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章 仕宦当作执金吾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天命打工仔:刘秀的逆袭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MY7F/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8章:著名宣言:仕宦当作执金吾的真相(看见仪仗队很帅)

书接上回,咱们的男主角刘秀同志,在长安太学度过了几年“知识是否改变命运尚待观察,但生活费确实花光了”的求学生涯后,揣着那张沉甸甸的“太学毕业证”(竹简版),以及一肚子被严子陵吐槽过的“半吊子经学”,踏上了返回南阳老家的归途。

这一路,刘秀的心情颇有点像现代大学生毕业返乡:有点迷茫,有点期待,还有点近乡情怯。迷茫的是,这太学文凭含金量到底咋样?能折算成多少亩水田?期待的是,终于能回去继续搞自己熟悉的“农业生产项目”了;情怯的是……大哥刘縯那张嘴,肯定又要开始“创业计划”的激情演讲了。

果然,人还没进家门,消息灵通的大哥刘縯就己经在村口……呃,可能是巧合,正好在那督促乡勇操练(搞私人武装),一眼就瞅见了风尘仆仆的弟弟。

“文叔!回来了!”刘縯大步上前,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刘秀肩上,差点把我们的太学生拍个趔趄,“好!回来得好!咱们老刘家的智囊回来了!这波智力投资,值!”

刘秀揉了揉肩膀,干笑两声:“哥,我先回家放行李……”(试图转移话题避免即刻开始的战略研讨会)

“放什么行李!”刘縯眼睛一瞪,揽着刘秀就往里走,“正好,给大伙讲讲长安见闻!特别是朝廷动向,王莽那老小子又搞什么幺蛾子了?咱们的战略发展部急需情报更新!”

于是,刘秀还没喝上一口热水,就被拉进了以刘縯为首的“舂陵创业小组”的临时会议室(其实就是祠堂边的空屋子)。一群血气方刚的刘氏宗族青年和本地豪杰围坐一圈,眼巴巴看着这位从帝都回来的“高材生”,眼神里充满了对“顶层设计”和“内部消息”的渴望。

刘秀清了清嗓子,开始分享。他讲了太学的学术氛围(主要是卷),讲了长安的繁华物价(暗示家里给的生活费不够),也含蓄地提了提当前朝廷政策的一些……嗯,“值得商榷”之处(主要是王莽改制搞得民间怨声载道)。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仿佛透过刘秀的讲述,看到了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权力中心。

这时,一位堂兄忍不住问:“文叔,你在长安见了那么大世面,有没有想过,将来要做个多大的官?咱们这帮兄弟以后也好跟你混啊!”

这个问题一下子戳中了大家的兴奋点。对啊,奋斗目标是什么?CEO?董事长?总不能还是种地小组长吧?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刘秀身上,充满了期待。连刘縯也摸着下巴,眼神灼灼,仿佛在评估弟弟这枚“潜力股”的未来市值能冲到多高。

刘秀被看得有点不自在。他本质上还是个务实派,不喜欢空谈远大理想。但气氛烘到这儿了,不说点啥好像显得自己这个太学生很没追求。

说啥呢?难道说我的理想是优化南阳郡水稻亩产技术,争取评上“全国种粮大户”? 或者说我看朝廷那摊子太乱,打算回家考个“基层公务员”安安稳稳过日子? 这显然不符合当下“创业小组”的激进氛围,更不符合大哥对他的“战略预期”。

电光石火之间,刘秀的脑海里,突然闪回在长安街头看到的那一幕:执金吾出巡!

那场面,太有冲击力了!旌旗仪仗,盔明甲亮,卫兵们个个跟超模似的,气场两米八,走在长安街上那就是绝对的C位,沿途收获无数羡慕嫉妒恨的目光。那种纯粹的、首白的、拉风的权威感和排面,对于一个刚从学校里出来、见识了帝都繁华但又深感自身渺小的年轻人来说,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

这感觉,就像一个小镇青年第一次到上海陆家嘴,看到西装革履的商业精英从国金中心里走出来,身后跟着助理和保镖,那一刻产生的“我以后也要这么帅”的纯粹慕强心理和视觉震撼。

于是,在一种“必须说点符合场合又能表达真实(部分)想法”的微妙心态下,刘秀同志,未来的光武大帝,说出了那句千古流传(并且后来让他很想撤回)的名言:

“仕宦当作执金吾!”

翻译成现代话,大概就是: “当官嘛,怎么也得当个首都卫戍区司令兼公安局长兼城管大队总队长!(瞧瞧那排场!那威风!出门自带BGM和清场效果!)”

silence。

现场安静了几秒钟。

然后,爆发出了一阵混合着理解、调侃和“果然是我兄弟”的大笑。

“哈哈哈!执金吾!文叔你好志气!” “可以可以!这官够大!够威风!” “到时候文叔你当了执金吾,咱们兄弟去长安,是不是就能横着走了?” “还得是文叔,在长安见过世面,目标就是实在!”

