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大早,骆青趁天还未亮,便牵着鹿往上坡走,要穿过张家村去六羊镇上卖鹿。
宋遇把骆青送出门后,回屋又睡了回笼觉。
快中午时,他挑着木桶晃晃悠悠的来到坡下边槐树下的水井旁,想着挑一担水,把前几天种的辣椒浇浇。
唉,九月下了,不知辣椒还能不能出苗,冬天还能不能结辣椒,他有点后悔,似乎应该种萝卜白菜的。
到了槐树下,几个老太太正在树下面坐着纳鞋底子说闲话。
六叔婆看到宋遇,想着当日在他家院子里吃的野核桃,热情的喊:“骆青家的!骆青家的?”
宋遇挑着空桶,走过去,乖巧的问好:“六叔婆好。”
六叔婆呵呵笑:“好好好,你 出来挑水?”
宋遇有点腼腆:“嗯,挑水浇菜。”
旁边一个大娘:“唉?你们家骆青是不是刚挖的菜地啊?这时节能种 什么菜啊?要变天了,种白菜、猪耳朵菜还可以,其他的菜,可是不长了。”
宋遇挠挠头:“就是说种错了呢,我种的在山里捡回来的野山椒的种子,就是比辣蓼差不多的一种菜,味道和辣蓼一样。”
婶子大娘们最喜欢看到年轻人什么都不懂,她们刚好可以教教:“哦,那是什么菜啊?那可不行,你还是种猪耳朵菜吧,其他菜都晚了,不长了。”
宋遇为难:“可这个种子刚洒上啊。”现在怎么办?刨了?
旁边一个稍微年轻的婶子呵呵笑:“你在种子旁边栽上小菜苗,若是你种的种子将来出苗,那还好,若是不出苗,现在栽的小菜苗,十天半月的就能吃了。”
宋遇尴尬:“我没有小菜苗。”
婶子大娘们哈哈笑,几个人大娘说:“你等着。”
两个大娘把手里的鞋底子一放,起身离开。
六叔婆笑着解释:“她们回去给你剔菜苗了,待会你拿回去,间开上次种的种子就行,先把水浇透,菜苗一天就活了,半个月后你家就有新鲜菜吃了。”
宋遇低头,搓着衣襟下面的边:“那多不好意思?”
六叔婆手里“刺啦刺啦”拽着线绳,说话不耽误纳鞋底子:“你不懂,菜苗若是太稠,菜长不大,本来就是要不停的剔小苗,乡里乡亲的,一把菜苗,谁家没有?给你你就拿着,可怜见的,年轻人哪里会种菜?骆青几年不在家,更是不会收拾菜地,平日里多看看别人家的菜地,多看看就会了。”
宋遇低着头认真的听着,众位老太太们看他态度很好,孺子可教,都纷纷向他传授种菜的经验。
原身记忆里没有种过菜,他都是去近山挖野菜。
上一世的宋遇也不会种菜,爷爷在镇子上有宅基地,没有田地。
片刻后,几个大娘回来,手里都抓了一小把菜苗:“这个足够你们那小菜地种了,拿着!”
宋遇觉得不好意思,把手在衣襟上擦擦,然后双手接过满满一捧长约两寸左右的小菜苗。
旁边挑水的人看他窘促,好心的帮他打了两桶水。
宋遇衣襟里兜着菜苗,肩膀上挑着水桶,趔趔趄趄的往菜地那边走,身后之人看了都呵呵大笑:
“这小哥儿,一看就不怎么挑水!”
“也不会种菜!”
“现在的年轻人,会什么?我家那个刚进门的,这都几个月了,做饭烧火都不知道怎么压火,不是浪费柴火,就是不催锅,年轻人,都是这!”
“要不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呢?这家里,就得有老人,他们才知道活计该怎么干!”
“可不!由着他们的性子,每个月多烧两捆柴火!指不定还会多吃二两油!”
“不会干活,还不会过日子,年轻人!”
大娘婶子们说起不会干活的年轻人,都是一脸的蔑视。
不会干活的宋遇晃到菜地,桶里的水洒出来有一柞高,鞋子都溅湿了。
把水桶放到菜地里,跑回去拿了一个小铲子,蹲下来给菜地里补小菜苗,补完,认真的给菜苗都浇了水,他们家的菜地本就小,他再怎么不老练,一会儿功夫也都种好了。
挑着木桶回家,嘴里哼着歌儿,很有成就感。
到家后,他进了灶屋,从空间里倒出来大半碗咸菜,特意把红油篦出来,免得看着油油的,太惹眼。
端着大半碗咸菜又去了槐树下。
槐树下,还是那几个大娘,宋遇红着脸把咸菜放在大娘们身边。
六叔婆:“哟,这是什么?看上去油还不少呢。”
宋遇想,就这还是篦过油的!
宋遇:“这是我自己做的杂拌咸菜,刚得了大娘们的指点,也去补种了菜苗,这是我一点心意,您几位别嫌少。”
六叔婆笑:“说几句话的事,不用这么见外!”
宋遇低头,红着脸:“您老几位都尝尝!”
