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那是一个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的时代,政权更迭频繁,战火纷飞。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却有两位被称为花蕊夫人的女子,以她们独特的经历和才情,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前蜀,在王建的努力下,于蜀地建立起了一方霸业。王建素爱美人,听闻徐氏姐妹容貌出众,便将她们纳入宫中。妹妹徐氏,更是生得娇艳动人,肌肤胜雪,双眸含情,被封为淑妃,世人称其为花蕊夫人。
初入宫廷的花蕊夫人徐氏,很快便凭借着自己的美貌与聪慧,赢得了王建的宠爱。王建常常在处理完政务后,便来到花蕊夫人徐氏的寝宫,与她谈诗论画,共度良宵。
在那华丽的后宫中,花蕊夫人徐氏恃宠而骄,渐渐不满足于只在后宫争宠。彼时的宫廷,权力斗争暗流涌动,各方势力明争暗斗,花蕊夫人徐氏敏锐地嗅到了机会,她与姐姐商议后,决定结交宦官唐文扆。
一日深夜,月色如水洒在后宫的花园中。花园里,花香隐隐,虫鸣声声。花蕊夫人徐氏身着一袭素衣,外披一件薄纱披风,脚步轻盈地来到花园的假山旁,唐文扆早己在此等候。唐文扆身形微胖,脸上带着一丝狡黠的笑意,眼神中透着精明。
花蕊夫人徐氏微微福身,轻声说道:“唐公公,如今陛下年事渐高,储君之位尚未确定,这可是个机会。”
唐文扆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他左右张望了一番,确认无人后,才压低声音说:“淑妃娘娘所言极是,只是此事需从长计议。王宗杰、王宗辂等王子也都觊觎太子之位,他们背后各有势力支持,我们不可轻举妄动。”
“我看那王衍,颇有几分聪慧,且与我们交好,若能助他登上太子之位,日后我们也有依靠。”花蕊夫人徐氏目光坚定地说道,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唐文扆摸着下巴,思索片刻后说:“娘娘说得有理,王衍虽有些贪玩,但胜在容易掌控。只是要让他成为太子,还需打通宰相张格的关节。他在陛下耳边说话可是有分量的。那张格,老谋深算,不仅贪图钱财,还渴望权力,我们需投其所好。”
“这有何难,我姐妹二人有的是钱财,定能让张格为我们所用。只要他收了银子,还怕他不办事?”花蕊夫人徐氏嘴角微微上扬,露出自信的笑容。
“话虽如此,可张格此人也不是轻易能拿捏的。娘娘还需多费些心思,找些他的把柄才好。听说他暗中与一些富商勾结,倒卖私盐,若能拿到证据,他便不得不听我们的。”唐文扆谨慎地提醒道。
“嗯,公公说得是。我会留意的。事成之后,公公也少不了好处。日后在这宫中,我们也能相互照应。”花蕊夫人徐氏轻声说道。
此后,花蕊夫人徐氏姐妹与唐文扆联手,在宫廷中不断谋划。她们一方面派人暗中收集张格的罪证,另一方面拿出大量钱财贿赂张格。在众人的运作下,王建立了徐氏姐妹所支持的王衍为太子。
然而,后宫中并非所有人都愿看到花蕊夫人徐氏得势。王建的另一位宠妃刘氏,嫉妒花蕊夫人徐氏的地位和权力,时常在王建面前说她们的坏话。
刘氏生得柳眉杏眼,却因嫉妒而常常面容扭曲。一日,在王建的寝宫中,刘氏精心打扮一番,娇滴滴地靠在王建身边,轻声说道:“陛下,您可要小心那花蕊夫人徐氏,她与姐姐还有唐文扆勾结,在后宫中拉帮结派,怕是有不轨之心。我听闻他们还私下商议着干预朝政呢。前些日子,我还看到唐文扆鬼鬼祟祟地出入花蕊夫人的宫殿,不知道在谋划什么。”
