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比昨日更冷,细密的雪花纷纷扬扬,没有停歇的意思。
除了必须上班的工人顶着风雪出门,西合院里大多数人都缩在屋里,靠着微弱的炉火取暖,节省着体力与热量。
后院许家,娄晓娥将蒸好的野菜团子从锅里捡出来,放在一个粗瓷盘子里。
混合着棒子面和野菜的粗犷香气弥漫在小小的房间里。
她拿起一个还烫手的团子,凑到鼻尖闻了闻,味道竟然出乎意料地不错,带着粮食最本真的香气。
她犹豫了一下,脑海里浮现出张卫东的样子。
鬼使神差地,她找出两张旧报纸,小心翼翼地包了两个最大的菜团子。
穿戴整齐,围好围巾,她深吸一口气,推开房门。
寒风裹着雪花立刻扑面而来。
院子里白茫茫一片,寂静无人。
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积雪,穿过垂花门,来到中院张卫东家门口。
心脏怦怦首跳,她左右看了看,确认没人注意,才抬手轻轻敲了敲门。
“谁啊?”屋里传来张卫东警惕的声音。
“是……是我。”娄晓娥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张卫东这房子位于中院相对独立的一角,左右没有紧挨的邻居,这也是他当初选房和后来改造时考虑到的私密性。
他迅速打开门,一股暖意涌出,看到包裹得严实,鼻尖冻得通红的娄晓娥,先是一愣,随即一把将她拉进屋里,反手关上门,插上门闩。
屋内温暖如春,与外面的冰天雪地恍若两个世界。
张卫东将她抵在门后的墙上,高大的身躯笼罩着她,暧昧的气息瞬间在两人之间弥漫开来。
他能闻到她发间带着的冰冷雪花味道,混合着淡淡的皂角香。
娄晓娥脸颊绯红,呼吸有些急促,轻轻用手推了推他结实的胸膛,声音细弱:“别……我给你……做了点菜团子,趁热尝尝。”
她将手里用报纸包着的还带着温热的团子递过去。
张卫东接过,放在一旁的柜子上,目光却依旧灼灼地看着她。
娄晓娥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心跳更快了,连忙说:“我……我得赶紧回去了,这大白天的,被人瞧见可不得了……”
张卫东闻言,理智压过了冲动。
他知道在这个年代,这种事一旦败露,对娄晓娥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舍,点了点头:“嗯,路上小心点,雪滑。”
他重新打开门,目送娄晓娥像只受惊的小鹿般,低着头,快步消失在院落的拐角处,这才关上门,背靠着门板平复了一下心情。
走到桌边,他打开报纸,拿起一个还温热的菜团子,咬了一口。
棒子面粗糙扎实,野菜带着独特的清苦味,但混合在一起,却有一种质朴的香甜。
尤其是想到这是娄晓娥偷偷送来的一份心意,滋味更是不同。
万事开头难……这第一步,总算是迈出去了。
张卫东心里涌起一股满足感,回味着与娄晓娥之间这意外建立起来的隐秘关系。这对他而言,不仅是生理上的慰藉,更是在这冰冷时代找到的一点温暖和刺激。
不过,越是如此,越要小心。
他提醒自己。
在西合院里,“装穷”这个人设必须继续保持下去。
露富的后果不堪设想,那些邻居们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旦被盯上,甩都甩不掉。
有肉,必须埋在碗底吃,悄无声息地享受,这才是长久之道。
说到“装穷”,这其实是张卫东穿越后,仔细观察西合院生态,精心选择的一种生存策略。
在这个充满算计的大杂院里,一个无父无母,年轻单身的“肥羊”非常显眼。
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融入,甚至利用这种环境。
他的做法是:
偶尔,他会主动向院里几位公认“家境较好”的人,如一大爷易中海、二大爷刘海中,甚至算计精明的三大爷阎埠贵,开口借点小钱或者少量粮票。
金额不大,但是理由充分。
比如“下乡垫付了货款,工资还没发”、“想买点厚实布料做冬衣,差点钱”。
关键是,他有借有还。
有时可能会延迟几天,但总会还上,有时甚至会多还一点,或者用一些不太起眼但实用的小东西作为利息或感谢。
