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军营的晨操练声刚歇,沈砚就和苏微婉、两个侦察兵换上了粗布商袍,朝着苏州城外的汪氏盐场赶去。许文轩的纸条上写得清楚:汪世昌的盐场在太湖西岸,占地百亩,是苏州最大的私盐场,平时守卫森严,只许运盐的货车进出,外人很难靠近。
“汪世昌这几年靠盐发了大财,不仅买了苏州城里的三进大院,还在太湖边建了别墅。”苏微婉一边走,一边看着手里的纸条,“许文轩说,官府去年查过他一次,说是‘私盐掺假’,最后却不了了之,听说他给知府送了不少银子。”
沈砚点点头:“这种人最是狡猾,表面上做着正当生意,暗地里却干着通倭的勾当。我们这次去,主要是确认盐场的盐和醉鲸酒坊的盐是不是一样,另外看看能不能找到他和胡老三联系的证据。”
三个时辰后,几人终于到了汪氏盐场门口。盐场的大门是用厚厚的松木做的,上面钉着铜钉,门口站着西个守卫,个个身材高大,腰间别着刀,眼神警惕地盯着过往的行人。大门上方挂着一块匾额,写着“汪氏盐场”西个大字,字体鎏金,看着很是气派。
“我们怎么进去?”侦察兵低声问道,“守卫看得这么严,首接进去肯定会被拦下来。”
沈砚想了想,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走到一个守卫面前,笑着道:“这位兄弟,我们是从杭州来的盐商,想从汪老板这里进一批盐,麻烦你通报一下。”
守卫接过银子,掂量了掂量,脸色缓和了些,但还是摇了摇头:“我们老板说了,最近盐场缺货,不接新客户的生意。你们还是回去吧。”
“缺货?”沈砚故意皱起眉,“我们都打听好了,汪老板的盐场是苏州最大的,怎么会缺货?是不是嫌我们诚意不够?”说着,他又掏出一锭银子递过去,“麻烦兄弟再通融一下,我们真的很需要盐,价格好商量。”
守卫见沈砚出手大方,犹豫了一下,道:“那你们等着,我去问问管家。”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他就是汪世昌的管家,姓刘。刘管家上下打量着沈砚一行人,眼神里满是怀疑:“你们是杭州来的盐商?有商号的凭证吗?”
沈砚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一张伪造的“杭州裕泰商号”的凭证,递给刘管家:“刘管家,这是我们商号的凭证,你看看。我们老板听说汪老板的盐质量好,特意让我们来谈谈合作,想长期进货。”
刘管家接过凭证,仔细看了看,又递给身边的一个伙计,让他去核对。过了一会儿,伙计回来点了点头,刘管家的脸色才稍微缓和:“既然是来谈合作的,那就进来吧。不过丑话说在前头,盐场里禁止乱走,只能在客厅待着,不能靠近晒盐场和仓库。”
“那是自然,我们懂规矩。”沈砚笑着道。
跟着刘管家走进盐场,里面的景象让沈砚暗暗吃惊——晒盐场一望无际,白色的盐堆像小山一样,整齐地排列着;十几个巨大的盐池里,海水正在被太阳暴晒,蒸发后留下白色的盐晶;几十名工人正在盐池边忙碌,他们穿着统一的粗布衫,腰间都别着一个铜制的鱼形吊坠,和醉鲸酒坊胡老三腰间的吊坠一模一样!
“刘管家,你们工人腰间的吊坠,看着很特别啊。”沈砚故意问道,“是汪老板给大家的福利吗?”
刘管家眼神闪烁了一下,含糊道:“是……是老板为了方便管理,给大家统一做的标识。”
沈砚心里更确定了——汪世昌和胡老三是一伙的,这个鱼形吊坠就是他们的“暗号”,用来识别自己人。
走到客厅,刘管家让伙计给他们倒了杯茶,道:“你们先坐,我去禀报老板。”
沈砚趁机朝苏微婉使了个眼色,苏微婉会意,借口去“茅房”,跟着一个伙计走出客厅。她一边走,一边偷偷观察盐场的布局——晒盐场的东边是仓库,仓库的门用大锁锁着,门口站着两个守卫;西边是码头,停着几艘运盐的船,船上堆着用防水油布包裹的货物,和醉鲸酒坊仓库里的货物一模一样。
伙计带苏微婉到茅房门口,就站在旁边等着。苏微婉假装去茅房,趁机从怀里掏出“追踪粉”,撒了一点在仓库门口和运盐船的货物上,然后回到客厅。
没过多久,刘管家回来了,道:“老板今天有事,不在盐场。他说,最近盐场确实缺货,要是你们真的想进货,过几天再来吧。”
沈砚知道汪世昌是在故意推脱,他也不纠缠,站起身道:“既然汪老板不在,那我们就先回去了。过几天我们再来拜访。”
临走前,沈砚借口“看看盐的品质”,跟着刘管家走到晒盐场边。他弯腰从盐堆里抓了一把盐,放在手心——颗粒粗大,颜色偏黄,和醉鲸酒坊酒糟里的海盐、仓库里的粗盐完全一致!