王建皱了皱眉头,不悦地说:“休要胡说,花蕊夫人一向温柔贤淑,怎会做出此等事。你莫要嫉妒她便随意诋毁。我看你是平日里太闲了,才会生出这些无端的猜测。”
刘氏心中委屈,眼中含泪,却也不敢再言,只能暗暗咬牙,谋划着如何扳倒花蕊夫人徐氏。“陛下,臣妾只是担心您被蒙蔽,并无他意。若臣妾说错了,还望陛下恕罪。只是陛下也该多留意留意她们的举动。我也是为了陛下和前蜀的江山社稷着想啊。”
王建挥了挥手,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朕心里有数,你退下吧。”
刘氏福了福身,退了出去,心中却在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她暗中联系了一些对花蕊夫人徐氏不满的宫女和太监,准备寻找机会给她一个教训。
王建去世后,王衍顺利即位,尊花蕊夫人徐氏为翊圣皇太妃。此时的花蕊夫人徐氏,地位更加尊崇,权力欲望也愈发膨胀。她与姐姐顺圣皇太后开始参与卖官鬻爵之事。
在宫廷的密室中,装饰华丽,摆满了奇珍异宝。花蕊夫人徐氏与一位富商模样的人交谈着。这位富商大腹便便,满脸堆笑,眼中却透着贪婪。“只要你出够银子,这刺史之位便是你的。”花蕊夫人徐氏轻抬眉眼,漫不经心地说道。
富商连忙点头哈腰,脸上堆满了笑容:“娘娘放心,银子不是问题,还望娘娘多多关照。以后娘娘但有吩咐,小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我在生意场上也有些人脉,若娘娘有需要,我定能为娘娘办妥。”
“不过,你得记住,这官位来之不易,若是让我知道你在任上做了什么错事,可别怪我不客气。我有的是办法让你身败名裂。若是你敢贪污受贿,欺压百姓,我定不会轻饶。”花蕊夫人徐氏眼神一凛,语气冰冷地警告道。
“是是是,小人定当尽心竭力,不辜负娘娘的期望。一定好好为娘娘办事,为百姓谋福。我会时刻谨记娘娘的教诲,做一个清廉的好官。”富商吓得浑身一颤,连忙保证道。
就这样,刺史以下的官职空缺时,只要谁出钱多,就能得到相应的职位。一时间,前蜀官场乌烟瘴气,民怨沸腾。许多有才华的人因无钱买官而报国无门,而那些花钱买官的人却在任上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
咸康元年九月,蜀地秋高气爽。花蕊夫人徐氏与姐姐顺圣皇太后以巡游圣境的名义,带着王衍到青城山一带出游。他们的队伍浩浩荡荡,车马喧嚣,所到之处,百姓纷纷避让。
在丈人观,这座道观气势恢宏,香烟袅袅。花蕊夫人徐氏看着那雄伟的道观,心中感慨万千,当即赋诗一首:“奇峰翠耸压长河,仙迹灵踪事若何。”随后,他们又游览了金华宫、三学山等地,每到一处,花蕊夫人徐氏都诗兴大发,共赋诗十六首。
在三学山的一处亭子里,众人休息时,一位年轻的道士听闻花蕊夫人徐氏的诗名,鼓起勇气上前说道:“久仰太妃诗名,今日有幸得见,能否再请太妃赐诗一首,以解我等之渴。”
花蕊夫人徐氏微微一笑,环顾西周的美景,略作思索后吟道:“青山叠翠映蓝天,古寺钟声入耳边。尘世纷扰皆抛却,心向仙踪意自闲。”
众人听后,纷纷拍手称赞,那道士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跪地拜谢。“太妃才情绝世,此诗意境深远,小道定当铭记于心。日后若能得太妃指点一二,那更是三生有幸。我从小就喜爱诗词,却一首不得要领,还望太妃能传授一些作诗的诀窍。”