大家觉得这目标很具体,很形象,很“刘秀”——有点追求,但追求的点又有点出乎意料的……朴实无华且枯燥?毕竟执金吾虽然位高权重(中二千石,九卿之一),但主要负责的是京城巡逻、治安、消防之类的,更像一个高级武职,并非文官体系的顶峰(比如三公)。在刘縯这种动不动就“复兴高祖之业”的宏大叙事面前,显得格外“接地气”。

刘縯也笑了,用力拍着弟弟的肩膀:“好!执金吾就执金吾!第一步,先拿下宛城!第二步,进军长安!到时候哥给你保驾……呃,哥给你撑腰,让你当最威风的执金吾!”

刘秀:“……”(哥,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单纯觉得那样很帅……而且你这计划是不是跳步有点快?)

这句话,在当时的环境下,被成功地解读了。

· 对创业小组来说:这是刘秀表忠心和定目标了,是自己人!目标虽然听起来有点“土嗨”,但够具体,有画面感,总比说想当丞相、大将军那种虚头巴脑的让人安心。

· 对刘秀自己来说:他说的是一半真心(那一刻的视觉震撼和慕强心理是真的),一半是应付场合的“场面话”(总得有个说得出口的理想吧?难道说我想回家种地?)。这非常符合他谨慎务实又偶尔会被宏大场面触动一下的性格。

· 对历史来说:这句话后来被记载下来,成了刘秀“早年胸无大志”的铁证。后世很多人拿这个调侃,你看光武帝,年轻时的最高理想也就是个“京城保安队长”,真是出息(狗头)。

然而,真相往往比标签更复杂。

“执金吾”宣言的深层心理分析:

1. 慕强与视觉动物本能:刘秀首先是个正常人。正常人看到那种极高规格的仪仗队,感受到最首接的权力威仪展示,产生“哇塞,好牛,我也想这样”的想法,再正常不过。这跟现在很多人看到富豪炫富、明星走红毯会产生羡慕是一个道理。这是一种对“成功”最外在、最符号化的首观向往。他羡慕的不是执金吾的具体工作内容(抓小偷、巡街?),而是那个位置所代表的排面、权威和社会认可度。

2. 务实者的“天花板”想象:对于当时还是一个“没落宗室、太学应届生”身份的刘秀来说,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那种位极人臣的目标,太遥远,太虚,甚至有点“僭越”感。而“执金吾”这个级别,属于“高级干部”,但又似乎“跳一跳能够得着”的范畴。这是一个符合他当时身份认知和现实预期的“职业天花板”想象。相当于一个应届生说“我将来想当部门总监”,而不是“我将来要当集团董事长”。

3. 对秩序和威仪的向往:刘秀骨子里是喜欢秩序和稳定的人(这从他后来治国也能看出)。执金吾的职责是“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是首都秩序的象征。在天下渐乱、王莽改制搞得一团糟的背景下,那种威风凛凛、代表强大国家机器维护秩序的场面,可能潜意识里给了刘秀一种安全感和社会正常运行的美好想象。他向往的,或许是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秩序感。

4. 应对社交压力的完美话术:在那种需要表露“雄心”的场合,说想当执金吾,完美!既显示了自己有追求(看,我想当九卿之一),又不会显得过于野心勃勃惹人忌惮(毕竟不是三公),还非常具体生动(有画面感,容易引发共鸣),成功化解了社交尴尬。这体现了刘秀早期就具备的高超的情商和场面话技巧。

所以,“仕宦当作执金吾”根本不是什么“胸无大志”的实锤,而是一个年轻人在特定情境下,混合了瞬间情绪冲动、务实心理评估、社交话术需求的复杂产物。

后来,等刘秀真当了皇帝,估计没少被身边知根知底的老臣(比如严子陵,如果他在朝的话)调侃:“陛下,您看您现在这排面,比当年那个执金吾如何啊?” 刘秀大概只会笑笑,心里暗想:“黑历史求别再提……当年还是太年轻,没见过世面啊。”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此刻,在舂陵的临时会议室里,刘秀凭借着这句“执金吾”宣言,成功融入了创业团队的狂热氛围,虽然他自己心里对大哥那套“快速上市”计划依然持保留态度。

他更关心的,可能是家里那几亩地今年收成怎么样,以及……能不能先给他弄碗热饭吃。长安求学记结束了,但南阳老刘家的“宅基地危机”和“创业风险”,可都还实实在在等着他呢。

那句著名的宣言,就像他人生路上的一个偶然抓拍,记录下了某个瞬间的稚嫩与真实。而真正的宏大叙事,即将在那片他更熟悉的田野上,缓缓拉开序幕。知识改变命运?或许。但有时候,改变命运的,可能只是一支路过你眼前的、特别帅的仪仗队所激发的、最原始的那一点点向往。

(不好意思改了一下大纲,前面不好删除,从新第7章开始吧,前面后面再改)

天命打工仔:刘秀的逆袭人生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天命打工仔:刘秀的逆袭人生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MY7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天命打工仔:刘秀的逆袭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MY7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