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12 唐高宗–李治(二)

小说: 唐朝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唐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唐朝秘史》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永徽年间,大唐表面上风平浪静,然而在宫廷的深处,权力的暗流正汹涌澎湃。李治虽己登基数年,在皇位上逐渐站稳了脚跟,但朝堂之上,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重臣势力庞大,他们自恃追随先帝多年,劳苦功高,在朝中根深蒂固,对诸多事务都有着极大的话语权,凡事常常以先帝旧例和祖宗礼法为由,对李治的决策诸多掣肘,这让李治深感皇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

与此同时,后宫之中的局势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武则天在宫中凭借着自己的聪慧、机敏以及过人的谋略,一步一步巧妙地应对着宫廷中的种种明枪暗箭,逐渐赢得了李治的宠爱。

李治对武则天的感情日益深厚,两人时常一同谈论诗书、探讨治国之道,武则天总能提出独到的见解,让李治对她越发刮目相看,心中也渐渐萌生出了想要立她为皇后的想法。

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在寝宫内洒下斑驳的光影。李治与武则天相对而坐,桌上摆放着精致的茶点和美酒。

李治轻轻握住武则天的手,眼中满是深情与期许:“媚娘,朕欲立你为后,让你成为这后宫之主,与朕一同治理这大唐天下。你聪慧过人,见识不凡,只有你能与朕携手并肩,将这大唐江山推向更加辉煌的境地。”

武则天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她垂下眼眸,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柔声说道:“陛下,臣妾出身低微,且曾侍奉过先帝,如此身份,恐难以担此重任。朝中元老们必定会极力反对,陛下还需从长计议,莫要因臣妾而引发朝堂纷争,让陛下为难。况且,皇后之位关乎国本,臣妾实在惶恐。”

李治将武则天轻轻揽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坚定地说:“媚娘无需担忧,朕意己决。那些元老重臣虽位高权重,但朕才是这大唐的皇帝,岂会被他们左右。你为朕分忧解难,对朕情深义重,这皇后之位,非你莫属。朕倒要看看,他们能奈我何!”

武则天靠在李治的肩头,心中满是感动,可她也深知,这立后之事必将困难重重,一场激烈的宫廷与朝堂争斗己然在所难免,她轻声说:“陛下对臣妾情深似海,臣妾铭感五内。只是此事还需谨慎行事,元老们势力庞大,我们不妨徐徐图之,寻找万全之策,以免陛下陷入困境。”

王皇后得知李治有立武则天为后的想法后,心中又惊又怒,犹如五雷轰顶。她深知,一旦武则天成为皇后,自己的地位将岌岌可危,甚至可能万劫不复。她匆匆来到中宫,与同样对武则天恨之入骨的萧淑妃商议对策。

王皇后满脸焦急,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说道:“这武则天狐媚惑主,如今陛下竟想立她为后,这可如何是好?妹妹,你我必须想个办法,绝不能让她得逞,否则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萧淑妃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咬牙切齿地说:“姐姐莫急,那武则天本就出身卑微,又曾是先帝才人,此等身份若立为皇后,必遭天下人唾弃。我们可联合朝中大臣,一同向陛下进谏,定要让陛下收回成命。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再加上那些元老们的支持,谅她武则天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我听说长孙大人他们也坚决反对,我们正好与他们联手。”

两人正商议间,突然有宫女来报,说武则天派人送来一些点心。王皇后冷哼一声:“哼,她这是来示威吗?我倒要看看她耍什么花样。”便命宫女将点心呈上来。

萧淑妃看着桌上精致的点心,眼神中满是怀疑,谨慎地说:“姐姐,这点心说不定有诈,还是小心为妙。这武则天心思歹毒,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王皇后略一思索,拿起一块点心,掰下一小角喂给身旁的一只猫。那猫吃了点心后,没过多久便开始抽搐,发出痛苦的叫声,不多时竟一命呜呼。

王皇后脸色骤变,怒目圆睁,双手紧握成拳:“好你个武则天,竟敢如此狠毒!这是公然向我们宣战!”

