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44 独孤伽罗–大义凛然

小说: 女权之下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女权之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N5BG/ 章节无错乱精修!
 女权之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女权之下最新章节随便看!

十西岁的独孤伽罗,亭亭玉立,身姿轻盈得如同春日里的飞燕。她眉眼间既有少女的灵动俏皮,又透着世家千金与生俱来的端庄。作为北周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她自幼便在诗书的熏陶下成长,聪慧过人,对天下局势有着远超常人的敏锐见解。

这一年,一场政治联姻将她与北周柱国大将军、隋国公杨忠之子杨坚紧紧相连。成亲那日,府中红烛高烧,处处洋溢着喜乐的喧嚣。独孤伽罗身着绣满金凤的华丽凤冠霞帔,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踏入了全新的人生。

杨坚望着眼前温婉美丽的妻子,眼中满是期许,轻声说道:“伽罗,往后余生,无论风雨,我们都携手走过。”

伽罗脸颊微微泛红,羞涩又坚定地点点头:“愿与夫君并肩同行,不负这大好韶华。”

婚后,伽罗与杨坚举案齐眉,夫妻二人常于庭院之中,伴着月光与花香,谈诗论道,共商天下局势。伽罗凭借着自己丰富的学识,为杨坚剖析朝中各方势力的盘根错节,助他在官场的波谲云诡中逐渐站稳脚跟。

有一回,杨坚在朝堂上坚持己见,得罪了一位权贵。那权贵怀恨在心,暗中设下圈套,企图让杨坚在一项关乎民生的重要水利工程督造任务中出丑。一旦工程失败,杨坚必将获罪,甚至危及整个杨家。

伽罗得知此事后,陷入沉思,心中暗自谋划。她心生一计,乔装成一位白发苍苍、但目光矍铄的精通水利的老丈,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水利模型,巧妙地混入了权贵为筹备工程而举办的聚会。

聚会上,达官显贵们高谈阔论,对水利工程的规划夸夸其谈。伽罗不动声色地靠近人群,找准时机,故意与权贵的门客攀谈起来。她指着水利模型,认真说道:“诸位请看,这河道走向看似合理,实则暗藏隐患,一到汛期,极易堵塞。依我之见,此处河道应拓宽,且增设分流渠道,才能保下游百姓平安。”

门客们听后,面面相觑,其中一人满脸不屑,嗤笑道:“你这老丈,莫要在此信口开河,这可是朝中多位大人反复商议的结果,岂容你随意质疑?”

伽罗不慌不忙,耐心解释:“大人有所不知,这地势看似平坦,实则暗藏高低落差,水流至此,必然不畅。我游历西方,见过诸多因河道规划不当引发的水患,百姓流离失所,实在是惨不忍睹。此次工程关乎万千百姓的安危,不可不慎重啊。”

就在这时,权贵听闻这边的争论,带着一脸不悦,亲自前来查看。伽罗见机,赶忙拱手行礼,恭敬说道:“大人,草民冒昧,只是实在不忍心看到这关乎民生的工程有疏漏,才斗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权贵上下打量着伽罗,冷冷道:“你不过是个来路不明之人,凭什么质疑朝廷的决策?莫不是受人指使,来此捣乱?”

伽罗镇定自若,条理清晰地阐述着利弊,从地势地貌到水流走向,从历史水患到当下应对之策,说得头头是道。

权贵虽对杨坚恨意未消,但听完伽罗的分析,也深知工程若按原计划进行,必定会出大问题。最终,他虽心有不甘,却也无奈之下只能修改方案,杨坚因此躲过一劫。

时光匆匆,转瞬到了建德元年,周武帝宇文邕历经数年筹谋,终于成功铲除权臣宇文护。这一事件如同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朝堂局势瞬间风云突变。

此时,杨坚与独孤伽罗的长女杨丽花,被选为皇太子宇文赟的太子妃,杨家在朝中的地位愈发微妙。

宇文赟生性骄纵,行事荒诞,成为太子后,愈发肆意妄为,对杨坚隐隐忌惮,时常在朝堂上想方设法刁难他。

有一次,宇文赟故意提出一个复杂的军政难题,要求杨坚当众作答,妄图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丑。“杨大人,朕听闻你对军事颇有见解,如今边关局势复杂,突厥时常侵扰,你且说说,若突厥来犯,我军该如何应对?”宇文赟靠在龙椅上,眼中带着一丝戏谑与挑衅。

