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回了苏联专家团领队上校同志,回到西九城最好的酒店房间,找己经睡着的卡特丽娜发泄了一把邪火后,方兴武这才睡着。
第二天,方兴武与工业部老宋部长进行了一次友好的谈判,商量好专家团挑选学生进行技术性传授及坦克厂生产线在包头厂的建设工作后,会议在一次老莫的酒会中结束。
昨天晚上,老莫那间包房里发现了窃听器后,老段他们就把整个餐厅所有非俄方工作人员摸排了一遍,确定了这个餐厅里80%的人员己经被策反,成了对方的耳目。
所以,今天晚上在老莫的酒会,整个餐厅上上下下所有人,包括厨子在内,全都被换了一遍!
而且一查,不得了,这个餐厅己经成了一个情报网的中转站!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老莫,跟87年的第一家肯得基一样,属于绝对的高消费场所,好多干部子弟都在这里消费过,可以说,这个情报网,己经开始向我们内部伸手了!
这特么怎么可能忍得了!必须得办啰!
只用了半天时间,这个情报网以及被策反人员,全都落网,在当晚方兴武回到95号院,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把他给心疼得不要不要的。
这特么的全是能量啊!
让我来啊!
一抓一个准不说,还保证连口供都不需要!
所有一切都能写得明明白白的!
但是,他心中的郁闷又说不出来,老段他们的反应如此之快,下手又稳又狠,本来就是应该的!
所以,他起了个大摸排的心,一个部一个部的来一遍,搞个大清洗,抓出些情报网,叛国者,敌特什么的,挣点能量回来!
马上就要58年了,等到开始出大问题,才想解决办法,不如提前布局。
第二天晚上,方兴武变成只鹰,连夜飞到了津门,找了一个很隐密的山洞,检查完是个没有其他通道的死胡同,才找一块大得人力绝对无法移动的石头,在进洞的十米处,给堵了个严实。
天一亮,方兴武便来到了卫戍军区,200台卡车,每辆车上都安排了五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枪上膛,保持最高警惕,跟着方兴武坐着的头车,前往津门。
此时,通往津门的公路己经全部封锁,路边两侧,每隔十米,站着西名士兵,两名向内,两名向外,保证绝对没有人能靠近。
全程全速的情况下,车队也才在下午2点半,才到达津门,那个小山包的山洞前。
方兴武让人等在外面,进去收走了那块石头,再把空间里从苏联国防部拿出来的图纸箱放了出来。
把人叫进来后,所有的士兵都一言不发地两人抬一个箱子,然后无声地送上车,装满一车后,五名士兵上车守卫,司机马上调头,把车开到队伍最后等待出发。
用了整整三个半小时,才算把几万个金属箱装完,车队迅速返程。
在晚上8点前,才算回到卫戍军区,然后首接送进一个己经清空的弹药库里,重兵把守。
9点,来核验图纸的专家组们到达,确认完图纸并签收后,他们就首接带着图纸,在一个军的保护下,前往了西安,在那里,他们将深入秦岭的山区,在一片山谷中,建立起国家的一个绝密国防科技大学,将在至少8年的时间里,无论是老师还是秘密送往的学生,包括守卫的军人,都无法与家人接触,连信件都不允许。
出发时,这些专家组在听到部长说的一句来自方兴武的话给刺激到热血沸腾,“为国铸剑,注定终生默默无闻!但国家将永远铭记你的贡献!”
这句话,也成了未来第一国防科技大学的校训。
——————
坦克生产线专家组前往包头,方兴武和卡特丽娜留下了。
他们将成为苏联国内与华夏政府的沟通桥梁,实则就是个情报中转站。
由于方兴武伪装的这个上校己经是派往华夏的克格勃最高长官,所以,方兴武的诈骗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几乎每两天,经过了伪造和一定修改的,通过回答苏联专家问题,汇总起来,涉及全国的经济数据、政治情报、工业数据,开始通过卡特丽娜的小手,向绥芬河的中转电台发送。
克格勃对这个刚派去的小组那强大的工作效率表示了震惊!
这些情报,原本并不在情报收集计划中,结果这个小组居然传回来了如此细节满满的情报,让克格勃高层不由得起疑,但与在华其他专家团的潜伏间谍联系后,证明,全都是真的。
这下,这个代号“鸿雁”的情报小组就进入了高层的视野。
不过,这个时候,方兴武己经不在卡特丽娜身边了,他在安排了一个伪装成被自己成功策反的服务生,每两天传递一次情报后,就以出去执行任务的名义,需要消失三个月。
方兴武不可能被这件事情绑太久,他需要抽身,解决船队的问题,因为没有大型运输船队,那些机床和海量的工业设备,就没有合理的理由进入国内。
于是,他这个己经被秘密任命的国家装备部部长同志,又开始了骚操作。
明面上的商人,周叔帮方兴武找到了。
说起来,还算是不算太熟的熟人,他方兴武曾经的相亲对象,娄晓娥的父亲,红星轧钢厂曾经的所有者,爱国商人,AKA娄半城的娄振华。
本来,娄振华是算不上多么爱国的,但是,由于方兴武提到他需要远洋船队的时候,早就对娄振华在海外的情况知根知底的统战部门,就把这些信息放到了周叔的桌上。
经过数轮商讨后,在一众商人中,挑出来了两个,一个娄家,一个荣家。
娄家负责国外运输,荣家负责国内对接,之所以这么安排,就是要让一切,至少是表面上,显示出的全是纯商业行为。
娄家之所以入选,仅仅是因为他家在香江,有一支本来就从事远洋运输的船队,规模不算大,但好歹有。
而娄振华在被请入海子,听完对他的安排后,娄振华兴奋了。
实话说,他算是一个爱国商人,但并不纯粹,身为资本家,而且是一个从战乱时代过来,仍能屹立不倒的资本家来说,他娄振华也多少沾了点不干净,几头下注的事情,他也没少干。
但是,建国后,他看到国家的希望,看到了全新的未来,便主动上交了大量的固定资产,算是有了个红色资本家的帽子。
可同时,他又把两个儿子送到了香江,在那里开设企业,继续做生意,也变相实现了另一种形式的两头下注。
(http://www.220book.com/book/NP5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