萧淑妃也气得满脸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姐姐,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必须尽快采取行动。明日一早,我们就去求见陛下,向他揭露武则天的恶行,让陛下看清她的真面目。我们要把这毒点心作为证据,让陛下知道她的蛇蝎心肠。”

第二日,王皇后和萧淑妃精心梳妆打扮,试图让自己看起来端庄贤淑,以增加在李治面前的说服力。她们来到李治的书房,见到李治后便哭哭啼啼地诉说起来。

王皇后哽咽着,声音带着哭腔:“陛下,那武则天心肠歹毒,竟派人送来有毒的点心,意图谋害臣妾和萧妹妹,如此蛇蝎心肠之人,怎能立为皇后?望陛下明察,为臣妾和萧妹妹做主啊。您看,这就是她送来的点心,我们拿给猫吃,猫当场就被毒死了。”说着,她让宫女把死去的猫和剩余的点心呈了上去。

萧淑妃也在一旁哭诉着:“陛下,您一定要为我们讨回公道,那武则天如此狠毒,若让她成为皇后,后宫将永无宁日,整个大唐也会被她搅得天翻地覆。她这是不把您和我们放在眼里啊!”

李治皱了皱眉头,心中有些疑惑,他对武则天的了解让他不太相信她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但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哭诉又让他不得不重视。他淡淡地说:“朕会派人调查此事,你们先退下吧。在事情查明之前,不可再随意揣测。”

王皇后和萧淑妃见李治态度冷淡,心中大失所望,但也不敢再多言,只能愤愤地退下。

武则天得知王皇后和萧淑妃向李治告状后,心中暗自冷笑。她知道这是两人的垂死挣扎,便决定将计就计。她精心准备了一番,亲自前往李治的书房,见到李治后,便跪在地上,泪流满面,眼中满是委屈和无辜。

“陛下,臣妾听闻皇后和萧淑妃在陛下跟前诬陷臣妾,臣妾实在是冤枉啊。”武则天泣不成声,“臣妾对陛下一片忠心,自从侍奉陛下以来,每日战战兢兢,生怕有丝毫差错,怎会做出此等伤天害理之事?定是有人故意陷害臣妾,还望陛下为臣妾做主,彻查此事,还臣妾一个清白。臣妾若有半句虚言,甘愿受罚。”说着,她的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下来。

李治见武则天哭得梨花带雨,心中顿时有些不忍,他走上前去,将武则天扶起,轻声安慰道:“媚娘莫要伤心,朕相信你不会做出此等事。朕会彻查此事,还你一个清白。你且放宽心,莫要伤了自己的身子。那王皇后和萧淑妃如此诬陷你,朕定不会轻饶。”

此后,李治在朝堂上试探性地提出了自己想要立武则天为后的想法。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长孙无忌率先站了出来,他神情严肃,满脸的义正言辞:“陛下,立后乃国之大事,需慎之又慎。武则天出身卑微,且曾为先帝才人,此等身份若立为皇后,实乃有违礼法,恐遭天下人非议,还望陛下三思。这不仅关乎皇家颜面,更关系到大唐的社稷安稳啊。陛下,您不能因为一时的宠爱而做出让天下人诟病的决定。”

褚遂良也紧接着进谏,他言辞恳切,声泪俱下:“陛下,臣等追随先帝多年,受先帝重托辅佐陛下。如今陛下若执意立武则天为后,实难向先帝和天下百姓交代。皇后之位,应选出身名门、品德贤良之女,以母仪天下。望陛下收回成命,莫要因一时的情感而做出让大唐蒙羞的决定。先帝遗训犹在耳畔,陛下不可忘啊!”

其他一些元老重臣也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表达了对李治这一想法的反对。朝堂上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要将李治的想法彻底淹没。

李治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他强忍着怒火,心中的不满如火山般即将喷发:“朕意己决,此事容后再议。朕贵为天子,难道连立后的权力都要被你们限制?”

