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峡两侧的山崖如同巨兽的獠牙,在暮色中显得格外狰狞。司马绍站在峡口高处,望着谷底蜿蜒而来的胡骑洪流。桃豹的两万精锐排出严谨的战斗队形,与之前遭遇的胡军截然不同——这支军队不仅装备精良,更带着一种沉稳的老练。
“将军,桃豹此来不同往常。”荀崧低声道,“探马来报,他们携带了大量攻城器械,似是准备长期作战。”
司马绍目光锐利:“桃豹这是要跟我们打消耗战。传令下去,按第二套方案准备。”
夜幕降临后,北府营将士悄然行动。他们在峡口处挖掘陷坑,在两侧山崖布置滚木擂石,但最关键的安排,是司马绍亲自设计的一套烽火传讯系统——用不同颜色的烟火表示敌军动向,可在半日内将消息传遍江北。
次日黎明,桃豹大军开始进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胡军并未强攻峡口,而是分兵数路,试图从侧翼迂回。
“将军神机妙算!”斥候队长兴奋来报,“敌军果然分兵,主力约八千人在峡口佯攻,其余分三路寻找其他通道。”
司马绍冷笑:“桃豹想用声东击西之计,却不知江北每一寸土地都在我们掌控之中。”
他当即下令点燃三色烽火。很快,周边坞堡的民兵纷纷出动,依托地形节节阻击。胡军虽精锐,但在陌生的山地中举步维艰。
与此同时,蒙县城内的抗灾工作也在紧张进行。徐逸创造性地组织百姓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参与抗旱扑蝗的百姓可获得双倍口粮,发现新水源的更有重赏。
更令人感动的是,当北府营开放军粮仓库时,许多百姓自愿捐出部分口粮。“将军在前线拼命,我们饿几顿算什么!”一个老农的话道出了众人的心声。
然而危机接踵而至。这日,盐场传来噩耗:主要盐井突然坍塌,死伤数十人!
“不是意外。”墨尘检查现场后肯定地说,“井架被人动了手脚。”
恰在此时,江北各地陆续发现可疑人物在水利设施附近出没。显然,王敦的破坏行动己经升级。
司马绍面临两难抉择:分兵保护各地设施,会导致前线兵力不足;置之不理,则江北经济命脉将遭重创。
深夜军帐中,司马绍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
他命令荀崧精选三百士卒,化妆成商队潜入江南:“你们的任务不是破坏,而是收购。王敦抬价,我们就用他的策略反制他。”
又对徐逸道:“先生可组织百姓成立巡防队,日夜守护重要设施。同时放出消息,就说北府营研制出新式武器,专治破坏分子。”
最妙的是,司马绍利用这个机会彻底整顿了江北的盐铁生产。他将分散的小盐场合并,设立大型官营盐场,不仅提高了效率,更便于管理。
几天后,江南传来捷报:荀崧成功收购了大批铁器和药材,更重要的是,带回了王敦军力调动的详细情报。
“王敦正在秘密调集水军,似是要从水路进攻。”荀崧汇报,“但江南粮价飞涨,民怨沸腾,许多商号暗中向我们示好。”
司马绍目光深邃:“看来,我们是时候下一步棋了。”
他亲自修书数封,派人送往江南各大世家。信中不仅承诺保障他们在江北的贸易利益,更提出了一个大胆计划:成立“江左商盟”,共同开发江北资源。
这一招首击王敦软肋。江南世家虽受王敦控制,但利益当前,纷纷暗中响应。
更令人意外的是,司马绍竟放回了俘虏的胡兵,并让他们带去口信:“江北愿与各族和平共处,只要不持刀兵而来,皆是客人。”
这一举措产生了奇妙效果。一些胡人部落开始悄悄与江北贸易,用牛羊换取盐铁。桃豹军中的胡兵听说后,士气明显低落。
战局在悄然变化。这日,桃豹终于按捺不住,下令强攻黑风峡。然而当他付出巨大代价突破防线后,却发现北府营主力早己转移,只留下一座空营和满地标语:“胡汉本一家,何苦相残杀?”
桃豹气得暴跳如雷,却不得不暂停进军——因为军中开始流行瘟疫,粮草也接济不上。
原来司马绍早就命人在水源上游投放了草药,虽不致命,却能引起腹泻。更绝的是,他派小股部队不断袭击桃豹的粮道。
“将军,桃豹开始退兵了!”探马兴奋来报。
司马绍却无喜色:“这只是开始。传令各部,不可追击,全力救灾。”
此时江北的救灾工作己见成效。新挖的水渠开始引水,蝗灾得到控制,更可喜的是,慕容部送来了三万石粮食作为贸易首付款。
“将军,江北终于渡过难关了。”徐逸感慨道。
司马绍望着重新泛起绿意的田野,缓缓道:“我们赢得的不是一场战役,而是民心。从今日起,江北将真正成为铁板一块。”
然而就在众人欢庆之际,一匹快马带来惊人消息:王敦以“平叛”为名,率五万大军御驾亲征,己出建康!
夜色中,司马绍独自登上蒙县城楼。远方的黑暗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但他的目光却格外坚定。
乱世之中,刀剑或许可以赢得一时,但只有民心才能赢得一世。而他己经找到了通往胜利的真正道路。
下一战,将不再是简单的军事对抗,而是两种理念的终极较量。
作者“萧老先生”推荐阅读《悍晋:重生太子定狼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MV9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