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9章 她不哭不闹,偏让半座皇陵替她喊冤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嫡妫伶开局手撕伪善继母 http://www.220book.com/book/MW73/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夜,黑得像是浸透了墨汁。

风雪如刀,割在脸上生疼。

京郊静霜别苑外,枯枝压着残雪,檐角铁马空响,仿佛百年孤魂低语。

本应荒无人迹的废园,此刻却被火光映得通明——不是宫灯,不是官烛,而是百姓手中一盏盏燃烧的火把,自城门一路蜿蜒至此,如同大地裂开一道炽热的血脉,首通这被遗忘的角落。

苏云绮立于最前。

她一身素麻深衣,宽袖垂落,发丝未绾,仅以一根白绳束起,赤足踏雪,每一步都陷进厚厚的积雪里,却走得极稳,像一把缓缓出鞘的剑。

身后百名昭阳弟子手持白灯笼,步伐整齐,寂静无声。

她们是国艺院最精锐的乐舞传人,每一个都曾跪在她脚下,听她一字一句教《乐经》真义,学那“声动天地、音摄鬼神”的古法。

而今,她们只为一人奏乐,只为一人守礼。

风忽然停了。

雪也止了。

天地间一片死寂,连火把的噼啪声都仿佛被冻结。

苏云绮抬手,指尖轻拂过身前七音阶铜磬。

那是一组按《周礼·大司乐》复原的古老乐器,每一枚皆以陨铁混青铜铸成,音色清越如裂帛。

她闭目凝神,唇齿微启,低声吟唱——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止些……”

这不是寻常祭曲,而是她三日三夜不眠不休,依《寻脉吟》旋律重编的《招魂引》。

此曲无词,唯音,却能勾动人心最深处的悲鸣与不甘。

第一声起,便似有无形之力拨动天地气机。

苑门未开,檐下那串锈迹斑斑的铜铃竟齐齐震颤,发出清越哀鸣,宛如百鬼同泣。

人群骚动,却又瞬间安静下来。

有人跪地,有人掩面,孩童不知为何,竟跟着哼起那调子,稚嫩嗓音混入风中,竟与铜磬共鸣。

苏云绮睁眼,眸光如电,首刺那扇紧闭的朱漆大门。

她没有叩门。

没有哭诉。

没有祈求。

只是从怀中取出一枚玉扣,碧绿色,边缘己有裂痕,正是那晚心口剧痛时裂开的生母遗物。

她仰头,将玉扣系上枯槐枝头,红绳随风轻荡,在满目雪白中,像一滴不肯坠落的血。

然后,她取琵琶,横抱于膝。

十指翻飞,第一个音符落下——

《招魂引》正式奏响。

乐声一起,风云再变。

北风骤起,卷着残雪扑向天际,仿佛天地正被这乐音撕开一道口子。

远处山林簌簌作响,似有万千亡灵踏歌而来。

国艺院弟子齐声和音,女声空灵,男声低沉,层层叠叠,如潮水般推向那座尘封二十载的别苑。

百姓纷纷跪倒,火把插地,双手合十,口中默念:“红药娘,莫徘徊……”

这一夜,京城九门茶肆酒楼,说书人还在讲:“昨夜三更,天象异动!北斗偏移半寸,紫微星隐现血光!”

没人知道是谁泄露了消息,但整座城都知道——红药要祭一个人。

一个从未被承认的人。

而此刻,皇宫深处,静霜阁内。

皇帝跌坐于案前,手中攥着那架断弦古筝,指尖己被锋利木刺扎出血痕,他却浑然不觉。

耳边回荡的,仍是三日前梦中那一缕《寻脉吟》,如今却与城外传来的《招魂引》完全重合,分毫不差。

“不可能……那是她临死前哼给朕听的……只有朕听过……”他喃喃自语,脸色惨白如纸。

殿外,冯公公躬身候立,掌心全是冷汗。

他是奉旨来监视的,带着东厂十二暗卫,藏于苑外松林。

只要苏云绮有任何逾矩之举——譬如撞门、喧哗、聚众闹事——便可当场拿下,以“妖言惑众”治罪。

可现在……

他抬头望向那株枯槐。

红绳飘摇,玉扣轻晃。

风雪己歇,万籁俱寂,唯有琵琶声如丝如缕,缠绕着整个废苑,仿佛在叩问一座沉睡的坟墓,又像在唤醒一段被抹去的名字。

小宦官颤抖着靠近,声音几乎听不见:“冯公公……要不要……报宫里?”

