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创意”
九月的风带着桂花的甜香,吹进“凡凡书店”的玻璃门时,林晚正蹲在仓库角落,对着一堆待处理的旧家电发愁。阳光透过仓库天窗斜切进来,在满是零件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指尖划过一台外壳有些掉漆的微波炉,又摸了摸旁边半旧的电热水器,眉头轻轻皱了起来。
“凡哥,你看这些家电,”林晚朝着门口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纠结,“大部分只是小毛病,修修就能用,直接卖给回收厂太可惜了;可要是按正常二手价卖,又怕居民觉得不如买新的划算,堆在这儿占地方不说,还浪费资源。”
陈凡刚送完最后一台回收的冰箱回来,额角还沾着细密的汗珠,听到林晚的话,他走进仓库,顺着她的目光看向那堆家电。确实,这些日子回收的家电里,有近三成只是存在线路接触不良、零件轻微老化的问题,比如那台微波炉,只是磁控管松动,重新固定就能正常使用;还有那台电热水器,不过是加热管结了水垢,清理干净就能恢复效率。
“之前也想过维修后再卖,”陈凡蹲下身,打开微波炉的侧盖,指着里面的磁控管说,“但咱们没经验,找维修师傅的话,人工费加上零件费,算下来利润特别薄,而且不好定价,高了没人要,低了又覆盖不了成本。”
赵磊也跟着走进来,挠了挠头说:“是啊,上次我表哥来看,说那台电热水器修好了能卖两百多,可找师傅修得花八十,再加上运输费,根本赚不了多少,还不如直接给回收厂省心。”
林晚没说话,只是蹲在地上,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电热水器的边缘。她想起上周去社区办事时,看到低保户王奶奶正抱着一个旧暖水瓶,在寒风里等公交车去女儿家——王奶奶家的电暖器坏了一个冬天,一直舍不得买新的,只能靠暖水瓶取暖。还有住在6号楼的张大爷,儿子残疾,家里唯一的冰箱坏了快半年,每次买的菜都放不住,只能天天去菜市场买新鲜的,遇到下雨天就特别不方便。
这些画面在脑海里闪过,林晚突然抬起头,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凡哥,赵磊,咱们能不能不把这些修好的家电卖掉,而是送给需要的低保户啊?”
陈凡和赵磊都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她会这么说。
“送?”赵磊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可咱们修这些家电要花钱,送出去的话,不就等于亏本了吗?咱们这业务本来利润就不高,再这么折腾,会不会……”
林晚连忙摆手,语气急切又认真:“不是单纯送!你想啊,咱们把这些有小毛病的家电修好,低价卖给低保户,比如成本价加个十块二十块,意思一下就行,主要是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一来,既不算完全亏本,还能帮到有需要的人,多好啊!”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咱们这么做,也不是白忙活。你想,之前解决信任危机的时候,大家就觉得咱们实在,要是再做这种公益事,居民肯定更信任咱们,口碑不就更好了吗?以后不管是二手家电回收,还是即将开展的家政服务,大家都会更愿意找咱们,长远来看,其实是划算的。”
陈凡看着林晚眼里的光,心里突然一动。他之前只想着怎么让业务盈利,却没考虑到“公益”这层可能性。林晚说的没错,他们做社区生意,最看重的就是口碑,要是能通过这种方式帮到低保户,不仅能让业务更有温度,还能让“凡凡书店”的名字更深入人心,这可比单纯赚点钱有意义多了。
“我觉得这个主意好!”陈凡猛地拍了下手,语气里满是赞同,“咱们做业务不能只盯着钱,能帮到邻居,让社区变得更温暖,才是更重要的事。不过,咱们得先弄清楚,小区里到底有多少低保户,他们需要哪些家电,不能盲目送,不然达不到效果。”
赵磊也反应过来,兴奋地说:“对啊!比如王奶奶需要电暖器,张大爷需要冰箱,咱们要是送错了,反而帮不上忙。而且咱们得确认一下,哪些低保户是真的有需求,别浪费了资源。”
“我有个办法,”陈凡拿出手机,点开之前社区工作人员给的政务服务小程序,“之前社区说过,这个小程序可以申请查询本地低保户的基本信息,不过需要提供合理的用途说明,咱们以‘捐赠爱心家电’的名义申请,应该能通过。”
他一边说,一边在小程序上填写申请信息,把“凡凡书店计划维修二手家电,低价或无偿捐赠给有需求的低保户”的想法写得清清楚楚,还附上了之前回收家电的清单和维修预算。提交申请后,社区工作人员很快就回复了,说需要核实他们的资质和计划,让他们第二天去社区办公室面谈。
