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荆信中指出的陈昆,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迷雾中的一条险径。苏云晚深知,扳倒一位实权副将,绝非易事,需铁证如山,更需雷霆一击。她当前要做的,是悄无声息地接近这条毒蛇,摸清其习性与七寸。
她首先利用“军医顾问”巡查各营的便利,将下一次巡查的重点,放在了毗邻黑风隘口的几处哨卡。名义上,是考察边军士卒的常见伤病及药材供应情况。
黑风隘口地势险要,是扼守通往漠北的一条小道,驻军不过数百,但位置关键。陈昆作为此地最高长官,营寨设在山隘制高点,易守难攻。苏云晚的到来,受到了表面上的礼遇,但接待她的只是一位姓刘的营中医官,陈昆本人并未露面,据称是外出巡边未归。
苏云晚不以为意,耐心与刘医官交谈,查看营中伤病例录,分发一些常备药材。她言语温和,医术见解精辟,很快赢得了刘医官的好感。在看似随意的闲聊中,她得知陈昆治军极严,甚至可说严苛,尤其对麾下士卒与外界接触防范甚密。营中士卒大多面色凝重,少有闲谈,氛围压抑。
“陈将军也是不易,”刘医官叹道,“这黑风隘口虽非主道,却也时有小股流匪窥伺,将军日夜操劳,巡边是常事。”
苏云晚点头附和,心中却冷笑:巡边是假,怕是去黑风涧处理见不得光的勾当才是真。她注意到,营寨的角落堆放着一些开采工具,虽有些旧,却保养得不错,与隘口守军的职责似乎并不完全相符。
借着查验营区水源和卫生状况的机会,苏云晚在胡三的掩护下,远远观察了陈昆的主帐。帐外守卫森严,寻常人难以靠近。但她敏锐地发现,每日黄昏,都会有一名亲兵提着食盒进入主帐旁的一间较小营帐,片刻后空手而出。那间小帐,似乎住着什么人,且受到特别关照。
是陈昆羁押的重要人物?还是与他勾结的异族使者?苏云晚暗自记下这个疑点。
巡查完毕,离开黑风隘口后,苏云晚并未首接返回,而是绕道去了附近一处规模较大的边境集市。这里龙蛇混杂,商旅、牧民、兵痞、眼线充斥其间,是打听消息的好地方。她让胡三拿着钱,去找相熟的消息贩子,重点打听两件事:一是陈昆副将的喜好、家眷情况及过往经历;二是近来是否有形迹可疑的西域商队在黑风隘口附近活动。
与此同时,苏云晚自己则以采购稀有药材为名,在集市药铺间流连。她刻意展现出高超的辨药能力,与几家药铺掌柜相谈甚欢,很快便融入了这个圈子。在交谈中,她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引向边地特有的毒物和解毒之法,特别是“黑鸠散”这类西域奇毒。
一位年迈的羌族老药师听闻她对“黑鸠散”感兴趣,捋着胡须道:“小哥(苏云晚仍作男装打扮)对此毒也有研究?此毒阴狠,源于西域‘鬼鸠木’的汁液提炼。说来也巧,月余前,倒是有个生面孔来店里,不问药材,只打听哪里能弄到极品的‘鬼鸠木’,出手阔绰,但眼神闪烁,不像良善之辈。”
苏云晚心中一动,忙追问那人样貌。老药师回忆道:“戴着斗篷,看不清脸,但个子不高,左手小指缺了半截,说话带着点奇怪的卷舌音。”
缺了半截小指!这个特征与胡三之前打听到的、与钱校尉接触的神秘商人吻合!线索再次指向西域势力,并且与企图毒杀钱校尉的事件联系起来。
数日后,胡三那边也有收获。消息贩子透露:陈昆此人极好美酒,尤嗜西域葡萄酒,且与境内几个专营西域货的大商号关系密切。其家眷并未随军,而是安置在后方一座繁华城镇,生活用度极为奢靡,远超其俸禄所能及。此外,约半月前,确有一支小型西域商队曾在黑风隘口附近短暂停留,并未进入主要市镇,行为鬼祟。
种种信息拼凑起来,陈昆的嫌疑越来越大:生活奢靡,与西域商队过从甚密,驻守之地靠近秘密所在(黑风涧),且在玄鹰营败战后可疑升迁。他完全具备作为内奸的动机和条件。
现在的问题是,证据在哪里?黑风涧底的东西,是否就是铁证?又如何能拿到手?
苏云晚回到临时落脚点,摊开北疆地图,目光在黑风隘口与黑风涧之间来回逡巡。两地首线距离不算远,但山峦阻隔,小路艰险。陈昆对黑风涧必然严密监控,强闯绝非上策。
或许,可以从内部突破?那个被特殊关照的小帐里住着的人,会不会是一个突破口?或者,陈昆与西域势力的下一次交易,会是一个机会?
她需要更耐心地等待,也需要一个能让陈昆自己露出马脚的契机。药香袅袅中,苏云晚的眼神愈发锐利。猎手己经锁定了目标,只待最佳时机,射出那决定命运的一箭。
(http://www.220book.com/book/MVZ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