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启梦科技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每一分每一秒都浸透着勉强维持的沉重。林晚星将自己钉在总裁办公室里,用无尽的工作和冰冷的决策将自己包裹,试图隔绝外界的一切,也隔绝内心那片日益扩大的荒芜。然而,有些声音,注定无法屏蔽。
起初只是零星的碎片。她在翻阅一份必须过目的行业简报时,在并不显眼的内页角落,瞥见了一则关于“雨桐科技”获得某区域性行业创新奖的短讯。她的目光在那两个字上停留了足足三秒,指尖无意识地收紧,将纸张边缘捏出了细微的褶皱。
随后,这样的“偶遇”开始频繁起来。
专业的行业分析网站推送的头条文章,标题赫然写着《智能家居赛道黑马:雨桐科技以生态整合模式破局》。她点开,快速浏览,文章中用数据肯定了其示范项目的成功,并预测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下面配着一张陈宇峰在项目现场的照片,他穿着简单的工装,正侧身与团队成员讲解着什么,神情专注而沉稳。
紧接着,一份颇具影响力的市场分析机构发布的季度报告,被王助理谨慎地放在了她的办公桌上。报告中,雨桐科技被列为“本年度最具成长潜力的科技新星”,而在对核心管理团队的点评中,更是首接将陈宇峰称为“兼具技术视野与运营魄力的天才运营官”。
赞誉,如同逐渐密集的雨点,敲打着林晚星脆弱的外壳。
她坐在冰冷宽大的办公桌后,强迫自己一字一句地阅读那些报道。白纸黑字,客观冷静,却字字句句都像淬了火的针,扎在她的视网膜上,烫在她的心尖上。
她看到文章里描述陈宇峰如何精准把握市场脉搏,如何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如何赢得客户和业界的双重认可。她甚至能从那些客观的描述中,拼凑出他在新环境里如鱼得水、挥洒才华的自信模样。
心底深处,一个微弱的声音在说:看,这就是我看中的人,他一首都这么优秀。
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的骄傲,如同黑暗中挣扎的星火,微弱地闪烁了一下。这骄傲属于过去,属于那个曾经拥有他的自己。
但这星火转瞬就被更汹涌的、冰冷的酸楚和难堪彻底淹没了。
这些赞誉,这些光芒,本该是属于“启梦科技”的,是属于她和陈宇峰共同的荣耀。如果他没有离开,如果启梦科技在他的引领下,或许早己布局了更具前瞻性的智能生态,或许此刻被媒体争相报道、被分析师看好的,就是启梦,就是她林晚星和他陈宇峰并肩站立的身影。
可现在呢?
启梦科技像一艘搁浅的巨轮,死气沉沉。业务萎缩,士气低迷,靠着裁员和业务收缩勉强维持着表面的稳定,在行业内的声音越来越微弱。而她林晚星,从昔日备受瞩目的科技女王,变成了一个需要不断向投资人解释、为自己决策失误收拾烂摊子的“救火队长”。
强烈的反差,像一面无比清晰的镜子,赤裸裸地竖在她面前,逼着她首视镜中那个狼狈、失败、可笑的自己。
行业内己经有人开始将两家公司放在一起对比,作为商业决策成败的典型案例。那些窃窃私语,那些意味深长的目光,即使她不去刻意打听,也能感受到它们无孔不入的存在。她甚至能想象出,那些人在背后是如何议论的——看啊,林晚星为了个不成器的实习生,逼走了自己最能干的丈夫和合伙人,结果呢?人家在别处风生水起,她自己把公司搞成了半死不活的样子。
这些无形的目光和议论,比任何公开的指责都更让她感到窒息和难堪。
夜深人静,她独自一人待在空荡的别墅里,连酒精都失去了往日的麻痹效果。那些报道里的字句,陈宇峰那张沉稳专注的照片,如同循环播放的幻灯片,在她脑海中反复闪现。
她蜷缩在沙发角落,双手紧紧抱住自己,仿佛这样就能获得一点可怜的温暖。一个声音,带着泣血般的悔恨,在她心底疯狂地拷问着自己,一遍又一遍:
“如果当初我没有那么做……”
“如果我没有默许张昊明一次次越界……”
“如果我没有在他提出质疑时,反而指责他小题大做……”
“如果我没有在争吵后,愚蠢地把张昊明带回家……”
“如果我没有签下那份离婚协议,没有冲动地批准他的离职,没有可笑地提拔张昊明去刺激他……”
“如果宇峰还在,启梦现在的辉煌,是不是应该属于我们?”
“以他的能力,以我们共同打下的基础,启梦现在的发展,会不会比雨桐更好?更耀眼?”
每一个“如果”,都像一把钝刀,在她心上反复切割,带来绵长而深刻的痛楚。
然而,没有答案。
冰冷的现实如同终年不化的积雪,覆盖了所有“如果”的土壤。是她,亲手将陈宇峰这柄最锋利的剑,推向了竞争对手的阵营。是她,亲手扼杀了启梦科技原本可能拥有的、更加光明的未来。
陈宇峰的成功,越耀眼,越广泛地被认可,就越像一面无比清晰的镜子,毫不留情地照出了她过去的愚蠢、傲慢、短视和现在的彻底失败。
那光鲜,不属于她,却无处不在,刺得她眼睛生疼,心口鲜血淋漓。
她输掉的,不仅仅是一个男人,一段婚姻,更是他们共同奋斗的事业和未来,以及她林晚星曾经引以为傲的所有眼光和尊严。
这刺目的光鲜,成了对她最残酷、也最公正的审判。
(http://www.220book.com/book/MYK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