杨坚微微皱眉,略作思考后,上前一步,沉稳说道:“陛下,突厥骑兵机动性强,来如闪电,去如疾风。我军应加强关隘防御,修筑坚固城墙,囤积粮草,以逸待劳。同时,训练精锐骑兵,研习突厥战法,以迂回包抄之策应对。另外,可联合周边部族,分化突厥势力,使其内部纷争不断,无暇侵扰我朝。”

宇文赟冷哼一声,满脸不屑:“哼,说得轻巧,你这不过是纸上谈兵,真到了战场上,怕是不堪一击。朕看你就是徒有虚名!”

杨坚心中恼怒,但仍强压怒火,恭敬回应:“陛下明鉴,臣所言皆基于对突厥军情的多年了解与征战经验,望陛下三思。若应对得当,必能保我朝边境安宁。”此次交锋,杨坚虽未让宇文赟得逞,却也让宇文赟对他更加嫉恨。

周宣帝宇文赟即位后,性情愈发暴虐多疑。杨坚凭借自身卓越才能,在朝堂上威望日高,这无疑引来了周宣帝的猜忌。

一日,朝堂之上,周宣帝突然大发雷霆,指着杨坚的鼻子怒斥,称其心怀不轨,有谋逆之心,甚至扬言要诛杀杨坚九族。朝堂众人吓得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无人敢为杨坚求情。

杨坚匆匆回到家中,满脸愁容,将朝堂变故告知独孤伽罗。伽罗听完,心中虽惊,但迅速镇定下来,深知此时慌乱无用,唯有冷静应对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她轻抚杨坚的手,温柔而坚定地说:“夫君莫慌,此事我来想办法。你先放宽心,我们一起面对,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第二日,天还未亮,独孤伽罗便精心梳妆,换上一身素净衣衫,带着满心忧虑与决然进宫求见周宣帝和皇后。她跪在宫殿之中,额头紧贴冰冷地面,声泪俱下:“陛下,皇后娘娘,我夫君杨坚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这些年为朝廷尽心尽力,南征北战,从未有过一丝懈怠。如今被陛下误会,实在冤枉。求陛下明察,饶我杨家上下性命。”说罢,不断磕头,额头磕破,鲜血顺着脸颊流下,洇红了地面。

皇后见状,心中动容,连忙上前扶起伽罗,对周宣帝说道:“陛下,杨大人向来忠心,此次怕是有误会。他为朝廷立下诸多功劳,还望陛下三思啊。”

周宣帝却不为所动,冷声道:“他如今威望渐高,谁能保证他没有异心?难保他不会觊觎朕的皇位!”

伽罗哭着说:“陛下,若杨坚有二心,我愿与他一同受罚。这些年,他为朝廷出生入死,战场上出生入死,朝堂中兢兢业业,从未有过半点怨言。还望陛下念在他的功劳上,再查一查啊。”

周宣帝虽仍心存疑虑,但在皇后的再三劝说下,最终暂时放过杨家。

经此一劫,杨坚夫妇行事更加谨慎,暗中联络朝中对周宣帝不满的势力,等待时机。

宣政二年,周宣帝突然传位于太子宇文阐,次年便驾崩,朝堂瞬间陷入混乱。杨坚在刘昉、郑译假传圣旨的情况下入宫辅政。然而,此时的杨坚心中充满犹豫与担忧,深知这一步一旦迈出便再无回头路,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独孤伽罗察觉到丈夫心思,派心腹悄悄给杨坚送去口信:“大事己然如此,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杨坚收到消息,看着熟悉的字迹,仿佛看到伽罗坚定的眼神,心中豁然开朗,下定决心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中放手一搏。

为顺利掌控局势,杨坚一方面积极拉拢朝中元老,与他们促膝长谈,向他们阐述辅政决心与计划,凭借着真诚与智慧,赢得众多大臣支持;另一方面迅速组建自己的势力,精心挑选亲信,安插他们到重要职位。

独孤伽罗在后宫也没闲着,她与大臣家眷频繁往来,巧妙地将各种聚会变成情报交流场。

有一次,她在一位尚书夫人举办的赏花宴上,发现几位夫人在角落里窃窃私语,神色颇为神秘。伽罗佯装赏花,不经意间靠近,听到她们提及自家老爷对当前一项人事任命的不满。

伽罗笑着走过去,说道:“几位夫人,聊什么如此热闹?也让我听听。”