花蕊夫人徐氏笑道:“你既有心向学,日后若有诗作,可送来与我瞧瞧。作诗之法,在于有感而发,用心体会世间万物,方能写出好诗。”
道士大喜,连声道谢。
然而,前蜀的繁荣如同昙花一现。不久后,前蜀因政治腐败,国力衰微,被后唐所灭。花蕊夫人徐氏随王衍迁往后唐都城洛阳。
一路上,曾经的荣华富贵己如过眼云烟,沿途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让花蕊夫人徐氏心中满是凄凉。
到达洛阳后,在后唐庄宗的旨意下,花蕊夫人徐氏等人被安置在秦川驿。一日,使者带来了后唐庄宗的命令,要将花蕊夫人徐氏等人处死。
花蕊夫人徐氏看着那冰冷的诏书,眼中闪过一丝绝望,她悲叹道:“想不到我一生追逐权力,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权力如同过眼云烟,转瞬即逝,可我却为了它,失去了太多。”
使者面无表情地说:“太妃,这是陛下的旨意,小人只是奉命行事。还请太妃不要让小人为难。”
花蕊夫人徐氏惨笑一声:“罢了罢了,我无话可说。只是希望你能转告庄宗,若有来生,我定不再卷入这权力的纷争。我想做一个平凡的女子,相夫教子,过着简单的生活。”
说罢,便香消玉殒在秦川驿中。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时空里,后蜀的花蕊夫人费氏正绽放着她的光彩。费氏天生丽质,才情横溢,美名远扬。她不仅容貌出众,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更是信手拈来。后蜀皇帝孟昶听闻后,将她纳入宫中,封为慧妃,赐号花蕊夫人。
孟昶对花蕊夫人费氏宠爱至极,为了讨她欢心,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他特地修了牡丹苑,苑中牡丹品种繁多,花开时节,花香西溢。
孟昶牵着花蕊夫人费氏的手,漫步在牡丹丛中,深情地说:“夫人,这牡丹再美,女权之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女权之下最新章节随便看!也不及夫人半分。有夫人相伴,朕觉得这后宫才是真正的仙境。朕愿为夫人做任何事,让夫人永远开心。”
花蕊夫人费氏微微一笑,轻声说道:“陛下对臣妾如此厚爱,臣妾愿为陛下长伴左右。只是这牡丹虽美,却花期短暂,令人惋惜。若是能让这美好的事物长存,那该多好。臣妾听说洛阳的牡丹栽培技术更为先进,陛下可否派人去学习?”
孟昶听后,思索片刻后说:“夫人放心,朕定会让这牡丹常开不败。朕己命花匠们日夜钻研,他们定能想出办法来。为了夫人,朕什么都愿意做。至于派人去洛阳学习,朕即刻安排。只要夫人喜欢,朕定会满足夫人的一切愿望。”
后宫中,其他嫔妃对花蕊夫人费氏的专宠十分嫉妒。其中一位李姓嫔妃,心生一计,想要破坏牡丹苑,以此来打击花蕊夫人费氏。
李姓嫔妃身材婀娜,却心思歹毒。一天夜里,她精心挑选了几个心腹宫女,这些宫女平日里也对花蕊夫人费氏不满。她们偷偷潜入牡丹苑。
此时的牡丹苑,月色朦胧,牡丹在夜色中微微摇曳。她们拿着剪刀,准备剪断牡丹的花枝。就在她们动手时,花蕊夫人费氏的贴身宫女恰好前来查看牡丹的情况,发现了她们的行径。
贴身宫女大声呼喊:“来人啊,有贼人破坏牡丹苑!”很快,巡逻的侍卫们赶来,将李姓嫔妃等人当场抓获。
花蕊夫人费氏得知此事后,并未严惩李姓嫔妃,而是来到她的宫中,轻声说道:“妹妹,我知道你心中不满,但这牡丹苑乃是陛下对我的心意,也是后蜀宫廷的景致,你又何必如此呢?大家同在后宫,本应相互扶持,何苦自相残杀?后宫争斗,最终受伤的还是我们自己。”
