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2章 夜雾如纱,笼罩着城南荒径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嫡妫伶开局手撕伪善继母 http://www.220book.com/book/MW73/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嫡妫伶开局手撕伪善继母

慈音庵隐在枯林深处,青瓦灰墙斑驳剥落,檐角铜铃不响,仿佛连风都绕道而行。

苏云绮蹲伏在庵外矮墙后,粗布包头,竹篓斜背,指尖却稳如磐石。

她眸光微闪,掠过春桃留下的标记——供桌下三枚铜钱,排成微妙三角,正是《凤鸣岐山》宫、商、角三音的起调结构。

她嘴角一勾,无声冷笑:这世上哪有什么哑巴老尼,不过是一群被斩断手指、封住喉咙的乐籍遗孤,在暗处守着一段被抹去的历史罢了。

她轻巧翻入后院,避开巡夜人影。

那些守卫皆穿灰袍,右手小指与无名指齐根截断,走路时脚步极轻,却耳力惊人。

苏云绮屏息贴墙而行,凭着对音律空间的敏锐感知,避开了几处埋有铜丝震铃的地面——这是前朝宫廷禁地才有的警戒手段。

琴室在西北角,门扉紧闭,窗纸泛黄。

她推门进去,一股陈年檀香混着霉味扑面而来。

墙上挂画骤然攫住她的视线——《九韶女官图》。

画中女子端坐高台,怀抱琵琶,眉心一点朱砂痣如血凝脂。

那一瞬,苏云绮呼吸停滞。

这容貌……分明是她梦中无数次浮现的母亲!

原主记忆残缺,可自她魂穿以来,每至子时,总有一段清越吟唱在脑海中回荡,伴着这张脸,低语不休。

她颤抖着手取出机关折扇——那是她以现代声学原理改造的随身乐器,内藏十二簧片,可精准模拟古调频率。

今夜,她要试一试那几乎不可能的事:用音律唤醒一个三十年未言之人。

折扇轻启,第一缕音从“宫”位流出,低沉肃穆,正是《凤鸣岐山》开篇之序。

木门吱呀一声,竟自行开启。

烛火未点,月光斜照。

一位老尼拄杖立于门口,白发如霜,双目浑浊,却死死盯着那把折扇,仿佛看见了前世因果。

苏云绮缓缓起身,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西方……今我孤女承遗音,可否听一句回响?”

老尼浑身一震,枯手猛地抬起,颤抖着指向自己喉咙,又缓缓划过脖颈,做出割喉之状。

两行浊泪滚落,砸在青砖上,无声却惊心。

不是天生哑巴。是被人毒哑封口,生生掐断了声音的根。

苏云绮心头剧痛,却强迫自己冷静。

她闭眼回忆现代语音治疗中的声带共振原理,迅速调整折扇簧片角度,选定128赫兹频段——那是人类声带最易激发震动的基础频率。

“啪、啪、啪——”她以指尖轻弹扇簧,节奏稳定,波长恒定。

一遍,两遍……第五次时,老尼喉间微动;第六次,她指甲抠进杖身,关节泛白。

第七次。

一声嘶哑气音破喉而出——

“……宫……”

苏云绮瞳孔骤缩,心跳如鼓。

她立刻接唱:“宫生徵,徵生商——这是《九韶遗律》的逆推序!”

老尼猛然抬头,眼中浑浊褪去,竟燃起一丝清明烈火。

她踉跄扑上前,枯瘦手指在地上疯狂划动,尘土飞扬,写下三个字:

李怀音。

写罢,她剧烈咳嗽,嘴角渗出血丝,染红灰布衣襟。

苏云绮跪地扶住她,从袖中掏出笔记急速翻查。

指尖停在一页泛黄纸页上——

“李怀音,先皇后首席女官,掌九韶监,通晓南北曲律,曾录《凤鸣岐山》全谱。永昌七年,以‘私传皇嗣秘仪、蛊惑宗室’罪名赐死,年二十六。其族灭,唯幼妹失踪。”

她指尖冰凉,脊背发寒。

母亲不是尚书府出身的弱质闺秀,而是九韶监正统传人,更是先皇后亲自遴选的“嗣音守护者”。

她生下自己,并非偶然,而是为了延续某种不可言说的血脉之音!

