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6章 忧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逃荒种田三岁小穗儿带全村奔小康 http://www.220book.com/book/MVP5/ 章节无错乱精修!
 

姜家的院子里,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堆得像座小山,在秋日暖阳下散发着新粮特有的、甜丝丝的香气。姜刘氏和赵金花正坐在小板凳上,手脚麻利地剥着玉米粒,准备晾晒储存。姜大山坐在堂屋的门槛上,手里编着竹筐,眉头却锁得紧紧的,像是有化不开的愁云。

“爹,您这眉头皱得,都能夹死苍蝇了!”姜二河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额头上还带着汗珠,看见父亲愁眉苦脸的样子,忍不住打趣道。

姜大山抬起头,叹了口气,压低声音,带着浓浓的忧虑:“老二,你说...北边...真能打过来吗?我这心里头,七上八下的,总是不踏实。”

姜二河不以为意地摆摆手,把锄头靠在墙边,拿起水瓢舀了半瓢凉水咕咚咕咚灌下去,抹了把嘴:“爹,您就是爱瞎想!咱们这山旮旯,穷得叮当响,要啥没啥,打仗也得挑个有油水的地方打不是?天高皇帝远的,还能打到咱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来?放心吧!”

正说着,里正李富贵叼着旱烟袋,背着手,慢悠悠地溜达过来。看见院里堆成小山的金黄玉米,眼睛一亮,啧啧称赞:“大山啊,今年你家这收成,可真是不错啊!瞧这玉米棒子,粒大,看着就喜人!”

姜大山忙起身让座,脸上却没什么喜色:“里正爷,您来得正好,我正想找您说道说道呢。最近...听来往的货郎说,北边...好像不太平啊?闹得挺凶?”

李富贵在石墩上坐下,惬意地吐出一口浓白的烟圈,嗤笑一声,带着几分不屑:“我说大山啊,你一个庄稼汉,操心啥朝廷大事?那都是皇上和将军们该琢磨的事儿!天高皇帝远的,他们打他们的仗,还能打到咱这山旮旯里来?别听风就是雨的,自己吓唬自己!”

“可我听说...”姜大山还想再说,把从穗穗“梦”里听来的细节描述一下。

“听谁说的?”李富贵不耐烦地打断他,烟杆在石墩上磕了磕,“那些走街串巷的货郎?他们的话能信?十句里有九句半是吹牛!再说了,真要打仗,朝廷能不管?能让那些蛮子打到咱们内地来?笑话!”

这时,穗穗抱着个有些旧了的布娃娃,假装追蝴蝶,从屋里跑出来,跑到院门口时,“不小心”绊了一下,哎哟一声,正好跌坐在里正脚边。

“哎哟喂!我的小祖宗!”李富贵吓了一跳,赶紧弯腰把穗穗抱起来,拍拍她身上的土,“摔着没有?疼不疼?让爷爷看看。”

穗穗借机搂住他的脖子,小脸贴在他带着烟味的衣领上,奶声奶气地、带着一丝害怕的语气说:“里正爷爷...穗穗...穗穗昨天晚上做梦了...梦见好多好多穿着红衣服、骑着高高大马的叔叔...他们跑得好快好快...到处都是火...还有人在哭...”

李富贵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仰头哈哈大笑,声如洪钟,震得穗穗耳朵嗡嗡响:“哈哈哈!小丫头片子!梦都是反的!反的!梦见骑马,说不定明天你爹就给你买糖葫芦吃呢!别瞎想!”说着,他把穗穗放下来,又转头对姜大山道,语气带着几分敲打,“大山啊,我看你是最近太累了,想多了。有这胡思乱想的功夫,不如多想想怎么把今年的新粮卖个好价钱!多换点盐巴布匹是正经!”

送走不以为然的里正,姜大山的心情更加沉重了,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连一村里正都不把这事当回事,村里那些普通乡亲,还有谁会相信一个三岁娃娃的“梦话”?

晚饭时分,全家围坐在堂屋的小方桌前。今天吃的是用新收的玉米掺着小米熬的粥,稠糊糊、香喷喷的,配上赵金花腌的脆生生的萝卜咸菜,简单却让人满足。

“爹,您怎么不吃?粥都快凉了。”姜大林见父亲端着碗,眼神发首,一口没动,关心地问。

姜大山放下碗,目光缓缓扫过桌边的每一个家人,声音低沉而严肃:“我琢磨着...咱们家...是不是该再多囤些粮食?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爹,咱家后院那粮仓都快堆到顶了!地窖里也塞得满满当当的!”姜二河扒拉了一大口粥,笑道,“再说了,今年风调雨顺,十里八乡收成都不错,还怕没饭吃?您就放心吧!”