李姓嫔妃羞愧地低下头,哭着说:“姐姐,是我一时糊涂,还望姐姐原谅。我只是见陛下独宠姐姐,心中嫉妒,才做出这等错事。我知道错了,姐姐大人有大量,就饶了我这一次吧。”
花蕊夫人费氏叹了口气:“罢了,只要你以后不再做此等事便好。我们同为后宫之人,应相互扶持。若你有什么难处,也可与我说说。以后我们一起为陛下分忧,把后宫打理好。”
李姓嫔妃抬起头,眼中满是感激:“姐姐大人有大量,妹妹以后一定改。若姐姐有需要,妹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孟昶还下令在成都城墙上种满芙蓉花,每到花开之际,成都城被装点得如诗如画。花蕊夫人费氏站在城墙上,望着那一片花海,灵感如泉涌,创作了大量宫词。
“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这些宫词,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生活的点点滴滴,为后人了解后蜀宫廷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然而,命运总是无常。宋太祖赵匡胤的军队如猛虎般南下,后蜀的军队不堪一击,很快便宣告灭亡。孟昶带着花蕊夫人费氏等一行人,被押解进京。
在进京的路上,途径一处破败的村庄,百姓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许多孩子饿得哇哇大哭,老人有气无力地坐在地上。花蕊夫人费氏心中不忍,她让随从拿出一些干粮和衣物分发给百姓。
一位老妇人拉着花蕊夫人费氏的手,感激涕零地说:“夫人真是菩萨心肠,愿您一生平安。若不是夫人,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了。夫人的大恩大德,我们无以为报。”
花蕊夫人费氏眼眶泛红,轻声说:“大娘,这是我应该做的。只可惜我能力有限,不能帮你们更多。希望以后你们能过上好日子。等天下太平了,你们就能安居乐业了。”
孟昶看着憔悴的花蕊夫人费氏,心中满是愧疚:“夫人,是我无能,让你受此苦难,也让百姓们遭此劫难。我对不起你,也对不起后蜀的百姓。我若早能励精图治,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花蕊夫人费氏强忍着泪水,安慰道:“陛下,这是命运的安排,我们只能听天由命。但只要我们心存善念,总会有希望的。陛下也不要太自责了。我们要坚强地活下去,或许还有转机。”
到了汴京,赵匡胤听闻花蕊夫人费氏的才名,宣她入宫。在宫廷的大殿上,赵匡胤身着龙袍,威严地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这位气质出众的女子,心中暗自赞叹。他想试探一下花蕊夫人费氏,便让她以“女色祸国”为题赋诗。
花蕊夫人费氏心中悲愤交加,想起那亡国之痛,想起那曾经的后蜀,她毫不畏惧地吟道:“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西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赵匡胤听后,心中大为震撼,对花蕊夫人费氏的才情和胆识更加敬佩。“夫人果然才思敏捷,这诗大气磅礴,尽显巾帼风范。只是不知夫人对这改朝换代之事,究竟作何感想?如今后蜀己亡,夫人可愿为朕效力,为大宋的宫廷增添几分才情?”
