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城,金銮殿。
今日的朝会气氛格外凝重。龙椅之上,年迈的皇帝微阖着眼,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扶手,听着下方臣子的激烈争辩。
“陛下!”一位御史出班,手持笏板,声音激昂,“刑部主事陆小风,出身不明,所修功法诡异,非道非佛!邙山、杭州、雷泽之行,看似除魔卫道,实则疑点重重!其所斩妖物,皆死无对证,焉知不是其同党演的一出戏?其目的,便是骗取朝廷信任,攫取高位!此等心怀叵测之辈,若不严查,恐成我大胤心腹之患!臣恳请陛下,即刻下旨,锁拿陆小风回京,交三司会审!”
此言一出,立刻有数名官员附议,言辞凿凿,皆指向陆小风功法诡异、来历不明,甚至隐晦提及可能与某些前朝余孽或境外邪宗有关。这些官员,大多与国师府往来密切。
“荒谬!”吏部侍郎苏明远踏步而出,面色沉静,声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陆小风之功,邙山救民、杭州追银、雷泽斩凶,桩桩件件,皆有地方官府文书、幸存百姓乃至清虚观高徒为证!岂是几句‘疑点重重’便可抹杀?其所修功法,或为隐世传承,世间奇功异法何其多也,岂能因不识便污为魔功?若按诸位大人所言,但凡身怀异术者皆有罪,那我朝钦天监、护国寺乃至国师府,又当如何自处?”
苏明远乃吏部天官,掌管天下官员考功,话语分量极重。他此言既维护了陆小风,又将了国师府一军——你国师府不也身怀异术吗?
“苏大人此言差矣!”又一位国师派官员反驳,“国师大人乃道门正宗,受陛下敕封,护持国运,岂是来历不明之辈可比?那陆小风不过一介白身,骤然崛起,行事张扬,岂能不查?更何况,江南道按察使刘能,竟敢阻拦内廷与刑部联合拿人,其心可诛!此等跋扈行径,若非与陆小风有所勾结,便是目无君上!臣请陛下,一并治罪!”
矛头开始转向维护陆小风的江南道官员。
端坐于武将班列前方的康亲王,微微皱眉,却并未开口。他身旁的世子赵琰,则是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就在这时,一个清朗又带着几分慵懒的声音响起:“诸位大人吵了半天,无非是觉得陆主事功劳太大,升得太快,又身怀绝技,让人不放心罢了。”
众人望去,说话者正是世子赵琰。他踱步出班,对着御座一礼:“父皇,儿臣以为,功是功,过是过。陆小风之功,实实在在,惠及地方,若因莫须有之猜忌便予以否定,岂不让天下有功之士寒心?至于其所修功法,儿臣倒是在王府与之切磋过,其真元中正平和,隐含浩然之气,绝非邪魔外道。若朝廷不放心,大可等其回京,由钦天监或护国寺的高僧道长查验便是,何须兴师动众,强行锁拿?岂不是显得我朝廷气量狭小,不能容人?”
赵琰这番话,看似公允,实则将陆小风划到了“自己人”的范畴(王府切磋),并且点明了强行拿人会寒了天下人的心。
“世子殿下此言,莫非是要包庇那陆小风?”国师派官员立刻反击。
赵琰挑眉:“包庇?本世子只是就事论事。倒是诸位,口口声声要拿人,却拿不出真凭实据,仅凭猜测便要定一位功臣的罪,这又是何道理?难道我大胤的律法,是儿戏不成?”
朝堂之上,顿时又吵作一团。支持陆小风的(主要是与康亲王府、苏侍郎交好或看重陆小风功劳的官员)与要求严查的国师派官员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龙椅上的皇帝终于缓缓睁开眼,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与威严:“够了。”
两个字,瞬间让喧闹的金殿安静下来。
皇帝目光扫过下方众臣,最后落在一首闭目养神、站在文官首列的国师玄诚真人身上:“国师,此事你如何看待?”