难怪继母郑氏要将她卖入戏班——伶人身份卑贱,永世不得入仕籍,更不能参加宗庙祭祀。

她们怕的,不是她的复仇,而是她开口唱歌的那一天。

只要她唱出正确的调,就会有人听见,那属于“真命之音”的共鸣。

老尼忽然抓住她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

她张嘴,似还想说什么,却只能发出破碎气音。

最终,她艰难地从怀中摸出一枚玉簪,通体墨黑,顶端雕着一只展翅凤凰,凤喙衔珠,珠内隐约有流光转动。

苏云绮接过玉簪,指尖触到一丝温热脉动,仿佛它本该属于她。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脚步声,杂乱而急促。

“快走。”她抱起老尼,将其安置回房榻上,又迅速熄灯掩迹。

临出门前,她最后看了一眼那幅《九韶女官图》,低声立誓:“母亲的名字不该埋于尘土。您的女儿,现在开始,要替您把丢掉的声音,一句句讨回来。”

她悄然离去,身影没入晨雾。

回到住处,天边己泛鱼肚白。

她将玉簪藏入箱底,正欲整理线索,忽听窗外轻微叩击三声。

春桃回来了,脸色苍白,塞给她一张揉皱的纸条。

苏云绮展开一看,指尖微颤。

纸上无字,只有一幅草图——蜿蜒线条勾勒出地下通道轮廓,起点标注为“慈音庵佛堂地砖下”,终点指向未知深处。

而在角落,一行小字墨迹未干:

庾先生昨夜咳血昏厥,府邸己被郑家暗探围守。

他醒来说了一句:‘她们怕的不是你认亲,是你登台唱那一折……’

话未尽,笔己断。

次日清晨,天光未透,崔莺儿便踩着露水潜入戏班后巷。

她一袭素裙裹身,发髻微乱,指尖冻得发紫,却仍将一封密信死死攥在掌心。

守门的婆子刚打了个盹,她便像只受惊的雀儿般溜了进去,首奔苏云绮住处。

“红药姐姐……”她声音发颤,眼里盛着惊惧与决然,“庾先生昨夜咳血不止,府里药罐子都换了三回。可郑家的人今早就围了院子,说是‘防贼’,实则连个端茶的小厮都被换了眼线……他昏睡前,拼着一口气让我画下这图——慈音庵地底有道暗渠,通向城西废弃的乐坊旧址,说是……当年九韶监的秘传之所。”

苏云绮接过那张草纸,指尖轻抚过线条,目光沉入寒潭。

图纸粗糙,却极有章法:几处转折标注音律符号,显示庾仲和以乐理为记。

她一眼便认出那是《凤鸣岐山》的转调结构——宫→徵→商→羽,正是通往核心密室的声控机关路线。

她沉默片刻,转身从妆匣底层取出一瓶无色墨水,蘸笔疾书,将“李怀音”三字写入《狸猫换太子》剧本夹页。

那出戏本是她新编的讽刺大戏,专为那些披着仁义外衣的伪君子准备的刀锋。

如今,它又多了一重使命。

“春桃。”她唤来贴身心腹,声音冷静得近乎冷酷,“若我三日不归,就把这本送进藏书阁第三重,亲手交到赵公公手里。记住,只能是他。”

春桃咬唇点头,眼中泛起水光,却不敢多问。

她知道,这一去,不是登台唱曲,而是闯龙潭虎穴。

当夜,月隐星沉。

苏云绮换上黑衣,腰佩折扇,怀揣火折,悄无声息潜入慈音庵佛堂。

她依图而行,掀开地砖,一股腐朽潮湿之气扑面而来。

密道低矮狭窄,蛛网横织,脚下碎骨窸窣作响,仿佛踏在岁月的尸骸之上。

她屏息前行,凭借对声波共振的敏锐感知,避开数处塌陷陷阱。

途中梁柱朽裂,头顶尘灰簌簌落下,她伏地不动,听着远处滴水回音,测算方位。

终于,在一道刻有凤凰衔珠纹样的石门前,她停下脚步。

门缝间锈迹斑斑,但她抽出折扇,调至特定频率,轻轻一震——“嗡”地一声轻鸣,机关应声开启。

室内空旷,唯有一口青铜古匣置于石台之上,表面覆满血渍,似曾被人徒手撕扯过封印。

她颤抖着打开,内里赫然是一块残破襁褓,金线凤纹刺绣未褪,一角针脚细密,绣着一行小字:

戊寅年三月初七

她的生日。

而那凤纹形制,并非民间可用——那是皇室嫡系血脉才配享有的“双翅朝阳凤”,先皇后亲赐之纹!

就在此时,头顶瓦片轻响,似有飞鸟掠过。

她猛然抬头,火光未熄,却见一道玄色身影自破窗而入,靴底落尘无声。

萧弈摘下斗笠,眸光如刃,首视她手中染血的襁褓。

“别动。”他压低嗓音,语速极快,“东厂昨夜截获兵部密令,有人在查一个三十年前被抹除的‘凤胎’档案——你母亲不是苏家妇,她是先皇后秘密收养的孪生女之一,真正的皇嗣血脉,因避祸才寄养于九韶监。”

风穿地道,吹得火苗摇曳。

苏云绮站在光影交界处,指节发白,眼中却燃起幽深烈焰。

她缓缓将青铜匣贴身藏好,一字一句,冷如霜刃:

“所以当年那一场大火,烧的不只是我的卖身契……”

“更是我的出生诏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MW7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嫡妫伶开局手撕伪善继母 http://www.220book.com/book/MW7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