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64 唐㦤宗–李漼(二)

小说: 唐朝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唐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章节无错乱精修!
 

“陛下,岭南进贡的冰魄珠到了。”田令孜猫着腰,双手捧着锦盒,迈着细碎的步子匆匆上前。

李漼原本混沌无神的眼睛陡然间亮如鬼火,他猛地起身,踉跄着扑向丹炉,嘴里叫嚷着:“快!快放进丹炉!道长说此物能镇三尸虫!”

慌乱间,他腰间蹀躞带上的金蟾佩饰重重地撞在炉壁上,发出一阵空洞的脆响。这只金蟾是当年王宗实献上的,红宝石镶嵌的眼珠仿若血瞳,冷冷地凝视着这位疯狂的天子,像是在见证着一个王朝的荒诞与沉沦。

就在田令孜将冰魄珠放入丹炉的瞬间,炉内突然发出一阵奇异的嗡鸣声,蓝色的火焰瞬间蹿起数尺高,将李漼和田令孜笼罩其中。两人吓得脸色惨白,田令孜更是双腿发软,差点瘫倒在地。

“陛下,这、这是怎么回事!”田令孜声音颤抖,带着惊恐的哭腔。

李漼却两眼放光,不顾危险地凑近丹炉,喊道:“莫慌!这定是丹药要成的征兆!”

好在片刻后,火焰渐渐熄灭,炉中散发出一股奇异的香气。李漼却不管不顾,急切地凑近丹炉,想要查看丹药炼制的进度,嘴里还念念有词:“我的长生丹药,定要成功啊!”

与此同时,在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翰林学士刘允章身着朝服,却难掩脸上的疲惫与忧虑。他深知,这一纸谏言,承载的是大唐万千百姓的期盼,可一旦呈上,自己也必将置身于风口浪尖。但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为了黎明百姓的生计,他早己将生死置之度外。

次日早朝,当值太监扯着公鸭嗓,拖着长音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声音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却打破不了这压抑的氛围。

刘允章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踏出坚定的一步,高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李漼正沉浸在丹药即将炼成的虚幻美梦中,被这一声突兀的呼喊打断,顿时不耐烦地皱起眉头,脸上写满了不悦:“又有何事?朕正想着丹药大成之后,该如何欢庆呢。”

刘允章展开奏疏,声音清朗却又带着几分颤抖:“如今朝堂之上,权豪奢僭,大将不朝,宦官专权,民不聊生。陛下若再放任不管,大唐江山危矣!边境将士缺衣少食,百姓流离失所,可朝堂却依旧纸醉金迷,这如何能行!”一字一句,如重锤般砸在众人的心间,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田令孜脸色瞬间阴沉得如同暴风雨前的乌云,他往前跨出一步,用尖锐的声音率先发难:“刘允章,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污蔑朝廷,诋毁陛下,该当何罪!你这是故意扰乱朝堂秩序,居心叵测!”说罢,他斜眼扫视着朝堂,眼中满是威胁之意,还暗暗给几个同党使了个眼色。

卢携挺身而出,站在刘允章身前,义正言辞地反驳:“田公公,刘学士所言句句属实,如今朝堂被你们宦官搅得乌烟瘴气,忠臣被贬,佞臣当道,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你仗着陛下的宠信,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朝堂上下敢怒不敢言!就说上个月,张侍郎不过是谏言削减些宫中开支,就被你暗中打压,丢了官职,流放千里!”

田令孜嘴角浮起一抹冷笑,那笑容里透着阴狠与不屑:“卢携,你莫不是和刘允章串通一气,故意在此扰乱朝堂?你们这是心怀不轨,妄图颠覆朝廷!莫不是收了什么人的好处,想搞垮陛下的统治!”

卢携气得满脸通红,脖颈上青筋暴起:“我一心为国,岂容你这等小人污蔑!陛下,望您能明察秋毫,整顿朝纲,还大唐一片清明!您若再被田令孜之流蒙蔽,大唐危在旦夕啊!自田令孜掌权以来,卖官鬻爵,中饱私囊,国库空虚,边疆告急却无钱支援,这都是他的‘功劳’!”

李漼听得心烦意乱,只觉得耳边的争吵声如蚊虫般聒噪,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喝道:“够了!朝堂之上,成何体统!朕每日为这江山社稷操劳,你们却在这里争吵不休,都当朕是摆设吗!”

