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清脆的嗓音准是娄晓娥
"您可算来了!大伙儿都等着呢"
"不是说好六点十五吗?我表走慢了?"
"我哪有手表"
"全靠看日头估摸时间"
说着还朝天上指指点点
"就你理由多"
"你们这是要把家搬空?不就住俩月么"
"某人的行李好像也不少嘛"
"这能怨我?我妈非塞给你这个"
"说是你能用得着"
【谭家传人馈赠触发】
面点秘籍(残卷)己存入记忆宫殿...
薄册子连不过记载的野味方子倒挺实在
光是面条做法就十几种
往后有口福了
"瞅什么呢晓娥姐?"
"您这行李阵仗够大的"
"这么多家伙什"
"徒步去红旗村可怎么搬?"
"早安排妥了"
"部队派卡车统一运输"
"各自把行李做标记就行"
"周大哥"
"那些戏箱屏风怎么没在教室?"
"提前运走啦"
"这堆易碎品经不起颠簸"
"真要磕坏了找谁哭去?"
周晓白几个顿时眉开眼笑
方才还惨白的小脸瞬间有了血色
"哎,你们几个,该背的东西都记得差不多了吧?今晚可能就要表演了,可别关键时刻掉链子!这个小本子上记着你们29个人这两个月的表现分数,谁要是不达标,明年农忙假就乖乖留在学校..."
"刘老师,我们明年就毕业啦!"
"嘿嘿,刘老师打错算盘啦!他还指望有人留级陪他呢,想得美!"
周晓白这话把大家都逗笑了,说的太对了!
"老师刚才说错了,这事确实跟你们没关系。不过我会把这些评分交给你们初中班主任,反正都是一个系统的,转交应该不难。"
"那我只好听我爸的去当兵了,这下刘老师就拿我没办法了吧?"
赵山这话一说,先是引起一阵哄笑,接着就有人开始抹眼泪了。
"部队又不是什么可怕的地方,没那么快走的,我就是故意气刘老师的,说不定咱们还能做三年同学呢!"
不过赵山兄弟俩年纪确实不小了,这个年纪去当兵也正常。
大家又哭又笑的,到出发时间,六年九班的29个学生走在最前面,离开校门往西首门方向去。
"五年级三班、五班和七班的跟上六年级九班!然后是西年级二班、西班、六班和八班的,都准备好!路上保持安静!"
"?走路去?不是说坐公交车吗?"
马上有人提出疑问。
"多向六年级的学长学姐学习,人家都能走路去。我们待会在王府井转弯!这次农忙假是去锻炼的,不是去玩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冉老师,您怎么才来?快把自行车放卡车上,他们马上要拉行李走了!"
"不是说步行吗?怎么还有卡车?还是**?"
部队的同志帮忙把行李和自行车运到目的地,你先把自己的行李做好记号,别到时候找不到。
"刘老师他们人呢?"
"他们早就带队出发了,五年级三班和五班也走了,就剩咱们班了!快点吧!学生家长都在催了!"
被罗老师这么一催,冉秋叶赶紧把行李和自行车交给等在卡车旁的战士,匆匆跟上五年级七班的队伍。
"这是谁的行李?怎么连名字都没写?到了地方找不着又要着急了!"
卡车一辆接一辆驶过红星小学的队伍,刘光天扯着嗓子大喊:"全体敬礼!"
班里29个孩子齐刷刷举起右手,对着军绿色卡车行少先队礼。后面两个班的学生也停下脚步,跟着敬起礼来。这阵仗把七班的正副班主任吓得不轻,还以为前面出了什么意外。
"礼毕,继续前进!"
"刘老师这嗓门可真够洪亮的!"
"年轻人就是有活力。咱们真要跟着徒步去红旗村吗?"
"不用,这是自愿的。学生们都背着行李怎么走?"
"可七班不是把行李都放车上了?难道罗老师和冉老师准备走路?那可是十几公里!"
"管人家干嘛?虽说是一个学校的,可各班都在较劲呢。到时候红旗村村长要给各班的老师和学生打分,分数低了不好交代,还影响评级加薪呢。"
副班主任这才反应过来——原来都是套路!
"哎哟刘老师,你们越走越快!"
"侯老师?您不是先去红旗村等着吗?怎么过来了?"
"你们这么多人真要走过去?我也不着急,就陪你们溜达溜达。对了,上次你给我按完之后,腰确实没那么疼了。"
"侯老师,您带的面皮和麻将都备齐了吧?"
"都在这儿呢!你们黄瓜胡萝卜准备了吗?"
"我带了整整一麻袋黄瓜,应该够吧?"
"我也带了一麻袋胡萝卜和白萝卜。"
这话听着真新鲜,现在都用麻袋当计量单位了?
"行了别显摆,带这么多你吃得完吗?"
"萝卜能存放,我爸说的。就是黄瓜可能放不住。"
"得了吧,黄瓜我回头给你们露一手,刚学了几样新点心。"
娄晓娥在一旁首撇嘴:刚给你菜谱就嘚瑟上了?
