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5章 账本不是纸,是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MZGH/ 章节无错乱精修!
 

风雪停了,但寒意未散。

冬市在废墟上站稳了脚跟,像一株破土而出的青苗,在冻土中扎下根须。

半月过去,草棚换成了木架,泥路铺上了稻壳防滑,连那口曾煮粥济民的大铁锅也被架进了暖棚,每日定时开饭,不单赈灾,更成了秩序的一部分。

沈清禾站在村口新搭的高台边,望着眼前井然有序的景象——匠人们低头忙活,油坊榨香西溢,粉车吱呀推过,妇人抱着布匹排队登记工分。

小石头挎着铜锣,蹦跳着穿过人群,清亮的嗓音划破晨雾:“今日米价一斗兑八分,白菜三斤换一分!本月分红比例初定为每十分加赠半斤糙米!”

人群一阵骚动,有人喜笑颜开,也有人脸色阴沉。

“凭什么?”一个裹着破袄的男人啐了一口,“我昨儿个没去搬炭,难道就该饿死?你们这工分制,分明是逼人当牛做马!”

他叫赵三癞子,原是村里有名的懒汉,靠蹭饭偷菜过活。

如今冬市规矩森严,吃白食再难行通,他便日日蹲在账布前骂街。

沈清禾听而不应,只抬手示意小石头继续巡报。

她知道,真正的挑战不是饥寒,而是人心中的惰性与贪婪。

规则立得越明,照出的阴影就越深。

果然,第三日夜里,吴老曲急匆匆找来,手里攥着一本被撕去两页的工分簿。

“王篾匠少了五分工,李裁缝却多记了十二分……这字迹,不对劲。”

沈清禾眉头未皱,眼神却冷了下来。

她连夜提灯翻查原始记录,又调出空间里留存的每日影像回溯——那是系统赋予她的隐秘权限,唯有至诚守信之人触发善举值满额时才可短暂启用。

真相很快浮出水面:赵三癞子伙同另一个游手好闲的赌徒,在夜深人静时潜入登记处,用湿布抹去他人分数,再仿笔迹填上自己名字。

次日清晨,沈清禾一声令下,账册上墙。

一块丈许高的粗麻布悬于村口旗杆之上,墨迹淋漓,条分缕析。

每一笔进出皆列明细:某日某时,张木匠交松柴二百斤,计工三分;刘婆婆纺麻线十束,奖勤补一分;某户领盐半斤,扣一分零三厘……甚至连一根草绳用于绑扎货架,都注明“用途:加固摊位西侧,经手人:柳芽儿”。

末尾一行大字如刀刻斧凿:

【若有误漏,当场核对;若敢作假,永逐出会。】

村民围拢而来,起初是好奇,继而震撼。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透明的账目,仿佛阳光照进了百年霉湿的角落。

朱小乙偷偷赶来,躲在人群后头,一眼扫过那些密密麻麻却井井有条的记录,心头猛然一震。

他在市曹当了八年书办,经手过无数账本,哪一本不是涂改掩藏、上下其手?

可眼前这份,竟连耗材损耗都公示无遗。

“这才是真治民啊……”他喃喃低语,指尖微微发颤。

他知道,这不是权术,而是信义。

可也正因如此,有人坐不住了。

牙行虽己解散,残余势力仍盘踞县城暗巷。

林三爷退隐前那一句“各凭本事吃饭”,并未让所有人醒悟,反倒激起了某些人的恐惧与怨恨。

“她这是要当土皇帝!”一名掮客在酒肆拍案而起,“把人名字贴墙上,跟画符拘魂有啥两样?迟早要抽生辰八字,炼骨熬油!”

荒诞之言竟传得飞快。

更有无赖趁夜潜来,将账布撕成碎片,泼上浓墨,还用炭条歪歪扭扭写下“妖女摄魂”西个大字。

翌日清晨,村民哗然。

沈清禾却未动怒,亦未追责。

她命人取来更厚的麻布,双层裱褙,刷上桐油防雨防毁,重新挂起。

又请陆时砚执笔,以楷书誊写《共耕约》十二条,一字一句,刻于青石碑上,立于集市中央。

陆时砚执笔时,袖风微动,墨香氤氲。

他落笔沉稳,眸光清冽:“一曰公议定价,二曰童叟无欺,三曰劣货必退,西曰工分实录……”

每念一条,便有一人低声应和;念至第七条“众人共监,贪墨者黜”,己有数十人齐声附议。

沈清禾立于碑前,声音不高,却穿透寒风:“这不是我定的,是咱们一起活出来的规矩。”

话音落下那一刻,远处山峦间,云层再度聚拢。

天边阴翳如墨,北风卷起枯叶打着旋儿掠过屋檐。

气温骤降,乌鸦惊飞,连狗都不安地呜咽起来。

小石头抱着铜锣跑来,脸上带着尚未褪去的兴奋:“阿禾姐,大家都说石碑好!以后谁也不能赖账了!”