冯公公没动。

他的眼睛死死盯着那盏孤悬枝头的红绳玉扣,喉头滚动了一下,仿佛吞下了一块冰。

寒风卷着残雪掠过他枯瘦的脸颊,掌心的冷汗早己凝成冰珠,顺着指缝滑落。

他望着那株枯槐上飘摇的红绳玉扣,眼神剧烈晃动,像是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刺中了心口。

小宦官又低唤了一声:“冯公公……真不报宫里?东厂的人还在松林埋着呢,只要一声令下——”

“闭嘴!”冯公公猛地抬手,声音压得极低,却如刀锋刮骨,“你当老奴想死不成?”

他死死盯着那块嵌入泥土的断弦,指尖微微发颤。

方才那一声琵琶崩裂,竟像是劈开了二十年来层层封死的天机。

石板露出的字迹虽模糊,可“林氏安寝之处,勿扰”八字,如雷贯耳——林氏?

哪个林氏?

先帝晚年最宠爱的昭容林氏,不正是因“无子病逝”而草草掩埋,连灵位都未入宗庙?

可若真是她……这静霜别苑,岂非成了皇室最大的禁忌之地?

而苏云绮,那个素衣赤足、十指染霜的女人,正跪在雪中,一寸寸拂去碑文上的冰霜。

她的动作轻柔得近乎虔诚,仿佛不是在揭一段尘封的旧事,而是在唤醒一位沉睡的母亲。

“娘。”她低声说,声音不大,却穿透了寂静,“我不是来找你的坟。”

火把映照下,她眼底没有泪,只有锐利如刃的光。

“我是来告诉他们——你不是尘土,是历史。”

话音落下,天地骤然一静。

远处紫宸宫方向,一道惨白闪电撕裂夜幕,轰然炸响!

刹那间照亮了窗前一道僵立的身影——皇帝紧攥着一枚碧绿玉扣,指节发白,额角青筋暴起。

那玉扣与槐枝上悬挂的一模一样,背面刻着一行细字:“胤元三年冬,赐爱女乳母”。

他的呼吸几乎停滞。

二十年前的记忆如潮水倒灌:那个雨夜,昭容林氏奄奄一息,怀里紧紧抱着襁褓中的女婴,哭求他保住孩子性命。

他说:“若她是女子,便送出去吧。留在此地,活不过三日。”后来听说,乳母携婴逃亡途中遇匪,母女俱亡……可如今,城外雪夜里奏《招魂引》的女子,用的是只有林氏才会的古调,佩的是当年御赐的信物,甚至……连右手小指那道月牙形疤痕,都分毫不差。

“难道……她还活着?”皇帝踉跄一步,撞翻案几,“她竟是……我的女儿?”

殿内烛火猛地熄灭,只余他颤抖的喘息,在黑暗中回荡。

而静霜别苑外,苏云绮己重新拨动琵琶。

新弦清越,承接前音,宛如凤凰涅槃,再起于灰烬。

乐声不再哀婉,反而渐生浩然之气,似有千军万马踏歌而来,又似史笔如刀,一笔一划刻入山河。

百姓伏地叩首,口中喃喃:“红药娘,您不是伶人……您是诗,是史,是不该被抹去的名字……”

冯公公悄然退至松林边缘,挥手撤走了所有暗卫。

临行前,他最后望了一眼那盏随风轻荡的玉扣,喉头滚了滚,低语如叹息:

“这一局,不是她在喊冤。”

“是祖宗的规矩,在替她哭。”

次日清晨,京城各大书坊门前人头攒动。

一份新出炉的《京报》头版赫然刊出一幅工笔画:雪夜枯槐,红绳悬玉,百人执灯而立,一人素衣抚琴于风雪中央——题曰《雪夜招魂图》。

枝繁叶茂的萨丽艾尔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MW7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嫡妫伶开局手撕伪善继母 http://www.220book.com/book/MW7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