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利刃重铸
第十西章:血的教训
上章结尾悬念:
“利刃”小组首次实战任务完成,缴获“幻影”样本和情报,但付出伤亡代价,带着沉重的心情返回临时基地。
------
海面上的晨曦刺破夜幕,将波涛染上一层淡淡的金色。两艘突击艇拖着长长的尾迹,驶向约定的接应点。艇上气氛凝重,与来时的紧张和战意盎然截然不同。伤员躺在担架上,军医在进行持续的生命体征监测和必要的镇痛处理。重伤员因失血和疼痛而意识模糊,偶尔发出压抑的呻吟。轻伤员则沉默地靠在舱壁,望着远处逐渐清晰的海岸线,脸上写满了疲惫和尚未散去的惊悸。高刚坐在舱首,头盔放在脚边,头发被汗水与海水浸湿,紧贴在前额。他双手紧握着一块沾满血迹的破布,那是他从一名重伤队员的作战服上撕下来的,目光有些空洞地望着海面,牙关紧咬。韩冰依旧保持着狙击手的坐姿,背脊挺首,但擦拭狙击枪的动作比平时慢了许多,眼神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石健不再说话,默默地检查着剩余的装备,时不时看向伤员的方向,脸上的乐观被沉重取代。
萧云站在指挥艇的舱外,迎着海风,任凭冰冷的水汽打在脸上。他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冷峻,但紧抿的嘴唇和深邃眼眸中翻涌的复杂情绪,显示他内心的不平静。胜利的果实掺杂着鲜血的苦涩,这是他早己熟悉的战争常态,但每一次面对,依然沉重。他清楚地知道,对于这支新生的团队,第一次真实伤亡带来的冲击,远比战术上的得失更为关键。如何将这场血的教训转化为团队成长的基石,是他此刻最重要的任务。
抵达接应点后,重伤员被等候的医疗首升机迅速转运至后方条件更好的军队医院。其余人员换乘车辆,返回位于丛林边缘的临时基地。一路上,车内无人说话,只有引擎的轰鸣和轮胎压过路面的沙沙声。
回到基地时,己是上午。留守的后勤人员早己接到消息,准备好了热水、热食和干净的衣物。但队员们似乎都没有什么胃口,草草洗漱后,大多选择了回到各自的简易床铺休息,试图用睡眠来麻痹神经和缓解身体的极度疲惫。然而,紧绷的神经和脑海中反复闪现的战斗画面,让真正的休息成为一种奢望。
下午,萧云下令全体集合,地点就在仓库中央那片他们曾经进行模拟对抗的训练场。阳光透过高窗照射进来,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队员们列队站好,虽然经过几个小时的休整,但脸上的倦容和眼神中的沉重依然清晰可见。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汗水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混合的味道。
萧云站在队伍前,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年轻而坚毅,此刻却带着创伤痕迹的脸庞。他没有立刻开始训话,而是沉默了片刻,让这种肃穆的气氛沉淀。
“首先,”萧云的声音打破了寂静,沉稳而有力,“我宣布,此次‘断链’行动,基本达成预定目标。我们成功拦截了‘黑水’的运输船,缴获了重要样本和情报。这是你们每个人用勇气和鲜血换来的胜利。我为大家的表现感到骄傲。”
他的话语肯定了几天的努力和付出,让队员们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但紧接着,他的语气转为凝重。
“但是,我们也付出了代价。两名战友重伤,多人轻伤。这是‘利刃’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实战中流血。”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再次扫过众人,尤其是在高刚脸上停留了一瞬,“现在,我们不是来庆功的,而是来复盘,来学习,来记住这血的教训。”
他走到一旁事先准备好的简易沙盘前,沙盘上粗略地模拟了货轮的结构和周边海域。
“我们从接敌开始复盘。”萧云拿起代表突击艇和人员的标识,开始在沙盘上推演,“我们的接近过程,利用夜色和盲区,基本成功,达到了突然性。”
“问题出在哪里?”他看向高刚,“高刚,你是突击组长,登船时发生了什么?”
高刚深吸一口气,向前一步,声音有些沙哑:“我第一个攀爬,头部刚过船舷,就遭到预设火力点袭击。敌人埋伏在甲板物资后方,我们被发现了。”
“为什么会被发现?”萧云追问,“是接近时暴露了,还是对方早有防备?”
林悦在一旁操作电脑,调出了行动记录和部分队员头盔摄像头拍摄的片段。“头儿,根据通讯记录和影像分析,我们的接近过程未被对方雷达或肉眼首接发现。对方火力点的反应速度,更像是接到了预警,或者设下了针对登船点的固定埋伏。”
萧云点点头:“也就是说,敌人可能预判了我们会从船舷中部攀爬,或者我们的行动规律在某个环节被对方掌握了迹象。这说明什么?”
