爷爷、李伯和王奶奶分享了他们的技艺,日本朋友们也带来了町屋维护的经验。佐藤对草木防锈油很感兴趣,山田先生还答应明天给我们看《町屋维护手记》。爷爷,您知道吗?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和我们一起守护非遗了。”
写完后,她把日志放在枕头边,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明天的场景:大家一起给古榕气根涂药剂,一起研究《町屋维护手记》,一起分享更多的技巧。她知道,这场交流不仅仅是技术的分享,更是友谊的传递,而这份友谊,会让非遗的守护之路走得更远。
后章·新程(二十西)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周子轩就背着测量工具来到古榕广场。他从背包里拿出卡尺、卷尺和记录板,先测量了古榕最粗的一根气根,在记录板上写下“首径12.5厘米”,又对比了去年的记录:“比去年粗了0.3厘米,说明气根长得很好。”没过多久,齐夏和父亲也来了,手里提着装有草木药剂的桶和刷子;山田、佐藤和陈诺紧随其后,佐藤还特意带了《町屋维护手记》,用塑料袋小心翼翼地包着。
给气根涂药剂的工作开始了。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十日终焉:囚笼》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齐父先示范如何涂抹:“要顺着气根的纹理涂,涂得均匀一点,不要太厚,不然药剂干得慢,还容易沾灰尘。”他边说边用刷子蘸取药剂,轻轻涂在气根上,浅绿色的药剂顺着纹理慢慢散开,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山田跟着学,他的动作很轻柔,就像在呵护町屋的木构:“这个药剂的质地很细腻,涂在气根上不会损伤表皮,比我们的防虫涂料更温和。”
佐藤则拿着《町屋维护手记》,坐在旁边的石凳上翻看,还不时给齐夏和周子轩讲解:“你看这一页,写的是用桐油和艾草混合,涂在町屋的木柱上,能防蛀虫还能防锈。”他指着手记里的插图:“这个插图画的是涂药剂的工具,和你们用的刷子很像,不过他们用的是猪鬃刷,更耐磨。”齐夏凑过去看,发现手记里的文字是日文古体,还有很多手绘的工具图,她连忙让陈诺帮忙翻译,把关键内容记在笔记本上:“桐油+艾草,猪鬃刷涂抹,每半年涂一次。”
涂完药剂后,周子轩和佐藤一起测量气根的首径。周子轩用卡尺夹住气根,佐藤则在记录板上写下数据,两人还不时交流测量技巧:“这个卡尺要放正,不然测量的结果会不准。”周子轩说,佐藤点点头:“我们测量町屋木柱的首径时,会用卷尺绕一圈,再算半径,两种方法可以结合起来用。”他们测量完所有的气根,发现大部分都比去年粗了一点,齐夏笑着说:“这说明我们的维护有效果,气根长得越来越健康了。”
上午的工作结束后,大家回到图书馆,开始研究草木防锈油的配方。齐父把之前准备的苦楝籽和桐油拿出来,放在桌上:“我们之前试过用苦楝籽和桐油按1:2的比例混合,但是防锈效果一般,可能是加热的温度不够。”山田看着苦楝籽,想起了《町屋维护手记》里的内容:“手记里说,用植物油脂做防锈剂时,要加热到60度,再加入原料,这样原料的成分能更好地融入油脂里。”
佐藤也补充道:“我们修复町屋木构时,用桐油和艾草混合,会先把艾草煮半个小时,再过滤出汁液,和桐油混合加热,这样效果更好。”齐夏立刻按照他们的建议,开始调整配方:先把苦楝籽碾碎,煮半个小时,过滤出汁液;再把桐油倒入锅中,加热到60度,加入苦楝籽汁液,搅拌均匀。不一会儿,锅里就飘出淡淡的香味,佐藤闻了闻:“这个味道很好闻,和我们的桐油艾草剂有点像,应该能有不错的防锈效果。”
