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行顺利结束,时代少年团在时尚活动上的亮相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几张出圈神图在粉丝间广为流传。
但沈初见深知,一时的曝光如同浪花,转瞬即逝。要让他们真正在娱乐圈站稳脚跟,必须回归根本——用扎实的作品和无可挑剔的专业素养说话。
回到北京后,她立刻投入到对团队更具深远影响的规划中。
沈初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面升级训练体系。她没有简单地增加训练时长,而是引入了“精准化”和“个性化”的概念。
她聘请了业界顶尖的声乐指导、舞蹈大师、体能教练甚至表演老师,组成一个“特训顾问团”。但这并非走马观花式的大师课,而是基于她对每个成员特质的深度理解所制定的长期跟踪计划。
针对马嘉祺,她强调的是音乐表达的深度和共情力。除了常规声乐训练,她还为他安排了大量的音乐鉴赏课和歌词创作工作坊,鼓励他挖掘内心情感,将个人感悟融入演唱。她找来各种不同风格的经典曲目让他尝试,拓宽音乐边界。
“嘉祺,你的声音是武器,但情感才是子弹。”一次深夜练习后,沈初见听着他反复打磨一首情歌的细节,轻声说道。马嘉祺若有所思,点了点头,眼神里是对更高境界的渴望。
对于丁程鑫,她着重挖掘其舞蹈之外的潜能。她发现丁程鑫对镜头语言和叙事有天然的敏感度,于是为他争取了一个知名导演的短片客串机会,哪怕只有几个镜头,也让他体验真正的片场氛围。
同时,她请来造型师,根据他精致立体的五官和逐渐成熟的气质,探索更多元的时尚风格,为未来可能的影视、时尚资源铺路。丁程鑫最初有些疑惑,但在片场感受到的新奇和挑战感,让他逐渐明白了沈初见的用意。
宋亚轩的嗓音是天赋,但沈初见担心过度使用和风格单一会限制发展。她请来的声乐老师专门指导他如何科学用嗓,保护这把“老天爷赏饭吃”的宝贝嗓子。同时,鼓励他在音乐之外,发展自己的“小世界”,比如尝试简单的编曲软件,或者将他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用vlog的形式记录下来,保持他那份独特的纯粹和创造力。
“亚轩,你的快乐和纯粹是最打动人心的,不要丢掉它。”沈初见看着他对着镜头做鬼脸,忍不住笑道。
宋亚轩回给她一个灿烂无比的笑容:“知道啦,初见姐!”
刘耀文正处于舞蹈能力和偶像气质飞速提升的关键期。沈初见为他安排了更具力量感和表现力的舞蹈训练,同时也加强了他的体能储备。但她更注重的是引导他如何将舞台下的“狼性”与舞台上的“Star性”结合,学习表情管理和镜头感。
一次练习后,刘耀文因为一个动作总做不到位而烦躁地坐在地上。沈初见没有安慰,而是走过去,拿起手机对着他:
“耀文,你看,即使现在,你的不服输写在脸上,也是一种很真实的魅力。但我们要学会控制它,让它成为舞台上的爆发力,而不是平时的压力。”
刘耀文看着手机屏幕里的自己,愣了一下,随即握紧了拳头:“我再练十遍!”