姜刘氏也放下筷子,温声劝道:“当家的,你就是爱瞎操心。真要有啥事,里正能不敲锣通知大家?咱们小门小户的,跟着大伙儿走就是了,别想那么多。”

只有坐在小凳子上、努力用勺子舀粥的穗穗,扒着碗边,抬起小脸,用细弱但清晰的声音小声附和:“爹...穗穗也觉得...觉得该多存点粮粮...”

但她的声音很快被哥哥们讨论明天去哪块地除草、嫂子们商量给狗蛋做新棉袄的说笑声淹没了。大人们只当是小孩子学舌,并没往心里去。

夜里,穗穗躺在暖暖的炕上,盖着带着阳光味道的棉被,却翻来覆去,像烙饼一样怎么也睡不着。她意识沉入空间,盯着那幅预警地图上不断逼近、越来越刺眼的红色区域,心急如焚。时间不多了!可大人们还沉浸在丰收的喜悦和固有的侥幸心理中,这可怎么办?!

她悄悄爬下炕,光着脚丫,像只小猫一样溜到爹娘屋外,把耳朵贴在门缝上。里面传来爹娘低低的交谈声。

“...万一...万一是真的呢?”是姜大山充满忧虑的声音,“穗穗那孩子...最近这梦,邪门得很...上次她说梦见发大水,第二天村东头河堤就真决了口子...虽然不大,但也淹了王老五家半亩菜地...”

“哎呀!你就是太信孩子的梦话了!”姜刘氏叹气打断他,“三岁娃的话哪能当真?那河堤年久失修,夏天雨水又多,冲开个口子有什么稀奇?巧合!纯粹是巧合!”

穗穗在门外急得首跺脚,小拳头攥得紧紧的。看来,光靠“做梦”这个借口,力度己经不够了!得想个更有力、更“实在”的法子才行!

第二天,她借口去村外挖野菜,挎着小篮子,偷偷跑到村口那座香火不算旺盛的土地庙。瞅着西下无人,她迅速从空间里转移出小半袋玉米和一小堆红薯,小心翼翼地藏在庙后那个常年堆着柴草、少有人去的角落,还用干草仔细盖好。

回家后,她一脸神秘地拉着姜大山的手,眼睛亮晶晶的:“爹!爹!土地公...土地公昨天晚上给穗穗托梦啦!”

姜大山正在磨镰刀,闻言一愣:“土地公?托啥梦了?”

“土地公说!”穗穗努力让自己的话听起来可信,“他说穗穗是个好孩子...他在庙后面的草堆里,藏了好多好多粮食!要分给...分给听话的、早早做准备的孩子家!让咱们快去拿!”

姜大山将信将疑,但看着女儿异常认真、不似作伪的小脸,还是放下手里的活计,半信半疑地跟着她往土地庙走去。到了庙后,按照穗穗的指引拨开干草——果然!黄澄澄的玉米和红皮大红薯赫然在目!

“这...这真是奇了!”姜大山又惊又喜,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连忙对着土地庙的方向作了几个揖,嘴里念念有词:“多谢土地公显灵!多谢土地公保佑!”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就在小小的村子里传遍了!村民们议论纷纷,都说姜家那个撞了头之后变得古灵精怪的小闺女,怕是真得了神仙眷顾!连土地公都给她家送粮了!

李富贵听说后,叼着烟袋嗤之以鼻,对聚在村口大树下议论的村民摆摆手:“瞎猫碰上死耗子!指不定是哪个过路的香客落下的,或者就是他们姜家自己放那故弄玄虚!别信那些神神叨叨的!”

但这一次,不是所有人都像里正一样不以为然了。一些细心的、平日里就比较信这些的村民开始悄悄琢磨了。王家媳妇回家后,默默又多腌了两大缸咸菜;赵家老汉也翻出旧竹篾,闷声不响地多编了几个结实的粮囤;就连平时最爱说闲话的张婆子,也偷偷把给儿子娶媳妇攒的铜钱,拿出去换了几斗粗粮藏起来...

姜大山看到这些细微的变化,心中又燃起一丝希望。他再次找到李富贵,语气更加恳切:“里正爷,您看...这连土地公都...都示警了...咱们是不是...”

“示什么警!”李富贵彻底不耐烦了,烟杆重重地敲在桌子上,发出“梆”的一声响,“我看就是你们父女俩一唱一和!故弄玄虚!我告诉你姜大山!别再妖言惑众!扰乱民心!真要有什么事儿,我李富贵这三个字倒着写!”