说着就要走。
旁边大娘喊:“唉!你家的碗!”
大娘们都笑,一个调侃:“你这小哥儿,若是把大碗丢到这里,仔细骆青回来揍你!”
宋遇低声说:“他不打人的。”
哈哈哈哈!
婶子大娘们哄然大笑!
六叔婆:“你们都收着点!小哥儿脸皮嫩,别吓着人家!”
招呼着其中一人回去拿了几个小碗,按照人头分了大碗里的咸菜,把宋遇的碗给了宋遇,六叔婆:“你们家若是没菜,随时去我家菜地里拔,别的没有,菘菜是有的!”
菘菜能长很大,若是雨水足,能长半人高,每片叶子都比人脸还宽,叶子也厚,耐吃,若是做成酸菜,冬天炖肉,更好吃。
大娘们给宋遇普及了如何用菘菜腌制酸菜,才放这个态度很好的年轻小哥儿离开。
宋遇端着大碗往上坡走,到了小打麦场,林哥儿背着孩子,又在推磨。
宋遇心情好,话就俏皮了些,笑着问:“你们家怎么天天推磨呢?”
林哥儿看到宋遇就己经站住,听到宋遇这么说,他笑,好脾气的很:“一次少做些,隔两天就得做一次。”把粗粮磨成粉末,给孩子煮糊糊吃。
宋遇逗着林哥儿背上的小孩玩,小孩还记得这个小嬷给过他好吃的,“啊啊啊”的要往他身上扑。
“他还记得你呢,他记性可好了!”林哥儿很自豪,逗着儿子:“叫小嬷?叫小嬷?”
宋遇拉过小元抱了一会儿,问林哥儿:“咱们村里谁裁衣服裁的好?我想托人帮着裁两身衣服。”
林哥儿嗫嚅了一下,问:“你用什么料子?”
宋遇:“粗布。”他想给骆青做一身新衣衫。
他自己不会裁,但是裁好的衣衫缝起来,他是会的。
林哥儿似乎松了口气:“若是粗布,我可以帮你裁,若是好料子,我可不敢动剪刀,上边有个小哥儿,最会做衣衫,听说绸缎衣衫都会做呢。”
宋遇笑:“我可不要绸缎衣衫,不耐穿的,就用粗布就好。”
骆青给他买了三身绸布的长衫,他都不好意思穿出来,若是今日穿着绸布长衫挑水,不得被那些大娘们笑话死?
还是粗布的舒服,不过,细棉布的似乎更舒服?
宋遇红着脸小声问:“细棉布的,你会裁不?”
林哥儿吓一跳:“细棉布我可不敢帮你裁,万一裁坏了,赔不起!”
宋遇弯着腰呵呵呵笑,笑了一会儿:“不用你赔!”
林哥儿坚持:“若是细棉布,你去上面那一层住家院,找一个叫春哥儿的,他会裁。”
“那好吧,那就做粗布的,你帮我裁一套粗布的衣衫。”
“好,等我磨好了面就给你裁!”
等林哥儿磨完粟米面和苞谷面,把磨好的一碗粗粮粉送回去,拿了自家的剪刀,来到宋遇院子里。
宋遇帮他看着小元,拿出一套自己的衣衫,然后又找出一套骆青的旧衣衫:“裁两身,你看这布,够不够?”
林哥儿老练的拿着木尺子量了量布料:“够着呢,使不完!”
俩人坐在东里屋的大炕上,边说话边看林哥儿裁衣服。
宋遇貌似从板箱里拿出几根棒棒糖,在板箱里把包装都撕了,把其中一支拿给小元舔着吃。剩余的用一张油纸包住:“这种糖能吃好久,孩子闹的时候拿出来哄孩子,最方便。”
林哥儿要往外推:“糖是矜贵东西,你给他一个尝稀罕就行,给那么多,我可不敢要。没好东西还礼。”他说话很实在,宋遇给糖果,他们家可没有比糖果好的吃食还。
宋遇:“这是你帮我裁衣服的谢礼,不用还。”
林哥儿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小元?赶紧谢谢小嬷!”
俩人说话投机,林哥儿忍不住给宋遇说:“你们进山这几天,你知道秋家不?秋家那个老姑娘,听说拉着你婆婆一起去挖野菜呢,她俩在一起,可不是什么好事。”
宋遇抱着小元,让小元舔棒棒糖,认真的问林哥儿:“他们以前真的说过亲?你听没听说到什么程度了?走礼了吗?”
“哪有走礼?秋家人那是好说话的?咱们这庄子里,好看的姐儿,能干的哥儿,不过是十两八两,一般的西两、六两聘银,才是常有的。他们家真是太贪了,没有十几两银子做聘礼,是不会答应的!那家人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没银子,门都没有!”
“既然当初没说好,现在她们家又闹腾什么?”
林哥儿撇嘴:“后悔了呗!错过了你家相公,找不到更好的了!他们家和别人家不一样,他们不想往外村找,骆家庄里,你家相公可算是很好 的了!”
宋遇呵呵笑。
敢觊觎他的男人?!哼!
