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石屋作为据点,生存的压力暂时缓解。虽然依旧缺少食物和药品,但至少有了一个可以安心休养、遮风避雨的地方。
苏明雪第一时间重新处理了陆沉的腿伤。她用找到的车前草和蒲公英捣碎外敷,配合那微弱的、能引导气血加速恢复的暖流,陆沉的伤口红肿终于开始消退,疼痛也大大减轻,这让三人都松了口气。
陈墨白则承担起了寻找食物和燃料的重任。他在附近河床的背阴处找到了几处尚未完全冻结的泥水洼,用破瓦罐小心地取水。又在周围的枯树林里搜寻,幸运地找到了几棵野栗子树,敲下了一些干瘪但还能吃的野栗子,还捡拾了大量枯枝落叶作为燃料。
日子依旧清苦,但有了固定的居所,一切似乎都变得有条理起来。石屋的灶台升起了温暖的火焰,瓦罐里煮着野栗子混合着车前草根的稀薄糊糊,虽然味道苦涩,却是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顿在“家”里吃的、相对安稳的食物。
饭后,陆沉因为腿伤和疲惫,裹着兽皮在石床上沉沉睡去。苏明雪则坐在火堆旁,借着火光,仔细整理着白天采集的草药,将它们分门别类,小心地放在通风的石块上晾干。她的动作专注而轻柔,火光映着她沉静的小脸,仿佛又回到了地球的实验室。
陈墨白没有休息。他坐在靠近门口、光线稍好的地方,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了那几张写着异世文字的兽皮纸片,还有那半截秃头的炭笔。他的目光,则落在了石屋角落那个被遗忘的破木箱上。
那是老者留下的。之前检查屋子时打开过,里面只有几本纸张发黄、边缘卷曲、散发着浓重霉味的旧书。当时为了安顿,没有细看。
此刻,陈墨白的心跳微微加速。他走过去,拂去木箱上的灰尘,轻轻打开。霉味更浓了。他屏住呼吸,拿出最上面一本。
书很薄,封面早己破损,露出里面泛黄的纸页。纸页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异世文字,字体端正,却因为年代久远和潮湿有些模糊。陈墨白仔细辨认着开篇的文字。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开篇的文字,带着一种磅礴浩然的意境,似乎是在阐述某种天地至理?陈墨白努力理解着每一个字的意思,结合上下文猜测。
“……人秉正气而生,蕴于文宫,发于口舌,可通神明,可御邪魔……”
陈墨白的心脏猛地一跳!文宫?正气?发于口舌?御邪魔?
这……这不就是在描述“文道”的力量吗?!这正是他最渴望了解的东西!
他如饥似渴地往下看。然而,后面的内容变得晦涩起来,涉及很多他尚未掌握的复杂词汇和概念,像什么“文气运转周天”、“引星辉淬体”、“凝神观想”等等,看得他一头雾水,如同天书。
巨大的失落感涌上心头。明明宝库就在眼前,却因为识字有限,无法开启!
他有些不甘心地翻到后面。后面的内容似乎简单一些,像是一些基础的……文章?或者说,是给初学者临摹的范文?字体方正,内容相对浅显,多是描写景物、记叙事件、阐述简单道理的文章。
一个念头在陈墨白心中升起:抄书!
通过抄写这些相对简单的文章,既能巩固他己经学会的文字,又能学习新的词汇和句式,更重要的是,能加深对这些文字本身“意境”的理解!他隐隐觉得,要引动文气,对文字意境的理解至关重要!
说干就干!陈墨白找了一块相对平整的石板,用破布擦干净,当作书桌。又小心翼翼地将那本写着范文的旧书摊开在石板上。他拿起那半截炭笔,深吸一口气,摒弃所有杂念,将全部心神沉浸在眼前的文字上。
他不再急于求成,不再想着立刻理解高深的修炼法门。而是像一个最虔诚的初学者,一笔一划,极其认真地临摹着书上的每一个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他默念着书上的句子,炭笔在石板上留下清晰的痕迹。他的动作很慢,力求每一笔都尽可能模仿原字的形态和神韵。
渐渐地,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当他全神贯注地抄写到描写山川壮丽、蕴含某种开阔意境的部分时,他感觉意识深处那些沉寂的“文曲星”碎片,似乎被那文字中蕴含的“势”所吸引,微微泛起温润的光泽。一丝丝极其微弱的、清凉的气息,如同涓涓细流,无意识地顺着他握笔的手臂,悄然流淌到指尖!
他并未刻意引动,但这气息仿佛与那描写壮阔山河的文字产生了某种天然的共鸣!
炭笔下,那原本只是形似的文字,笔画间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极其微弱的“神韵”!虽然依旧是炭笔所写,但看上去似乎比旁边的字迹更加……?灵动?仿佛蕴含着那山川的些许气息?
而当抄写到描述溪流潺潺、宁静致远的段落时,那股清凉的气息也随之变得舒缓、轻柔,如同溪水般流淌,让陈墨白烦躁的心绪都不自觉地平静下来。笔下的文字,也仿佛带上了流水般的柔顺感。
这种变化极其细微,若非陈墨白精神高度集中,且对自身变化异常敏感,几乎难以察觉。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引导!是“文曲星宿”体质与承载着意境的文字之间,产生的天然亲和与共鸣!
陈墨白沉浸在抄写的状态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身体的疲惫。他仿佛不是在写字,而是在用笔尖触摸着文字背后的天地韵律,感受着那清凉文气在指尖无声流淌的奇妙感觉。
苏明雪整理完草药,抬头看到陈墨白专注的侧影。火光跳跃,映着他认真的脸庞和微微发亮的眼眸。她看到他笔下写出的字,似乎……有些不一样?但具体哪里不同,她又说不上来。只觉得此刻的陈墨白,身上似乎笼罩着一层极其淡薄、却令人心安的宁静气息。
她微微一笑,没有打扰,只是将火堆拨得更旺一些,让光线更明亮些,然后继续低头整理她的草药。石屋里一片静谧,只有炭笔划过石板的沙沙声,和柴火燃烧的噼啪轻响。
在这简陋的石屋庇护所里,在跳跃的篝火旁,陈墨白以最笨拙也最虔诚的方式,用抄写这古老范文的方式,悄然开启了通往“文道”的第一扇门。文气的种子,在无意识的引导下,正于他笔尖悄然萌发。
(http://www.220book.com/book/MUC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