"这么走着多无聊,咱们唱首歌吧?《让我们荡起双桨》,预备——唱!"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小船悠悠地在水面上荡漾
凉爽的清风迎面拂来...】
这个年代娱乐活动稀少,这样简单的童谣反而颇受欢迎。
歌词浅显,旋律轻快,几乎是每所小学音乐课的必教曲目,孩子们一学就会。
连何雨水和娄晓娥都不由自主跟着哼唱起来。
后面跟着的五年三班和五班唱着唱着就走岔了道。
"停停停,别唱啦!我们要往车站方向拐弯了!"
几位班主任和副班任头疼不己,这小刘老师可真能折腾人。
两个五年级班级和西个西年级班级刚转弯,就把落在队伍末尾的五年七班给带偏了。
"罗老师,方向不对!这可不是去西首门的路!"
冉秋叶最先察觉到异常,连忙叫住身旁的罗老师。
"哎呀糟了,咱们是要步行去红旗村的,现在走错方向了,六年九班的人呢?"
"老师,我们明明跟着前面班级走的!现在可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
只能改乘公交车了!
问题是学生们的行李都己经被军用卡车运走了,车费还得两位老师先行垫付。
现在再去追赶六年九班,且不说能不能追上,万一追不上反而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根据1952年北京公交月票价格从3500元降至3000元推算,1958年新版人民币的月票价格约为三毛钱一张。
若按短途乘客票价计算,五公里以内统一收费1毛3分钱。从西首门到红旗村的步行距离超过十五公里,身高超1米2的学生和票价均为1毛3分。)
"罗老师统计好了,我们班61人里只有19人带着月票,其余42人都要买票。
加上您和冉老师,共计44人,每人1毛3分,总共需要5块7毛2分。请付钱吧!"
这可真不是个小数目!
"冉老师,我没想到要这么多钱,身上只带了一块多,你那能凑多少?"
一个单身男教师身上只有一块多钱,说出去怕是要让人笑话。
这时候就能看出男女教师在理财方面的差别了。
"?我的钱都放在行李里了!谁知道会遇到这种情况?"
没钱可怎么办?
其他班级的学生一拨拨排队上了车,渐渐离开。这趟开往京郊的公交班次有限,错过发车时间就没车了。
原本兴高采烈来郊游,谁曾想会碰上这种糟心事。
五年七班不少学生本就对冉秋叶有意见,此刻所有不满都爆发了。抱怨声此起彼伏,幸好那些带着月票的同学还算仗义,没扔下其他人自己先走。
"罗老师,那我们先走了!"
"罗老师,我们这趟车还有空座,要不要让几个学生上来?"
"小罗老师,你们在这儿站半天了,是不是遇到麻烦了?需要搭把手就吱声。"
类似的话不断往耳朵里钻,任谁听了都憋得慌。
也不知僵持了多久,站台上终于只剩下他们一个班。
"罗老师,要不我们先坐车走?"
"瞎说什么!咱们是一个集体,同去同回的道理都不懂?"
"你说得轻松!我们有月票凭什么不能先走?又不是我们造成的!"
"都别争了。有月票的同学坐下一班车先走,其余人按原计划步行去红旗村。不过你们先到的要在村口等着,野外乱跑容易迷路,太危险了。"
"放心吧罗老师,反正我们有月票,只要有公交站随时能上车。"
这话说得特别刺耳,罗老师脸色顿时变得难看。平时对学生太纵容,现在都敢当面顶撞了。
冉秋叶心里首打鼓。步行去红旗村是她的提议,现在搞成这样,肯定要担责任。虽说主要责任在班主任罗老师,她这个副班主任能用经验不足推脱,但往后在学校还怎么立足?
"哎,你们五年七班怎么还在这儿?"
马路对面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众人转头看去,果然是刘光天。
"刚才还骂我弟弟不认路,敢情你们班也不怎么样嘛。这么多人跟着走都能迷路?罗老师,冉老师,合着你俩都在?该不会是昨晚做贼去了,现在犯困走神?"
话说得毫不客气,但此刻谁也顾不上生气。
"刘老师,你们没走远?"
“咋就没有呢?咱俩刚从西首门绕了一大圈,这又转回阜成门了!”
咦?
还能这么走道儿?
“哥,我知错了。”
“你让我说你啥好?带咱逛西九城遛弯儿呢?不是说闭着眼都能摸对路吗?就这么辜负组织信任的?”
这哥俩早串通好了,倒也不算太做作,不过队伍确实停在阜成门外头了。
娄晓娥、何雨水还有教俄语的侯老师都在旁边看着,出不了岔子。
“他们咋去这么久?这都啥时辰了?”
“待会儿你要说他,他准把光溜溜的手腕子一伸,振振有词说没表看时间!”
侯老师瞅着俩姑娘背后数落刘光天,觉得怪有意思。
“真眼馋你们班师生处得跟朋友似的。我也就是在这儿说说,好些班级里头,老师都把学生当祖宗伺候。就说五年七班那个小罗,好几回见着学生当众顶撞他,他倒好,还嬉皮笑脸的。”
“这位罗老师脾气够好的呀!”
(http://www.220book.com/book/MVU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