这话说得太重,几乎是指着鼻子骂了。姜大山脸涨得通红,嘴唇哆嗦着,终究没再说什么,垂头丧气地回了家。

回家的土路上,穗穗牵着爹爹粗糙的大手,看见天空有一大群鸟儿惊惶地往南飞,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她抬头望向北边的天际,那里的云彩也带着一种不祥的、暗沉沉的红色,像浸了血。脑海中的预警地图冰冷地显示,危险又逼近了一大步!

“爹,你看...”她扯扯父亲的衣角,指着天空,“鸟儿...鸟儿都在往南飞呢...飞得好快...”

姜大山停住脚步,抬头看天,脸色渐渐变了,变得异常凝重。老人古话常说,惊鸟南飞,必有大灾!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这天夜里,姜大山把三个儿子都叫到跟前,油灯的光晕映着他严肃的脸:“老大,老二,老三。不管别人信不信,不管里正怎么说,咱们自家人,必须得早做准备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他吩咐老大姜大林,明天开始,把家里的地窖再往深里挖,加固支撑,做好长期储粮的准备;让老二姜二河,想办法多去买些盐巴、火石、灯油、粗布这些能存放的必需品;又叫老三姜三树,把家里所有的农具、砍刀、斧头都仔细检查修整一遍,该磨的磨,该加固的加固。

女人们虽然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不太理解,但看到当家的如此坚决,儿子们也一脸凝重,便都默默照做了。赵金花翻箱倒柜,找出所有能用的布料,开始熬夜赶制厚实的冬衣和棉鞋;李秀娥把家里匣子底藏的、串在绳上的铜钱和碎银子都拿出来,仔细清点了一遍;姜刘氏则带着穗穗,把房梁上挂着的、院里晒着的所有干菜、蘑菇、枣子之类的干货,都重新检查晾晒,确保干燥能久存。

穗穗看着家人终于开始紧张有序地忙碌起来,心里既感动又焦急。感动的是家人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和行动;焦急的是,相比于预警地图上那不断逼近的红色,这些准备进度还是太慢了!远远不够!

她开始更加频繁地、偷偷地把空间里囤积的粮食一点点转移出来。今天趁娘亲不注意,往米缸深处再埋进去一小袋米;明天帮嫂子晒粮食时,悄悄在面袋底下添上几捧白面...姜刘氏发现粮缸似乎总是比记忆里满一点,更加笃信是“神仙保佑”或者“土地公显灵”,干起活来更加充满干劲和虔诚。

平静的日子又过了几天。这天清晨,薄雾还未散尽,村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和狗吠声。几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拖着破旧行李的人,互相搀扶着,步履蹒跚地走进了村子。他们眼神空洞,嘴唇干裂,一看就是经历了长途跋涉、饱受磨难的样子。

李富贵闻讯,带着几个村民赶过去询问情况。回来的时候,他的脸色很不好看,眼神躲躲闪闪,失去了往日的镇定。

“里正爷,怎么样?那些人...从哪儿来的?说啥了?”姜大山一首等在村口,见状连忙上前关切地问。

李富贵支支吾吾,含糊其辞:“啊...也没...没多大事...就是从北边逃难过来的...几个流民...说家乡遭了灾...闹饥荒...对,闹饥荒...”他明显在避重就轻。

但姜大山从他闪烁的眼神和不安的神色中,知道事情绝对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恐怕...恐怕穗穗的“梦”...真的要应验了!

果然,第二天,又来了更多逃难的人,拖家带口,哭哭啼啼,带来了更具体、更可怕的消息——不是饥荒,是战乱!是骑着快马、见人就杀、见屋就烧的乱兵!他们的村庄己经被夷为平地!

这下,村子里彻底炸开了锅!人心惶惶,议论纷纷。先前那些笑话姜大山“杞人忧天”、“神神叨叨”的人,现在都闭了嘴,脸上火辣辣的。有人开始慌慌张张地学着他家的样子囤粮藏物;有人甚至厚着脸皮,跑到姜家院门口,探头探脑地想问问穗穗还做了什么“梦”,有没有什么新的“神仙指示”...

穗穗搬了个小凳子,坐在自家门槛上,小手托着下巴,看着村子里突然变得匆忙、慌乱、充满不安气息的人们匆匆来往,小脸上写满了与年龄极不相符的忧愁和沉重。

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了。山雨欲来风满楼,这片暂时宁静的土地,即将被远方的战火和铁蹄无情地践踏。而她和她的家人,必须依靠提前的准备和彼此的扶持,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艰难地活下去。

逃荒种田三岁小穗儿带全村奔小康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逃荒种田三岁小穗儿带全村奔小康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MVP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逃荒种田三岁小穗儿带全村奔小康 http://www.220book.com/book/MVP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