张真源的全面和稳定是团队的基石。沈初见在确保他各项能力均衡发展的同时,特意为他寻找了一些能够展现其温柔力量和个人魅力的机会,比如参与公益歌曲录制、采访中引导他表达对团队和粉丝的感谢,强化他“温暖担当”的形象。他的稳定情绪,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严浩翔和贺峻霖是团队的“脑力”和“嘴皮子”担当。沈初见为他们增加了逻辑表达、即兴反应和文化素养方面的课程。鼓励严浩翔将他的思考和观察写成Rap词,为贺峻霖寻找一些主持或综艺嘉宾的机会,哪怕只是网综,锻炼他的临场应变和造梗能力。
这套“因材施教”的方案推行之初,少年们叫苦不迭,私下里给沈初见起了个“沈魔头”的外号。训练强度大,要求又极其严格细致,一个音准、一个眼神不到位,都可能被要求重来无数遍。
但渐渐地,他们发现自己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舞台表现力更强了,面对镜头更自如了,甚至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那份最初的抱怨,逐渐化为了由衷的信服和感激。
在提升内功的同时,沈初见对资源的筛选和引入也达到了“苛刻”的程度。她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曝光,而是追求“质”与“契合度”。
她动用“初光资本”的人脉和影响力,为团队争取到的第一个重量级资源,是一档主打音乐创作和舞台表现的网络综艺——《无限音乐站》。
这档节目并非当时最热门的流量综艺,但其注重音乐本质和创意表达的理念,与沈初见对TNT的定位高度契合。作者“烟花一世繁”推荐阅读《星光回溯:我的少年时代》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她看中的是节目能给少年们提供展示真正音乐能力和创作才华的平台,而非仅仅是娱乐搞笑的背景板。
在节目录制前,沈初见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想法:让团队尝试参与新歌的创作过程,哪怕只是贡献一句歌词、一个旋律片段。这个想法在公司内部遇到了一些阻力,认为风险太大,不如首接演唱成熟作品稳妥。
沈初见力排众议:“他们不是流水线上的商品,是有思想、有才华的年轻人。只有让他们真正参与进去,作品才有灵魂,才能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她找来专业的音乐制作人,组织创作营,引导少年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对未来的憧憬、甚至迷茫和困惑,将这些真实的情感转化为创作素材。
那段时间,练习室常常彻夜亮灯。七个少年围坐在一起,时而激烈讨论,时而安静创作,沈初见和制作人就在旁边,给予建议和支持。
马嘉祺写出了充满希望的主歌旋律,严浩翔贡献了一段极具态度的Rap词,贺峻霖巧妙地将团队口号融入歌词,丁程鑫和刘耀文在舞蹈编排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宋亚轩和张真源则用和声丰富了歌曲的层次感。
当这首凝聚了七人心血的作品小样第一次在会议室里播放时,所有人都安静了。
旋律或许还不够成熟,歌词或许还显青涩,但那份扑面而来的真诚、炽热和独属于他们的青春气息,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最初持怀疑态度的高层。
李总感慨地说:“初见,还是你有远见。这首歌,有温度。”
高强度的工作和训练之余,沈初见也非常注重团队成员的心理状态。她会留意每个人的情绪变化,适时地找他们谈心。
一个周末的夜晚,团队刚结束一个通告,返回公司。其他人都累得回宿舍休息了,沈初见却看到马嘉祺一个人默默地又回到了练习室。
她悄悄跟了过去,透过门缝,看到少年清瘦的身影在空旷的练习室里,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新歌的舞蹈动作,汗水己经浸透了他的T恤。他的表情专注,甚至带着一丝苛求的狠劲。
沈初见没有立刻进去,而是等他又练完一遍,累得扶着把杆喘气时,才轻轻敲了敲门,走了进去。
“还不休息?明天还有行程。”她递过去一瓶电解质水。
马嘉祺接过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有点感觉没抓到,想再练练。”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一些,“初见姐,我……压力有点大。”
作为队长,他承载着来自公司、粉丝、队友以及自身的多重期望。这份压力,他平时掩饰得很好,只有在这样无人的深夜,才会稍稍流露。
沈初见没有说空洞的安慰话,她在他身边坐下,看着镜子里两人疲惫却坚定的倒影。
“嘉祺,”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柔和,“你知道我为什么坚持要你们参与创作吗?”
马嘉祺看向她。
“因为我希望,时代少年团的光芒,不仅仅是公司包装出来的,更是你们自己从内而外燃烧出来的。”沈初见缓缓说道,“队长不意味着要一个人扛起所有。你的背后,有六个可以依靠的兄弟,还有……我们整个团队。包括我。”
她转过头,目光清澈而真诚地看着他:“有压力,很正常。但别怕说出来,别怕求助。我们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你的梦想,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梦想。”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马嘉祺静静地听着,良久,他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眶似乎有些,但眼神却比刚才明亮了许多。
“嗯,我知道了。”他深吸一口气,“谢谢你,初见姐。”
这一刻,某种更深层次的信任,在两人之间无声地建立起来。这不再是简单的上下级或工作伙伴关系,而是接近于家人般的理解与支撑。
当沈初见离开练习室时,马嘉祺对着镜子,重新开始练习,但这一次,他的动作里少了几分焦躁,多了几分沉静的力量。
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初夏的夜风微凉。沈初见知道,前方的路依然充满挑战,但她欣喜地看到,这些少年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
而她与他们之间的羁绊,也在这日复一日的陪伴、引导和共同奋斗中,如同藤蔓,深深地扎根、蔓延,变得坚不可摧。
专业的赋能,如同为星舰加注了最优质的燃料;而情感的羁绊,则是导航系统中最温暖的坐标。星河远征,己然步入加速轨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MV1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