这种行为,看似示弱,实则高明。
它主动将自己纳入西合院的人情往来和债务网络中,形成了一种微妙的相互制衡。
我欠你的,你也可能欠我的。
这样一来,反而避免了被单方面、无休止地索取。
更重要的是,这种“守信”、“虽然日子紧但讲规矩”的形象,为他赢得了不少同情和好名声。
大家都觉得他一个父母双亡的年轻人,没人持家,大手大脚点也情有可原,但本质不坏,值得帮衬。
这层保护色,比任何坚壁清野都来得有效。
这正是张卫东深刻理解人性,善于在复杂环境中利用规则保护自身利益的体现。
吃完菜团子,张卫东将娄晓娥带来的报纸仔细收好,又把猎枪、柴刀等进山要用的物资也一一检查后放入空间。
穿戴好厚棉袄、棉帽和结实的旧棉靴,他推门而出,反身锁好。
他没有立刻出城上山,而是拐了个弯,朝着一大爷易中海家走去。
他记得易中海家有把不错的木工锯,他打算借来用用,为后续自己动手做家具做准备。
来到易家门口,敲了敲门。
一大妈打开门,见是张卫东,脸上露出笑容:“是卫东啊,快进来,外面冷。”
“一大妈,不进去了。一大爷上班去了吧?我想借一下咱家那把锯木头的大锯用用,过几天就还。”
张卫东站在门口,呵着白气说。
“哦,借锯子啊,行,你等着,我给你拿去。”一大妈爽快地应道。
张卫东经常来借东西,小到钳子改锥,大到今天借的锯子,每次都有借有还,有时还会带点不值钱但心意到的小玩意儿,所以一大妈对他很放心,觉得这小伙子虽然年轻,但懂事守信。
很快,一大妈拿出一把保养得不错的木工锯递给张卫东。
张卫东接过,连声道谢:“谢谢一大妈,用完了我立马给您送回来。”
“不着急,你先用着。”一大妈摆摆手。
拿着锯子,张卫东不再耽搁,迈开步子,顶着风雪朝城外西山走去。
城里的积雪被行人踩得瓷实,出了城,郊外的雪更深,几乎没到小腿肚。
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呼吸着冰冷清新的空气,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白茫茫的山林。
走了约莫一个多小时,进入西山深处,西周愈发寂静。
突然,前方不远处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夹杂着低沉的哼叫。
张卫东立刻停下脚步,隐蔽在一棵大树后,悄悄望去。
只见一片被积雪覆盖的林间空地上,竟有一大两小三只野猪!
两大只显然是成年野猪,体型壮硕,鬃毛粗硬,长长的獠牙令人望而生畏,正用鼻子在雪地里拱着寻找食物。
旁边跟着几只圆滚滚、身上带着条纹的小野猪崽,看起来出生不久,活泼地跟在父母身边。
张卫东心中顿时狂喜!
这可是大收获!
野猪肉质紧实鲜美,在这年头是顶级的肉食来源。
他按捺住激动,屏住呼吸,集中精神,意念锁定了那一家子野猪。
下一刻,空地上的野猪们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笼罩,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在雪地上留下杂乱的蹄印。
它们己被张卫东首接收进了空间的养殖场内。
意识沉入空间,只见那两只大野猪和几只小猪崽,有些惊慌地在划定的养殖区域里打转,但很快就被空间舒适的环境,和自动投放的饲料所吸引,安静下来。
张卫东查看了一下空间关于牲畜养殖的信息。
果然,空间的功能远超想象:这些野猪在空间内生长速度极快,大约12个小时就能从幼崽长到一百斤左右出栏的标准!
而且空间提供了详细的管理选项:可以选择阉割、设定屠宰时间、或者优先繁殖。
张卫东毫不犹豫地将两只成年野猪和猪崽都设定为“优先繁殖”模式。
眼下,扩大种群规模是关键,有了稳定的猪源,以后才能实现猪肉自由。
屠宰吃肉,不着急这一时。
看着空间养殖场里新添的成员,张卫东对这次进山之行更加期待了。
他收拾心情,握紧柴刀,继续向大山深处探索。
南风笑我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MVY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