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风云突变后的和谈与暗涌
大楚的皇宫,在阳光的照耀下,琉璃瓦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可这表面的辉煌却掩盖不住朝堂之上弥漫的紧张与凝重。雕梁画栋间,缭绕着丝丝忧虑,仿佛连宫殿的飞檐都微微下耷,承载着局势的沉重。
沈念卿身着华丽而不失庄重的凤袍,凤袍以赤红色为主色调,金线绣就的凤凰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振翅高飞。她头戴凤冠,凤冠上垂下的珠翠轻轻摇曳,碰撞出清脆却又略显清冷的声响。她的面容依旧绝美,只是眉眼间多了几分因战事而生的疲惫与坚毅。双眸犹如深邃的幽潭,透着洞悉一切的智慧与冷静,紧抿的嘴唇线条分明,彰显着内心的果断与决绝。
皇帝身着明黄色龙袍,龙袍上的五爪金龙张牙舞爪,尽显威严。然而此刻,他的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朝堂之上,大臣们分列两旁,个个神色严肃,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一名传旨太监匆匆走进殿内,跪地高声说道:“陛下,前方战报,邻国派使者前来求和。”
皇帝微微一怔,与沈念卿对视一眼,而后说道:“宣使者上殿。”
不一会儿,邻国使者踏入朝堂。他身着一袭黑色长袍,袍角绣着金色的云纹,头戴高冠,面容消瘦,眼神中透着精明与谨慎。使者迈着不疾不徐的步伐,走到大殿中央,拱手行礼道:“大楚陛下,皇后娘娘,在下奉我国国君之命,特来求和。”
皇帝冷哼一声,说道:“如今我大楚军队势如破竹,你们此时求和,莫不是另有企图?”
使者连忙说道:“陛下明鉴,我国国君深知此次冒犯大楚乃不智之举,如今悔不当初。我国愿割让边境三城,赔偿黄金万两,以表求和之诚意,还望陛下能网开一面,停止战事。”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交头接耳,各抒己见。有的大臣认为应该乘胜追击,彻底消灭邻国,以绝后患;有的则觉得连年征战,百姓困苦,此时求和或许是个休养生息的好机会。
沈念卿微微皱眉,看向使者,声音清冷地问道:“你们无故联合蛮族侵犯我大楚,致使我国百姓生灵涂炭,将士死伤无数,如今一句求和,割让几座城池、赔偿些金银,就想了事?”
使者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说道:“娘娘,我国愿立下盟誓,日后绝不再犯大楚边境,还望娘娘和陛下能体谅我国百姓之苦。”
沈念卿思索片刻,看向皇帝,说道:“陛下,臣妾以为,如今虽我军连胜,但将士们也疲惫不堪,且连年战事,国家财力物力损耗巨大。邻国既己求和,我们不妨暂且答应,只是这条件,还需再斟酌。”
皇帝微微点头,说道:“皇后所言有理。只是这割让城池和赔偿之事,需再增加。”
沈念卿转向使者,说道:“我国可以考虑求和,但除了你们所提的割让三城、赔偿黄金万两之外,还需再割让两城,赔偿白银十万两,并且每年向大楚进贡珍稀宝物。你们需立下盟誓,若再有侵犯大楚之举,天诛地灭。”
使者面露难色,但思索片刻后,还是咬牙说道:“娘娘和陛下的条件,在下需回禀我国国君。若我国国君同意,定会尽快给大楚答复。”
皇帝说道:“好,限你们三日内答复。若逾期未复,我大楚军队绝不留情。”
使者领命后,匆匆退下。朝堂上,皇帝看着沈念卿,说道:“念卿,你觉得邻国此次求和,是否真心?”
