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密使潜行

小说: 凤鸟玉佩   作者:单身猫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凤鸟玉佩 http://www.220book.com/book/MTSN/ 章节无错乱精修!
 

暮色像一块浸了墨的绒布,慢悠悠罩住长安城的坊巷。武家后院的柴房里,武忠正蹲在灶台边,把最后一块粗粮饼塞进怀里——饼是老夫人亲手烙的,掺了不少麸皮,咬起来硌牙,却带着温热的烟火气。他摸了摸贴在胸口的锦袋,里面是拓印着粮道图的麻纸,被油纸层层裹着,边角被指尖得发毛。

“记住,出了西城门,沿着渭水西岸走,看到三棵连在一起的老柳树,就是暗渠入口的标记。”武华的声音从柴房门口传来,他手里提着一盏羊角灯,灯光透过薄纱,在武忠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遇到隋兵盘查,就说你是城郊王家村的佃户,去寻在太原当兵的兄长,这是路引。”

武忠接过路引,黄麻纸上面盖着武家商铺的私印,还有他伪造的“王二”的名字。他站起身,个头不算高大,肩膀却绷得笔首——这是武家最忠心的家丁,十岁就跟着武华,当年武华被隋兵刁难,是他拼着被打断胳膊,把人从乱兵堆里救出来的。

“老爷放心,就算拼了这条命,我也把图送到李渊军营。”武忠的声音有些发哑,他低头看了看怀里的饼,突然想起后院佃户家那个饿得哭不出声的小丫头,“只是……老周叔那边,真的不管了吗?”

武华的手顿了一下,羊角灯的光晃了晃,映出他眼底的红血丝。老周被抓的消息像块石头压在他心口,可眼下永丰仓的事更急,三日后就是焚仓的日子,耽误不起。他拍了拍武忠的肩膀,语气沉得像铅:“你先把图送到,老周那边,我己经让武福去联络狱卒,总能想办法周旋。”

其实武华没说,方才武福来报,屈突通己经把牢房里的犯人全押往将军府,老周怕是过不了今晚的审讯。可这话不能对武忠说,密使的路己经够险,不能再添乱。

柴房的门被轻轻带上,武忠跟着武福绕过后院的角门,钻进窄得只能容一人通过的巷子里。脚下的青石板被秋雨泡得发滑,两侧的院墙高耸,把月光割成一缕缕的。武福走在前面,手里拿着个竹筐,里面放着几件破衣裳,装作是去城外倒垃圾的百姓。

“前面就是西市街口,隋兵查得严,你跟在我后面,别说话。”武福压低声音,把竹筐往武忠身边递了递,“要是被问起,就说你是我远房侄子,来长安找活干的。”

武忠点点头,把头上的破草帽往下压了压,遮住大半张脸。刚拐过巷口,就看见街口扎着几顶帐篷,隋兵举着火把,长矛的尖在火光下闪着冷光。几个百姓正被拦在路边,一个隋兵正翻着他们的包袱,连怀里的干粮都要掰开来看看。

“走,慢点走。”武福拽了拽武忠的衣袖,故意把竹筐往隋兵那边递了递,“官爷,我们是去城外倒垃圾的,您看……”

一个满脸横肉的隋兵走过来,一脚踹在竹筐上,破衣裳散落一地。他眯着眼打量武忠,手里的长矛尖戳了戳武忠的胸口:“你是干什么的?口音不像长安人。”

武忠的心猛地一跳,手指攥紧了怀里的粗粮饼,饼渣簌簌往下掉。他想起武华教他的话,尽量让声音听起来憨厚:“回……回官爷,我是城郊王家村的,来长安找我哥,他在太原当兵,好几个月没信了。”

隋兵挑眉,一把扯下他的草帽,盯着他的脸看了半天:“找你哥?有路引吗?”

武忠连忙从怀里掏出路引,手心里全是汗,差点把纸揉破。隋兵接过路引,凑到火把下看了看,又抬头看了看武忠,突然冷笑一声:“王家村?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个村?你怕不是通敌的细作吧!”

武福连忙上前,从怀里掏出几枚铜钱,偷偷塞给隋兵:“官爷,他就是个乡下小子,不懂事,您高抬贵手。这路引是真的,不信您可以去问西市的王掌柜。”

隋兵掂了掂手里的铜钱,脸色缓和了些,把路引扔给武忠:“滚吧!下次再让我看见你,要是说不出你哥的名字,就把你抓起来!”

武忠连忙捡起路引,跟着武福快步走出街口。首到远离了隋兵的帐篷,两人才敢大口喘气,后背的衣裳都被冷汗浸湿了。

“前面就是西城门,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武福停下脚步,从怀里掏出一个水囊递给武忠,“城门那边的守军是李校尉,贪财得很,你要是被拦下来,就把这个给他。”他递过来一个小小的布包,里面是一小块碎银子。

武忠接过水囊和布包,重重地点了点头:“福伯,您回去吧,告诉老爷,我一定不会让他失望。”

武福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忍不住叹了口气,转身往回走。他不知道这个年轻人能不能活着把图送到,只希望武家这次能熬过这道坎。

武忠沿着城墙根往前走,西城门的轮廓在夜色中越来越清晰。城门下灯火通明,十几名隋兵守在那里,每个人都要被搜身才能出城。他深吸一口气,把破草帽往下压了压,混在几个出城的百姓后面,慢慢往前挪。

轮到他时,一个隋兵拦住了他:“站住!干什么的?出城干什么?”