“汪老板的盐果然名不虚传,颗粒,颜色纯正。”沈砚故意赞道,“我们回去和老板商量一下,过几天一定再来。”
刘管家笑着道:“好,我们随时欢迎。”
走出盐场,沈砚和苏微婉等人立刻离开了汪氏盐场,回到了之前约定的集合点。“怎么样?有没有发现?”侦察兵问道。
“发现太大了!”沈砚道,“盐场的盐和醉鲸酒坊的盐一模一样,工人腰间的鱼形吊坠和胡老三的也一样,而且仓库里的货物和运盐船上的货物,都用防水油布包裹,和醉鲸酒坊的货物完全相同!汪世昌肯定是胡老三的幕后老板,他们通过盐场生产盐,再运到醉鲸酒坊,然后走私给倭寇!”
苏微婉也道:“我还看到盐场的码头停着几艘运盐船,船上的货物看着很沉,不像是只装了盐。我怀疑,他们是把粮食和盐混在一起运,这样更隐蔽。”
“我们现在就回昆山军营,把这个消息告诉戚将军!”沈砚道,“汪世昌的盐场就是倭寇粮草走私的‘源头’,只要端掉盐场,再在鬼头湾抓住胡老三和倭寇,就能彻底摧毁他们的走私网!”
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回昆山军营。戚继光正在中军帐里研究地图,看到他们回来,立刻问道:“汪氏盐场怎么样?有什么发现?”
沈砚把盐场的情况、盐的品质、工人的吊坠,以及运盐船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戚继光。
戚继光听完,一拍桌子:“好!现在证据确凿!汪世昌、胡老三、松浦隆信,这三个人勾结在一起,走私粮草给倭寇,罪该万死!”
他立刻召集将领,调整围剿计划:“张校尉,你带三百名士兵,明天下午悄悄包围汪氏盐场,等我们在鬼头湾动手的同时,你们也动手,查封盐场,抓捕汪世昌和他的手下!李校尉,你带两百名士兵,继续在鬼头湾的礁石后面埋伏,等胡老三的送粮船到了,立刻发动攻击!沈老板,你还是跟着胡老三的送粮船,发出信号后,我们里外夹击!”
“是!”众将领齐声应下。
沈砚道:“将军,汪世昌的管家刘管家,看起来不简单,他的手指上有老茧,像是长期握刀留下的,盐场的守卫也都是他在管理,抓捕时一定要小心。另外,盐场的仓库里肯定藏着大量的盐和粮食,查封后要仔细清点,作为他们通倭的证据。”
“放心吧,本官都安排好了。”戚继光道,“明天晚上,就是他们的死期!”
当天晚上,沈砚又去了望海渔村,和周老栓、老李等人商量明天晚上的行动。周老栓己经准备好了渔船,还召集了村里的十几个年轻渔民,他们都愿意跟着沈砚一起去鬼头湾,帮忙拦截倭寇的船。
“沈老板,我们都准备好了!”周老栓道,“鬼头湾的礁石群我熟得很,哪里能藏船,哪里水流急,我都知道。明天晚上,我们的渔船可以假装捕鱼,把鬼头湾的出口堵住,不让倭寇的船逃跑!”
老李也道:“我们三个虽然刚被救出来,但也能帮忙!我们可以在渔船上放信号弹,只要看到胡老三的送粮船到了,就发射信号弹,通知戚将军的士兵动手!”
沈砚看着他们,心里充满了感激:“谢谢你们!有了你们的帮忙,明天晚上的行动一定会更顺利!”
夜色渐深,望海渔村的灯渐渐灭了,但沈砚知道,每个人的心里都燃烧着一团火——那是对倭寇的愤怒,是对家园的守护。他相信,明天晚上,鬼头湾的海浪将见证一场正义的决战,而江南沿海的倭寇走私网,也将在这场决战中彻底崩塌。
(http://www.220book.com/book/MZW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