第二天一早,陈凡和林晚就带着准备好的资料去了社区办公室。负责民政工作的李主任看到他们,笑着说:“你们的申请我看了,想法特别好!现在很多低保户确实有家电需求,但又舍不得买新的,你们能把修好的二手家电送给他们,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不过,”李主任话锋一转,拿出一份表格,“低保户的个人信息属于隐私,不能直接给你们名单,但我可以帮你们统计一下,咱们社区一共有28户低保户,其中15户需要冰箱,8户需要洗衣机,5户需要电暖器或微波炉,我可以把他们的需求整理成清单给你们,你们根据清单准备家电,到时候我们一起上门确认,这样既保护了隐私,又能确保家电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里。”
陈凡和林晚连忙点头:“太好了!谢谢李主任,这样我们就知道该修哪些家电了。”
“还有个建议,”李主任放下表格,看着他们说,“你们可以联合社区一起举办一个‘爱心家电捐赠仪式’,就在社区广场办,这样既能让更多居民知道你们的善举,也能让低保户感受到社区的关怀,说不定还能带动更多人参与公益。”
这个建议正合陈凡心意。他们原本只是想低调地把家电送出去,没想到李主任会这么支持,还愿意帮忙组织捐赠仪式。林晚立刻说:“我们愿意!到时候我们负责准备修好的家电,再做一些宣传海报,社区帮忙通知低保户和居民就行。”
从社区办公室出来,陈凡和林晚都特别兴奋。他们立刻回书店,开始制定详细的计划:赵磊负责联系靠谱的维修师傅,对比价格后,找了之前帮他们修过冰箱的张师傅,张师傅听说他们是为了捐赠做公益,主动把维修费降了20%,还说会优先帮他们修;林晚负责统计需要维修的家电,根据社区给的需求清单,挑出15台能修好的冰箱、8台洗衣机、5台微波炉,一一做好标记;陈凡则负责采购维修需要的零件,还特意买了新的家电插头和电源线,确保修好的家电安全耐用。
接下来的一周,书店的仓库变成了临时维修车间。张师傅带着两个徒弟天天来,拆家电、换零件、清理污垢,忙得满头大汗;赵磊在旁边打下手,帮着递工具、搬家电,还顺便跟着张师傅学了点简单的维修技巧;林晚则每天给大家准备矿泉水和盒饭,还会定期检查维修进度,确保每台家电都能达到安全使用标准。
陈凡也没闲着,他不仅要处理日常的二手家电回收业务,还要和社区一起筹备捐赠仪式。他们在社区广场搭了一个简单的舞台,挂起“爱心家电捐赠仪式”的横幅,还在社区的公告栏和团购群里发布通知,邀请居民来参加。林晚还特意设计了捐赠证书,上面写着“感谢凡凡书店为社区低保户捐赠爱心家电,传递温暖,共创和谐社区”,准备在仪式上发给陈凡他们。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的手机能连通未来的数据库维修工作进行到第五天的时候,出了个小插曲:有一台冰箱的压缩机坏了,换一个新的需要三百多块,张师傅建议说:“这台冰箱太旧了,换压缩机不划算,不如直接放弃,再找一台能修的。”
陈凡看着那台冰箱,外壳虽然旧,但内胆很干净,要是换了压缩机,还能再用好几年。他想了想,说:“换吧,三百多就三百多,只要能修好,能帮到需要的人,花这个钱值得。”
林晚也点头:“对,咱们既然决定做这件事,就要做到最好,不能因为成本高就放弃,不然对不起那些等着家电用的低保户。”
最后,那台冰箱还是修好了。张师傅说:“这台冰箱我仔细检查过了,换了新压缩机,又清理了冷凝器,用个五六年没问题。”
到了捐赠仪式的前一天,所有家电都维修完毕。陈凡和林晚带着张师傅,把每台家电都通电测试了一遍:冰箱能正常制冷,洗衣机能正常脱水,微波炉能正常加热,所有家电的外壳都被擦得干干净净,虽然还有些旧痕迹,但看起来特别整洁。他们还在每台家电上贴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使用注意事项”和书店的联系方式,注明“如果家电出现问题,可以联系我们免费维修”。
捐赠仪式当天,天气特别好。一大早,社区广场就挤满了人,不仅有28户低保户,还有很多来围观的居民。李主任亲自到场主持仪式,他先是介绍了凡凡书店的公益举动,然后邀请陈凡上台讲话。
陈凡拿着话筒,看着台下的居民和低保户,心里特别激动:“各位邻居,各位叔叔阿姨,我们做二手家电回收业务,本来只是想帮大家解决旧家电处理的难题,后来林晚提议,把能修好的家电送给需要的低保户,我们觉得这个主意特别好。这些日子,我们找师傅维修家电,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看到这些修好的家电,想到它们能帮到大家,我们就觉得特别值。”
他顿了顿,又说:“以后,我们会把这个公益活动坚持下去,每个季度都会回收、维修一批家电,捐赠给有需求的低保户。也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能带动更多人关注社区里的困难群体,一起为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陈凡的话刚说完,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住在3号楼的王奶奶走上台,握着陈凡的手,眼眶红红的:“小陈啊,太谢谢你了!我家的电暖器坏了好久,冬天只能靠暖水瓶取暖,现在有了新的电暖器,这个冬天终于不用挨冻了!”
