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入职绿林!种田佬的职场PUA与大哥的火箭晋升
书接上回。
刘秀等人如同被捡到的流浪猫狗,被下江兵的兄弟们热情(且嘈杂)地簇拥着,走进了他们期盼己久的安全区——绿林军下江兵的王常部营寨。
一进寨门,扑面而来的不是军营的肃杀,而是一种……嗯,极其复杂的混合型气味。汗味、脚臭味、劣质酒味、煮大锅饭的糊味、还有牲口棚的味道,完美融合,堪称“乱世军营限定款香水”,呛得刘秀差点把刚才没吐出来的东西补上。
营寨的环境也相当“原生态”。帐篷歪歪扭扭,士兵们东一坨西一撮地躺着晒太阳、赌钱、吹牛,武器随手丢在身边,纪律?不存在的。这看起来不像一支军队,更像一个大型、武装的流民收容所,或者一个超大规模的野外团建现场,还是那种经费严重不足的。
刘秀那颗习惯了井井有条的种田之心,微微抽搐了一下。这管理水平,比他规划农田差远了!后勤保障、卫生条件、训练度……全是漏洞!这能成事?
与刘秀的“职业病”发作不同,大哥刘縯简首是如鱼得水!这环境,这氛围,太对他的胃口了!他身上的伤都顾不上处理,就开始跟沿途的士兵们拱手打招呼,眼神里充满了找到组织的兴奋:“兄弟们辛苦了!我乃南阳刘伯升!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很快,他们被引到了首领王常的大帐。说是大帐,也就是个稍微大点、不那么漏风的帐篷。
王常此人,史载“为人略通文书,好侠义”,在绿林诸将里算是比较有脑子和底线的一个。他打量着刘家这一行人。刘縯虽然狼狈,但气宇轩昂,眼神锐利,一看就不是池中之物(而且刚才斥候汇报了此人阵斩军官的“战绩”)。邓晨像个文弱书生。刘仲可以忽略。女眷们惊魂未定。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刘秀身上。
这个年轻人,脸色还有些苍白,眼神里带着一丝未散尽的惊悸,但更多的是沉静和一种……观察?他站在那里,不像他哥哥那样锋芒毕露,却自有一种沉稳的气度。听说刚才混战中,他也手刃了一名官兵?
“刘伯升兄弟,久仰大名!”王常热情地迎上来(表面功夫很到位),“诸位受惊了!到了我这里,就像到家一样!官兵不敢来犯!”
商业互吹环节开始。刘縯立刻进入状态,开始大谈“反莽复汉”的宏大愿景,痛斥王莽暴政,表示愿与王将军共襄盛举,说得慷慨激昂,唾沫横飞。王常微笑着听着,不时点头,眼神里却在快速盘算。
刘秀在一旁默默听着,心里门儿清:这就是一场面试。 大哥是那个口若悬河的应聘者,而王常是HR总监,正在评估这帮新人的价值以及能带来的好处(比如刘氏宗亲的名头)。
果然,寒暄过后,王常开始安排“职位”了。
“伯升兄英雄了得,就在我身边做个校尉,参赞军务,如何?”这相当于给了刘縯一个“高管助理”的职位,级别不低,有实权,能接触核心。 刘縯大喜,立刻抱拳:“谨遵将军号令!”(成功打入管理层!)
“邓晨兄弟,一看就是读书人,就在后营帮忙管理一下粮草簿记吧。”(后勤文职,专业对口,安全。) 邓晨松了口气,赶紧答应。
“至于这几位家眷……”王常看了看樊娴都等人,“就在后营单独安排个帐篷,安心住下,自有弟兄们保护。”(人质?还是VIP家属待遇?看你怎么理解。)
最后,轮到刘秀了。
王常看着这个沉默的年轻人:“这位文叔兄弟,不知有何所长?”
刘縯抢答:“我三弟?他种地是一把好手!”(大哥你是真的坑弟啊!)
刘秀:“……”(内心OS:你能不能闭嘴!)
王常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种地?好!好啊!我们军中正缺此等人才!”他显然没把种地当回事,只觉得是个安插人的由头。“这样,文叔兄弟就去后营,负责……呃……帮忙照看一下军中的粮秣囤积和炊事吧!这也是重中之重!”
得。 后勤部,粮食仓储管理处,副主管(可能还没职称),兼食堂监管。
刘秀的绿林职场生涯,起点就这么定下了。从一个自家农田的CEO,变成了绿林军后勤处的“粮草专员”。薪资?包吃包住。福利?生命危险算吗?
刘秀能说啥?只能面无表情地拱手:“谢将军。”(不然呢?难道说“我其实想干市场总监”?)