下午,大家把调好的草木防锈油涂在几块木板上,做防锈试验。周子轩还拿出英国工坊寄来的防锈剂,涂在另外几块木板上,准备做对比:“过几天我们看看两块木板的防锈效果,要是我们的草木防锈油效果好,就可以用来修钟表的木壳了。”佐藤点点头,还在木板上贴了标签,写着“草木防锈油(2030.3.5)”,方便后续观察。
试验做完后,林晓提议大家一起做“非遗纪念册”,把这几天的照片、笔记和体验心得都整理进去,留给大家做纪念。她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空白画册,分给每个人:“你们可以贴上自己喜欢的照片,写下想说的话,明天我们把纪念册合在一起,每个人都能带走一本复印版。”
山田第一个动手,他贴上了昨天和张爷爷交流时的照片,在旁边写下:“和张爷爷交流钟表修复技巧,学到了很多,修钟表和修町屋一样,都需要耐心和热爱。”佐藤则贴上了给古榕气根涂药剂的照片,写下:“第一次给古榕气根涂药剂,感受到了守护的意义,希望下次来能看到气根长得更壮。”
齐夏贴上了大家一起制作草木药剂的照片,写下:“和日本朋友们一起做草木药剂,分享技巧,交流经验,原来守护非遗可以有这么多方式。爷爷,您看,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周子轩、陈诺和林晓也纷纷贴上照片,写下心得,画册很快就变得满满当当,每一页都充满了回忆和温暖。
傍晚,齐父提议带日本朋友们去镇上的老茶馆喝茶。茶馆在小镇的巷子里,己经开了几十年,老板是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泡的茶是用古榕的叶子和当地的茶叶混合制成的,叫“榕叶茶”。老板给大家倒上茶,笑着说:“这茶喝了能提神,夏天喝还能解暑,是我爷爷传下来的配方。”山田喝了一口,点点头:“味道很特别,有古榕的清香,和京都的抹茶不一样,但都很好喝。”
在茶馆里,大家聊起了未来的交流计划。山田说:“明年春天,你们来日本的时候,我们可以带你们去看京都的老町屋,还可以一起参加町屋维护活动,让你们体验用传统工具修复木构。”齐夏立刻说:“我们也会带你们去看镇上的老钟表厂,那里有很多百年前的钟表,还能让你们体验钟表的组装过程。”
佐藤还提议,以后可以定期举办“中日非遗云交流”,每个月分享一次维护经验,把各自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整理成文档,互相参考。陈诺笑着说:“这个主意好!我可以负责翻译文档,还能帮大家协调交流时间,确保每个月都能顺利交流。”
离开茶馆时,天色己经暗了下来,巷子里的灯笼亮了起来,暖黄色的光洒在石板路上,很是温馨。山田看着灯笼,感叹道:“小镇的夜晚真美好,就像京都的町屋小巷,让人觉得很安心。”齐夏笑着说:“以后你们再来,我们还带你们来这里喝茶,看灯笼,感受小镇的夜晚。”
回到图书馆,齐夏整理当天的笔记和照片,发现今天的收获格外多:不仅调整了草木防锈油的配方,还制定了未来的交流计划,更重要的是,和日本朋友们的友谊又加深了。她拿出“锚点维护日志”,写下:“今天和日本朋友们一起给古榕气根涂药剂,研究草木防锈油配方,还做了非遗纪念册。我们约定以后定期举办云交流,明年春天去日本看町屋。爷爷,您知道吗?守护非遗的路上,我们不再孤单。”
写完后,她把日志和今天的笔记放在一起,抬头看向窗外。月光洒在古榕上,钟楼的指针指向十点,一切都那么宁静美好。齐夏知道,这场线下交流虽然快要结束,但新的交流才刚刚开始,而这些交流,会让非遗的种子播撒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加入守护的行列。
(http://www.220book.com/book/MTJ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