刘允章扑通一声跪下,膝盖重重地磕在冰冷的地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陛下,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臣只盼陛下能警醒,拯救大唐于水火之中啊!如今民间饿殍遍野,边疆战事吃紧,朝堂腐败丛生,再不整治,大唐的江山就要毁了呀!前几日臣回乡探亲,亲眼所见,百姓易子而食,惨状不忍首视,陛下,您就睁眼看看吧!”

李漼却充耳不闻,他眼神迷离,缓缓转头看向田令孜,问道:“田公公,你说该如何处置?你跟在朕身边多年,忠心耿耿,朕信得过你。”语气中满是对田令孜的依赖与纵容。

田令孜眼中闪过一丝阴狠,那是掌控一切的得意:“陛下,刘允章目无君上,公然诋毁朝廷,理应贬为庶民,以儆效尤!卢携与他狼狈为奸,也应一并处置!他们这是犯上作乱,不严惩不足以正朝纲!若是不处置他们,日后怕是人人都敢在朝堂上放肆!”说罢,他微微仰起头,眼中满是傲慢,还挑衅地看了卢携和刘允章一眼。

李漼挥了挥手,像是驱赶一只烦人的苍蝇:“就依田公公所言,刘允章贬为庶民,卢携停职反省,若无要事,退朝!朕累了,不想再听这些烦心事。”说罢,起身拂袖而去,留下朝堂上众人面面相觑,满心悲凉。

刘允章望着李漼离去的背影,泪如雨下:“陛下,陛下啊!大唐的江山……”声音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却再也唤不醒那个沉迷丹药、荒废朝政的天子。

卢携上前扶起刘允章,长叹一声:“刘兄,我们尽力了。这朝堂,怕是再无清明之日了。 我们一心为国,却落得如此下场,这大唐,究竟该何去何从?”两人相携着,脚步沉重地走出朝堂,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拉得长长的,满是落寞与无奈。

千里之外的曹州郊野,夜幕如墨,西下里一片寂静。黄巢身着褪色的襕袍,勒马立于高岗之上。夜风吹过,撩动他的衣摆,远处州县粮仓燃起的熊熊火光,将天际染成一片赤金,仿若地狱的烈火在燃烧。

十年前那个暴雨如注的夜晚,盐车在泥泞的官道上翻覆,兄长被巡盐使活活鞭死的场景,又一次清晰地浮现在他眼前。那时的天空,也如同此刻这般,被鲜血与愤怒染得通红。

“将军,庞勋旧部送来密信。”副将小心翼翼地呈上蜡丸,断裂处露出半片泛黄的《金刚经》残页——这是他们与佛寺暗线的接头暗号。

黄巢接过蜡丸,眯着眼仔细读罢,突然放声大笑,那笑声在夜空中回荡,带着几分癫狂与快意:“好!让那帮秃驴在盂兰盆节开城门,就说天降弥勒普渡众生! 等我们进了城,开仓放粮,救济百姓,看这腐朽的朝廷还能撑多久!百姓们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就是他们的希望,我们要为他们杀出一条活路!”

黄巢将密信反复看了几遍,随后转身对副将说道:“去,召集众将领,我们要好好谋划一番。这是我们打进州县的绝佳机会,绝不能错过。这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是我们壮大势力的关键一步!”

不一会儿,众将领纷纷赶到,围坐在篝火旁。黄巢站起身,环顾众人,开始讲述作战计划:“此次我们与庞勋旧部里应外合,趁着盂兰盆节百姓出城祭祀,城内防守空虚之时,一举拿下城池。大家务必严格按照计划行事,不得有误!王二,你带领一队人马从东门佯攻,吸引敌军主力;李西,你带精锐从西门潜入,首捣敌军粮草库,记住,动作一定要快!”

“将军放心,我们定当全力以赴!”将领们齐声应道,声音整齐而洪亮,在夜空中久久回荡,充满了斗志与决心。

这时,一位年轻的将领站了起来,他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聪慧与果敢:“将军,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在城外提前设下埋伏,等城内的士兵出城围剿我们时,截断他们的退路,来个瓮中捉鳖! 只要截断他们水源,不愁他们不投降!而且我们可以在水源下毒,让他们不战自乱!”

黄巢听了,眼前一亮,快步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主意!就这么办。你叫什么名字?”

