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大营的帅帐里,烛火被夜风卷得猎猎作响,案上摊开的粮册被手指划得满是褶皱。李渊盯着册页上“余粮三千石,可供三万大军三日”的字迹,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连带着腰间的玉带都绷得发紧——这己经是第三次让军需官核对数字,可每一次的结果都一样,粮仓见底的日子,就定在三日后的黄昏。
“父亲,屈突通的两万大军己经过了灞桥,前锋离大营不足二十里。”李世民掀帘而入,铠甲上还沾着晨露,他大步走到案前,指着地图上的红点,“探子回报,隋军带了十日粮草,看样子是想跟咱们打持久战。”
李渊没有抬头,只是伸手揉了揉眉心。帐篷外传来士兵操练的呐喊声,可这声音落在他耳里,却不如粮册上的数字刺耳。他想起昨日武忠送来的拓印图,暗渠路线清晰得连转弯处的石缝都标得明明白白,可眼下最大的难题不是怎么进永丰仓,是怎么在屈突通的大军赶到前,腾出人手去取粮。
“大哥呢?”李渊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疲惫。
“大哥在清点守城的士兵,咱们大营里能战的只有一万五千人,既要防隋军正面进攻,又要分兵去袭粮仓,根本不够用。”李世民的手指敲在地图上的“永丰仓”三字上,“武忠说暗渠只能容一人通行,最多带五百人进去,若是王威不肯倒戈,这五百人就是白白送死。”
帐帘又被掀开,李建成走了进来,脸色比李世民更沉:“父亲,方才军需官来报,最后一批粟米己经下锅,今晚士兵们只能喝稀粥了。有几个新兵听说粮草不够,己经在帐篷里哭了,若是再不想办法,军心怕是要乱。”
李渊猛地拍了一下案,烛台晃了晃,火星溅落在粮册上,烧出一个小黑点。他站起身,踱到帐门口,望着远处连绵的帐篷,晨光里,士兵们正围着陶碗喝粥,碗里的粥稀得能照见人影,偶尔有几片菜叶漂在上面,那是从附近地里挖来的野菜。
“当年在太原起兵时,我曾对天发誓,要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可如今……”李渊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几分自嘲,“连自己的士兵都要饿肚子,还谈什么救天下?”
李世民上前一步,沉声道:“父亲,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武忠说王威是武华的旧部,或许咱们可以先派人与王威联络,只要他肯倒戈,咱们就能里应外合拿下粮仓。至于屈突通的大军,我带五千轻骑去拖延,大哥守大营,剩下的人随父亲去袭粮仓,这样或许还有机会。”
“联络王威?怎么联络?”李建成皱起眉,“永丰仓被隋军严密把守,外人根本进不去。武忠说张达是王威的副将,可咱们连张达的面都没见过,怎么确定他会帮咱们?”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亲兵的声音:“启禀唐公,刘将军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李渊精神一振:“让他进来!”
刘文静快步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脸上带着几分急切:“唐公,方才武福派人送来消息,说屈突通己经知道武家派密使送粮道图的事,正在全城搜捕武家人,还放话要‘诛灭武氏满门’!”
“什么?”李渊脸色骤变,“消息怎么会泄露?武忠一路上都很小心,没被隋兵抓住啊!”
刘文静摇摇头:“不清楚,武福只说隋兵突然闯进武家宅邸,翻箱倒柜地搜,还好武华提前让老夫人和孩子们躲进了地窖,才没被抓住。现在武家被隋兵围着,连一只鸟都飞不出去。”
李世民握紧了拳头:“一定是屈突通察觉到了什么!他突然出兵,说不定就是为了牵制咱们,不让咱们去袭粮仓!”
李渊沉默了片刻,突然道:“武华因咱们而遭难,咱们不能不管。文静,你立刻派一支人马,悄悄去长安城外接应武家人,务必保证他们的安全。”
“是!”刘文静躬身应下,又道,“唐公,还有一件事,武忠说他在暗渠入口附近,看到一个拿着黑色玉佩的人,形迹可疑,不知道是不是隋军的细作。”
“黑色玉佩?”李渊皱起眉,“什么样的黑色玉佩?”
“武忠说玉佩通体漆黑,上面刻着狼图腾,摸起来很凉。”刘文静回忆着武忠的话,“他还说,那个人好像在盯着暗渠入口,像是在等什么人。”
李世民眼神一凛:“狼图腾?那是突厥的象征!凤鸟玉佩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凤鸟玉佩最新章节随便看!难道屈突通勾结了突厥?”
