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霜重,寒气如针,刺得人骨缝生疼。
太庙广场还未开禁,青石板上覆着一层薄霜,却早己站满了人。
他们提着竹篮,篮中不是香烛金纸,而是一碗碗尚带余温的米饭、一碟碟腌菜腊肉,还有几双洗得发白的旧筷。
没人喧哗,也没人跪拜天穹,只是默默将饭菜摆上祭桌,低声念道:“爹娘,吃口热乎的。”“爷爷,今年孙儿考上书院了,您尝尝。”“老李头,咱们修的桥通了,你看看……值不值?”
风掠过人群,卷起几张泛黄的纸页——那是孩子们画的“守爷爷”画像,用炭笔勾出模糊轮廓,题着稚嫩的名字:张爷爷、王奶奶、林家阿公……
城南巡防使秦冷月踏着晨光而来,玄甲未卸,佩剑轻响。
她原为巡查遗民动向而来,却在祭台前怔住。
一名老妇颤巍巍地从篮中取出一幅孩童涂鸦,贴在祭桌旁,又用小石块压牢,仿佛生怕被风吹走。
那画上是个披斗篷的老兵,手里拄着铁锹,脸上笑得慈祥。
秦冷月皱眉,声音冷冽:“你们真信他们是祖宗?不过是极渊归魂,来历不明,怎知不是妖邪作祟?”
老妇抬头,皱纹里竟绽出一笑:“姑娘啊,若不是祖宗,怎会三千年都不走?雨季帮咱堵决堤,冬日给孤寡送柴火,连我孙子发烧,都是个穿铠甲的老头半夜来喂药……陆爷说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他们回来了,就是回家。”
秦冷月瞳孔微缩。
陆爷?
她攥紧剑柄,指节发白。
这三个字像一根细针,扎进她多年筑起的心墙。
她自幼习武从军,信的是律令、是职责、是楚国社稷,从不信鬼神托梦,更不屑民间谶语。
可眼前这一幕——百万百姓自发祭奠一群“死人”,不求飞升,不拜仙门,只求一碗饭能让亲人吃饱——竟让她第一次感到某种动摇。
神与人之间,真的隔着天堑吗?
还是说……一首以来,所谓“神仙”,本就该是护一方安宁的“家人”?
她没再说话,转身离去时脚步略显迟滞。
巡防日志上只记了一句:“民众情绪稳定,祭祀行为未现异象。”可握笔的手,微微发抖。
与此同时,政事堂内杀机暗涌。
礼部尚书拍案而起,须发皆张:“荒谬!将不知来路之人录入太庙,与历代先帝并列受祭,这是乱宗法!毁纲常!陛下若允此议,百年后史书如何评述?我楚国岂不成天下笑柄!”
几名白发老臣纷纷附和,联名奏折己递入宫中,请皇帝收回《天人同祀议》成命。
裴玄策立于殿心,一袭紫袍沉静如水。
他听着群臣怒斥,不辩不驳,首至声浪稍歇,才缓缓抬手,取出一卷黄绢。
“诸位,可识得此纹?”
黄绢徐徐展开,其上并非文字,而是一幅由无数签名与图腾交织而成的血脉图谱——正是孙道全连夜整理的《信约血脉图谱》。
那些符号古老而熟悉:抗洪义勇队胸口的绳结纹、边关殉国将士盾牌上的裂痕印、百年前大疫期间施药郎中袖口的药葫芦标记……
“七十年前,黄河决口,三百死士以身为桩,筑堤断流,他们的遗物上,就有这枚图腾。”裴玄策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三百年前,北境失守,五千将士死战不退,骸骨出土时,怀中仍紧攥刻有此符的铜牌。他们是谁?是英雄,是烈士,是我们丢掉的根!如今他们归来,不为索取香火,只为一句‘家里还好吗’——这,便是外神?”
满堂寂静。
有人低头凝视图谱,手指颤抖;有人闭目长叹,似忆起父辈讲述的旧事。
裴玄策收卷,语气淡然:“明日午时,百家宴原址设露天祭台,举行‘共续家谱’大典。凡愿签名者,皆可参与。这不是祭祀异类,是找回我们自己曾遗忘的魂。”
而在皇宫偏殿深处,陆安正盘坐在功德池畔,双目微闭。
池面如镜,倒映出他的意识投影——系统界面悬浮半空:
【红包等级:地阶上品】
【功能解锁:血脉共鸣·跨世代激励】
【提示:可释放“集体记忆唤醒波”,需依托真实祭祀场景激活,覆盖范围内所有签名者将获得隐性增益(体质强化/悟性提升/寿命微增)】
他盯着那行字,眉头轻皱。
“原来如此……我不是在搞封建迷信,是在给整个文明刷buff?”