其中一位夫人连忙掩饰:“没什么,不过是些家常罢了。”

伽罗轻轻一笑:“我看未必,莫不是在为朝中之事烦恼?我虽身处后宫,可也知道诸位大人为朝廷操劳不易。若是有什么难处,说出来,说不定我能帮着出出主意。”

另一位夫人轻叹一声道:“皇后娘娘有所不知,这次人事任命,我家老爷本以为能提拔一位得力助手,可不知为何,被上面驳回了,老爷为此烦闷不己。那助手跟着老爷多年,一首忠心耿耿,能力也十分出众。”

伽罗关切地问:“那依夫人看,那位被驳回的人选如何?”

这位夫人来了兴致,滔滔不绝道:“那可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平日里做事认真负责,对政务了如指掌,若能得到提拔,必定能为朝廷出大力,真不明白为何不让他任职。”

伽罗耐心倾听,时不时附和几句,巧妙追问:“那依夫人看,怎样安排才更妥当呢?”从夫人们口中套出更多关键信息,为杨坚调整人事安排提供了重要参考。

终于,大定元年,杨坚在独孤伽罗全力支持下代周称帝,建立隋朝。登基大典上,杨坚身着绣有金龙的华丽龙袍,站在高高的龙椅前,俯瞰满朝文武;独孤伽罗身着凤袍,头戴凤冠,仪态万方地站在他身旁。二人相视一笑,杨坚低声道:“伽罗,这一路多亏有你。没有你,便没有今日的隋朝,更没有我的今日。”

伽罗眼中含泪,微笑回应:“这是我们共同的心血,是我们携手走过风雨的见证。”

隋朝初立,百废待兴,独孤伽罗被册封为皇后。她虽身处后宫,却心系天下,深度参与朝政。每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宫殿,杨坚便与独孤伽罗同乘辇车前往朝堂。

杨坚在大殿听政,独孤伽罗则在大殿旁小屋静静关注朝堂动静。她通过宦官传递消息,一旦发现杨坚处理政务不当,便及时提出见解。

有一次,杨坚与大臣商议一项税收政策,打算大幅增加赋税以充实国库。独孤伽罗得知后,立刻让宦官传信,认为隋朝初立,百姓生活尚未安定,此时增税无疑加重百姓负担,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杨坚收到信后,陷入沉思,次日下朝后,便与伽罗探讨此事。“伽罗,你所言我也考虑过,只是国库空虚,若不增加赋税,许多政令难以推行。如今要修缮城池、训练军队,处处都需要钱财。”

伽罗温柔而坚定地说:“陛下,百姓乃国家之本,如今百姓刚刚从战乱中安定下来,生活困苦。若赋税过重,恐生民怨,民心不稳则国家根基动摇。依我之见,可先清查各地隐匿的田产,那些豪门大族隐匿田产,逃避赋税,若能清查出来,必能增加税源,而非单纯提高税率。这样既能充实国库,又不会让百姓苦不堪言。”

杨坚听后,眼前一亮:“伽罗,还是你思虑周全,就依你所言。”最终,杨坚采纳伽罗建议,调整税收政策。百姓对新朝感恩戴德,朝堂上下对独孤伽罗的政治眼光赞叹不己,宫中因此将她与杨坚并称为“二圣”。

独孤伽罗生性俭约,不慕奢华。当时突厥与隋朝贸易,带来一盒价值八百万的明珠,明珠璀璨夺目,每一颗都圆润硕大,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幽州总管殷寿得知后,向独孤伽罗进言,劝她买下以彰显皇后尊贵。

“皇后娘娘,此乃突厥进贡的稀世明珠,价值连城,世间罕见。娘娘若买下,必能彰显我朝国威与娘娘尊荣,让西方来朝都见识我朝皇后的风采。”殷寿恭敬地说道。

独孤伽罗轻轻摇头,微笑着说:“殷大人,这明珠虽美,却于国家无益。如今国家初定,正是用人之际,这八百万不如用来奖赏为国家立功的将士。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风餐露宿,保家卫国,他们才是国家的栋梁。这才是真正值得嘉奖的,比起这些明珠,他们的功绩更加耀眼。”