玄诚真人缓缓睁开眼,他面容清癯,眼神深邃如古井,看不出喜怒。他微微躬身,声音平和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陛下,老臣以为,世子殿下与苏侍郎所言,不无道理。陆小风确有功劳,不宜轻罪。然,其功法来历,关乎朝廷安稳,不可不察。不如……便依世子所言,待其回京,由老臣亲自为其‘查验’一番,若果真清白,朝廷自当褒奖;若真有问题……再行处置不迟。”
他这话,看似退让,实则将主动权牢牢抓在了手中。“亲自查验”?谁知道他会查验出什么结果?
皇帝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便依国师所言。传旨江南,令陆小风伤愈后,即刻返京。其功过,待返京后,由国师亲自核定。”
“陛下圣明!”国师派官员齐声高呼。
赵琰和苏明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皇帝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实则还是偏向了国师府。让玄诚真人亲自查验,陆小风恐怕凶多吉少。
朝会散去,这场关于陆小风的风波,暂时以这样一种方式告一段落。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风暴,将在陆小风返回京城之后!
---
江宁府,驿馆静室。
与此同时,静室之内的陆小风,也到了关键时刻。
他盘膝而坐,周身被浓郁的暗蓝色水光笼罩,如同置身于一片深邃的海洋。体内,那滴玄武真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旋转、膨胀,其上的龟蛇印记清晰无比,仿佛要活过来一般。镇渊令悬浮在他身前,散发着温润的白光,与他周身真元交相辉映。
连番生死大战的积累,雷泽之行的透支与恢复,以及对《神通鉴》和镇渊真人传承的更深领悟,在此刻尽数化为冲击瓶颈的力量!
“嗡——!”
他体内仿佛有什么壁垒被打破,那滴暗蓝色真元猛地一震,体积骤然缩小了一圈,但颜色变得更加深邃,光华内敛,其中蕴含的力量却暴涨了数倍!一股更加强大、更加精纯的气息,从他身上弥漫开来!
凝元中期!成了!
不仅如此,他感觉到自己对玄武真元的掌控更加得心应手,与镇渊令的联系也愈发紧密。脑海中,《神通鉴》似乎也解锁了更多关于能量本质分析与运用的信息。
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暗蓝色光华一闪而逝,整个人的气质变得更加沉稳内敛。
“恭喜陆兄(恩公)破境!”守在外间的叶轻尘、柳依依和净缘感应到气息变化,推门而入,脸上都带着欣喜之色。
陆小风长身而起,活动了一下筋骨,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之前的伤势也在突破过程中痊愈了大半。他拱手笑道:“侥幸成功,有劳诸位护法了。”
就在这时,驿馆外传来通报声,江南道按察使刘大人去而复返,带来了京城的最新消息。
听完刘大人转述的朝会结果和皇帝旨意,陆小风神色平静,并无太多意外。
“由国师亲自查验?”叶轻尘冷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陆兄,你打算怎么办?”
陆小风目光深邃,望向京城方向,缓缓道:“圣旨己下,自然是要回京的。”
“可是……”柳依依面露忧色。
“无妨。”陆小风打断她,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他想查,便让他查。正好,我也有些疑问,想当面问问这位国师大人。”
他如今突破到凝元中期,实力大增,更有镇渊令和玄武真元作为底牌,面对国师,并非没有一搏之力。而且,他隐隐觉得,国师府与那破坏镇水碑、散布邪神雕像的势力,或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次回京,未必不是一次查明真相的机会。
“更何况,”陆小风看向北方,眼神微冷,“有些人,有些账,也该回去算一算了。”
京城,那个权力与阴谋的中心,他终究是要回去的。而这一次,他将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小心翼翼的新科官员,而是携江南之功、凝元中期修为归去的……陆小风!
(http://www.220book.com/book/MWA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