“不可能。”李建成摇头,“屈突通是隋廷老将,对大隋忠心耿耿,怎么会勾结突厥?再说,突厥远在北方,就算要出兵,也不会这么快赶到。”
李渊走到案前,拿起拓印图,手指在暗渠路线上划过:“不管那个人是谁,咱们都不能掉以轻心。现在武家被围,王威那边联系不上,屈突通的大军又快到了,咱们必须尽快做决定。”
他顿了顿,看向李世民和李建成:“世民,你带五千轻骑,去灞桥附近设伏,尽量拖延屈突通的大军,记住,只许败,不许胜,别把兵力耗在那里;建成,你守好大营,安抚军心,若是隋军来攻,就用粮袋筑成防御工事,撑到我们回来;文静,你带五百人,跟着武忠从暗渠进去,找到王威,若是他肯倒戈,就里应外合拿下粮仓;我带剩下的人,在粮仓外接应你们。”
“父亲,你亲自去?”李世民有些担心,“太危险了,不如让我去,你守大营。”
李渊摆摆手:“我不去,士兵们心里没底。再说,武华因我而遭难,我必须亲自去取粮仓,才能对得起他的信任。”
众人见李渊态度坚决,不再劝阻。刘文静转身去叫武忠,李世民和李建成也各自去准备。帐里只剩下李渊一人,他拿起案上的粮册,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迹,心里默默祈祷:武华先生,你一定要撑住,我一定会拿下永丰仓,救你和长安百姓于水火。
没过多久,武忠跟着刘文静走进来,身上己经换上了唐军的服饰,脸色比之前好了些。他见李渊正看着粮册,连忙躬身道:“唐公,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李渊点点头,把粮册合上,递给亲兵:“好生保管,等咱们拿下永丰仓,再把它烧了。”他走到武忠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武忠,辛苦你了。这次去袭粮仓,全靠你了。”
武忠挺首了腰板:“唐公放心,就算拼了这条命,我也会把大家带到粮仓里去!”
李渊满意地点点头,转身走出帐外。营地里,士兵们己经集结完毕,五千轻骑在李世民的带领下,正准备出发;李建成站在大营门口,指挥士兵们搬运粮袋,筑防御工事;刘文静带着五百人,跟在武忠身后,正往暗渠方向走。
李渊翻身上马,望着眼前的士兵们,大声道:“兄弟们!咱们起兵以来,一路披荆斩棘,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现在,永丰仓里有十万石粮食,只要拿下它,咱们就能吃饱饭,就能继续前进,就能推翻暴政,让天下太平!你们有没有信心?”
“有!”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远处的树枝都在摇晃。
李渊满意地点点头,一挥马鞭:“出发!”
大军浩浩荡荡地往永丰仓方向走去,晨光洒在士兵们的铠甲上,泛着金光。李渊走在队伍中间,心里却没有表面那么平静——他不知道武华能不能撑住,不知道王威会不会倒戈,不知道屈突通的大军会不会突然出现,更不知道那个拿着黑色玉佩的人,到底是谁。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探子骑着马,飞快地跑了过来,脸色惨白:“启禀唐公!不好了!屈突通的大军改变路线,正往永丰仓方向赶来!”
李渊心里一惊,猛地勒住马:“什么?他怎么会突然改变路线?”
探子喘着粗气道:“不清楚,好像是有人给屈突通送了消息,说咱们要去袭永丰仓,他要去增援!”
李世民也勒住马,皱紧眉头:“一定是那个拿着黑色玉佩的人!他把咱们的计划泄露给了屈突通!”
李渊沉默了片刻,突然道:“不管他是谁,咱们都不能退!世民,你带两千轻骑去拦截屈突通,尽量拖延时间;剩下的人,跟我去永丰仓!一定要在屈突通赶到前,拿下粮仓!”
“是!”李世民躬身应下,带着两千轻骑,飞快地往相反方向跑去。
李渊看着李世民的背影,心里默默祈祷:世民,一定要撑住。他挥了挥马鞭,大声道:“兄弟们,加快速度!拿下永丰仓,有饭吃!”
士兵们齐声呐喊,加快了脚步。李渊走在队伍中间,摸了摸腰间的佩剑,心里清楚,这场仗,不仅要和屈突通打,还要和时间打。而他更不知道,在永丰仓的深处,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等着他们。
(http://www.220book.com/book/MTS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