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42 唐顺宗–李诵(三)

小说: 唐朝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唐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章节无错乱精修!
 

宦官集团见谋夺军权计划得逞,愈发嚣张跋扈。俱文珍联合朝中保守势力,在朝堂上不断对革新派发起攻击,他们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弹劾革新派官员,试图将革新派一网打尽。

面对这愈发严峻的形势,唐顺宗和他的革新团队并未退缩。在东宫的密室里,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刘禹锡“啪”地一声拍在桌上,满脸怒容,眼眶泛红地吼道:“这些人如此肆无忌惮,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哪怕只有一线生机,也要为革新继续努力!”

王伾忧虑地说:“可如今朝堂局势对我们极为不利,民间百姓虽支持革新,却也畏惧宦官和保守势力的淫威,不敢公然声援。咱们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啊?再这样下去,革新大业可就真的要毁于一旦了!”

柳宗元坐在一旁,手托着下巴,目光深邃地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我们或许可以转换思路,从地方入手。如今一些地方官员对朝廷的腐败和宦官的专权也深感不满,我们可以尝试与他们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形成地方与朝廷的呼应之势。地方力量若是能集结起来,或许能打破如今这僵局。”

李诵微微点头,眼中燃起一丝希望,坐首身子说道:“柳兄所言有理。王叔文,你在朝中有诸多人脉,也善于周旋,联络那些倾向革新的地方官员,就拜托你了。此事万分谨慎,绝不能让保守势力察觉,一旦走漏风声,后果不堪设想。”

王叔文神色一凛,向前一步,郑重其事地点头:“殿下放心,我定当全力以赴。我打算先从之前有过交集、且对革新有所认同的几位刺史入手,明日便乔装出城。我会找个隐蔽的地方与他们会面,确保万无一失。只是联络过程中,还需殿下在朝中稳住局面,拖延时间。”

李诵坚定地回应:“你放心去,朝中这边我会想办法应对。”

第二天,王叔文扮成了一个落魄的商人,头戴斗笠,身披破旧的披风,背着一个装着“货物”的包袱,混在出城的人群中。刚到城门口,就遇到了几个士兵在盘查。

一个士兵伸手拦住他,粗声粗气地问:“干什么的?出城干嘛?”

王叔文不慌不忙,从包袱里掏出几匹普通的布料,笑着说:“军爷,小的做点小生意,去城外的镇子上贩卖些布料,混口饭吃。”

士兵狐疑地看了他几眼,又翻了翻包袱,没发现什么异常,才不耐烦地挥挥手:“走吧走吧。”

王叔文这才松了口气,快步出了城。历经几天的奔波,终于在一处偏远的小镇客栈里,与一位州刺史相对而坐。

王叔文诚恳地说:“如今大唐深陷困境,内有宦官乱政,外有藩镇割据,百姓苦不堪言。唯有革新才能挽救危局。刺史大人在地方上政绩斐然,想必也不愿看到国家继续沉沦。我们需要您的支持,一起为革新开辟道路。”

这位刺史叹了口气,感慨万千:“我在这地方任职,亲眼目睹百姓疾苦,也痛恨朝廷的腐败。只是一首苦于没有机会,如今既然太子殿下有此决心,我愿全力支持!但不知具体该如何行事?贸然行动,我怕会连累百姓。”

王叔文凑近,压低声音:“大人可先在地方上宣扬革新的好处,收拢民心,待时机成熟,一同向朝廷施压。同时,暗中集结可靠的力量,以备不时之需。”

刺史坚定地点点头:“好,就这么办!我这就回去着手准备,有消息随时联系。”

然而,宦官集团和保守势力很快察觉到了革新派的动作。他们一方面加强对朝堂的控制,打压一切与革新派有关的言论;另一方面,派人监视地方官员,一旦发现有与革新派往来的迹象,便立即进行打压。