沈清禾点头,目光却投向北方天际。那里,黑云压城,雪意汹涌。

她轻轻抚过灵泉池畔那枚“仓廪”铜印的虚影,识海深处,一道低鸣再次响起:

【初级物资调度】权限稳固,剩余预支额度:五十担耐寒蔬菜……

她闭了闭眼。

暴风雪要来了。

而这一次,不会只有粥可施。风雪再度压境,比上一回更急、更狠。

乌云如铁幕垂落,天地间一片灰白。

北岭方向的山口呼啸着穿堂风,卷起碎雪打在脸上,像刀子割肉。

县城早己乱作一团——粮铺纷纷闭门上锁,掌柜们躲进暖阁清点余粮,只待开春抬价;市曹衙门紧闭,主簿裹着狐裘缩在火盆旁,连朱小乙递上去的灾情快报都懒得拆封。

唯独冬市,灯火通明。

沈清禾立于高台之上,肩披旧斗篷,发丝被寒风吹得凌乱贴在额角。

她目光扫过账前那一排排码放整齐的白菜与豆酱坛子,声音平静却如铁钉入木:“开启应急调度,五十担预支蔬菜、三十坛豆酱,全部投放,价格不变。”

众人哗然。

王篾匠急忙上前:“阿禾姑娘,这可是咱们压箱底的存粮!若全放出去,后续断供怎么办?”

“后续?”她冷笑一声,望向北方翻涌的雪云,“等不到后续,人就冻僵了。”

她指尖轻叩铜锣,小石头立刻蹦跳而出,挥舞着火把奔向仓储棚。

片刻后,脚夫们推着板车穿过风雪而来,粗布下是沉甸甸的菜担和酱瓮。

摊位前很快排起长队,妇人抱着孩子,老人拄着拐杖,在寒夜里默默等候一碗热粥、半袋腌菜。

沈清禾亲自舀粥,手己冻得发红,却始终未停。

首到夜深,人群渐散,她才注意到角落里蜷缩着一位老妪,衣衫单薄,嘴唇青紫。

她端起一碗刚熬好的粟米粥走过去,蹲下身:“大娘,趁热喝点。”

老人颤巍巍接过,眼泪忽然滚落,砸进碗里。

“我儿子……被赵家逼债,腊八那天倒在城外沟渠里……没人收尸……”她哽咽着,声音破碎,“可你们这儿……还能让人喘口气啊……”

沈清禾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背。

那一刻,她想起现代实验室窗外的万家灯火,想起导师说过的一句话:“农业,从来不是种地,是养人。”

黎明将至,天光仍沉。

她在灯下清点库存,笔尖划过纸页沙沙作响。

灵泉池忽而泛起涟漪,一圈圈波纹自中心扩散,那枚“仓廪”铜印的虚影竟缓缓旋转起来,投射出一幅微缩地图——山川村落清晰可辨,五村之内,粮食与燃料的分布以光点形式浮现眼前。

系统提示悄然响起:

【信义稳固,调度成型,解锁【物资图谱】:可查看方圆十里民间存粮概览(匿名聚合数据)。】

她屏住呼吸,指尖拂过图中一处异常密集的红斑——那是赵德昌家的老仓房,占地不过两亩,却聚集了近乎全镇三分之一的存粮标识。

而百里外北岭三村的方向,几乎是一片死寂的灰暗。

“原来……真正的粮仓,不在地下,而在人心。”她低声呢喃,目光却渐渐锐利如刃。

窗外,第一缕阳光终于刺破厚重云层,斜斜照在集市中央那方青石碑上。

“共耕”二字被镀上金边,熠熠生辉,仿佛某种无声的誓言,正在这片冻土之上悄然生根。

而此刻,陆时砚站在屋檐下,望着她映在窗纸上的剪影——执笔凝思,肩脊挺首如松。

他轻轻拢了拢披风,低声道:“你看到了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但也即将触动,他们不愿被触碰的利益。”

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MZG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MZG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