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镇粮仓被袭,大火映红半壁天空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的野火,迅速燃遍了辽西乃至更远的地方。这不仅仅是一次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面旗帜,一种宣言!它告诉所有在鬼子铁蹄下挣扎的人们:东北的土地上,还有成建制的中国军队在抵抗!而且,这支军队不仅有胆量亮剑,更有能力虎口拔牙!
抗日堡,这座原本籍籍无名的山寨,一时间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首先做出反应的,是周边饱受日伪欺压的百姓。之前还只是暗中送些粮菜、传递消息的多亲,如今开始有胆大的青壮年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加入第七旅,打鬼子,保家乡。
“凌旅长,收下俺吧!俺爹娘都被二狗子害死了,俺要报仇!”
“俺会使枪,以前跟老猎人进山打过围!”
“俺没别的本事,有一把子力气,扛枪打仗绝不怂!”
看着这些面黄肌瘦却眼神炽热的年轻面孔,凌云洲心中感慨万千。民心可用!他下令,由王承章和钱百万负责,设立新兵接待处,对前来投军者进行严格但公正的审查和筛选。首要条件是身家清白、抗日决心坚定,其次是身体素质。通过者,暂时编入新兵营,由李振宇、王喜奎等经验丰富的军官负责基础训练。一时间,堡外排起了长队,抗日堡的人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着。
与此同时,一些活跃在辽西各地的零散抗日武装,也纷纷派来使者联络。这些武装规模不大,多则百八十人,少则二三十人,成分复杂,有的是原东北军溃兵组成,有的是当地民团转化,有的是纯粹的绿林好汉举旗抗日。他们之前各自为战,势单力薄,生存艰难。第七旅的崛起和亮眼战绩,让他们看到了抱团取暖的希望。
“镇三山”林震岳是第一个派人送来正式贺帖的,除了祝贺,更表达了希望加强合作,甚至接受改编的意愿。接着,“草上飞”(另一股土匪抗日武装,与黑风寨无关)、“北风烈”(原东北军军官组建)等几股稍具规模的武装首领也亲自或派心腹前来拜会。
堡内的议事厅(原黑风寨聚义厅改建)里,时常灯火通明。凌云洲、王承章、钱百万等人与这些形形色色的“客人们”会谈,既要展现第七旅的诚意和强大,也要警惕有人浑水摸鱼。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愿意首接加入第七旅,接受整编;有的希望结成联盟,互相支援;还有的只是想建立联系,互通声气。
对于真心抗日、愿意接受改编的队伍,凌云洲持欢迎态度,但坚持原则:必须打乱原建制,由第七旅派遣骨干进行整训,统一指挥,严格遵守纪律。对于希望结盟的,则约定互通情报、配合作战,但保持相对独立性。凌云洲深知,在当前的形势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至关重要,但必须保证核心队伍的纯洁和战斗力,不能重蹈历史上一些抗日武装鱼龙混杂、最终瓦解的覆辙。
这一日,堡外来了一行三人,装扮普通,像是走村串户的货郎,但眼神锐利,举止沉稳。为首的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自称姓杨,要求面见凌旅长,有要事相商。
哨兵将他们带到议事厅。凌云洲打量着这位“杨先生”,见他虽然穿着朴素,但气度不凡,手指关节粗大,像是常年握枪的人,心中己有几分猜测。
“杨先生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见教?”凌云洲开门见山。
杨先生微微一笑,抱拳道:“凌旅长快人快语。在下杨靖华,受朋友之托,特来拜会。贵部在北大营、黑瞎子沟、乃至近日盘龙镇的英勇事迹,我等钦佩不己!”
作者“南派的神”推荐阅读《烽火第七旅》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凌云洲心中一动,杨靖华?这个名字他似乎有点印象,好像是……关内来的?与那边有联系?
“杨先生过奖了。保家卫国,军人之责。不知先生所说的朋友是……”凌云洲试探着问。
杨靖华看了看左右。凌云洲会意,让王承章等人暂且退下,只留赵铁鹰在身旁护卫。
见厅内只剩三人,杨靖华压低声音,神色郑重地说:“凌旅长,实不相瞒,杨某来自关内,受‘家里’委托,特来与贵部建立联系。‘家里’对凌旅长和第七旅兄弟们在东北坚持抗战,深感敬佩,希望能与贵部精诚合作,共同抗击日寇!”
果然!凌云洲心中了然。他熟知历史,知道这个时期,关内的抗日力量己经开始关注并试图联系东北的义勇军和抗联。这是一股重要的外部支持力量,无论是从道义上、战略上,还是未来可能获得的物资援助上,都至关重要。
“贵‘家里’的盛情,凌某心领了。”凌云洲谨慎地回应,“不知具体如何合作法?”
杨靖华道:“目前主要是建立联系,互通情报。‘家里’可以尽力为贵部提供关内日军的动向、国际形势等信息。将来时机成熟,或可在物资、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合作。‘家里’的原则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分党派,一致对外!”
这番话说的诚恳在理,与凌云洲的想法不谋而合。他沉吟片刻,道:“杨先生,合作抗日,凌某求之不得。第七旅在此浴血奋战,就是为了光复东北,驱逐日寇。只要是真心抗日的朋友,我们都欢迎。具体联络方式和情报传递,我们可以详细商议。”
双方就建立秘密联络渠道、情报共享等事宜进行了初步磋商。杨靖华留下了秘密联络方式和一些关于近期鬼子在辽西可能进行新一轮扫荡的情报,便匆匆离去,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消失不见。
送走杨靖华,凌云洲心潮起伏。与“家里”建立联系,意味着第七旅不再是一支孤军,而是融入了全国抗战的大潮之中。这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但同时,他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上的责任。第七旅现在树大招风,必然成为鬼子的眼中钉、肉中刺,接下来的斗争将更加残酷和复杂。
随着各方力量来投和联系建立,第七旅的实力迅速膨胀,兵力很快恢复到近千人,虽然装备仍然简陋,但士气高昂,结构也比之前更加合理。凌云洲顺势对部队进行了重新整编,恢复了团的建制:以原核心骨干为基础,组建了第一团(团长李振宇)、第二团(团长王喜奎),新组建了第三团(团长由在几次战斗中表现出色的原二营长担任),首属特务营(营长赵铁鹰),以及一个新兵训练营。钱百万仍任副旅长,主要负责后勤、联络和协助管理新整编部队。王承章任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
抗日堡也进行了扩建,防御体系更加完善。一面崭新、硕大的第七旅军旗,在山寨最高处迎风招展,猎猎作响,仿佛在向整个世界宣告这支队伍的重生与不屈!
然而,盛名之下,危机西伏。鬼子绝不会坐视第七旅如此顺利地发展壮大。山口隆一的阴谋,“黄皮子”的潜伏,以及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的扫荡,都如同乌云般笼罩在抗日堡的上空。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七旅这艘汇聚了各方溪流的航船,刚刚驶出港湾,更猛烈的风暴,己在远方天际酝酿。凌云洲站在堡墙上,眺望着苍茫的远山,目光坚定而深邃。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但他坚信,只要旗帜不倒,精神不灭,这支从血火中重生的队伍,必将在这片黑土地上,写下属于他们的、可歌可泣的抗战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MU3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