“回将军,我叫王处存。”年轻将领恭敬地回答,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好,王处存,此次行动就由你负责城外的埋伏。要是成功了,本将军定有重赏!不仅有金银财宝,还会让你统领一支精锐部队!”黄巢笑着说道,眼神中满是信任。

“多谢将军信任,处存定不辱使命!”王处存激动地说道。

同昌公主的宫殿内,秋风透过窗棂,吹得珍珠帘簌簌作响。十九岁的公主蜷缩在椒房深处,身形单薄,仿若一片随时会被风吹走的落叶。她的指尖轻轻着嫁妆单子上“辟尘犀”三个字,那是用三十匹蜀锦换来的宝物,传说能避尘埃,可又怎能避得开这皇宫中无处不在的血腥与阴谋。

昨夜,又有两个宫女因为一点小错,被拖去喂了獒犬,凄厉的惨叫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殿下该喝药了。”老宫人端来鎏金碗,双手微微颤抖,碗底沉淀着诡异的翠色。

公主望着铜镜里日渐枯槁的面容,面色苍白如纸,嘴唇毫无血色。突然,她像是被什么激怒了一般,发狠将药汤泼向窗棂。珍珠帘应声断裂,数百颗南海明珠滚落满地,在晨光中折射出万千个扭曲的王朝倒影。

老宫人吓得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带着哭腔:“殿下,您这是何苦呢?这药是陛下特地吩咐太医院为您熬制的,说是能治好您的病啊。陛下他心里还是惦记着您的。前几日还问老奴,您的病情可有好转。”

同昌公主冷笑一声,笑声中满是苦涩与绝望:“治病?我看这药里不知道加了什么东西,喝了之后我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虚弱。父皇他只顾自己享乐,哪里还管我的死活。 我在这宫里,就像被囚禁的鸟儿,毫无自由,还要看着身边人一个个惨死 !昨天李美人不过是不小心冲撞了田令孜,就被他诬陷与外臣勾结,打入冷宫,生死不知,这宫里还有王法吗!”

此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原来是田令孜带着几个侍卫前来探望公主。田令孜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装出一副关切的样子问道:“公主殿下,您这是怎么了?听说您今日情绪不佳,老奴特地来看看。”

同昌公主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眼神中满是厌恶。田令孜见状,便弯腰捡起地上的一颗珍珠,放在手中把玩着:“这珍珠可真是漂亮啊,可惜了,就这么散落在地上。公主殿下,您还是要保重身体啊,不然陛下他会伤心的。陛下最近还念叨着您呢,说要给您寻些更好的药材。”

同昌公主冷哼一声:“田公公,你就别在这里假惺惺了。我这病,都是这皇宫里的腌臜事气出来的。你在这宫里作威作福,多少冤魂因你而不得安息!上个月赵公公不过是劝你收敛些,就被你杖毙,你以为大家都不知道吗!”她的声音虽然虚弱,却透着一股倔强。

田令孜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笑容:“公主殿下说笑了,这皇宫里一切都好,您可别胡思乱想。 老奴一心为陛下和殿下着想,怎会有那些腌臜事 。都是些小人在背后嚼舌根,公主可别轻信。”

这时,公主的贴身丫鬟实在忍不住,上前一步说道:“田公公,您就别再欺骗公主殿下了。这皇宫里的宫女太监们,每天都活在恐惧之中,稍有不慎就会丢了性命。公主殿下她心里苦啊! 您看看这宫里,哪还有半点安宁 !就说厨房的张婶,不过是做饭时盐放多了些,就被您罚去浣衣局,天天挨打受骂,这日子还有什么盼头!”

田令孜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大胆丫鬟,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儿!来人,把她拉下去,掌嘴二十!”

几个侍卫立刻上前,抓住丫鬟就要往外拖。公主连忙起身阻拦,脚步踉跄:“田公公,她是我的丫鬟,要罚就罚我吧! 她不过是说了实话,何罪之有 !你仗着权势随意处罚下人,眼里还有没有王法!”

田令孜皮笑肉不笑地说:“公主殿下,这丫鬟目无尊卑,以下犯上,老奴不得不罚。

同昌公主眼见丫鬟无力挣扎,心中悲愤交加。她知道自己虽贵为公主,却也难以抗衡田令孜的权势。

正在僵持之际,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李漼听闻公主这边动静赶了过来。看到此景,他皱眉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田令孜忙不迭地说:“陛下,这丫鬟不懂规矩,冒犯了老奴,老奴只是略施惩戒。”

同昌公主哭诉着道出宫中种种不公之事,李漼心中微震……

唐朝秘史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唐朝秘史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唐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