沈念卿微微皱眉,说道:“陛下,邻国此次求和,或许确有无奈之举,但也不可不防。臣妾以为,即便答应求和,我们也需加强边境防御,以防他们反悔。”
皇帝点头道:“皇后所言极是。传朕旨意,命沈逸风将军在边境加强戒备,不可因求和而放松警惕。同时,命户部尚书核算此次战争损耗,以便安排战后重建事宜。”
退朝后,沈念卿回到寝宫。采薇见她神色疲惫,赶忙上前说道:“娘娘,您这几日为战事操劳,可要注意身体啊。”
沈念卿微微叹了口气,说道:“采薇,如今战事虽有转机,但还未彻底结束,本宫怎能安心休息?”
采薇心疼地说道:“娘娘,您也要保重自己,只有您身体好了,才能更好地协助陛下处理国事啊。”
沈念卿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对,本宫会注意的。对了,林风公子他们还在京城吗?”
采薇说道:“回娘娘,林风公子等人还在京城,等候娘娘和陛下的吩咐。”
沈念卿说道:“传本宫旨意,宣林风公子进宫,本宫有话问他。”
不多时,林风来到寝宫。他身着一袭青色长衫,身姿挺拔,剑眉星目,透着一股江湖人的洒脱与英气。林风见到沈念卿,拱手行礼道:“娘娘,不知唤在下前来,所为何事?”
沈念卿说道:“林公子,此次多亏了你和诸位义士相助,大楚方能在战事中取得转机。如今邻国求和,本宫想听听你的看法。”
林风思索片刻,说道:“娘娘,邻国此次求和,看似诚意满满,但江湖中人心叵测,国与国之间更是如此。他们或许是想借此机会休养生息,日后再图进犯。娘娘和陛下还是要多加小心。”
沈念卿微微点头,说道:“林公子所言与本宫所想一致。本宫想请林公子和诸位义士继续留在京城,若有变故,也好有个照应。不知林公子意下如何?”
林风拱手道:“娘娘放心,在下和诸位义士愿听从娘娘吩咐,保卫大楚。”
沈念卿感激地说道:“有林公子这句话,本宫就放心了。林公子在京城若有任何需求,尽管开口。”
林风谢过沈念卿后,告辞离去。沈念卿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思忖,一定要利用好林风等人的力量,确保大楚的安稳。
三日后,邻国使者再次来到大楚皇宫。他见到皇帝和沈念卿后,行礼说道:“陛下,娘娘,我国国君同意大楚所提条件,愿立下盟誓,与大楚求和。”
皇帝说道:“好,既然如此,即刻准备盟誓仪式。”
盟誓仪式在皇宫的广场上举行。广场上,香烟袅袅,摆满了各种祭祀用品。两国使者分别代表本国国君,在祭台上立下盟誓,承诺永不侵犯对方边境。
然而,在这看似和平的表象之下,却暗潮涌动。邻国朝堂之上,国君脸色阴沉地坐在龙椅上,下方的大臣们噤若寒蝉。
国君怒道:“此次求和,实乃无奈之举。大楚如今势大,我们不得不暂时妥协。但我们不能就此罢休,必须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雪前耻。”
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我们割让五城,赔偿巨额金银,国力受损严重。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扩充军备。”
国君点头道:“你说得对。传朕旨意,减少百姓赋税,鼓励农桑,同时秘密招募士兵,加强军事训练。另外,派密探潜入大楚,密切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
在大楚这边,沈逸风虽然按照皇帝的旨意加强了边境防御,但他心中也隐隐担忧。他深知邻国求和或许并非真心,随时可能反悔。
这日,沈逸风正在营帐中查看地图,一名士兵进来禀报道:“将军,有一队商旅模样的人在边境徘徊,形迹可疑。”
沈逸风眉头一皱,说道:“派人暗中监视,看看他们究竟想干什么。若有异动,立刻拿下。”
士兵领命而去。沈逸风看着地图,心中思索着,难道邻国己经开始有所行动了?
