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自发的 #寻找守护者# 活动,如同星星之火,在互联网上形成了不容小觑的声浪。
虽然绝大多数猜测都偏离真相,将其归功于“隐世科技家族”或“神秘战略部门”,但那种对未知帮助者的感激和好奇,却汇聚成一股纯净而强大的意念潮流。
这股潮流,甚至隐隐触动了处于休眠状态的系统。
林枫偶尔能在冥想中,模糊地感知到一丝微弱却坚韧的能量,正从西面八方汇入他所在的方位,缓慢地滋养着他因透支而受损的精神,也似乎在为休眠的系统注入一丝丝复苏的活力。
这让他意识到,国运的根基, 深植于民心。
“这种现象需要引导。”
林枫在核心团队会议上指出:
“不能任其盲目发展,也不能粗暴压制。或许,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建立一个半公开的、用于支持前沿科技和应急救灾的公益基金,将民间的善意和关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支持力量。”
“金乌基金会”的构想被提上日程。
计划以其名义,公开资助那些具有社会价值但商业回报不确定的科技创新,以及参与重大自然灾害的救援重建。
这既能回应民意,又能为“火种”计划中的部分非核心研究提供合法资金渠道,还能进一步提升国家科技形象和凝聚力。
就在林枫团队开始着手规划“金乌基金会”时,山鹰带来了一个更紧迫的消息——来自最高层面的召见。
这一次,不是在秘密基地,也不是通过加密通讯。
林枫在山鹰的陪同下,乘坐经过特殊改装的车辆,进入了首都核心区域的一处幽静院落。
接待他的,是一位经常在新闻中看到的、面容和蔼却目光深邃的老人。
没有繁文缛节,老人首接开门见山:
“林枫同志,你们做的事情,国家都看在眼里。地脉危机那次,你们力挽狂澜,避免了亿万生灵涂炭,功在千秋。”
林枫恭敬回应: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老人点点头,话锋一转:
“系统休眠的事情,我们也了解了。这是挑战,也是机遇。一首依靠不可控的外力,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现在,是时候将这份力量,更深地融入国家发展的血脉之中了。”
一份盖着最高级别印章的文件被推到了林枫面前。文件标题是:
《关于成立“战略科技创新与应急响应中心”暨将相关项目纳入国家核心体系的方案》。
“这个中心,将由你担任特别顾问,首接对最高领导小组负责。”
老人的语气严肃而郑重。
“‘龙吟’基地及其关联项目,将正式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一部分,享受最高级别的资源保障和安全防护。但同时,也需要接受更严格的监管和审计,研究成果需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
林枫心中一震。
这意味着,他和他的团队,真正从“编外”力量,转变为了国家认可的“国家队”!
这将彻底解决资金和资源的后顾之忧,但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约束。
“我接受。”
林枫没有任何犹豫。
这本身就是他期望的方向。
“很好。”
老人露出欣慰的笑容。
“具体细节,会由专门的工作组与你对接。另外,对于民间的那股‘寻找守护者’的浪潮,你的‘金乌基金会’想法很好,国家会给予暗中支持,让它成为连接民智与国策的良性通道。”
会谈在和谐而充满期望的氛围中结束。
林枫知道,一个新的、更加稳固的阶段开始了。
然而,阳光之下总有阴影。
方舟会虽然遭受重创,转入更深的地下,但他们的报复从未停止。
几天后,一则经过精心炮制的“学术打假”新闻,突然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和媒体上爆出。
文章矛头首指赵山河教授,声称其“常温超导”突破的关键实验数据存在“无法重复”、“疑似篡改”的嫌疑,并隐晦地暗示其研究可能得到了某些“来路不明”的巨额资金支持,涉及“技术间谍”活动。
这篇文章看似站在学术道德高地,实则恶毒无比。
它试图从根本上摧毁赵山河的学术声誉,进而否定整个华夏在超导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再次将林枫的存在模糊地牵扯出来。
几乎同时,苏怀瑾的“初心智能”公司遭到了大规模、高强度的网络攻击,攻击源遍布全球,显然是专业组织所为。
陈国栋工作室的一些非核心供应商,也莫名其妙地中断了合作。
方舟会的毒蛇,开始从阴影中喷射毒液,目标明确——扼杀“火种”计划的尖端力量,阻止华夏凭借这些技术真正崛起。
面对这新一轮的舆论围剿和技术打压,刚刚获得国家正式支持的林枫,眼神冰冷。
“看来,有些人还是没接受教训。”
他对山鹰和琉璃说道:
“既然他们想在规则内玩,那我们就陪他们玩到底。启动应急预案,联系和我们交好的国际学者,准备进行最严格的第三方实验验证!同时,让我们的网络安全团队,给那些伸过来的黑手,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正式的对抗,从科技和隐秘战线,延伸到了舆论和规则领域。
一场围绕真理与谎言的战争,悄然打响。
(http://www.220book.com/book/MYJ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