张大爷也拿着捐赠的冰箱发票,激动地说:“我家冰箱坏了半年,每次买菜都得算计着买,生怕放坏了,现在有了冰箱,终于能一次多买些菜了,太感谢你们了!”
随后,陈凡、林晚和赵磊一起,把家电一台台送到低保户手里。居民们看着这一幕,都纷纷称赞:“小陈他们真是好人,不仅实在,还这么有爱心!”“以后处理旧家电,肯定还找他们!”“咱们社区要是多几个像他们这样的人就好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当天有一位《江城晚报》的记者刚好路过社区广场,看到捐赠仪式,就停下来采访了李主任和陈凡,还拍了很多照片。第二天,《江城晚报》的民生版就刊登了一篇题为《社区书店变“爱心驿站”,二手家电维修后捐赠低保户》的报道,详细介绍了凡凡书店的公益举动,还附上了陈凡和低保户握手的照片。
报道一出,很多人都知道了凡凡书店。第二天一开门,就有不少从别的社区来的居民,专门找他们回收旧家电,还说:“我们看了报纸,知道你们是做公益的,觉得你们靠谱,所以特意过来找你们。”还有一些企业负责人联系他们,说想和他们合作,一起开展公益活动,捐赠更多家电给低保户。
陈凡和林晚都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创意,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他们坐在书店里,看着络绎不绝的居民,心里既高兴又感慨。
“早知道会被记者报道,我昨天就穿件干净点的衣服了。”赵磊看着报纸上自己穿着工作服的照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引得陈凡和林晚都笑了起来。
“其实最重要的不是报道,”林晚看着窗外,语气温柔又坚定,“是咱们真的帮到了需要的人,而且让更多人知道,做公益不一定需要花很多钱,只要有这份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能给别人带来温暖。”
陈凡点头,心里也有了新的想法:“咱们以后可以把公益和业务结合得更紧密一些,比如每回收一台家电,就从利润里拿出5块钱,存起来作为公益基金,专门用来维修捐赠的家电;还可以邀请居民一起参与,比如让居民把旧家电捐给我们,我们维修后捐赠给低保户,然后给居民发一张‘爱心证书’,这样既能增加居民的参与感,也能让公益活动影响更多人。”
林晚和赵磊都特别赞同这个想法。他们立刻开始制定公益基金的管理制度,还设计了“爱心证书”的样式,准备下次回收家电的时候就开始实施。
当天下午,社区李主任也打来电话,说区民政局的领导看到了报道,特意表扬了他们,还说想把他们的做法在全区推广,让更多社区的商家参与进来,一起为低保户提供帮助。李主任还邀请他们下周去区里参加座谈会,分享他们的经验。
挂了电话,陈凡看着林晚和赵磊,笑着说:“看来咱们这步棋走对了。不仅帮了人,赢了口碑,还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以后咱们的业务肯定会越来越好。”
“那咱们的家政服务是不是可以加快进度了?”赵磊突然想起之前讨论的家政服务,兴奋地说,“现在大家都知道咱们了,家政服务一推出,肯定有很多人愿意找咱们!”
林晚也说:“对,我已经把家政服务的宣传页设计好了,上面除了家电清洁、日常保洁,还加了‘公益服务’板块,注明‘为低保户提供免费家政服务’,这样既能拓展业务,也能继续做公益,一举两得。”
陈凡拿起林晚设计的宣传页,上面印着温馨的家庭场景,服务项目和价格一目了然,最下面还印着“凡凡书店,用服务传递温暖”的标语。他满意地点点头:“就按这个来!等忙完区里的座谈会,咱们就正式推出家政服务,争取把业务做得更好,帮助更多人。”
傍晚的时候,夕阳把书店的影子拉得很长。陈凡、林晚和赵磊坐在门口的长椅上,看着社区里来来往往的居民,有的居民路过时会主动打招呼,有的会停下来聊几句家常,还有的会把家里的旧报纸、旧书籍拿来,说“给你们留着,说不定能用上”。
林晚看着手里的报纸,上面的报道标题格外醒目,她笑着说:“没想到我随口提的一个想法,竟然能有这么大的影响。以后我得多想想,还有什么能帮到居民,又能让咱们业务更好的点子。”
陈凡看着她,眼神里满是认可:“有你在,咱们的书店肯定会越来越不一样。以后不管是业务拓展,还是公益活动,咱们都一起商量,一起做,把‘凡凡书店’变成不仅能赚钱,还能传递温暖的地方。”
赵磊也凑过来说:“我也会努力的!跟着凡哥和晚姐,不仅能学到东西,还能做这么有意义的事,我觉得特别开心。”
晚风轻轻吹过,带着桂花的香气,也带着社区里的欢声笑语。陈凡知道,他们的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只要他们三个人一起,坚持初心,心怀善意,就一定能把“凡凡书店”做得越来越好,让这个社区因为他们的存在,变得更加温暖、更加美好。
(http://www.220book.com/book/MW8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