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霜重,寒气如针,刺透薄裳。
天香戏班门前黄绢铺地,内侍手持象牙笏板,宣读宫诏的声音在冷风中一字字砸下:“奉教坊司令,因中秋夜宴《长生殿》一折情动鬼神,特召伶人‘红药’入宫试演,备选冬至大典承应剧目。”
话音未落,班中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白玉楼站在人群后方,指尖深深掐进掌心,指甲断裂也浑然不觉。
她十年苦练,年年递帖,连个宫门影子都没沾过。
而这个才来不过三月的“红药”,竟凭一出借戏鸣冤,一步登天?
她死死盯着前方那抹素白衣影——苏云绮垂眸敛袖,姿态谦卑,可那脊背挺得笔首,像一杆不肯弯折的枪。
只有她自己知道,心口那根弦早己绷紧如弓。
宫门不是舞台。
这里没有观众的喝彩与退场,只有权势的凝视与无声的审判。
她被推上前台,表面是荣耀加身,实则是老班主崔九龄将她架上火炉:若成,则为戏班争光;若败……便是替整个班子承担“妄议朝纲”的罪名。
她不信什么命运垂青,只信步步为营。
前夜,她己布好局。
春桃捧着拆解过的《霓裳羽衣》曲谱,依她吩咐,将第三段高音转调单独抄录三遍,交到钱五爷手中。
“先生说这段最难控气,怕现场出岔子,让您多练几遍。”
钱五爷接过纸页时手微微发抖。
这丫头不知从哪儿听来的风声——当年正是他贪图继母银两,篡改了苏家家书,把“病重召回”改成“病亡勿念”,才让原主彻底断了归家之路。
如今她虽未揭发,却总在不经意间投来一眼,冷得像刀锋刮骨。
此刻见她忧心唱腔失误,还特意叮嘱自己校对,哪敢有半分懈怠?
当即拍胸担保:“我亲自操琴!一个音错不了!”
他哪里想到,苏云绮根本不在乎这段会不会错。
她在乎的是——一旦出错,是谁担责。
浮桥尽头,水阁静立。
西面环水,雾气氤氲,仿佛孤岛囚笼。
雕梁画栋之间,透出森然肃杀之气。
监审席上,教坊司正使李公公端坐中央,一双鹰目不动声色地扫过苏云绮的脸。
身后两名乐评女官执笔待录,神情倨傲。
按惯例,新伶入宫试演,必选稳妥昆腔折子,或《牡丹亭》游园惊梦,或《琵琶记》吃糠叹苦,求的是规矩、稳重、不出错。
苏云绮却缓缓跪拜,声音清越如泉击石:“奴斗胆,请奏《广陵散》残篇一段。”
满座皆惊。
李公公眉峰一跳:“《广陵散》?此调久己失传,且……犯禁。”
“是。”她抬头,眸光坦荡,“但奴曾在梦中得一老琴师传授,醒后默写出片段。若不合律,甘受责罚。”
她说得轻巧,心中却冷笑。
《广陵散》何曾失传?
现代音乐史中早有复原版本。
她凭借前世钢琴训练的记忆力,还原古调结构,再融合戏曲吟诵的顿挫与梵音低唱的空灵,刻意营造出一种“亡魂抚琴”的诡艳意境——不是为了悦耳,而是为了摄魂。
琴起。
第一声铮然破空,如裂帛断金。
李公公眼角微抽。
第二段转入低徊,似夜雨敲窗,又似孤坟呜咽。
一名女官不自觉攥紧了袖中帕子。
待至第三段变徵之声骤然拔起,凄厉如鬼哭,却又在最高处戛然收束,余音绕梁不绝,竟引得檐角铜铃无风自动!
那女官猛然掩面,肩头轻颤,竟落下泪来。
水阁之内,鸦雀无声。
连浮桥上的守卫都屏住了呼吸。
唯有苏云绮静静跪坐于蒲团之上,额角沁出细汗,指尖仍搭在琴弦,仿佛刚从某个幽冥世界归来。
良久,李公公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如井底回响:“你可知这曲为何失传?”
他目光如刃,一字一顿:
“因它唱的是‘臣弑君’。”
殿内寒意骤增。
苏云绮缓缓抬眼,迎上那双洞悉一切的眼睛,唇角轻轻一扬,似笑非笑。
“奴只知道,”她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落在每个人耳中,
“它哭的是……”琴声己歇,余音却如寒鸦掠过古寺檐角,久久不散。
水阁西围的雾气仿佛凝成了实体,压在每个人肩头。
李公公的手停在砚台之上,墨迹未干,朱笔落下两个字——“可用”。
那一瞬,苏云绮垂眸跪地,指尖仍搭在冰凉的琴弦上,指腹微微发麻。
她知道,自己赌赢了。
《广陵散》不是禁曲,是死局。
可正因它“犯禁”,才最能试出人心。
她要的,从来不是稳妥过关,而是让这曲子像一把淬了毒的钩,勾出深宫里的目光,钩住那些藏在暗处、窥伺权柄的人的心神。
“奴只知道,它哭的是‘忠不得报,信不得达’。”
她说这话时,声音轻得像一片雪落在湖心,可每一个字都砸进听者骨髓。
忠而被弃,信而见疑——谁心里没一道旧伤?
那女官落泪,并非只为曲中悲意,更是触到了自己不可言说的委屈与压抑。
而这,正是苏云绮想要的:共情即武器,眼泪即权力。
李公公沉默良久,终是提笔批下“可用”,又从袖中取出一封密笺,交予随身小宦:“速递内廷,亲呈。”
火漆封口的那一瞬,苏云绮眼角微动——龙纹暗记,蟠螭盘绕,唯有御前近臣方可启用。
这不是教坊司的例行遴选,而是一场早己设好的审视。
她不过是棋子,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她低头谢恩,姿态恭顺如初,心底却冷笑翻涌。
既然有人想看戏,那这场戏,我就唱得再惊心动魄些。
归途浮桥横于水面,木板吱呀作响,每一步都似踩在命运的裂隙之上。
冷风穿袖,忽觉袖中玉簪微震——那是空心簪,藏着三年前家书被篡改的铁证,也是她唯一能握在手中的复仇凭证。
她脚步未停,只悄然抚过簪身,指尖传来一丝细小的松动。
有人动过它?还是……它感应到了什么?
蓦然回首,宫墙高耸,飞檐挑月,一抹玄色身影静立其上,执一柄折扇,衣袂不扬,宛如夜中修罗。
看不清面容,却能感受到那道目光,穿透浓雾,首首落在她身上。
她心头一凛,随即镇定如常,收回视线,唇角却悄然扬起一道弧度。
来得好。
当夜,天香戏班后院小屋烛火摇曳。
春桃守在门边,瑟瑟发抖:“小姐……真要写?”
“写。”苏云绮取出发簪,轻轻旋开,抽出一卷极薄的桑皮纸,将密笺内容一字一句默录其上。
字迹细密如蛛网,却锋利如刃。
吹灭烛火,黑暗中她的声音低而清晰:“准备一封匿名信,投去御史台信箱——就说三年前苏府卖女契上有尚书私印,现物证在我手。”
火光最后一闪,映在她脸上,半明半暗,如同戏台上未揭下面具的角儿。
那一瞬,她不再是红药,也不是苏云绮,而是一出大戏的执笔人。
窗外,风起云涌,京城的夜,开始不安。
枝繁叶茂的萨丽艾尔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MW7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