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梧桐巷的老槐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楚悦的欧洲之行进入倒计时,家里的气氛混合着骄傲、不舍和一丝忙乱。
楚悦:临行前的牵挂
出发前一周,楚悦的行李箱开开合合无数次。她既想带上所有能展示中国设计师水准的材料,又担心超重。最后,她精简再精简,只带了最核心的案例资料、几件有代表性的设计模型,以及一本晓冉整理的、关于梧桐巷历史的双语画册。
最让她放心不下的是晓粤。小家伙似乎察觉到妈妈要出远门,变得格外黏人,晚上一定要楚悦抱着才能入睡。楚悦一遍遍对明宇交代晓粤的生活习惯、注意事项,事无巨细,恨不得写本育儿手册。明宇耐心地听着,握着她的手说:“放心吧,家里有我。你安心去飞翔,去把咱们梧桐巷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家人:各自的送别
刘梅悄悄塞给楚悦一包自己晒的菊花茶和几个平安符:“路上喝,去火。国外东西吃不惯,这个顶饿。”朴实无华的关心,却让楚悦鼻尖发酸。
苏建军话不多,只是把楚悦叫到阳台,递给她一个用檀木细心打磨的小挂件,形状是抽象化的榫卯结构,打磨得光滑温润。“拿着,图个平安。”这是他熬了两个晚上亲手做的。楚悦知道,这小小的木块,承载着公公沉甸甸的祝福。
晓冉送给嫂子一个便携式扫描仪和一大盒备用电池:“看到好的设计、有意思的社区细节,随时扫下来!这可是宝贵的一手资料!”专业对口又实用的礼物,逗笑了楚悦。
最有趣的是晓阳,他把自己最心爱的奥特曼卡片塞进楚悦的行李箱一角,小声说:“妈妈,让奥特曼保护你!打败外国怪兽!”
出发:温暖的送行
出发那天,全家出动送出楚悦去机场。就连张阿姨、赵爷爷等老街坊也来到巷口,挥着手说:“悦悦,好好讲!给咱们巷子争光!”
在安检口,楚悦轮流拥抱了每一位家人。抱到晓粤时,小家伙似乎明白了什么,小嘴一瘪,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最终没有哭出来,只是用力搂着妈妈的脖子。楚悦亲了亲儿子的额头,强忍住眼泪,转身走进了安检通道。
飞机冲上云霄,楚悦望着窗外逐渐变小的城市,心中百感交集。这次远行,不仅是为了专业交流,更是一次承载着家庭和社区期望的旅程。她感到肩上的责任,也充满了力量。
抵达:陌生的风景
十多个小时的飞行后,楚悦抵达了那座欧洲古城。异国的建筑、语言、饮食,一切都那么陌生。入住酒店后,时差让她疲惫不堪,但她还是强迫自己出门走走,感受这座城市的脉搏。她看到古老的广场上悠闲喝咖啡的老人,也看到现代美术馆里前卫的展览,暗暗将所见所闻与梧桐巷进行着对比。
首日:碰撞与启发
研讨会的氛围正式而热烈。楚悦的发言被安排在下午。上午,她聆听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案例分享,有的侧重高科技介入,有的强调政府主导,视角各异。轮到楚悦时,她深吸一口气,走上了讲台。
她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实的语言,配以精心准备的图片和视频,讲述了梧桐巷如何从一条面临拆迁的老街,通过居民自发组织、融合新旧需求、在冲突中寻求共识,逐步走向新生的故事。她重点分享了“记忆方舟”平台如何记录这一过程,以及苏建军的传统技艺如何在其中找到新价值。
起初,台下有些安静,或许是对这种“草根”模式感到新奇。但随着讲述深入,特别是看到居民们真实的笑脸、改造前后的对比、以及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时,会场气氛变了。提问环节异常踊跃,问题集中在如何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如何平衡保护与发展等具体操作层面。
会后,好几位学者和设计师围住楚悦,进一步交流,甚至有人当即表示希望有机会能去宁州实地考察。楚悦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下来,她意识到,梧桐巷的经验,其价值正在于它的真实性和可借鉴性。
夜晚,她在酒店房间里,看着家人发来的晓粤咿呀学语的视频,看着明宇汇报“一切安好”的信息,看着群里邻居们关心问候的留言,心里暖暖的。她知道,无论飞得多远,那根连接着她与家的线,永远坚韧而温暖。她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光影交界处的孤独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MXT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