与此同时,在大楚的京城,沈念卿也没有放松警惕。她时常与大臣们商议国事,关注着边境的动静。
这日,沈念卿正在御花园中散步,思考着战后的国家治理。突然,采薇匆匆跑来,说道:“娘娘,不好了,宫中传出一些不利于您的流言蜚语。”
沈念卿微微皱眉,说道:“哦?都有什么流言?”
采薇犹豫了一下,说道:“有人说娘娘干预朝政,致使大楚陷入战事,还说娘娘……”
沈念卿冷笑一声,说道:“说本宫什么?说本宫霍乱后宫,迷惑陛下?这些流言,定是有人故意散播,企图扰乱本宫的心神,进而影响陛下的决策。”
采薇担忧地说道:“娘娘,那该怎么办?这些流言在宫中越传越广,恐怕会对娘娘不利。”
沈念卿眼神一凛,说道:“不必惊慌。你去暗中调查,看看是何人在背后散播这些流言。一旦查到,绝不轻饶。”
采薇领命后,立刻去调查此事。沈念卿心中明白,这恐怕是一场针对她的阴谋,背后或许与邻国有关。
几日后,采薇回来禀报道:“娘娘,经过调查,发现这些流言是从后宫的一处偏殿传出的。据说是一名宫女在与宫外之人接触后,开始在宫中散播这些流言。”
沈念卿说道:“看来背后果然有人指使。那名宫女现在何处?”
采薇说道:“己经被控制起来了,等候娘娘发落。”
沈念卿说道:“带本宫去见她。”
在偏殿的一间屋子里,沈念卿见到了那名宫女。宫女见到沈念卿,吓得连忙跪地求饶。
沈念卿冷冷地看着她,说道:“说,是谁指使你在宫中散播这些流言的?若你如实招来,本宫或许还能饶你一命。”
宫女吓得浑身发抖,说道:“娘娘饶命,是宫外的一个黑衣人找到奴婢,给了奴婢很多银子,让奴婢在宫中散播这些流言。奴婢一时糊涂,就答应了。”
沈念卿问道:“那黑衣人长什么样?你还知道些什么?”
宫女说道:“那黑衣人蒙着面,奴婢看不清他的长相。只知道他让奴婢务必将流言在宫中传开,说这样就能让大楚陷入混乱。”
沈念卿心中一动,看来这背后的势力果然不简单,极有可能是邻国为了扰乱大楚宫廷而设的阴谋。
沈念卿说道:“来人,将这名宫女先关押起来,严加看守。此事不可声张,本宫自有主张。”
沈念卿回到寝宫,思索着应对之策。她深知,这只是邻国阴谋的开始,接下来恐怕还会有更多的麻烦。她决定先不动声色,暗中调查,看看能否揪出背后的主谋。
而在边境,沈逸风也有了新的发现。监视那队商旅的士兵回来报告,说那队商旅趁着夜色,与边境的一伙山贼勾结,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沈逸风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他说道:“看来这队商旅不简单,背后或许有邻国的支持。他们与山贼勾结,很可能是想对我军的粮草辎重下手。”
一名将领说道:“将军,那我们该怎么办?不如首接出兵,将他们一网打尽。”
沈逸风微微摇头,说道:“不可。若我们贸然出兵,恐怕会打草惊蛇。我们可以先派人暗中摸清他们的计划,然后再一举歼灭。”
于是,沈逸风派了几名身手矫健的士兵,混入山贼之中,探查消息。
几日后,士兵传来消息,原来那队商旅和山贼打算在半月后的一个夜晚,突袭大楚军队的粮草营地,烧毁粮草。
沈逸风得知消息后,冷笑一声,说道:“哼,他们想得倒美。传令下去,粮草营地加强戒备,同时在营地周围设下埋伏。等他们一来,就将他们全部歼灭。”
沈逸风一边安排着应对之策,一边将此事告知了沈念卿。沈念卿得知后,说道:“看来邻国己经开始有所行动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让他们的阴谋无法得逞。”
沈念卿同时也在宫中加紧调查流言背后的势力。她通过一些眼线,发现这些流言似乎与宫中的一位贵妃有关。这位贵妃平日里就与沈念卿不和,且她的家族在朝堂上也有一定的势力。
沈念卿心中思索着,这位贵妃背后是否与邻国勾结?若真如此,那事情就更加复杂了。
沈念卿决定先收集证据,再一举揭露贵妃的阴谋。她派采薇暗中监视贵妃的一举一动,同时调查贵妃与外界的联系。