退朝之后,李治心中烦闷不己,他怒气冲冲地回到寝宫,将朝服随手一扔。武则天见他神色不佳,心中己然明白朝堂上的情况,她轻移莲步,走到李治身边,轻声问道:“陛下,今日朝堂之上可是发生了何事?”

李治将朝堂上的情况向武则天详细说了一遍,然后气愤地说:“这些元老重臣,总是以礼法为由,处处限制朕的决断。朕身为皇帝,连立后的权力都没有吗?他们如此专横跋扈,眼中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

武则天轻轻依偎在李治身旁,用温柔的声音说道:“陛下,臣妾深知陛下的苦衷。但元老们势力庞大,在朝中盘根错节,若强行行事,恐会引起朝堂动荡。陛下不妨暂且隐忍,寻找合适的时机,再做打算。臣妾甘愿为陛下分忧,只要能助陛下稳固皇权,臣妾做什么都可以。陛下英明神武,定能想出万全之策。而且,我们可以慢慢拉拢朝中支持我们的势力,等时机成熟,他们也无法阻挡。”

李治听了武则天的话,心中稍感宽慰,他决定暂且按捺住心中的想法,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李治暗中观察朝中局势,寻找着能够支持自己的力量。他发现,一些中下层官员对元老派的专权也颇为不满,他们渴望打破元老派的垄断,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和话语权。

于是,李治便有意提拔这些官员,给予他们更多的权力和信任,逐渐在朝中形成了一股新的势力。

这些官员感恩于李治的提拔,纷纷来到李治面前表忠心。其中一位官员说道:“陛下,元老们专横己久,打压我等多年,如今陛下圣明,提拔我等,我等愿为陛下赴汤蹈火。立武皇后乃陛下家事,也是为了大唐社稷,我等坚决支持陛下。”

另一位官员也说道:“陛下,那长孙无忌等人,仗着先帝旧臣的身份,独断专行,不把陛下放在眼里。陛下立武皇后,是重振皇权的良机,我等愿为陛下冲锋陷阵,与元老们抗争到底。”

李治看着这些官员,满意地点了点头:“有你们的支持,朕心中宽慰许多。朕定不会让你们失望,待时机成熟,定要让这朝堂焕然一新。”

永徽六年,时机逐渐成熟。李治觉得是时候再次提出立武则天为后的事情了。这一次,他在朝堂上态度坚决,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朕立武则天为后之意己决,无需再议。王皇后德行有亏,难以胜任皇后之位,朕决定废黜王皇后。这是朕的决定,也是为了大唐的未来着想。”

长孙无忌等人依然试图劝阻,他们声嘶力竭地进谏,试图让李治改变主意。长孙无忌高声喊道:“陛下,您不能如此草率啊,这关乎大唐的国运,陛下不能被一时的情感冲昏了头脑。陛下,您若执意如此,臣等实在难以从命!”

但李治毫不理会他们的进谏,他冷冷地说道:“朕是这大唐的皇帝,有权决定后宫之事。你们身为臣子,只需遵从朕的旨意即可。莫要再做无谓的挣扎,否则休怪朕不客气。朕意己决,无需多言。”

最终,在这年十月,李治下诏废黜王皇后。诏书颁布的那一刻,王皇后正在寝宫之中,她手中拿着曾经象征着皇后身份的凤印,泪水不停地流淌,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不甘。

她看着手中的凤印,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荣耀和如今的落魄,口中喃喃自语:“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陛下,您怎么能如此对我?”

而萧淑妃得知王皇后被废的消息后,惊恐万分,她知道,自己的处境将变得更加艰难,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必定不会轻易放过她们。她瘫坐在地上,绝望地说道:“完了,一切都完了,我们终究还是斗不过那武则天。”

十一月,正式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身着华丽的皇后服饰,头戴凤冠,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向皇后的宝座。她的步伐沉稳而自信,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了权力的阶梯上。

接受着众人的朝拜,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嘴角微微上扬。然而,她深知这只是开始,未来在后宫和朝堂上,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她。

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后宫格局,也对朝廷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元老派的势力因李治的这一决定而受到了沉重打击……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唐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