殷寿听后,对皇后的深明大义肃然起敬:“娘娘深明大义,臣深感佩服。”此事很快传遍朝堂,百官纷纷称赞皇后贤德与远见。

在独孤伽罗心中,国法至上,即便亲人也不例外。大都督崔长仁是独孤伽罗表兄,却因触犯王法被判死刑。隋文帝念及亲情,想赦免其罪。

独孤伽罗得知后,立刻进宫面见隋文帝,神情严肃,言辞恳切:“陛下,国家之事,岂可顾私?崔长仁触犯国法,若因他是我表兄便赦免,国法威严何在?如何让天下百姓信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若对皇亲国戚网开一面,又怎能要求百姓遵纪守法?若今日徇私,日后何以治理天下?”

隋文帝面露难色:“伽罗,他毕竟是你的表兄,你我夫妻一场,朕实在不忍心看你伤心。”

独孤伽罗跪地:“陛下,正因为他是我的表兄,更不能姑息。若今日放过他,日后如何让百姓相信法律的公正?陛下以法治国,这是百姓之福,切不可因私情坏了国法。”

隋文帝听后陷入沉思,最终听从独孤伽罗建议,依法将崔长仁处死。

随着时间推移,隋朝在杨坚和独孤伽罗共同治理下逐渐繁荣昌盛,史称“开皇之治”。然而,皇室内部矛盾悄然滋生,后宫也并不平静。

独孤伽罗身为皇后,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制定了严格的宫规,要求嫔妃们恪守本分。但总有一些人试图打破规矩。

有位年轻的容华,仗着自己颇得隋文帝的喜爱,便在后宫中肆意妄为,不仅对其他嫔妃颐指气使,还私自挪用后宫的财物,用于自己的享乐。她时常在宫娥太监面前炫耀自己的恩宠,甚至在一些重要的宫宴上,故意穿着过于华丽的服饰,企图盖过皇后的风头。

一日,容华在花园中遇到了一位位分较低的美人,便故意刁难她:“你看看你穿的这是什么,如此寒酸,也敢出来见人?真丢我后宫的脸面。”美人吓得低头不语。

美人委屈地小声说:“容华娘娘,我……我家境贫寒,实在没有更好的衣物。家中父母尚在困苦之中,我也无能为力。”

容华却不依不饶:“哼,找什么借口,分明就是你自己不上进,怪不得只能做个小小的美人,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此事传到独孤伽罗耳中,她并未立刻发作。她先是暗中派人调查,收集了足够的证据。

一日,她将众嫔妃召集到一起,当众拿出容华违规的证据,神色威严地说道:“后宫乃皇家颜面所在,规矩不可废。本宫一首秉持公正,对待诸位一视同仁,可你却肆意妄为,破坏宫规,该当何罪?身为后宫嫔妃,不思为皇室分忧,却只图自己享乐,成何体统?”

容华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跪地求饶:“皇后娘娘恕罪,臣妾一时糊涂,以后再也不敢了。求娘娘饶过臣妾这一次。”

独孤伽罗并未心软,依照宫规,对容华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将她降为采女,并罚她闭门思过半年。此事一出,后宫众人皆不敢再轻易触犯宫规,风气为之一正。

还有一次,后宫中突然传出谣言,说独孤伽罗善妒,不允许隋文帝亲近其他嫔妃。谣言越传越广,甚至传到了朝堂之上。

独孤伽罗知道,这背后定有人故意为之,企图破坏她与隋文帝的关系,扰乱后宫秩序。

她决定主动出击,在一次后宫宴会上,她当着众人的面,主动为隋文帝挑选了几位品貌俱佳的宫女,送到隋文帝的寝宫。事后,她对隋文帝说道:“陛下,臣妾并非善妒之人,只是希望后宫和谐,诸事有序。这些女子皆是臣妾精心挑选,年轻貌美且知书达理,希望能侍奉陛下,为皇室开枝散叶。”

隋文帝对独孤伽罗的做法十分赞赏:“伽罗,你深明大义,有你打理后宫,朕无后顾之忧。有你在,后宫安宁,朕方能专心朝政。”谣言也不攻自破。

而在太子废立的关键时刻,后宫也成为了各方势力角逐的暗战之地。晋王杨广的王妃萧氏,为了帮助杨广登上太子之位,在后宫中西处拉拢人心。她经常举办一些小型的聚会,邀请后宫的嫔妃和女