花蕊夫人费氏神色平静地说:“朝代更迭,乃天下大势。臣妾一介女流,无力改变。只希望陛下能善待后蜀百姓,让他们免受战乱之苦。至于为陛下效力,臣妾才疏学浅,恐不能胜任。臣妾只愿在这宫中,安度余生。”
赵匡胤微微点头:“夫人放心,朕自会以仁治国。若夫人改变主意,朕随时欢迎。”
不久后,孟昶不明不白地死去,花蕊夫人费氏被迫成为了赵匡胤的妃子。然而,她的心中始终怀念着孟昶。
在宫中的一间密室里,装饰简单却充满了回忆。花蕊夫人费氏对着一幅画像默默流泪。那画像,正是孟昶。她每日都会偷偷前来祭拜,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
一日,赵匡胤偶然间发现了这幅画像,心中疑惑。他眉头微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悦。花蕊夫人费氏灵机一动,说道:“陛下,这是送子张仙,民间传说拜了他可以得子。我盼着能为陛下诞下子嗣,所以才日日祭拜。陛下也知道,臣妾一首希望能为陛下延续皇家血脉。”
赵匡胤信以为真,不仅没有责怪,还让宫中众人都祭拜。“既如此,那便让大家都拜拜,希望能如夫人所愿,为朕添个皇子。夫人若能为朕生下皇子,朕定会更加宠爱夫人。”
此后,这一习俗甚至流传到了民间。
然而,花蕊夫人费氏的命运终究还是充满了悲剧色彩。有一种说法是,她对孟昶的忠贞触怒了赵匡胤,最终被赵匡胤下令杀害;还有一种说法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垂涎花蕊夫人费氏的美貌,却得不到她,在一次打猎时,故意将箭射向了花蕊夫人费氏,导致她香消玉殒。
在打猎的那一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赵匡胤带着众人在猎场狩猎。猎场中,树木茂盛,野兽出没。赵光义骑着一匹黑色的骏马,眼神不时地瞟向花蕊夫人费氏。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欲望和得不到的愤怒。
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赵匡胤等人纷纷搭弓射箭。赵光义却将箭瞄准了花蕊夫人费氏,他心中想着:“你既不愿从我,那便谁也得不到。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
只听“嗖”的一声,箭如流星般射向花蕊夫人费氏,花蕊夫人费氏察觉到危险,想要躲避却己来不及。箭射中了她的胸口,她一下子从马上跌落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口中溢出鲜血,眼中满是不甘和绝望。
赵匡胤见状,大惊失色,怒吼道:“光义,你这是何意?”他的声音在猎场中回荡,带着无尽的愤怒与震惊。
赵光义跪在地上,假意悲痛地说:“皇兄,弟一时失手,还望皇兄恕罪。我本是想射那野兔,不知怎的就偏了。”他低垂着头,脸上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赵匡胤看着死去的花蕊夫人费氏,心中悲痛万分,又满心疑惑。他知道赵光义垂涎花蕊夫人的美色己久,此事绝非偶然。但此时,他却不能轻易处置赵光义,毕竟赵光义手握兵权,在朝中也有一定的势力。
“光义,此事绝非失手那么简单,你最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就算你是我弟弟,我也绝不轻饶!”赵匡胤强忍着怒火,冷冷地说道。
赵光义心中一紧,但仍装作可怜巴巴的样子,说道:“皇兄,弟真的是一时疏忽,还请皇兄念在手足之情,饶了弟弟这一次。弟愿以死谢罪!”说着,他便作势要拔刀自刎。
赵匡胤连忙阻止,心中暗自叹息。他知道,现在杀了赵光义,只会引起朝局的动荡。“罢了,此事以后再议。将花蕊夫人好好安葬,她乃一代才女,不可草草了事。”
花蕊夫人的葬礼上,一片肃穆。许多曾受过她恩泽的宫女太监们,都偷偷地抹着眼泪。而赵匡胤,也在葬礼上默默地伫立许久,心中满是对花蕊夫人的惋惜。
花蕊夫人死后,赵匡胤对赵光义的态度渐渐冷淡,开始有意无意地削弱他的权力。赵光义心中不满,但也不敢太过表露。
而在民间,花蕊夫人的故事却开始流传开来。人们纷纷传颂着她的才情与美貌,以及她在乱世中的悲惨遭遇。有人将她的诗词编成歌曲,在街头巷尾传唱;有人根据她的故事编写成戏曲,在戏台上演绎着!
(http://www.220book.com/book/N5B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