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西年正月,凛冽的寒风呼啸着掠过长安城,似要将这世间的生机一并卷走。太极殿内,唐穆宗的灵柩静静停放,殿内烛火摇曳,弥漫着压抑与肃穆的气息。
年仅十六岁的皇太子李湛,身着素白丧服,在摇曳的烛光下,强忍着内心的慌乱与悲恸,缓缓走向御座。他扫视着满朝文武,稚嫩的脸庞上努力挤出威严,声音虽略显颤抖却坚定:“朕既己登基,自当承先帝遗志,保大唐江山稳固。”
登基后的日子,李湛深知赋税制度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他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奏章中,反复权衡利弊,最终决定沿用穆宗时期“名登科第,即免征徭役”的赋税制度。
早朝之上,他目光坚定地宣布:“此赋税之策,可兴文重才,激励学子,朕意己决,不得有误。”
这时,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出列,他须发皆白,眼中满是忧虑,拱手道:“陛下,此策虽有可取之处,但恐有学子投机取巧,借科举之名逃避徭役,还望陛下三思。”
李湛微微皱眉,目光沉稳地看向老臣,说道:“朕亦虑及此点。但科举选拔人才,本就不易,免征徭役,是为鼓励更多人求学上进。至于投机之辈,自有律法惩处,不可因噎废食。”老臣听后,微微颔首,退了回去。
彼时,翰林学士韦处厚对时局忧心忡忡,他深知李湛初登大宝,需要能臣辅佐。在深思熟虑后,他向李湛力荐裴度,言辞恳切地描述裴度的才高望重,能安邦定国。
李湛对裴度早有耳闻,心中亦盼能得此良才辅佐。于是,他果断恢复裴度平章事职衔,下诏宣其速速回京。
消息传出,李逢吉等人如坐针毡,他们在权力的漩涡中经营许久,忌惮裴度的权势与才能,生怕裴度回京后打破现有的权力平衡。于是,他们在李湛面前屡屡进谗,诬陷裴度心怀不轨,意图谋反。
李逢吉在李湛面前涕泪横流,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哭喊道:“陛下啊,裴度在外拥兵自重,早有不臣之心,若将其召回,恐生大祸啊!”
李湛心中生疑,却不动声色,眼神冰冷地看着李逢吉,冷冷道:“朕自有分寸,裴度之功,朕亦知晓。仅凭你一面之词,难以让朕信服。”
李逢吉碰了一鼻子灰,却仍不死心,继续添油加醋地说道:“陛下明鉴,这裴度若一心为国,为何迟迟不遵旨回京,分明是在观望,心怀叵测啊!”
李湛皱起眉头,目光如鹰般盯着李逢吉:“朕己派人查探,真相如何,自会水落石出。你且退下,莫要再无端进谗。”李逢吉无奈,只得悻悻退下。
数日后,详尽的密报呈至李湛眼前,他细细研读,了解到裴度为国立下的赫赫战功与忠心耿耿,不禁龙颜大怒:“李逢吉等竟敢欺君罔上,裴度乃国之肱骨,朕定当重用,以正朝纲!”于是,力排众议,坚持召回裴度,并委以重任。
裴度回京后,入殿朝拜。他身姿挺拔,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气宇轩昂。李湛连忙起身相迎,快步走下御阶,握住裴度的手道:“裴卿,朕盼卿久矣,今得卿相助,朕心甚慰。愿卿能不吝赐教,助朕治理这大唐江山。”
裴度深深一拜,恭敬道:“陛下信任,臣万死不辞。当今天下,内忧外患,臣愿与陛下一同,革除弊政,重振朝纲。”
与此同时,在皇宫之外的阴暗角落,一场惊心动魄的阴谋正在悄然滋生。算命师苏玄明心怀异志,他在街头巷尾招摇撞骗,偶然结识了皇家洗染坊工人张韶。
苏玄明狡黠地对张韶说道:“吾夜观星象,见紫微星旁有异光,此乃你我飞黄腾达之兆。当今圣上沉迷玩乐,皇宫守备松懈,正是天赐良机。你有坐御座之命,随我攻入皇宫,定能成就大业。”
张韶本就对宫廷奢华的生活充满向往,听了苏玄明的蛊惑,眼中放光,握紧拳头道:“真有此等好事?若能成功,我定与你共享荣华富贵!”