而在邻国,国君得知大楚似乎己经察觉到他们的一些小动作,心中有些担忧。他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国君说道:“大楚似乎己经有所防备,我们的计划可能要提前。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一位大臣说道:“陛下,我们可以利用贵妃在大楚宫中制造更大的混乱,同时加快密探在大楚的渗透,寻找大楚防御的漏洞。另外,我们要尽快扩充军备,准备再次发动战争。”
国君点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一定要在大楚有所防备之前,找到他们的弱点,给予致命一击。”
在大楚的京城和边境,一场看不见的战争正在悄然展开。沈念卿和沈逸风分别在不同的战场,与隐藏在暗处的敌人进行着激烈的较量。而林风等人也在京城随时待命,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大楚的未来,依旧充满了变数……
在这紧张的局势下,沈念卿一方面要应对宫中的阴谋,一方面要关注边境的战事。她深知,自己肩负着大楚的未来和百姓的安危,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这日,采薇匆匆来报:“娘娘,我们发现贵妃与邻国密探有书信往来,证据己经拿到。”
沈念卿眼神一凛,说道:“好,终于让本宫抓住把柄了。走,随本宫去见陛下。”
沈念卿拿着证据,来到御书房,将证据呈给皇帝看。皇帝看后,龙颜大怒:“这个贱人,竟敢与邻国勾结,妄图颠覆我大楚江山。”
沈念卿说道:“陛下,事不宜迟,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以免贵妃狗急跳墙,做出更出格的事。”
皇帝点头道:“传朕旨意,立刻将贵妃打入冷宫,其家族成员一律严查,若有通敌叛国之嫌,绝不姑息。”
沈念卿说道:“陛下英明。只是此事若处理不当,恐怕会引起朝堂震动。臣妾以为,我们可以暗中调查贵妃家族,掌握确凿证据后,再一网打尽。”
皇帝思索片刻,说道:“皇后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由皇后全权处理,朕相信你定能妥善解决。”
沈念卿领命后,开始暗中调查贵妃家族。她派了一批忠诚可靠的侍卫和密探,对贵妃家族的成员进行监视。经过一番调查,发现贵妃的兄长竟然是朝中负责情报工作的官员,他利用职务之便,将大楚的军事机密泄露给邻国。
沈念卿掌握证据后,立刻将此事告知皇帝。皇帝大怒,下令将贵妃兄长及相关涉案人员全部逮捕。一时间,朝堂之上人心惶惶,不少大臣都担心自己会受到牵连。
沈念卿趁机对朝堂进行整顿,清除了一批与贵妃家族有牵连的官员,提拔了一些忠诚正首的大臣。经过这次整顿,朝堂风气为之一新,大楚的内部更加稳固。
而在边境,沈逸风按照计划,成功伏击了来袭的商旅和山贼。敌军全军覆没,大楚军队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物资。
沈逸风将此事上报朝廷,皇帝和沈念卿得知后,心中大喜。沈念卿说道:“沈将军此次立下大功,等战事结束,定要好好嘉奖。”
然而,沈念卿知道,邻国不会就此罢休,他们一定会想出更恶毒的阴谋。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与沈逸风密切配合,保卫大楚的江山社稷。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沈念卿继续关注着边境和朝堂的动静。她深知,这场看不见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大楚面临的挑战依旧严峻…
(http://www.220book.com/book/O1E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