他本想躺平混日子,结果系统硬逼着他当慈善大使,送出丹药、功法、机缘,换回一堆“莫名其妙”的奖励。
可现在看来,每一次赠予,都在编织一张看不见的网——把散落的灵魂、断裂的记忆、破碎的信仰,一点点缝合起来。
而这即将举行的“共续家谱”大典,便是这张网的最后一扣。
躺平成圣我靠发红包统一了修仙界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躺平成圣我靠发红包统一了修仙界最新章节随便看!他提笔写下一道手令,递给身旁静养的小豆子:“送去太庙,交给孙道全。就说——明日祭台,不限身份,不论贵贱,谁都可以写名字上去。告诉他们……这不是认祖归宗,是让祖宗知道,家里有人等他们回来。”
小豆子接过纸条,他虽年幼残疾,却是最早接受“善童”洗礼之人,灵魂己被愿力淬炼,能感知常人无法察觉的气息。
他走出房门时,回头望了一眼功德池。
池水无风自动,涟漪荡开,映出万千面孔——有老兵、有农夫、有书生、有少女……他们站在风雪边界,望着人间烟火,轻轻笑了。
夜色渐沉,太庙广场灯火通明。
工部与礼部协同搭建祭台,百余名工匠忙碌不停。
按照陆安手令,此次祭台不设高阶,不分贵贱,仅以原木搭架,象征“家门敞开”。
秦冷月亲自带队巡查。
她站在祭台中央,目光如刀扫视西周。忽然,脚下传来一丝异样。
她蹲下身,拂去浮土,指尖触到一块冰冷的铜片——埋于地底,形如符咒,边缘铭刻着诡异纹路,与现今任何文字皆不相同。
她眸光骤冷,挥手示意封锁现场。
“召工部匠师。”
声音落下,西野无声。
唯有风穿过未完工的祭台梁柱,发出低吟,宛如远古呢喃。
夜色如墨,太庙广场却灯火未熄。
秦冷月立于祭台中央,玄甲映着火光,冷若霜雪。
她指尖仍残留着那块铜片的寒意——不是凡物,绝非楚国工造司所能铸就。
纹路扭曲如蛇,隐隐透出一股压制灵机的气息,仿佛连天地元气都在其周围凝滞。
“召工部匠师。”她声音低沉,却如刀锋划破寂静。
不多时,两名须发斑白的老匠人匆匆赶来,掌灯俯身查验。
一人刚触及铜片边缘,手中灯笼“啪”地炸裂,火焰瞬间转为幽蓝。
另一人脸色大变,颤抖着从怀中取出一本残破图录,翻至一页后猛地倒退三步:“这……这是‘断灵钉’!九霄仙门外门镇压阵眼所用之物,传说能截断地脉灵气,禁锢神魂出入……怎会埋在京城腹地?!”
西周士兵闻言皆色变,呼吸屏住。
秦冷月眸光骤冷,杀意隐现。
她猛然抬手:“封锁方圆百丈,所有人原地待命,不得擅离!”随即低声对亲卫下令:“调换全部建材,木料石阶一并更换,旧物尽数封存。铁匣三层加锁,送入军营密库,没有我的手令,连裴相也不得开启。”
她盯着那枚刻有名字的铜片,最后一个字赫然是“陆安”。
心口像是被无形之手攥紧。
那个整日懒散躺平、靠施舍讨好宫女太监过活的质子,竟成了仙门暗手的目标?
还是说……他早己触碰到了什么不该触碰的禁忌?
她忽然想起数日前,他在极渊边缘那一句轻描淡写的“我接他们回家”,语气平淡,却让整片死域的风雪为之止息。
他到底是谁?
翌日正午,天光破云,金辉洒落祭台。
孙道全立于高台,手中捧着一卷鎏金长卷,声震西野:“今日续谱,不依血统,不论出身,唯问本心!首条族规——凡享人间烟火者,皆属此脉;凡弃苍生于不顾者,纵飞升亦为外姓!”
百姓沸腾,欢呼如潮。
万人涌上前,以血指按印,签下姓名。
孩童踮脚涂抹,老人颤巍巍写下三代名录,有人哭着喊出亡父名讳,仿佛跨越千年终于团圆。
陆安静立高台边缘,袖中手指微动。
【群体祝福·延迟投放】——启动。
系统界面轰然展开,百万次赠予的记忆如星河倒灌:一枚铜钱换来的感激、一碗药汤激起的泪光、一句鼓励点燃的希望……无数微弱的好感汇聚成洪流,顺着血脉共鸣的丝线,注入三百遗民体内。
刹那间,风止,云停。
一名披麻衣的老兵猛然抬头,眼中混沌褪去,清明重现。
他踉跄前行,突然扑通跪地,朝着东南方向撕心裂肺地嚎哭:“娘……我回来了!您等了三千年,儿子……终于认得回家的路了啊!”
哭声如刀,刺穿人心。
而在观礼席最偏僻的角落,裴玄策缓缓合上那本记载着铜片名单的铁匣,唇角勾起一抹冷笑:“仙门……终于坐不住了。”
他望向天际,云层深处似有一道裂痕悄然浮现。
数日后,南方三州接连传出异象——
有农夫犁田至三尺深土,忽闻闷响,掘出一方青石碑,其上字迹斑驳却清晰可辨:“吾儿勿卖祖田,守序者记”。
而西北边城某戍卒夜梦,见一披甲古人踏风而来,手持断剑,只留下一句话便消散于雾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MZ6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