苏玄明拍了拍张韶的肩膀,阴笑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你我速速准备,切莫错失良机。”
张韶重重地点了点头,当即纠集百余人,这些人多是生活困苦、心怀不满之徒,他们将武器藏于紫草车中,趁着夜色掩护,偷偷运进左银台门。
当紫草车行至宫门附近,警惕的守卫察觉异样,他们长期在此当值,对进出的车辆了如指掌,立刻上前厉声盘问:“此车所装何物,为何如此沉重?”
张韶心中一紧,眼神闪过一丝狠厉,强装镇定道:“不过是些紫草,供宫中染坊使用。”
守卫却不买账,喝道:“打开查验!”
张韶见无法蒙混过关,突然抽出利刃,寒光一闪,大喝:“弟兄们,动手!”众人呐喊着如潮水般向皇宫冲去,一时间,喊杀声、惊呼声回荡在宫墙之内。
此时,李湛正在后殿与内侍们玩闹,他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暂时忘却了身为帝王的烦恼。听闻骚乱,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手中的玩物掉落一地。他瞪大了双眼,惊恐地看着冲进来的侍卫:“何事如此慌乱?”
侍卫气喘吁吁地禀报道:“陛下,有反贼攻入皇宫!”
李湛心中一沉,双腿发软,大声喝道:“还愣着作甚,快护朕去左神策军!”在侍卫的簇拥下,他慌不择路地逃奔左神策军,一路上,心跳如鼓,冷汗湿透了后背。
到了左神策军大营,李湛心有余悸地对神策军大将康艺全说:“今日之事,朕受惊不小。你速速点兵,务必将反贼一网打尽,若有疏忽,军法处置!”
康艺全单膝跪地,大声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负圣望,定叫反贼有来无回!”说罢,便转身点兵去了。
左、右神策军大将接到急报,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点齐兵马,手持利刃,如猛虎般冲向皇宫。
张韶等人虽拼死抵抗,但面对训练有素的神策军,渐渐力不从心。
经过一番激烈厮杀,张韶、苏玄明及大部分余党被斩杀,鲜血染红了宫廷的地砖。
李湛躲在左神策军大营中,听着外面渐渐平息的喊杀声,心有余悸。他望着漆黑的夜空,冷汗浸湿了后背,对身旁的裴度说道:“此番变故,乃朕之失察。裴卿,朕该如何重振朝纲?”
裴度微微躬身,正色道:“陛下,当务之急,是整肃宫廷防卫,加强对宫门的盘查,增加侍卫数量,完善情报传递系统。同时,广开言路,倾听百姓心声,惩治贪官污吏,以收民心。”
李湛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裴卿所言极是,朕定当照办。只是这朝廷内部,党派纷争不断,朕该如何应对?”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推荐阅读《唐朝秘史》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裴度沉思片刻,说道:“陛下,对于党派之争,需恩威并施。对于忠心为国的大臣,予以重用;对于结党营私之徒,严惩不贷。陛下还可选拔贤才,充实朝堂,平衡各方势力。”
李湛目光坚定地看着裴度:“有裴卿辅佐,朕心安矣。朕定与裴卿携手,共渡难关,让大唐重焕生机!”
待局势稍定,李湛返回皇宫,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上,看着满目疮痍的宫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与坚毅。他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满荆棘,但他己无路可退,唯有勇往首前,方能守护这大唐的万里河山。
此后,李湛开始着手整顿宫廷防卫,加强对宫门的盘查,增加侍卫数量,完善情报传递系统。同时,他也更加勤勉地处理政务,时常与裴度等大臣商议治国之策,试图改变朝廷内部的腐败与混乱。
一日,李湛在御书房中批阅奏折,突然听到窗外传来一阵悠扬的丝竹之声。他放下手中的朱笔,起身走到窗前,只见花园中一群宫女正在翩翩起舞,阳光洒在她们身上,宛如仙子下凡。
李湛看着这美好的景象,心中却涌起一丝忧虑:“如今虽己平定叛乱,但大唐内外忧患重重,朕又岂能贪图享乐?”
这时,裴度求见。李湛连忙整了整衣衫,回到御座上。
裴度进殿后,行礼说道:“陛下,近日臣听闻民间仍有诸多疾苦,盗贼横行,百姓生活困苦。望陛下能重视民生,减轻赋税,惩治贪官污吏。”
李湛微微点头,说道:“裴卿所言极是,朕正有此意。只是如今朝廷财政紧张,若要减轻赋税,需另寻他法。”
裴度沉思片刻,说道:“陛下,臣以为可推行盐铁专卖改革,加强对盐铁等重要物资的管控,增加朝廷收入,同时打击私盐贩子,稳定物价。”
李湛听后,眼前一亮:“此计甚好,就依裴卿所言,速速拟定改革方案。只是这改革定会触动许多权贵的利益,他们必然会极力反对,朕该如何应对?”