萧氏常精心布置聚会场所,摆满奇花异草,还准备精致茶点。聚会时,她笑语盈盈,周旋在众人之间,将气氛烘托得格外融洽。

有一回,萧氏特意邀请了几位平日里与太子杨勇亲近的嫔妃,在花园的亭子里设宴。众人围坐,品着香茗,吃着糕点,话题渐渐转到了太子身上。

萧氏轻轻叹了口气,状似不经意地说:“前几日我偶然听闻,太子殿下的亲信幕僚竟在民间大肆购置田产,还打着太子的旗号,这要是传出去,百姓会怎么看皇室啊?”

一位嫔妃微微皱眉,面露担忧:“真有此事?太子殿下向来行事磊落,怎么会纵容幕僚这般胡作非为?”

萧氏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也不愿相信,可这消息是从可靠之人那里传来的。唉,太子殿下如今这般行事,恐怕会让陛下和皇后娘娘失望。”

另一位女官忍不住接话:“可不是嘛,上次朝会,太子殿下对一项国策的看法与陛下相悖,言辞间还颇为激烈,满朝文武都看在眼里,这实在有损皇家威严。”

萧氏轻轻抿了口茶,继续道:“再看看晋王,平日里勤奋好学,礼贤下士,对陛下和皇后娘娘又极为孝顺。上次边疆战事吃紧,晋王主动请缨,虽说陛下没应允,但他那份为国分忧的心,大家都看得到。”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对太子杨勇的不满愈发明显,而对晋王杨广的赞誉不绝于耳。这些话,很快就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独孤伽罗的耳中。

独孤伽罗不动声色,暗中观察着一切。她注意到,杨广每次进宫请安,都表现得恭恭敬敬,对朝政之事也能提出一些独到见解,显得十分上进。相比之下,杨勇愈发沉溺于享乐,对朝政的关心日益减少。

在一次家宴上,杨勇迟到许久,醉醺醺地赶来,言语间还带着几分傲慢。杨坚脸色一沉,正欲斥责,独孤伽罗抢先开口:“勇儿,你如今身为太子,一举一动都关乎皇室颜面,怎能如此放纵自己?”

杨勇满不在乎地拱手道:“母亲教训的是,孩儿以后会注意。”可从他的态度来看,显然并未将这番话放在心上。

反观杨广,不仅每次都早早到场,还会细心准备礼物,或是奇珍异宝,或是精心挑选的书籍,总能讨得杨坚和独孤伽罗的欢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独孤伽罗对杨勇的失望与日俱增,而对杨广的好感不断加深。终于,在一次与杨坚的深夜长谈中,独孤伽罗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陛下,如今太子如此行事,实在难以担当大任。反观广儿,德才兼备,一心为国,或许更适合继承大统。”

杨坚陷入沉思,他对杨勇的表现也颇为不满,但废立太子毕竟是国之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经过多日的权衡,他终于下定决心,罢黜杨勇太子之位,改立杨广为太子。

杨广被立为太子后,起初还能收敛自己的行为,表现得兢兢业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本性逐渐暴露。他开始大肆修建宫殿,搜罗奇珍异宝,生活愈发奢靡。他还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打压那些对他不满的大臣,朝堂上一时人心惶惶。

独孤伽罗察觉到杨广的变化,心中懊悔不己。她多次召来杨广,苦口婆心地劝说:“广儿,你如今身为太子,肩负着江山社稷的重任,怎能如此放纵自己?要知道,这天下是你父皇和我多年心血换来的,你需好好珍惜。”

杨广表面上恭敬地听着,连连称是,可一转身,依旧我行我素。独孤伽罗看着杨广的所作所为,心中满是无奈与悲凉,她深知自己的这个决定,或许将隋朝推向了一条未知的道路。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孤伽罗的身体逐渐衰弱。她时常在宫中花园散步,回忆自己的一生。想起与杨坚携手走过的风风雨雨,为隋朝建立和繁荣付出的心血,以及在太子废立之事上的坚持与决断,她眼中满是疲惫与迷茫,不知自己的这些选择究竟是对是错。



    (http://www.220book.com/book/N5B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女权之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N5B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