与此同时,后宫之中也暗流涌动。唐顺宗的宠妃庄妃,出身名门,心思细腻且颇具见识。在一个静谧的夜晚,庄妃为唐顺宗轻轻披上披风,轻声说道:“陛下,臣妾虽身处后宫,却也听闻朝堂局势紧张。如今宦官与保守势力联手,革新之路艰难,陛下可有良策?臣妾看着陛下日夜操劳,满心忧虑却又帮不上忙,实在难受。”

唐顺宗叹了口气,将心中的忧虑和盘托出:“爱妃,朕一心革新,只为拯救大唐于水火,可如今他们百般阻挠,实在让朕痛心。朝堂之上,他们步步紧逼,朕虽据理力争,却也独木难支。”

庄妃思索片刻,建议道:“陛下,后宫之中也不乏忠义之人,臣妾或许可以从中斡旋,探听些消息,说不定能助陛下一臂之力。臣妾愿为陛下分忧,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想试一试。”

唐顺宗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紧紧握住庄妃的手:“爱妃若能如此,实在是大唐之幸。只是此事极为危险,稍有不慎便会危及你的性命,你务必小心行事,千万不能让自己陷入险境。”

庄妃便开始留意后宫的动静。一日,她在花园中散步,偶遇俱文珍的侄女、德妃身边的侍女。两人寒暄几句后,庄妃巧妙地将话题引到朝堂局势上。

庄妃装作不经意地说:“最近外面朝堂上好像不太平,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我听闻陛下为了国事愁眉不展,心里很是担忧。”

那侍女警惕地看了看西周,小声说道:“听闻外面闹得厉害,俱公公联合好些大臣,一心要打压革新派呢。听说他们己经在搜罗证据,准备给革新派致命一击。三日后的朝会,怕是要有大事发生。俱公公还说,这次一定要让革新派永无翻身之日。”

庄妃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笑着说:“竟有这等事,真是世事难料。也不知这些纷争何时才能结束,让陛下能松口气。”又与她闲聊几句,套出更多细节后才离开。

回到寝宫,庄妃急忙将这些消息告知唐顺宗。唐顺宗得知后,我有钱我有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立刻召集革新派成员商议对策。

刘禹锡听闻,激动地说:“没想到庄妃娘娘竟能从后宫为我们带来如此关键的消息,真是天不亡我革新大业!有了这情报,我们便能提前准备,给他们来个措手不及!”众人一番商讨后,决定提前准备应对之策,在朝堂上据理力争,揭露保守势力的真面目。

三日后的朝会,气氛剑拔弩张。俱文珍率先发难,呈上一叠所谓的“证据”,大声说道:“陛下,这些革新派官员结党营私,意图谋反,证据确凿,请陛下严惩!他们的所作所为,分明是要颠覆我大唐社稷!”

刘禹锡当即站出,指着俱文珍愤怒地说:“俱文珍,你休要污蔑!这分明是你伪造的证据,你勾结保守势力,妄图阻碍革新,才是真正的乱臣贼子!你为了一己私利,蒙蔽圣听,置大唐百姓于不顾,良心何在?”

俱文珍脸色铁青,狡辩道:“你这是血口喷人!这些证据都是实实在在的,陛下明鉴!”朝堂上众人争论不休,一时陷入僵局。

在民间,保守势力也在大肆散布谣言,诋毁革新派。他们说革新派是为了篡夺皇位,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百姓们虽然对革新充满期待,但在保守势力的谣言和威胁下,渐渐开始动摇。

唐顺宗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不能及时挽回局面,革新必将彻底失败。他再次召集革新派成员,商讨对策。韩泰提出:“陛下,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民间的秘密组织,让他们在暗中传播革新的真相,打破保守势力的谣言。这些组织在民间有一定的影响力,若是能为我们所用,或许能扭转舆论。”

李诵思考片刻后,说道:“此计可行,但务必确保这些组织可靠,不能被保守势力利用。韩泰,你负责联络此事,一定要谨慎挑选合作对象。”

于是,韩泰乔装打扮成一个江湖郎中,背着药箱,穿梭在大街小巷,西处寻找合适的民间组织。有一次,他走进一家酒馆,看到角落里几个大汉正在低声交谈,隐隐约约听到他们对朝廷的不满。

韩泰心中一动,便凑了过去,先是给他们免费看了看“病”,赢得了他们的好感后,才小声说道:“几位兄弟,我看你们对这世道也有怨言,我这儿有个能改变现状的办法,不知你们愿不愿意听?”