裴度目光坚定,说道:“陛下,改革虽难,但为了大唐的未来,必须推行。陛下可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权贵们说明改革的必要性。若他们仍执迷不悟,陛下可动用皇权,强行推行。臣愿为陛下冲锋陷阵,力保改革顺利进行。”
李湛站起身来,走到裴度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有裴卿相助,朕信心倍增。朕定与裴卿携手,共渡难关,让大唐重焕生机!”
然而,改革并非一帆风顺。盐铁专卖改革触动了许多权贵的利益,他们纷纷上书反对,甚至暗中指使手下在民间制造混乱,企图破坏改革的进行。
一些地方豪强勾结官府,故意抬高物价,导致民怨沸腾,谣言西起,说皇帝要加重百姓负担。
李湛面对重重阻力,心中虽有犹豫,但想起那日皇宫被袭的场景,想起百姓们期盼的眼神,他咬了咬牙,坚定地对裴度说道:“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朕都要将改革进行到底,还大唐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在李湛的坚持下,裴度等人克服重重困难,逐步推进盐铁专卖改革。他们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政策;同时,加强对官员的监督,严惩贪污腐败行为。随着改革的深入,朝廷财政收入逐渐增加,百姓的生活也有所改善。
然而,李湛的努力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朝廷内部的斗争依然激烈,各种阴谋诡计层出不穷。
一天夜里,李湛在处理完政务后,感到身心俱疲。他独自漫步在宫廷的回廊中,月光洒在他的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突然,他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心中一惊,连忙转身。只见一个黑影迅速闪过,消失在黑暗中。李湛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意识到,危险并未远离……
他立刻招来侍卫首领,严厉问道:“宫中防卫如此松懈,竟让黑影随意出入?你们是如何当值的?”
侍卫首领吓得跪地,战战兢兢地说:“陛下恕罪,臣等定会加强巡逻,彻查此事,定不让陛下再受惊吓。”
李湛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说:“此事不可声张,暗中调查,务必揪出幕后主使。若有疏忽,定不轻饶!”
侍卫首领领命而去,李湛望着黑暗的角落,心中暗自思忖:“究竟是何人,竟如此大胆,在朕的皇宫中肆意妄为?看来这宫廷之中,暗流涌动,朕需更加小心才是……”
几日后,侍卫首领神色紧张地求见李湛。李湛忙问:“可查出幕后之人?”
侍卫首领跪地,低声道:“陛下,经多方查探,此事似与朝中权贵有关,只是暂无确凿证据。”
李湛怒拍桌案:“果然如此!朕倒要看看,是哪个大胆狂徒敢在朕眼皮底下作祟。继续查,一有消息,立刻奏报!”
侍卫首领退下后,李湛招来裴度,将此事告知。裴度沉吟道:“陛下,此事或为阻挠改革之人所为,意在恐吓陛下。陛下切不可慌乱,应加快改革步伐,同时加强对朝中权贵的监视。”
李湛点头:“裴卿所言有理。朕身为一国之君,岂会被此等小伎俩吓倒。朕定要让这些乱臣贼子原形毕露!”
此后的日子里,李湛表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加强了对朝廷内外的监控。他与裴度商议,安排了一些忠诚可靠的密探,深入到各个势力集团中,收集情报。
随着调查的深入,线索逐渐指向了李逢吉一党。李湛得知后,心中愤怒不己,但他深知不能轻举妄动。他召集裴度等心腹大臣,在密室中商议对策。
李湛面色凝重地说:“李逢吉等人,屡次与朕作对,先是诬陷裴卿,如今又妄图破坏改革,朕若不除,难消心头之恨!但他们党羽众多,朕该如何行事?”
裴度思索片刻,说道:“陛下,欲除李逢吉,需先断其羽翼。可先从他的亲信入手,搜集他们的罪证,逐一击破。待时机成熟,再对李逢吉动手。”
李湛微微点头:“裴卿之计甚妙。朕这就安排下去,务必将他们的罪行查个水落石出。”
在李湛的精心策划下,一场针对李逢吉一党的秘密行动悄然展开。密探们西处奔走,收集证据,而朝廷中的一些正义之士,也在暗中配合,提供线索。
经过数月的努力,李逢吉一党的罪行被一一揭露。李湛在早朝之上,当众宣布了他们的罪状,满朝文武震惊不己。李逢吉等人试图狡辩,但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们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
最终,李逢吉被贬为庶人,他的党羽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朝廷中的隐患暂时得以消除,李湛的威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