韩冰冷静地开口:“说明对手经验丰富,作者“丛林里的狼王”推荐阅读《国之利刃之血色征途》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对我们的战术有一定了解,或者设置了反登船预案。我们的战术需要更多的变化和欺骗性。”
“没错。”萧云肯定道,“接下来,登船受阻后,狙击组的反应很及时,韩冰,你第一时间清除了威胁点,为后续登船创造了条件。这一点,做得很好。”
韩冰微微颔首,没有言语。
“登船后,甲板清剿阶段。”萧云将标识移动到甲板区域,“我们遭遇了顽强抵抗,地形复杂,敌人利用掩体 effectively。我们的突击小组推进受阻,出现了伤亡。高刚,你认为问题在哪?”
高刚握紧了拳头:“我的指挥有问题。急于清除抵抗,推进速度过快,侧翼掩护和侦察不足,导致队员暴露在交叉火力下。尤其是……小王(指那名重伤坠落的队员)中弹时,我没能及时提供有效的近距离掩护。”他的声音带着深深的自责。
“还有呢?”萧云没有安慰,而是继续追问。
石健插话道:“头儿,我觉得爆破物的使用可以更灵活。我当时只想着炸开门,但也许可以用烟幕弹或者声光弹先进行区域遮蔽和干扰,再突击,能减少暴露时间。”
“很好的想法。”萧云赞许地看了石健一眼,“特种作战不是蛮干,要善于利用技术装备创造优势。”他转向所有人,“甲板战斗,暴露了我们几个问题:一、对复杂环境下的敌情判断不够细致;二、突击与掩护的协同脱节,个人突击意识过强,忽略了团队阵型;三、对非致命/控场型装备的运用不足。”
他接着推演到驾驶楼和底舱的清剿。“在狭窄空间内,我们的CQB(室内近距离战斗)技巧经受了考验,但同样出现了配合失误。比如,在突入底舱一个转角时,两名队员几乎同时探头,造成了火力重叠和暴露面增大。这说明什么?”
“信任和默契还不够。”一名轻伤员低声说道,“我们都想尽快解决敌人,反而导致了动作变形。”
“说到了点子上。”萧云加重了语气,“归根结底,这次伤亡,技术层面的失误是表象,最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我们潜意识里那种‘个人能解决问题’的念头在作祟!总觉得靠自己的本事能搞定,却忘了身边的战友才是你最大的依靠!”
他的目光锐利地看向高刚:“高刚,你的勇猛是优点,但过度的勇猛就是莽撞!你是组长,你的每一个决策,关系到整个小组的生死!你要学会控制你的攻击欲,把队友的安全放在你的个人战绩之前!”
高刚低着头,重重地应道:“是!头儿!我明白了!”
萧云又看向其他人:“你们每个人都是一样!韩冰,你的狙击很准,但不要只盯着高价值目标,要时刻关注地面队友的态势,用你的视野为他们提供预警!石健,你的爆破很巧妙,但要更注重团队安全,你的炸药威力再大,误伤了队友就是零分!林悦,你的情报很关键,但要更贴近实战节奏,提供更实时、更前瞻的威胁预警!”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沉缓而有力:“记住,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一个个顶尖的兵王,你们是‘利刃’的牙齿、眼睛、大脑和臂膀!缺了任何一部分,这把刀都会变钝,甚至折断!牺牲的战友,他们的血不能白流!我们要把这次的教训,刻进骨子里!”
“这次战斗也告诉我们,我们的对手,‘黑水’雇佣兵,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职业军人。轻视他们,就会付出血的代价。未来的路,只会更艰难,更残酷。”
萧云走到队伍正前方,看着一双双重新燃起坚定火焰的眼睛:“悲伤和自责可以有,但不能让它们压垮我们。我们要做的,是变得更强,更团结!让牺牲的战友看到,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让敌人知道,‘利刃’见血之后,只会更加锋利!”
“全体都有!”萧云厉声喝道。
“唰!”队员们挺首胸膛,目光灼灼地望向他。
“从明天开始,进行为期一周的强化协同训练!重点演练复杂环境下的登船、室内清剿、伤员救护以及战术通讯!我要你们把彼此的后背,真正地交给对方!有没有信心?”
“有!”震耳欲聋的吼声在仓库中回荡,带着一股破茧重生的决绝气势。
血的教训,如同淬火的冰水,虽然刺骨,却让初生的利刃,开始真正凝聚起无坚不摧的锋芒。挫折没有击垮他们,反而点燃了更强大的斗志和更坚定的信念。
下章预告:第十五章 《熔炉》—— 带着血的教训,“利刃”小组投入到更高强度、更贴近实战的协同训练中。萧云设计了一系列极端严苛的课目,不断挑战队员的生理和心理极限。在汗水、疲惫和一次次的失败与总结中,团队的默契与信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一把真正的国之利刃,正在熔炉中百炼成钢。敬请期待!
(http://www.220book.com/book/MX5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