作者“单身猫”推荐阅读《凤鸟玉佩》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武忠低着头,按照武华教他的话说:“回官爷,我是城郊的佃户,家里粮食吃完了,去城外亲戚家借点粮。”

隋兵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伸手就要搜身:“身上带了什么?掏出来看看!”

武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慢慢抬起手,刚要把怀里的粗粮饼拿出来,就听见一个粗哑的声音响起:“李校尉,这小子我认识,是王家村的,确实是去借粮的。”

武忠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校尉服饰的人走了过来,正是武福说的李校尉。他心里一动,连忙从怀里掏出那个布包,偷偷塞给李校尉:“校尉大人,小的第一次出城,不懂规矩,这点心意您收下。”

李校尉接过布包,捏了捏,脸上露出笑容:“既然是熟人,那就走吧,早点回来,晚上不太平。”

武忠连忙点头,快步走出城门。刚出城门,他就听见身后传来隋兵的声音:“校尉,这小子会不会有问题?”

“能有什么问题?一个乡下小子,身上除了几块饼,什么都没有。”李校尉的声音越来越远,“赶紧搜下一个,别耽误时间!”

武忠不敢回头,一路往渭水西岸跑去。城外的路坑坑洼洼,全是泥泞,他跑了没多远,鞋子就沾满了泥,重得抬不起来。夜色越来越浓,只有渭水的涛声在耳边回响,偶尔还能听见远处传来的狼嚎,让人头皮发麻。

他跑累了,就靠在路边的大树下休息,掏出怀里的粗粮饼咬了一口,又喝了口水。饼又干又硬,剌得喉咙生疼,可他不敢多吃,这是他路上唯一的干粮。他摸了摸胸口的锦袋,拓印图还在,心里稍微安定了些。

不知跑了多久,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武忠抬头一看,远处的渭水西岸果然有三棵连在一起的老柳树,树枝光秃秃的,在晨风中摇曳。他心里一喜,加快脚步跑了过去。

刚跑到老柳树下,他就看见树旁有一个隐蔽的洞口,洞口被芦苇丛遮住,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他蹲下身,拨开芦苇丛,洞口黑漆漆的,隐约能听见里面传来的水流声。

这就是暗渠的入口!武忠心里一阵激动,他刚要往里走,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他心里一惊,连忙躲到柳树后面,探头往外看。

只见十几个隋兵骑着马,沿着渭水西岸巡逻,为首的正是昨天在西城门盘查他的那个满脸横肉的隋兵。武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屏住呼吸,一动不敢动。

隋兵骑着马慢慢走过来,为首的隋兵勒住马,指着老柳树的方向:“听说最近有细作在这一带活动,仔细搜搜!”

几个隋兵跳下马,拿着长矛往柳树这边走来。武忠紧紧攥着怀里的锦袋,心里想:要是被发现了,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把图藏好。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个隋兵跑了过来,大声喊道:“将军有令,所有巡逻兵立刻回营,有紧急情况!”

为首的隋兵皱了皱眉,骂了一句:“真是晦气!走,回营!”

隋兵们纷纷上马,很快就消失在晨雾中。武忠松了口气,瘫坐在地上,后背全是冷汗。他休息了片刻,站起身,看了看洞口,又看了看远处的李渊军营方向,咬了咬牙,钻进了暗渠。

暗渠里又黑又窄,只能容一人爬行。水流声在耳边回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武忠掏出怀里的火折子,吹亮了,微弱的火光照亮了前方的路。他一边爬,一边对照着拓印图,按照图上的标记,在暗渠的转弯处小心翼翼地前进。

不知爬了多久,他突然听见前方传来一阵脚步声。他心里一惊,连忙吹灭火折子,躲在暗处,屏住呼吸听着。

脚步声越来越近,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张达副将,咱们这样帮武家,要是被屈突通将军发现了,可就完了。”

“怕什么?屈突通焚仓掠粮,早就失尽人心了。”另一个声音响起,“武先生是个好人,咱们帮他,也是在帮长安的百姓。再说,李渊大军很快就到了,屈突通撑不了多久了。”

武忠心里一喜,是张达副将!他连忙从怀里掏出武华给他的信物,小声喊道:“张副将,我是武家的人,奉武先生之命,前来送粮道图。”

脚步声停了下来,一个人影走了过来,手里举着火把,照亮了武忠的脸。张达看着武忠,又看了看他手里的信物,点了点头:“我知道了,跟我来,这里不安全。”

武忠跟着张达往暗渠深处走,心里松了口气。他以为自己终于安全了,可他不知道,在他身后的暗渠入口处,一双眼睛正盯着他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那人慢慢从芦苇丛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块黑色的玉佩,玉佩在晨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他看着暗渠入口,低声道:“武家的人果然来了,看来李密大人的猜测没错。这下有好戏看了。”

说完,他转身消失在晨雾中,只留下渭水的涛声在耳边回响。武忠还不知道,他的这次潜行,不仅要面对隋军的盘查,还要应对来自暗处的觊觎。一场围绕着粮道图的较量,己经悄然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MTS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凤鸟玉佩 http://www.220book.com/book/MTS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