林哥姓牛,是牛家庄的,牛家庄比骆家庄更靠近山,和骆家庄、张家村成犄角之势,因为几乎在山里,庄子里土地都是山林地,不用交税粮,看着名下没有土地,其实日子反而比骆家庄好点。
牛林儿嫁到骆家庄好几年了,对村子里的人比宋遇熟悉,给宋遇说了不少村里人的关系谱。
牛林儿帮着裁好两身衣衫,宋遇获得了大量的信息,为表示感谢,他特意去西边里屋,给牛林儿舀了半碗白面。
他空间里白面多得很,其实给一碗也行,就是有点怪,所以给半碗。
饶是半碗,也吓坏了牛林儿,他抱着小元,手里抓着棒棒糖往外跑:“我有这糖果就好了,你可不敢给我白面,被你家骆青的娘知道了,这可了不得!哪有把白面送人的?”林儿看的出来,骆青对宋遇好的很,不会说什么,但是保不准莫婆子不会闹事。
宋遇 唉了好几声,看着跑出去的牛林儿,无奈的把半碗白面又倒回瓮子里,看来,给些小零食最合适,白面,似乎有点太贵重了。
宋遇呵呵笑了两声。
刚过了午时,骆青就回来了,背篓里又背了五十斤白面,看到宋遇第一句话就是:“粮食涨价了!”
宋遇才不管什么粮食涨不涨价,他可是忙碌了几个时辰,做了好多事,迫不及待的要拉着男人分享!
骆青把白面放到东里屋的板箱上,出来时,宋遇己经舀好了半盆热水,看着骆青慢腾腾的洗手,宋遇拿过棉布巾,亲自帮着骆青擦了脸,急切的说:“我今天去挑水了!”
骆青一愣:“水缸里没有水?我挑满了才出去的。”
怎么能让小哥儿挑水呢?这小身板,伤着腰怎么办?
宋遇得意:“我挑水去浇菜了!”
骆青好半天,想说几句,又怕小哥儿脸皮薄,说恼了。
抱着拍了几下,然后才说:“以后挑水浇菜我去,你不用管。”
宋遇:“我还请林哥儿帮着裁了衣衫,给咱们俩做两套一模一样的粗布衣衫!”暗戳戳的,搞个古代版情侣衫!
骆青笑着点点头,不费劲的活计,都可以做着玩:“给人家谢礼没?”
“给了!我给了小元几颗糖果!”没说想给白面,把人家吓跑了。
他现在也觉得给白面似乎做的不对。
小嘴叭叭叭的,把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说了一遍,然后才想起来问:“粮食涨价多少?”
骆青叹气:“涨了西成!”
宋遇掰着指头一算:若是原本十文钱一斤,现在十西文一斤?
惊呼:“涨了这么多?”
骆青呵呵大笑,他家夫郎有时候反应真的很奇怪,能比别人慢几里地!
他不觉得这是笨或者呆,他知道他家夫郎是根本不在意这些,夫郎有秘密,是不愁吃的那种秘密!
果然,宋遇拿出来几个包子,有上次吃得拿着豆腐包子,也有鲜肉包子,招呼骆青吃了几个包子,喝了一大碗鸡蛋面汤,俩人又去后院看了羊,骆青都回来快两个时辰了,宋遇才想起来问:“鹿卖的咋样?”
骆青抱着宋遇再次呵呵大笑,他憋了一个多时辰,就是等宋遇问他这个,他都快憋不住了!
拉着宋遇回屋,摁到炕上,趴在耳朵边,低声说:“一百二十两!”
宋遇忽然坐起,差点磕了骆青的鼻子,吃惊的问:“这么多?”
骆青往后仰头,躲过了夫郎的头槌,揉了揉鼻子:“是孙家羊汤馆的东家买了,要往府城送。鹿角完整,还是公鹿, 马上就入冬了,带回去养几天入冬后就能送礼,所以价钱还不错。”
宋遇仰天摔回大炕,骆青眼疾手快的把手垫在宋遇脑袋下面,怕磕着他。
这小小年纪不知轻重的夫郎,可操碎了黑汉子的心!
宋遇啊啊啊的喊了几声,笑嘻嘻的:“好多钱啊!好好好!咱们不用愁了,家里有钱,你也别老是往山里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若是再遇到那些有长刀的人,看到咱们又是鹿又是羊的, 他们万一有人起了歹心,可怎么办!”
骆青点点头:“镇子上人也说,这几天官道上开始有难民了,难民们都是沿着官道往南走的 。”
宋遇翻身趴在骆青身上:“咱们离官道几十里呢,再怎么样,难民也不会从咱们村子里过。嗯,宋家庄离官道也远,也没事;张家村离山里近,应该也不要紧。”
他家骆家庄、娘家宋家庄、舅家张家村,他只关心这三个庄子,其他的,他才懒得去想。
骆青抱着宋遇柔软温热纤细的身子,心里叹气:夫郎他,真的是小仙童,不知人间疾苦的小仙童!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呆疯小夫郎(http://www.220book.com/book/O2W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