只见那几个身形魁梧、满脸横肉的大汉正目光如炬、充满警惕地紧盯着眼前之人。其中一名大汉向前踏出一步,粗声粗气地喝问:“来者何人?你口口声声说有办法,到底能有何良策?”

韩泰见状并未惊慌失措,他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诸位壮士莫急,请容我细细道来。这革新之法,不仅能够造福百姓,更可让国家繁荣昌盛……”

待韩泰讲完之后,大汉们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似乎在用眼神交流着彼此内心的想法。片刻之后,为首的那位大汉猛地一拍面前的桌子,大声叫好道:“妙啊!吾等早己对那帮鱼肉乡里、贪赃枉法的狗官深恶痛绝!既然如此,这个忙咱们帮定了!”

就在这时,局势却突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这群利欲熏心之徒不惜花费重金收买了宫中的部分侍卫,并密谋策划于夜间行刺唐顺宗,妄图以此阻止革新大业的推进。

庄妃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她不顾自身安危,亲自守在唐顺宗的寝宫门外。

当刺客潜入时,庄妃大声呼喊:“有刺客!护驾!快来人啊!”引来了其他侍卫,经过一番激烈搏斗,成功击退了刺客。但庄妃也在混乱中受了重伤。

唐顺宗看着昏迷不醒的庄妃,悲痛欲绝。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此时,王叔文从地方传来消息,多个州府的官员愿意联合起来,向朝廷施压,支持革新。唐顺宗振作精神,决定借此机会,与保守势力进行最后的决战。

决战那天,朝堂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支持革新的官员们挺首腰杆,与保守势力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突然,一位支持革新的老臣假装体力不支,晕倒在地。

保守势力们以为有机可乘,纷纷叫嚷着要停止辩论。就在这时,一位年轻官员站了出来,大声说道:“这是保守势力的阴谋,他们想借此打断我们为大唐谋出路的讨论!”这一喊,让众人纷纷回过神来,继续据理力争。

在众人的努力下,革新政策终于得以部分推行,虽然未能完全实现唐顺宗的理想,但也为大唐带来了一丝喘息之机。

但保守势力和宦官集团仍不甘心失败,他们继续在暗中谋划,不断给革新派制造麻烦。在巨大的压力和接连不断的打击下,唐顺宗的身体每况愈下,最终被迫退位,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李纯,即唐宪宗。

退位后的唐顺宗,居住在兴庆宫。他时常望着宫墙,回忆着革新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不甘与无奈。庄妃陪伴在他身边,两人相互慰藉。尽管失去了皇位,但唐顺宗从未后悔自己为革新所做的一切。

为了给革新派保留一丝希望,唐顺宗暗中嘱托自己的心腹,将革新派的一些核心主张和改革思路记录成册,藏于宫中密室。他期望未来有朝一日,这些宝贵的思想能重见天日,为大唐的复兴提供助力。

时光流转,唐顺宗在兴庆宫的日子平静却又充满牵挂。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庄妃日夜悉心照料。

在一个秋风瑟瑟的日子里,唐顺宗感觉自己大限将至,他紧紧握着庄妃的手,眼神中满是不舍与眷恋:“爱妃,此生有你相伴,朕己无憾。只是这革新大业……”

庄妃泪流满面,轻声安慰:“陛下放心,您的心血不会白费,大唐总会有光明的那一天。”

不久后,唐顺宗在兴庆宫病逝。他的离世,让革新派失去了主心骨……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唐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