于是,刘家兄弟正式“入职”绿林。
刘縯的“火箭晋升”之路:
刘伯升同志,简首就是为这种环境而生的。他性格豪爽,能打能吹,很快就和营里的中高层军官(各种山寨头目)混熟了。天天不是喝酒就是切磋武艺,要不就是聚在一起大骂王莽,畅想未来。
他那个“刘氏宗亲”的身份,在这里特别好使。绿林军缺的就是一面有号召力的旗帜,刘縯完美地填补了这个空白。加上他确实有股子个人魅力,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天命打工仔:刘秀的逆袭人生 很快身边就聚集起一帮迷弟,堪称“绿林顶流”。
王常也乐见其成,利用刘縯的名头可以吸引更多人来投奔。刘縯迅速成为了下江兵里的“明星员工”,风头一时无两。
刘秀的“种田佬职场PUA”:
而我们的主角刘秀,则陷入了无尽的“后勤噩梦”。
他的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 清点库存:发现账目混乱,实物和账簿根本对不上,损耗率高得离谱(估计被偷摸倒卖了不少)。
2. 管理粮囤:发现存储方式极其原始,防潮防鼠措施基本为零,很多粮食都发霉变质了。
3. 监管炊事:发现做饭的厨子完全是糊弄学大师,经常夹生或者糊锅,分配还不公,经常有人吃不饱。
4. 应对催粮:各路大小头目动不动就来后勤耍威风,要求多分粮草给自己的部下。
刘秀看着这一切,痛心疾首!这都是资源啊!在乱世,这比黄金还宝贵!就这么被糟蹋了!
他那个“种田佬”的强迫症和精益求精的劲儿上来了。他开始着手改革:
· 建立新账目:重新盘点,建立清晰的出入库制度,笔笔有记录。(动了某些倒卖粮草人的蛋糕)
· 改善仓储:带着老弱妇孺(包括自家娘和姐姐)一起晾晒粮食,修补粮囤,挖掘防鼠沟。(被人嘲笑多此一举)
· 规范炊事:规定做饭流程,甚至亲自下场示范怎么把饭做熟、做均匀。(被厨子们嫌弃事多)
· 按制分配:拒绝无理索要,坚持按定例发放,得罪了不少骄兵悍将。
结果就是:后勤工作确实慢慢有了起色,浪费减少了,大家能吃上熟饭了。但刘秀本人,却累得像条狗,还里外不是人。大佬们觉得他不懂变通,小兵们觉得他多管闲事。他完美演绎了什么叫“干最多的活,挨最狠的骂”,活脱脱一个被职场PUA的老实人。
他大哥刘縯呢?正在前营和大佬们喝酒吹牛,根本不知道他弟弟在后营经历了什么“人间疾苦”。偶尔见面,还会拍拍刘秀的肩膀:“三弟,好好干!后勤很重要!哥在前面杀敌,就靠你保障了!”(标准的领导画饼术。)
刘秀只能默默咽下所有苦水,继续埋头干活。他唯一的安慰是,至少家人暂时安全,而且通过他的努力,大家确实能吃得稍微好一点了。他就像个默默无闻的运维工程师,保证着公司服务器(粮草)不崩,虽然CEO(刘縯)和销售总监(其他将领)们根本不知道他有多重要。
暗流涌动:
然而,绿林军并非铁板一块。除了下江兵,还有新市兵、平林兵等好几股势力,互相之间谁也不服谁。即使在下江兵内部,也有各种小山头。
刘縯的迅速崛起,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警惕。比如王常的副手,或者其他一些小头目,觉得刘縯这个“空降高管”抢了他们的风头和资源。
有人开始私下议论: “那刘伯升,天天把‘汉室宗亲’挂嘴边,真拿自己当根葱了?” “就是,没有我们,他啥也不是!” “还有他那个弟弟,管个后勤真把自己当回事了?这也不给那也不准!”
这些风言风语,也开始隐隐约约传到刘秀耳朵里。他心中警铃大作,比看到粮食发霉还紧张。他试图委婉地提醒大哥要低调,注意团结。
但刘縯正处在事业上升期,哪里听得进去?“大丈夫行事,岂能畏首畏尾?他们都是粗人,不懂大局!”(典型的职场愣头青,还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
刘秀看着大哥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却无能为力,只能更加小心地经营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同时警惕地观察着西周。
他知道,在这片看似安全的营寨里,真正的危险,或许并不来自于外面的官兵,而是来自于内部。
高潮的伏笔:
这天,绿林军几股势力的头头们又要召开“股东大会”,商讨下一步发展计划(主要是抢哪里)。刘縯作为新晋红人,自然受邀参加。
会议的气氛从一开始就很微妙。几位大佬对刘縯的积极献策反应冷淡,甚至有点阴阳怪气。
突然,新市兵的一个头目瞟了一眼刘縯,不阴不阳地对王常说:“王将军,如今咱们绿林声势浩大,也不能总是这么乱哄哄的没个章法。我看……咱们是不是也该立个‘皇帝’?名正言才好言顺嘛!”
此言一出,帐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有意无意地,都飘向了坐在下首、却意气风发的刘縯。
刘縯本人也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立皇帝?论身份、论声望、论能力……舍我其谁?!
然而,刘秀此刻正在后营监督粮草入库,对此一无所知。
一场针对刘縯、甚至针对整个南阳刘氏的巨大风暴,正在这场看似平常的“股东大会”上悄然酝酿。
(http://www.220book.com/book/MY7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